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里钓鱼为什么要主线和子线

子线和主线好像是从台钓那演化来的,分主线和子线,主要是还保护浮标,上大鱼了子线会断,不然主线断了浮标被拖走就很不划算
为了赚钱
不错不错,来看看
1.安全考虑,如果出现切线(断线),损失一般为子线和上面的鱼钩,相对损失小;2.子线在水中的状态较柔软,鱼一般为触碰或吸入的方式与鱼钩接触,灵敏度高,漂象好;3.子线缓冲好、中鱼后卸力效果比主线要优越 。主要为上面几点 。
子线拉断,保护主线

河里钓鱼为什么要主线和子线

2,钓鱼子线有何规定

一般情况下,手竿钓鱼的子线是主线的二分之一。
钓鱼用具中的“子线” ,又称脚线、脑线或口线。是钓鱼用具中(有时特指手竿线组)连接主线和鱼钩的一段渔线。子线使用的号数通常比主线(即道系)要小,一般是主线的0.4-0.8倍。使用子线的目的是保证在挂底或钓到较大的鱼时,保证主线不必要的拉断及拉伤(如主线为1.0号,子线可以采用0.6号或者更小的号值 ,钓组由于承受过大拉力将会断子线而保主线及主线配件)。子线和主线对线的质量要求不同:子线要求更耐卷曲、更柔软,使用中不易缠绕和更易于入口。1,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基本标准   子线长短:10CM---50CM;  双钩距离: 一钩半----双钩(下钩柄到上钩底,下同)。  2,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具体运用   (1)子线长短:钓鲫鱼10--15CM;钓鲤鱼草鱼15--30CM;钓鲢鳙30--50CM;  (2)双钩距离:钓小鱼一钩半距离;钓大鱼双钩距离。  3,子线长短与不同双钩距离的优劣势   (1)长子线的优势与劣势:双饵摆浮大,“钟摆”效果明显,鱼的吃口好,隐蔽性强,拉力大,不易断线,但鱼讯传递损耗大,同时鱼讯传递也较慢,鱼吐钩的时候多;  (2)短子线的优势与劣势:鱼讯传递快,鱼讯语言明显,抓吃口准确,上鱼率高,遇有杂鱼闹漂时到底也快,可以避免杂鱼抢钩,但隐蔽性差,影响鱼就饵,拉力差,容易断线,上鱼率相对较低;  (3)双钩距离过大鱼讯语言迟钝,双钩距离过小鱼讯语言紊乱。  4,不同鱼情下子线长短的搭配   鱼小适宜短子线,鱼大适宜长子线;  生口鱼适宜短子线,滑口鱼适宜长子线;  杂鱼多适宜短子线;  浮钓鲢鳙适宜长子线;  钓鲤鱼适宜长子线;  鱼的密度大适宜短子线,缩短到底时间,提高中鱼率;  冬春钓鱼适宜长子线,摆浮大,易于鱼就饵;  钓快鱼适宜短子线,钓慢鱼适宜长子线;  钓无定法,适者生存;个人体会,切勿盲从。
那个法胜居士真够2的,瞎扯什么呢。难道你不吃肉?

