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蔬菜大棚的搭法视频,种植大棚蔬菜的大棚如何搭建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9-09 23:32:09
本文目录一览
1,种植大棚蔬菜的大棚如何搭建
平时所说的大棚可以简单分为日光温室有塑料大棚两种。日光温室是有后墙的那种,在河北北部至东北基本上为这种。可以上网搜索一些图片。一般在北京地区跨度6.3至6.5米,中柱高3.3至3.5米。前面有铁架子或者是直径6厘米的长竹杆。上面再罩上塑料薄膜。12月后在上面要上草帘子或者蒲席。
2,怎样建蔬菜大棚
我们有大棚蔬菜,从建棚到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几十个品种、几百小时的技术视频培训讲座。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相当于你把农技专家请到家,长期身边指导你生产管理。你可以放心大胆的边生产,边学习,边提高。如需请和dtgcjsyjs@sina.com联系那要看你要搭建什么样的大棚,有钢结构的、竹子的,水泥立柱的,不同种类的,搭建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3,蔬菜简易大棚制作于操作
缺氮:其症状是植株矮小,叶色变淡或发红,其部分叶片变黄;茎色也常有改变,发展很快,干燥后呈褐色,茎短而细。补救措施:发现缺氮时,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如硫铵、尿素等,但在棚内一般不用碳铵。 2、缺磷: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小但不失绿,甚至叶色变深,茎杆变细等。补救措施:施过磷酸钙50-100公斤/亩作基肥;或在生长过程中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 3、缺钾:叶片呈浅灰绿色,叶缘变黄、干枯,茎细而硬。补救措施:立即追施速效肥,如硫酸钾等,也可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 4、缺镁:老叶失绿变黄而叶脉仍绿,叶变脆,叶缘上卷,有时叶片出现紫红色。补救措施:发现后及时叶面喷施0.5%硫酸镁溶液。 5、缺硼:生长点萎缩、变褐干枯,株型丛状,叶片弯曲,产生叶烧症状。防治方法:亩施0.5公斤硼砂作基肥,也可叶面喷施0.1-0.2%硼酸。 6、缺铜:幼叶表现萎缩,植株生长弱,叶色改变,叶尖变白。补救措施:叶面喷施0.05%硫酸铜溶液,此外,多施有机肥也可预防缺铜症的发生。 7、缺锰:幼叶叶肉坏死,叶脉仍保持绿色,后期落叶。防治措施:尽量使土壤保持中性,亩施硫酸锰1-4公斤作基肥,也可根外追施0.2%硫酸锰。 8、缺铁:幼叶表现为叶脉间退绿,呈黄白色,严重时全叶变黄白色、干枯。补救措施:叶面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
4,农村种植冬菇木耳的大棚如何搭建
你好!先搞好骨架,再盖上尼龙纸,最后再在上面加一层太阳膜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专业知识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一、大棚构建 (一)棚架类型和结构。塑料大棚的类型结构有很多种。目前推广应用最多的有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型(简称钢管大棚)和竹木圆拱型大棚两种。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黄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杂交制种等。还有一种竹架小棚,常单独或与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于冬春季茄、瓜类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钢管大棚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中心高2.2米、宽跨度4.5米,长20米,面积90平方米;另一种是中心高2.5米,宽6米,长30米,面积180平方米。