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水温多少度开口进食,甲鱼春天什么时候开口吃东西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8-15 06:52:15
1,甲鱼春天什么时候开口吃东西

2,养殖梭鱼要什么要求
野生梭鱼分布在我国沿海河口港湾的咸淡水交汇处。该品种对盐度和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通常幼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0--38‰,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均能生活。对水域温度的适应范围为3--35℃,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2--25℃,当水温低于-0.7℃时,即停食。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梭鱼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养殖投资小、市场走俏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因此,农家在养殖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池塘、水库等水域发展梭鱼养殖前景广阔。
一、鱼苗运输与培育
(一)鱼苗的运输 梭鱼鱼苗的运输,一般在5月初至6月中旬进行,内地养殖户多从沿海地区的梭鱼繁殖场购苗,运输苗种的车辆为普通面包车或农用运输车。鱼苗的包装通常用自制的双层塑料薄膜袋(俗称“氧气袋”),每只袋装幼鱼苗(体长0.25--0.3厘米)3500--4000尾,充足氧气后,再将塑料袋装入纸质包装箱中。运输途中,每隔10--12小时,检查1次鱼苗活动情况,对少数氧气不足的袋要及时补氧。鱼苗运至目的地后,分别放入水泥池或大盆中,使用无污染的自来水或河水。投放前鱼苗用2%--3%的盐水浸泡2分钟后入池。
(二)鱼苗的培育 放苗后第2天开始用煮熟的鸡蛋投喂,每隔4小时喂1次,1周后改喂豆饼、鱼粉等。鱼粉易引起鱼苗气泡病,应尽量少喂。1个月后放入池塘等水域中培育。
(三)日常管理 每两天从池底排掉10厘米的污水,并加入新鲜的水。每隔15天用1×10(的负6次方)浓度的漂白粉全池泼洒防病,每10天抽样检查鱼苗体重和体长,了解生长发育情况。
二、成鱼养殖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一般为0.33--1公顷,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深1.5米左右,以泥沙底质为佳。水库养殖梭鱼,以有池滩、苇草的生态环境最为理想。
(二)施肥 鱼苗放养前要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然后,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100公斤清塘消毒,注入清水,水深0.5--1米,施用有机粪肥200公斤。1周后生石灰毒性消失,水变成微绿色时(水体透明度25厘米左右),即可把鱼苗放入池塘中养殖。水库养殖梭鱼,通常在浅水处每隔50米设一个施肥点,每0.067公顷施肥约300公斤。
(三)投放鱼苗 我国大部分地区,6月中旬水温升高,池塘(水库)水体浮游生物形成高峰时开始投放鱼苗。投放前用3%食盐水浸浴鱼苗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每0.067公顷投放量为混养鱼塘600尾、精养鱼塘1200--1500尾,规格4--5厘米。