钓鱼子线有何规定

3,钓鱼主线和子线有什么区别能通用吗

区别:主线比子线要粗,强度要大,但是主线的柔软度要比子线差一些,。主要的作用是连接竿稍到八字环,上边还附着6个太空豆,1个浮漂座和1个铅皮座。子线一般质地比较柔软,但是比主线要细,目的是为了方便鱼吸饵,有可以防止主线被拔断从而失去浮漂。一般情况下可以通用。主线和子线怎么搭配:一般主线和子线区别不大,只是主线上连得东西比较多所以要选粗一点的线,防止线断损失过大,一般的话可以通用,标准搭配是子线为主线线径的一般,但实际钓的时候可以适当用的粗一些,比如我的搭配就是0.6的主线0.4的子线,0.8的主线0.6的子线,1.2的主线0.8的子线,1.5的主线1.0的子线,2.0的主线1.2的子线,3.5号以上的主线1.5号大力马子线。钓鱼技巧:1、选好钓位常是收获好的关键。常在同一个水域,有的地方上鱼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钩,钓位不当常是原因之一。选好钓位主要凭经验。鱼有鱼道,即其经常的游行路径,栖聚也有自己的习惯。一般地说,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沟、湖泊、河流等等,应选择有水草、芦苇的地方下钩。事实上,人工养钓鱼鱼池喂料台附近是最易集结鱼群的地方,特别是喂料时间的前后,道理不言自明。2、选准钓饵。主要指所钓的鱼种最喜欢吃的食物。如鲫鱼之于蚯蚓、红虫,鲤鱼之于玉米面,草鱼之于芦苇芯和蚂蚱,梭鱼之于海蚕,罗非鱼之于小虾等等。市场上现有科学配制的针对不同鱼类爱好的合成饵料也都很有效。但据笔者体会,最易上钩的饵料,莫过于所钓鱼塘经常喂鱼的饵料。用来浸透合以粘性较好的面食,常是鱼群最爱抢食的饵料。总之。垂钓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钓的鱼种与其习性。如果不清楚,可多带几种饵料,到时选用。
主线和子线还是有区别的,也是可以通用。一般情况下主线比子线要粗,强度要大。为什么要分主线和子线呢,比如台钓中,主要线组、配件都在主线上可以灵活移动,比如漂、太空豆等,而子线就挂钩和饵,连接的是一个转环。子线的作用就是线断了就损失一小部分东西,而主线如果不粗点,断了就损失一大堆东西了,比如浮漂这些。另外一个方面,区分主线和子线也是为了在更换钓钩、鱼就饵时的灵敏度、饵在水中的姿态等更有效率。像路亚之类的钓法就不一定要主线和子线相区分,一般通用或者前面加一段前导线。
关于薛老小药好用吗这个问题 大家可以百度下:山东薛老爷子其实有个同样爱好钓鱼的作家,在百度百家上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的,建议你可以去搜下,文章标题是: 解 谜:薛老小药怎么样?
在钓鱼上面,我玩了20多年,我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技术牛人,钓王化绍新,为什么说佩服他,一个人不仅自己是钓王,还能把自己女婿培养成钓王,技术方面,绝对是有一套的。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钓王背后的牛人了,山东的薛老爷子,配药绝对是一流的,很多人参加比赛都跑他那里请教配药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各种比赛的钓王。要是能同时学习化绍新的再配上薛老爷子的小药,我估计你的水平就不低了。不知道的人,可以去百度:山东薛老爷子。
主线和子线简单一点说:主线就是钓组上拴着(浮标、铅坠)的那段,通常都是有颜色的。子线就是拴钩的那段,通常都是透明的。深入一点了解就有很多讲究:什么切水性、视认性、延展性、耐磨性、隐蔽性、柔软~~~~使用了这么多专用名词,是不是有点晕~~不都是线嘛,主线和子线能有什么区别?分析一下上面那一堆专业名词,看看能不能找出有什么区别。主线需要的性能:切水性、视认性、延展性、耐磨性、结节力、防uv切水性线在水面会自动(或是相对比较容易)没入水中,形象一点说就像一把刀将水面切开。这就是线的切水性。设计原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增加线的比重。鱼线生产时将线与水的比重调整到1.1:1,也就是说要让线的比重略大于水。对钓鱼起到的作用:在钓鱼过程中,竿尖到浮标之间的一段线如果浮在水面容易受到风的影响,特别是横向风,造成走标,因此主线对切水性要求比较高。钓鱼过程中的压水动作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视认性视认性是基于切水性的需要而设计的。为了确认线到底有没有没入水中,在主线上的颜色上,多数做成茶色、棕色、紫红色、淡黄色等等。光导纤维的原理是可以转了弯的传递光的信号,那么透明的主线是不是也会把水面的光线传递到水中?这样的话在水中透明的线会由于光线的作用变得更加显眼。在线里面加上色素可以起到阻隔光线传递的作用。你问我有颜色的线会不会影响鱼儿咬钩?肯定会啊,要不下面的子线就没必要做成透明的。延展性延展性是为了让钓线在突然受到外力的时候(比方说起竿时的爆发力)突然变长,起到一定的缓冲的作用。因此许多名牌线也会在钓了一段时间(或是一定总量的鱼)变长,拉力也会随之逐渐变弱。完全没有延展性的主线在受到起竿时的爆发力会突然断开。耐磨性主线和鱼或者水底的杂物接触的机会不多,为什么也需要耐磨性?估计是考虑到钓鱼过程中某些钓友喜欢频繁的调整水层需要不断的上下移动太空豆,会造成线的摩擦。结节力绑钓组就一定要打结,打结以后线的拉力就会受到损伤,结节力实际上说的是线打结以后还能承受的拉力。防uv太阳的紫外线会加速线的老化,有防紫外线设计的线可以重复使用的次数相对增加。子线需要的性能:隐蔽性为了降低鱼在就饵之前的警戒心,子线需要隐蔽性,所以透明的或者水色、淡黄色是子线的常用色。柔软为了让鱼轻轻吸食就能进入嘴里,子线需要相对柔软,越小号数的线越柔软,所以在鱼的食欲不太强的时候你才会换上小号数的线。拉力子线的拉力更多的体现在解钩期间。为什么这样说?控鱼在水的过程中,子线和母线和钓竿是一个整体,对付鱼的冲击力可以起到最佳的缓冲作用。反而是在鱼儿出水以后的解钩期间,某些钓友们喜欢握着铅坠部分,鱼跳动的力量就集中在铅坠到鱼钩这段子线,这时候子线的拉力就受到极大的考验。耐磨性子线是会直接和鱼嘴或鱼体接触,也有机会合水底的杂草、树根接触。耐磨性增加的同时会降低线的柔软性。结节力绑钓钩也要打结,打结以后线的拉力就会受到损伤,结节力实际上说的是线打结以后还能承受的拉力。学习正确的绑结方法能够最有效的降低由于打结所带来的损伤

钓鱼主线和子线有什么区别能通用吗


文章TAG:子线为什么要小于主线为什么  什么  小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