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还可采用竹架大棚。棚架以毛竹或小圆木为材料搭成,高2米左右,宽4—5米,一般使用寿命为3年。 (二)覆盖材料:大棚覆盖材料有以下几种:1、普通膜: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膜厚0.1毫米,无色透明。使用寿命约为半年。2、多功能长寿膜:是在聚乙烯吹塑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防老化料和表面活性剂制成。浙江省新光塑料厂生产的多功能膜,宽幅7.5米、厚0.06毫米,使用寿命比普通膜长一倍,夜间棚温比其他材料高1—2℃。而且膜不易结水滴,覆盖效果好,成本低、效益高。3、草被、草扇:用稻草纺织而成,保温性能好,是夜间保温材料。4、聚乙烯高发泡软片:是白色多气泡的塑料软片,宽1米、厚0.4—0.5厘米,质轻能卷起,保温性与草被相近。5、无纺布:为一种涤纶长丝,不经织纺的布状物。分黑、白两种,并有不同的密度和厚度,常用规格50克/
5,怎样建造最简易的蔬菜种植大棚
蔬菜大棚建造技术 适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蔬菜大棚一般是塑料大棚,大棚形式多种多样,按骨架材料可分为竹木大棚与钢管大棚;按大棚的栋数可分单栋大棚与连栋大棚。目前,绝大多数农户搭建的是竹木大棚,它造价低,每m2造价为5-6元,但强度较差、寿命短,仅2年左右,并具有抗灾能力弱、操作管理不便等缺点。而连栋大棚,由钢管构成,强度大(寿命长达15年)、抗灾能力强(一般能抗10级台风);棚体高大,通风采光条件好,土地利用率高,操作管理方便,但造价高(每m2造价80元以上),农户与一般企业都无法承受。单栋钢管大棚,不仅具有连栋大棚的优点,并且造价低得多,每m2为25-30元,农户可考虑用此取代竹木大棚。 蔬菜工厂化育苗 古人云:“三日可无肉,日菜不可无”。蔬菜是人们生活必不可缺少的食物,这是因为蔬菜中含有多种营养素,是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膳食中缺少牛奶和水果时,蔬菜就显得格外重要。蔬菜一般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等四大类。 根茎类蔬菜主要有胡萝卜、白萝卜、土豆、藕、山药、红薯、葱、大蒜、竹笋、芋头等。这类蔬菜以淀粉为主,含糖量较高,如胡萝卜、红薯、芋头、土豆、山药等,能部分替代主食。其它营养成分又各有不同,如胡萝卜含碘、溴、淀粉酶;土豆中含钾盐和维生素c;大蒜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胡萝卜中含有较高的胡萝卜素。 瓜茄类蔬菜主要有冬瓜、丝瓜、南瓜、苦瓜、黄瓜、葫芦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这类蔬菜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胡萝卜素较多。番茄中维生素c的含量相当丰富;丝瓜中含有多量黏质、瓜氨酸;南瓜中含有瓜氨酸、精氨酸;苦瓜中含有苦瓜甙、s—羟色胺和多种氨基酸;茄子中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p。 鲜豆类蔬菜主要有毛豆、扁豆、蚕豆、广豆、绿豆、碗豆、豇豆等,这类蔬菜含有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比其它蔬菜高。维生素的含量以b族类维生素较高,维生素b的含量最多。 叶菜类蔬菜,特别是深色、绿色蔬菜,如菠菜、韭菜、芹菜等营养价值最高。主要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和胡萝卜素,并含有较多的叶酸及胆碱,无机盐的含量较丰富,尤其是铁和镁的含量较高。 可见蔬菜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把握住这个机会,就是您独到的眼光。 为了让您更好的掌握蔬菜工厂化育苗所需的育苗设施与设备、育苗基质与营养配方、种子活力与种子处理、育苗环境与控制、幼苗生理与壮苗培养、幼苗嫁接技术、主要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及幼苗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并就蔬菜工厂化育苗意义、前景和产业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6,蔬菜大棚的建设方法
