1,养鱼放养密度

由于管理技术水平较高,因此,其放养密度相应地也应大,每立方水体可放养几斤、几十斤乃至百余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流水池的生产力,须确定适宜的放养量,达到既能充分利用水体,又能获得最佳渔获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应根据流水池的结构和设备、流水池池水交换率、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及投饵方式、放养方式管理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定。在具备如下条件时可提高放养密度:流水池设备较完善,有较合理的科学管理措施,具备一个可以人为改变水质的环境条件;流水池结构性能好,不易积污,有机耗氧低,水质较稳定;池水交换率能提高;饵料供应充足饲料利用率高;采取一放多捕和轮捕轮放的放养方式;池水溶氧充足,或配有增氧机等设备。在实际放养时,还应总结历次放养的经验来确定因地制宜的放养量。对于初次放养的鱼池可以根据估计鱼产量、鱼的增重倍数和成活率来推算。
多充氧
养鱼先养水,养鱼是注重日常维护。还是请个技术员指导一下 ,出5000-6000/年的学费,会有十来万的收入。

养鱼放养密度

2,水产养殖动物各个品种的饲养密度正常为多少合适

1四大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 种类 每 亩 放 养 数 每亩搭养其他鱼类数 青鱼 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 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鲢鱼 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鳙鱼 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 1.池塘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2.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3.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4.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正常养殖,建成一个个“水中池塘”,它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密养,产量高,易管理,易捕捞。集约化网箱养鱼,是一种把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和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一般每100亩水面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设置1亩网箱。例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放养体长13~20厘米鲤鱼种60~80尾,饲养200天,一般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

水产养殖动物各个品种的饲养密度正常为多少合适

3,养鱼密度问题

4、放养密度  (1)商品鱼放养密度:金鱼的生长速度、体形的完美等,除与水质、饵料有关外,还与单位面积内的饲养尾数有关。放养密度越低,金鱼的发育越良好,体形的曲线也最完美。放养密度越高,金鱼的个体越小,体形瘦小,营养不良,外观美色下降,观赏价值降低。  表一、5--11月金鱼放养密度(尾/平方米)  鱼长(CM) 商品鱼密度(尾) 留种鱼密度 (尾)  2-3 200-250 100-150 z]c  4-6 100-150 50-80 [ocCM  7-9 50-100 30-40 d~LW  10-12 20-30 10-15 @  13-15 10-15 5-8 _5 PKe  (2)家庭水族箱放养密度:家庭水族箱饲养观赏鱼,尾数不要太多。  表二、水族箱(120*50*45)观赏鱼放养密度(尾/平方米)  月份 鱼长(CM) 放养密度 (尾)  4-5 7-9 6-8  6-9 7-9 5-7  10-12 10-12 4-6  1-3 10-12 7-8  家养的长方形水族箱因体积较小,千万不可多养,宜少不宜多。如在长为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内,可饲养5~7厘米长的小金鱼6 ~8尾。如直径为26厘米、高为13厘米的圆形玻璃缸,可养4~6厘米的小金鱼4~6尾。鱼体身长超过8厘米的成鱼,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饲养,而需在大玻璃缸中或的陶瓷缸中饲养,并配以小型充氧机备用,以防缺氧。这些放养密度只是参考数字,还要看水温的高低、鱼体的强弱和水质的好坏来决定,不能机械行事。一般说来,鱼体大,养数少;冬季多养,夏季少养;水温低时可多养,水温高时要少养。家养金鱼,如掌握了上述要点,就一定能够使金鱼保持健康活泼,色彩鲜艳,游弋水中,受人喜爱,使您百看不厌,其乐无穷。一定能养好的,祝你成功。
如果不养殖草的话,可以养10厘米的鱼五尾~养鱼是养单不养双,养双不养四。虽然此说法说的是龙鱼,不过我一直照着这个养~如果是新手一定要稀养~多了浑水~ 过滤一定要跟上!
养鱼先养水,把水养好了鱼自然就好养了,一缸新水要打氧暴气一星期才能放鱼,而且一开始鱼最好别放多,放上些好养的鱼,鱼友们叫闯缸鱼,待这些鱼情况稳定下来后,也证明缸内的水稳定了,再放其它鱼。而且鱼的密度不要大,尤其是对于新手,往往喜欢到了鱼市把自己喜欢的鱼一下子都买来放到一个缸里养,这样弊端很多,一个缸小密度大鱼儿对缸内的氧气需要量大,排便量大,这样很容易恶化水质,造成死鱼。再有就是各种不同的鱼所需要的水质是不同的,也许你的水质可以满足一种或两三种鱼的要求,但不能满足其它的鱼的要求,那么其它的鱼就会得病,然后传染,造成死鱼。再次就是鱼的种类多了,来的渠道多了,感染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许多,比方说一种鱼得了病,但它自身对这种病有免疫,所以它不会有事,但其它的鱼不一定能对这种病免疫,所以就会造成其它的鱼死亡。这也就是许多养了很许鱼的朋友原本自己的鱼养得很好,可是买了新鱼入缸后自己原来的鱼就会死亡的原因。所以说,把水先养好了,再放鱼,换的新水也一定要先在容器里晾晒至少两天才能换,防胜于治! 最后还要给楼主提点建议就是鱼儿其实跟人一样,吃东西也尽量要作到定时定量,不要谁想喂了就一下子喂很多,一天喂上好几次,想不到了就饿上好几天。鱼虽然饿上几天甚至十几天都不会死,但要想把鱼养好,还是每天都喂的好,喂的时候尽量作到在早上或者中午,不要到晚上喂,而且喂的量不要多,喂多了鱼吃不完,剩下的残饵会污染水质,鱼吃得多了排便量也会变多,也容易恶化水质,所以尽量本着“少喂多餐”的原则,保证每次喂的饵料都能吃完。还有,什么动物都一样,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才会精神,才会愿意去抢食,喂饱了就懒得动了,为了让你的鱼精神些,也不要老是喂得太饱才好。

养鱼密度问题


文章TAG:放鱼  密度  多少  合适  黑坑放鱼密度多少合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