(四)投喂饲料 在保持养殖水体有一定肥度的前提下,在水面下30--50厘米处每0.067公顷设饲料台(1.5平方米)1个。饲料台用竹杆扎成,缝制上密眼的网纱,中间稍凹,周边稍高。鱼苗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投料时要鼓掌或敲打发出响声,以形成条件反射诱集鱼群觅食。投饵时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量、定点、定质。每日上午9时投喂占全天饲喂量的40%,下午4时投喂量占60%。同时,还应结合水温、天气、鱼体规格、觅食状况等综合因素灵活掌握投喂量,做到既不浪费,又能让鱼吃饱。投喂品种主要为:米糠、豆饼、花生饼、棉饼、茶籽饼、麦麸等。
(五)水体管理 我国中、西部地区,6月份水温仍较低,池水应保持在1米左右,以利于增温。随着水温的升高和鱼体的增大,应每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10厘米左右,直至达到养殖的最大水体为止。
以后根据水质变化及时换水注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换水时先排后注,每次交换水不要超过10厘米。如消毒防病每月泼洒1次生石灰,浓度为15×10(的负6次方)。梭鱼养殖过程中,还应加强巡塘,防止浮头,防止堤坝破损,防止敌害动物以及水生植物的危害。
三、捕捞
一般梭鱼养殖一年就可以捕捞,但个体重只有150克左右,第2年生长较快,鱼体重可达650--1200克。
梭鱼捕捞的方法主要有:稀网捕捞法(捕大留小,逐渐上市)、放水捕捞法(通常为清塘所采用的捕捞方法)、拖网捕捞法等。生产者捕捞梭鱼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市场行情,选择不同的方法。
视力保护色: 【梭鱼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因其适盐性广、适温性广、食性要求低、生长快、鱼病少、养殖管理容易及经济价值高等众多优点,成为沿海地区低盐度池塘和海水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浙江沿海养殖的梭鱼价格一直维持在30~60元/kg,激励养殖户的养殖信心,除通常的混养,在1月初鱼种放养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干水清塘,用量60kg/亩,以杀灭有害病菌和其它鱼虾类,然后打入1m深水,放养密度为1 200尾/亩,放养规格为0.25kg/尾,共放养2090kg。
3,怎样钓梭鱼
一、天气和钓点 梭鱼垂钓的季节在春、夏、秋及初冬,旺季在夏秋。盛夏来临,气温高达35℃以上,水温也升至25℃以上,绝大多数淡水鱼为躲避高温潜入深水或遮阳处,不思进食。但梭鱼却不怕高温,继续积极觅食。所以这一时期,正是钓梭鱼的好日子。 影响梭鱼吃食的主要因素是气压和风向。梭鱼是全泳层鱼类,气压低、风向不合适,它就上浮到水的上中层,而吃食却一定要在水底。因此鱼不沉底,钓浮也难以成功,钓者只能被动等待天气的变化。从风向来说,凉爽的北风、西北风、西风最佳,不感闷的东风、东北风次之,西南风、南风最差。雨后更是钓梭鱼的好时段。 钓点的选择是依据钓法的不同和水域地形而有所差别。主要掌握以下原则:手竿钓浅(大面积差不多水深和区域找稍浅些的钓点)、钓水底有障碍物、钓老窝子有利;抛竿集中抛至某一水域(如三江口)有利。由于梭鱼具有地域集群性和贪食的特点,所以某一钓点连续几天上鱼之后,短时间内再钓效果就差多了。在抛竿旁边用手竿钓效果也不好,梭鱼都被炸弹钩饵吸引远处去了,所以另辟新钓点十分必要。 