朋友你好,伱可以百度搜索视频“冬暖防风大棚建设方法”我做的讲解,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如何才能建造一个抗压力强、透光率高、经济实惠的无立柱蔬菜大棚呢?寿光胖龙温室工程有限公司专家提出一下几点: 要点一:选址。与建造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无立柱蔬菜大棚选址同样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条件优良。区别之处,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南北跨度以12米为宜,若过小,必然加大钢架的拱度,钢架拱度加大,反而不利于人工拉放草苫或给卷帘机上卷草苫增加难度。若超过12米,钢架拱度小,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一是大棚棚面采光受影响,太阳光照入射量少,棚温提高慢,蔬菜生长易受影响;二是钢架拱度小,遇到大雪天气,棚面积雪过多,易出险情;三是无立柱蔬菜大棚的跨度越大,对钢架的承载力要求就越大,投入的建造成本也就高。 要点二:墙体的建造。实践证明,无立柱蔬菜大棚对墙体的建造要求更高,这是因为其整个棚面均采用钢架支撑,一般3—3.5米一架钢架,钢架上端通过后砌柱子与后墙相连,其总体的重量明显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骨架重量要重。因此,我们建议建棚户,墙底先用推土机压实(南北宽度要求在6-8米),以防地基下沉。然后,再用挖掘机上土,并且每上70厘米厚的松土,就用挖掘机来回滚压2—3次。后墙的高度以4.5米为宜,最后把墙顶压实。另外注意,用挖掘机切棚墙时,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上窄下宽,倾斜度在6-10度为宜。 要点三:上钢架。为了提高无立柱蔬菜大棚的抗压力,在建造时要求,棚内需添加两排立柱,分别是后砌立柱 (也就有立柱蔬菜大棚中的第一排立柱)和前排立柱。建议菜农,在埋设立柱前,需先用挖掘机对棚底进行平整,然后再大水漫灌,以防埋好立柱时下沉。后砌立柱选用高5.5米的加重立柱 (下埋50厘米),前排立柱选用2米普通立柱即可。按照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立柱埋设方法,将这两排立柱安装好后,便可上钢架。其方法为:1.在东西墙的中部(东西向)拉一条钢丝,并打地锚,以此作为上钢架的标准线。2.需7—8个成年人合力将钢架拉上预定位置,而后,一人用铁丝将钢架捆绑在标准线上,以防倒伏。3.站在大棚后墙顶部的一人再将钢架的上端捆绑在后砌柱子上,注意铁丝头要向下弯,以避免扎坏后屋面上的薄膜。而站在大棚前脸处的两人,除了将钢架固定在前排立柱上外,还应纠正好钢架的上下方向,从而使钢架保持上下一致。 要点四:拉棚面钢丝。与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无立柱的蔬菜大棚要求棚面钢丝更密集些,以增加其抗压能力。专家提倡,大棚放风膜下的钢丝排布距离为15厘米左右,因为白天大棚草苫卷起后,草苫均集中在该处,所以该处钢丝间距比棚面钢丝间距(20—30厘米)要小。注意:棚面上的所有钢丝均要用铁丝固定在每一钢架上,以此来增强钢架的牢固性。 另外,棚室的最南端要多拉一条钢丝,以备方便安装托膜竹。蔬菜大棚一般有几种:1、竹子大棚:跨度小,高度不够,造价便宜,可使用4年,薄膜使用18个月,每亩造价(所有物件):9000-11000元;2、水泥柱钢架大棚:柱子用水泥柱,横梁用角钢,拱用竹子,可根据需要调节跨度和高度,4年换一次拱,每亩造价(所有物件):12000-16000元;3、水泥拱大棚:用水泥浇筑拱搭建成的大棚,固定宽度和高度,可以使用10年以上,每亩造价(所有物件):15000-18000元;4、钢管拱大棚:用钢管拱直接搭建大棚,可根据需要调节跨度和高度,可以使用8年,每亩造价(所有物件):14000-18000元;5、钢架大棚:用角钢、水槽、钢管等搭建的大棚,可根据需要调节跨度和高度,8年以后开始维护,可以使用15年左右,每亩造价(所有物件):38000-45000元;6、玻璃大棚:用角钢、玻璃等搭建的大棚,可以使用8年,8年后开始维护,可以使用20年,每亩造价78000-86000元。
