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谁有春江花月夜的朗诵

http://www.mylotus.cn/reelocnte.asp?elocnte_id=16&elocntecat_id=1

谁有春江花月夜的朗诵

2,春江花月夜诗词朗诵

春江花月夜 朗诵版...视频来自:优酷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 【朝代】唐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诗词朗诵

3,春江花月夜 朗诵

发自肺腑就行,主要是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听众是来感受你流露出来的感受而不是听你把文章读一片。断句注意语速就可以了,动作不要刻意去做,自然点。

春江花月夜 朗诵

4,适合小学生朗诵的古诗词114个字

适合小学生朗诵的古诗有如下:《把酒问月》【唐】李白《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水调歌头】(苏轼 北宋)【行路难】 李白【短歌行】 曹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词大意:明月万古如一,而人世间则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今晚月华如练人却千里,小女也只是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希望自己能够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如此而已。《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诗词大意: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缓缓落下,如今又西斜。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5,求春江花月夜朗诵无配乐

http://so.gushiwen.org/view_5256.aspx,望采纳。
建议搜索一下,河北电视台《声动清明》朗诵会,里边有个春江花月夜的朗诵,布景和音乐可以借鉴!

6,古诗词朗诵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日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 全诗由情入景,最后以景结情。其中“春”“江”“花”“月”“夜”运用了“发生法”使其出现,又用“消归法”使其消失。月光是一条贯穿性的线索,有它将哲理性思索,将思妇,游子紧紧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情,景,理有机统一的完整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情是升华了的情,景是奇妙的景,理是深邃的理。在开篇诗人用神来之笔给人描绘了一幅奇丽的图画后,(全诗以月、水为经纬,以春为质地,以花为图案,以夜为底色,织就了一幅光彩斑斓的春江月照图。)转入了对永恒宇宙和有限人生的探索。 1、诗人在空灵而神秘的景象中,想到了永恒的明月和代代的人生。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追问中,展示了深沉的宇宙意识,表现了对有限,无限,顷刻,永恒的这些奥秘的兴趣。同时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述说中,又表现了对人生的执着和赞美。诗人在有限,无限,顷刻,永恒的相遇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2、诗人把对人生意义的满足引向了男女相思相恋的情爱上。诗中“白云”“清风浦”分别象征行踪不定的男子和男女分别的所在。诗文以深情的笔触赞颂了纯洁的经过升华的男女情爱,创造了神秘,美妙,动人的情,景,理的有机融合境界。 这是一首优美的长篇抒情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结构精妙严谨而又自然天成,韵律圆美流转而又富于变化,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尽管作者留诗只有二首,但仅凭这首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朦胧的月光,如清溪之流水。如薄薄之纤纱,笼住静静的春江、春花、春夜。还有在月楼上盼君归来的多情思妇。迷蒙的情怀,隐约的物象。情景交融,景中流情,情中寓景,浑然一体不可拆分。这一切皆如柔柔的小夜曲,浮于春江之上,如雅雅荷香飘于流水之间。含蓄婉转而不拘泥;轻润细腻如思妇之心,心欲静而思不止。富于清幽恬雅,隽永和谐的意境。 全诗以月光为神魂。月色赋予春夜灵气,使所有的意象,物象,情态连为一体。成为诗中诗,画中画,顶峰上的顶峰,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唱。 月光与江潮同升,江潮浩瀚,月色恬谧。月光浮于春江之上,滟滟粼粼,闪耀不已,如思妇跳动的心。孤月皎皎悬空,流光似飞霜,心底积蓄了一丝凉意,思更甚,愁更浓,一声叹息,一抹惆怅。人生苦短,却代代无穷;江月永恒却,年年重复。君呀!胡不归?如白云远去的游子哟!可曾知妇在月楼上徘徊。桃花依旧,可人面在何处? 春江中孤月下,帆影漂泊,江边闺楼中思妇凭阑瘦。鸳鸯成纹已作枕,泪湿烛边春衫袖。月光入帘,卷不开,拂不去。浓浓相思难以排遣,挥之不去,拂之不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春光随水渐东去。君之归途呀!茫茫千万里。盼眼望断流云,君,胡不归?“不知乘月几人回”,君呀!乘月归来吧!妇已望尽天涯路。残月、冷辉满江树;江风移,枝依依,堤上影离离。银河浩瀚,牛郎织女能相望,可我与你相隔千里,飞鸿难连。看此情,此境怎能不教人流泪。 本诗没有露骨的相思之句,未著粉黛,自有腴恣,月光神魂统领幽思。缠绵蕴藉,一意萦纡,调法多变,可谓神来之笔。 月下流着憧憬与悲伤,一种少年初识愁滋味的憧憬与悲伤,“独上高楼,楼上有人愁”而非为赋新词强愁。 尽管忧思通篇,但全诗仍旧轻盈如山涧之流水;虽有叹息,但总淡淡如江边之月色。意境漠漠如花林薄霭,隐现轮廓尽是朦胧之美。哀而不伤,更有无声胜有声之功效。半遮半掩,轻云蔽日,蕴味无穷,给人想象的空间,给读者心灵驰骋的天地。然后方知,饰娇容,看影碎,酒如愁肠化作相思泪。 江月澹无情,落落不想人,花意亦孤行,水光为之吸。

7,春江花月夜的诵读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 )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上拂(一作“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为了押韵,所以读xiá)。  斜(这里是句首,不要押韵,所以读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读作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一作“花”)摇情满江树。

8,急求双人朗诵古诗文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 )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字中读xiá,xié是近代编入的声调)。 斜(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长干行二[编辑本段]长干行(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阿班长,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就很好![评注]李白诗确实狂放,十一字长句如长河泻下,一气呵成。还有你是想要长的还是短的? 附:《梁甫吟》,《将进酒》 等都满适合你!另外,委婉的可以找李清照,李煜的! o.gay二代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9,春江花月夜怎么朗诵好朗诵技巧

主要是要营造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意境,另外要处理好感情的起伏。四句一节,境随情生。《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背景音乐:可选用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二《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阳萧鼓》,意境深远,乐音悠长。近代当《夕》由琵琶改成民乐合奏后。而恰好与张若虚的诗的意境吻合,故易名为《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早已流传。诗歌的朗诵技巧:1.要自信,重情感。2.要自然,不能做作。要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努力地去引起共鸣,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听众才会觉得"自然"。如果朗诵者并没有领会作者的情感,就很容易失去了内在的感情基础,单单依靠技巧来支撑,听众就必然会感到"做作"了。3.选用适当的背景音乐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春江花月夜朝代:唐代作者:张若虚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去听古筝版的《春江花月夜》曲子,找感觉,舒缓着朗诵。

10,求张若虚的诗词春江花月夜的全文朗诵mp3

http://www.haokan5.com/down/?4556-0.html
一、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而闻名。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文章TAG:少儿古诗词朗诵春江花月夜少儿  古诗  古诗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