二、垂钓方法 梭鱼的食性和吃食方法决定了颗粒和动物性饵料不能用做钓饵,所以手竿传统钓法和抛竿串钩钓法不易钓获,而手竿悬坠钓法和抛竿炸弹钩却能轻松擒拿之。 1.悬坠钓法 ①钓组配置:4.5~6.3米台钓竿,主线1.2~2号,脑线0.8~1.5号,按气温高低和鱼体大小来决定。チヌ、新关东或伊势尼等无倒刺鱼钩,中号或大号巴尔杉木硬尾浮漂。 ②浮漂调整:在鱼密度较大的河道,采用调高目钓低目即钓灵敏是一种方法。优点是鱼讯多,信号明显,缺点是脱钩率高。在鱼密度不大、咬钩少的水域,多数钓友采用调低目钓低目即用二饵着底,短脑线也略有少量弯曲的迟钝钓组来对付,以保证成功率。梭鱼口腔较特殊,上颌大大长于下颌,吃食时上颌首先撞线。若脑线绷直的话,钩还未进入口内,浮漂已经有了动作,提竿却不能扎入鱼嘴,所以中钩率差,钓迟钝能改善这一情况。但梭鱼吃食后并不需要抬头调整身体平衡,所以钓组迟钝却少有抬漂现象,加上大幅下挫鱼讯也较少(往往是钩挂鱼身所引起),所以给观漂带来一定的难度,钓者一定要仔细观察,否则信号稍纵即逝。 海边水域海风较大并且有时风向多变。风浪来时,鱼儿咬钩勤快,但也带来浮漂走水、观漂困难和钓效变差的问题,现简单介绍两种应付风吹漂移的方法:a.不装脑线和钩,把浮漂调成平水。垂钓时把滑动铅皮座上面一粒太空豆往上拉起10厘米,钓目最终能在水流中露出1~2目即可。这就是“跑铅”或“跑线”钓法,铅坠立着到底,脑线平躺水底,水流不会带动铅坠和饵钩移位,漂讯是缓慢下挫。b.在静水中调整好的钓组基础上,更换相同的号数,但二钩的钩距拉大到4~5厘米的脑线一副,再在长脑线距钩2~3厘米处另咬一小坠。垂钓时小坠着底,连同长脑线、钩和饵能拖住钓组不再移位。小坠重量为钩和饵总重时就可应付3~4级的风浪使之不走漂。如果抛钩定位后浮漂随水流逐渐没入水中,则再略为修剪主坠铅皮,增大浮漂上浮力。这种增加一个小小的副坠的方法,既避免钩饵的移位又能保持钓组灵敏度——在风浪中浮漂的下挫上浮都能清晰地表现出来。 钓饵是商品鲫鱼饵为主,腥香无定论,目前我地钓友大多采用蛋奶香味为主。梭鱼食性杂,粮食类饵大多都不排斥,钓者需重点注意的是饵的软硬和溶散性能,软饵和溶散性适中的饵容易被梭鱼所接受。 2.抛竿爆炸钩钓法 与钓其他大型淡水鱼类一样,抛竿爆炸钩钓获梭鱼十分有效,并且获鱼大,逃鱼少。当鱼密度小或都在远处水域活动不到近岸边时,这种钓法更能发挥较高的效率。 钓组结构、垂钓方法完全等同垂钓其他大型鱼类,这里不再细述。惟一要引起注意的是饵团,以香糠、菜籽饼粉、鲫鱼饵和黏合剂混合组成的诱钓饵,既要有一定的黏合度,又可保证入水后在预定时间内溶散。紧线前已溶散或长时间不散都不能钓到梭鱼。 三、注意事项 1.梭鱼就食有着十分明显的时段,如夏天早上基本不开口,上午有一小高潮,午后几小时又休息,傍晚咬钩最多。所以钓手不必起早赶赴钓场,可择时而钓,以节省体力。 2.梭鱼冲劲大且耐力足,手竿跑鱼是经常发生的。要减少跑鱼率,除了正确调整钓组和掌握提竿时机外,控鱼遛鱼必须格外留心。如使用硬竿,在提竿初期已把鱼拉至水面,此时不可轻敌,需坚持在水面遛鱼,不让它继续下潜,否则梭鱼钻到水下层,冲撞力极大,1千克以上的梭鱼能挣断1.5号的脑线。如竿软,则始终在水中下层遛鱼,消耗鱼的体力。手竿获鱼的初期,即使鱼已浮至水面,也不能急于下抄网,否则多数逃鱼。 3.起鱼一定要用抄网。手竿不用说,抛竿爆炸钩挂住鱼口,提离水面的过程中,钩子也极易割破其嘴上的嫩肉,使鱼蹦跳中落水。 4.梭鱼背鳍、胸鳍长有硬刺,卸钩时一定要始终掐紧鱼身不让其动弹,否则鱼一弹跳,手指手掌极易被钩和硬刺所伤。钓梭鱼(学名鲻鱼)要因地制宜,各地有各地的钓法,用饵都不尽同。靠黄海大多用面食、鱿滚子、海虹等。渤海这边海蛆是主打饵,钓梭鱼,脑线要稍长一点,无论钓底和钓半水,一定要保持平稳,不要老提竿。梭鱼拟饵时警惕性特别高,不是在动态下吃饵,它吃的是死饵,你要老提线就会功而无获。这样可以么?
文章TAG:
梭鱼 水温 多少 多少度 梭鱼水温多少度开口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