7,建造大棚
当前,蔬菜大棚主要有两种建造形式,一种是使用较多水泥立柱支撑棚面的大棚,简称有立柱蔬菜大棚,另一种是使用钢架代替众多水泥立柱支撑棚面的大棚,简称无立柱蔬菜大棚。对比两者建造所需资材可知,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建造成本要高于有立柱蔬菜大棚,但是,因其棚内的种植区没有立柱,从而给蔬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近几年,无立柱蔬菜大棚越来越受到菜农、育苗厂、示范园种植者的青睐。 无立柱蔬菜大棚建造的技术要点: 要点一:选址。与建造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无立柱蔬菜大棚选址同样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条件优良。区别之处,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南北跨度以12米为宜,若过小,必然加大钢架的拱度,钢架拱度加大,反而不利于人工拉放草苫或给卷帘机上卷草苫增加难度。若超过12米,钢架拱度小,如此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一是大棚棚面采光受影响,太阳光照入射量少,棚温提高慢,蔬菜生长易受影响;二是钢架拱度小,冬季遇到大雪天气,棚面积雪过多,易出险情;三是无立柱蔬菜大棚的跨度越大,对钢架的承载力要求就越大,投入的建造成本也就高。 要点二:墙体的建造。实践证明,无立柱蔬菜大棚对墙体的建造要求更高,这是因为其整个棚面均采用钢架支撑,一般3.0—3.5米一架钢架,钢架上端通过后砌柱子与后墙相连,其总体的重量明显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骨架重量要重。因此,我们建议建棚户,墙底先用推土机压实(南北宽度要求在6-8米),以防地基下沉。然后,再用挖掘机上土,并且每上70厘米厚的松土,就用挖掘机来回滚压2—3次。后墙的高度以4.5米为宜(在要点一中已做介绍,棚宽为12米),最后把墙顶用推土机压实。另外注意,用挖掘机切棚墙时,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上窄下宽,倾斜度在6-10度为宜。 要点三:上钢架。为了提高无立柱蔬菜大棚的抗压力,其在建造时要求,棚内需添加两排立柱,分别是后砌立柱(也就有立柱蔬菜大棚中的第一排立柱)和前排立柱。我们建议,在埋设立柱前,需先用挖掘机对棚底进行平整,然后再大水漫灌,以防埋好立柱时下沉。后砌立柱选用高5.5米的加重立柱(下埋50厘米),前排立柱选用2米普通立柱即可。按照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立柱埋设方法,将这两排立柱安装好后,便可上钢架。其方法为:1.在东西墙的中部(东西向)拉一条钢丝,并打地锚,以此作为上钢架的标准线。2.需7—8个成年人合力将钢架拉上预定位置,而后,一人用铁丝将钢架捆绑在标准线上,以防倒伏。3.站在大棚后墙顶部的一人再将钢架的上端捆绑在后砌柱子上,注意铁丝头要向下弯,以避免扎坏后屋面上薄膜。而站在大棚前脸处的两人,除了将钢架固定在前排立柱上外,还应纠正好钢架的上下方向,从而使钢架保持上下一致。 要点四:拉棚面钢丝。与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无立柱的蔬菜大棚要求棚面钢丝更密集些,以增加其抗压能力。我们提倡,大棚放风膜下的钢丝排布距离为15厘米左右,因为白天大棚草苫卷起后,草苫均集中在该处,所以该处钢丝间距比棚面钢丝间距(20—30厘米)要小。注意:棚面上的所有钢丝均要用铁丝固定在每一钢架上,以此来增强钢架的牢固性。 另外,棚室的最南端要多拉一条钢丝,以备方便安装托膜竹。 要点五:上托膜竹。为增强棚面承载力,保护棚膜,托膜竹可选用实心竹竿,且每排上下各一根(竹竿粗头朝外,细头对接),棚室每间安装5排托膜竹为宜。托膜竹的下端可通过两根钢丝将其夹住、固定,其它的部分应一一用铁丝捆绑在棚面钢丝上。塑料大中拱棚设计和建造技术要点利用塑料大、中棚进行园艺产品的春提前、秋延后生产,能够延长产品供应时间。由于其创造小气候环境及抗御春、夏、秋季自然灾害能力比露地生产能力强,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棚内可以进行多种类的园艺产品生产;建造大棚的投资远比日光温室低、适于广大农村大面积覆盖生产,十分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节水农业和避灾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拱棚的设计和建造提出如下技术要点: 一、棚址的选择 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即使在同一地区,自然条件也有差别,要选择对塑料大棚有利的环境条件。 1、光照条件:光照是塑料大棚的主要能源,它直接影响着大棚内的温度变化,影响着蔬菜的光合作用。为保障塑料大棚有足够的自然光照条件,棚址必须选择在四周没有遮荫的高大建筑和树木的地方,向南倾斜5-10度的地形较好,丘陵和山区南坡选择这样的地形非常方便。 2、通风条件:棚址的选择既要避开风口,还要通风良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如果单纯考虑防风,建在窝风的地方,不利于塑料大棚的通风 换气。 3、土壤条件:黑色沙壤土吸收光热能力强,易提高地温。还要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灌排水良好。盐池县多为沙壤土,地下水位低,适于拱棚建造和生产。 4、水源条件:拱棚生产必须有水源保证,盐池县拱棚必须建在扬黄灌区,同时要有相应配套的蓄水窖,保证前期坐水点种和移栽的用水需求。 5、交通条件:棚址选择要考虑交通方便,距离村庄较近。便于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运输,同时便于管理,一旦遇到灾害性天气,能够动员群众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 二、大棚的方向:决定了棚内的光照和温度。 研究证明,春、秋季节,南北向大棚抗风能力强,日照均匀,棚内两侧温差小。棚面角度在不影响排雨的情况下,比较小的角度为宜。确定棚向方位也受地形和地块大小等条件的限制,需要因地制宜加以确定,但最好选择正向方位,不宜斜向建棚。 三、大棚的规模 大棚全长40-60米为宜,最长不宜超过百米,太长了管理不方便。棚宽6-12米,过宽影响通风。在相同条件下,宽与长的比值小,抗风力强,宽与长的比值一般取1:5较为稳妥。 棚的高度:单棚中高1.8-2.4米,中边高1.6-2.0米,边高1.3-1.5米为宜。设计大棚的高度以能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和便于操作管理为原则,尽可能矮,以减少风害。 四、棚架与基础 棚架的结构设计应力求简单,尽量使用轻便、坚固的材料,以减轻棚体的重量,为降低成本,可选择钢管加竹片做为骨架材料。 风对大棚的破坏,主要是受风的压力和引力作用。在棚架设计上,要考虑立柱和拱杆的间隔。施工时,立柱、拱杆、压杆要埋深、埋牢、捆紧,使大棚成为一体。 五、棚群的排列 为了便于管理,要求大棚的规格统一,建造集中,排列整齐。一般作法是:棚群对称式排列,两棚东西间距不小于2米,棚头与棚头之间留4米的作业道,为运苗、排水、通风等作业创造方便条件。 六、扣膜和通风方式 大棚骨架搭好后,尽早扣上棚膜,捂地提地温。如何扣膜和采取不同的通风换气方法紧密相关。根据盐池县风大风多的实际,可采用两种扣膜和通风方式: 1、扣整幅十米幅宽的棚膜,通过底脚式放风,即将底脚薄膜直接揭开放风。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防风抗风性能较好,但早春气温较低,作物易受扫地风的危害,同时后期气温较高时热气不易排出。防止扫地风危害的办法是在底脚内侧挂棚裙,棚裙的长度与大棚南北长相等,高度1.5米。底脚通风时,外界空气可由裙的上沿进入棚内。 2、将十米宽的棚膜裁成6米、4米宽的两幅,每幅膜的边缘穿上绳子,上膜时顺风向压30厘米,即宽幅膜在上,窄幅膜在下,接口处重叠30厘米,两边拉紧,放风时把接缝扒开。这种放风方式不会产生扫地风危害,同时后期气温较高时能有效通风降温,但抗风性能与扣整幅膜底脚通风相比略差,棚内的空气对流也略差。有大风天气时,最好在上幅宽膜的绳子上吊上重物(如砖头、石块等),有利于防风。有条件的最好把底脚放风与拉缝放风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安全全面的通风换气方法。
文章TAG:
简易蔬菜大棚的搭法视频简易 蔬菜 蔬菜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