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钓到底是先调漂还是先找底

台钓特点就是悬坠立漂双子线,不管你什么时候找底,目的只是为了清楚悬坠钩饵在水里的状态,目的达到了怎样都可以。无论是空钩还是挂饵还是无钩等等也都是为了此目的,只要你思维清楚,了解钩饵坠重量以及子线长度浮标浮力,怎样调漂只是信手拈来。我也是新手啊,根据自己的理解手打的,哈哈,认同的话望采纳啊。也可以交流下啊
我回答过几个类似问题,懒得打字,把我回答别人的给你复制来好了,这是我惯用的带饵调漂:仔细给你说说吧,空钩调4目,调好后别急着什么找底,先拉饵抛出去,看看你所用的饵吃漂多少目(注意,调漂特别不能把饵料的比重这步忽略,每款饵的比重都不一样,有的轻有的重,所以,每次垂钓都要注意,钓鲤鱼用的大钩重饵,有时候得调8钓1),比如说露出来3目,那么漂太大了,换小漂,除非你钓得钝,调4钓4。比如露出来1目左右,完全正常,继续拉饵抛一竿,仍然露出1目左右,那么你的漂就调好了。接下来才是找底,目测你的钓点水深,上移浮漂,每次都要拉饵抛出去看看调整钓目,直到露出2目为止,这就是调4钓2。为什么呢?空钩露出4目,带饵露出1目,钓2目,此时一饵触底一饵悬浮的,钩上的饵雾化完后,漂会浮起来露出4目。如果你想钓得钝点,把漂座上移1目,这样,拉饵抛出去就露出来3目(调4钓3),此时下钩躺底,上钩触底。根据以上的步骤,根据你所垂钓的环境灵活运用
以调四钓二为例:1:钓具准备好后加大铅皮,使铅皮座坠底,鱼漂露出水面,这时从铅皮座到鱼漂的长度就是水的深度。2:向下挪鱼漂,大体挪的长度要大于子线长度+鱼漂漂身长度。这时从鱼钩到鱼漂顶端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3:调整铅皮,使鱼漂浮出水面。如调四钓二的话就是调整鱼漂至露出水面四目。4:挂饵抛竿,这时鱼漂会沉入水底。5:再慢慢向上调整鱼漂,使鱼漂挂钩时露出水面两目,就是调四钓二了。

台钓到底是先调漂还是先找底

2,钓鱼怎么找底

现实中大部分钓友钓鱼找底用钓饵找就完全可以做到,无需橡皮泥等烦琐的东西去找底,那样比较麻烦又费时间,有点儿多此一举.对于这种观点用一两句话还真难说清,.关键是要分析用饵代坠“找底”的方法其利、弊各占几成/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是适用于少数人还是适用于多数人。 如果是一位钓技已修炼到炉火纯青的高手用钓饵找底,那当然是易如反掌之事。用饵找底,还可以边找底边打窝子,真可谓一箭双雕,所以他们对用橡皮泥球找底的方法,可以不屑一顾。对他们而言,别说用饵找底了,就是用空钩同样也能找到底,而且可以做到丝毫不差.并且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挥洒自如,那是因为他们的功力使他们已无需再为找底而操心劳神——他们早就把底装在了心中。 对初学钓鱼的钓友而言,特别是一心要学钓鲫鱼的钓友,学会用小橡皮泥粒找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看似笨拙的找底方法,其实是最实用的,可以为新手省去很多因为看不见水下的变化而产生的麻烦,使学习的过程能建立在正确的基础——找底无误之上/因为钓鲫鱼的基本功之一:就是底钓。底钓、底钓,如果连底都找不好,从何而钓呢!? 有些钓友往往只会在浮标上大做文章,侃侃而谈.但却在找底上一两句话就随意带过,原因就是他们小看了找底的重要性,压根没在意过.所以也没什么观点可谈. 做为钓鲫鱼爱好者,如果找底这门功夫学不好,想把复杂多变的浮标语言看懂了,是十分困难的。正确判断浮标语言的前题,是必须知道双钩及子线在水下的状态,最起码要知道是单钩到底,还是双钩到底,子线是弯曲的还是直的,否则无法分清有效鱼讯和无效鱼讯之间的区别,也就搞不懂同样的浮标语言,中鱼和不中鱼的原因,只能是蒙着钓。而蒙着钓,因得不到正确答案和经验积累,钓技是很难得到提高的。有些初学钓鱼的钓友,由于不懂得正确找底的用意和重要性,无形中忽略了找底这门基本功,图省事用钓饵找底,总是钓不好底,就属于这类原因所至。 其实现实中有很多钓友可能和我一样,在比赛中很紧张,而慌张失神没有确切找到底而盲目的担心时间和鱼获一直盲目的钓.而在比赛结束休息时候才着急的找底,头脑清醒下来后当真正找到底时,才恍然大悟而又后悔不已,要么就是"钓毛毛阿,离底还8丈远"要么就是"早都过底8百米了,浮标还怎么灵敏"当然这类事也不光是初学者犯错的特权,往往也有高手深陷之内.所以说宁可在比赛中多花5分钟也要找到底.并且找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 那么,具体到用钓饵找底,都有哪些弊病了,首先,钓饵入水后可能脱落、会溶散、会被鱼吃掉,,尤其是有麻鱼(虽然闻其名不知其样,但感觉和白条一样.而你又看不见发生的这些变化,这样就无法保证找到的底是否准确,因为这种找底的方法,是建立在饵入水后不发生变化这一假设之上的。 另外,在经过多次测试才能定位的找底过程中,我们无法保证每次挂到钩上的钓饵重量、体积都相同,因重量、体积不同,也会影响测底的准确性。而用事先做好的橡皮泥粒找底,从头挂到尾,只要中途不更换,它的重量和体积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可以避免溶散脱落,被鱼吃掉等麻烦。如果中途发生了脱落,钩一出水面即可知道,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浮标和不同的找底要求,用手捏出各种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粒,使用时对号入座十分方便。既使用一粒橡皮泥粒也很方便,因为它的自重,是可以随意加减的.   如今,看钓鱼书中介绍有不少竞技钓手也喜欢用橡皮泥粒找底。他们在比赛中宁肯多花点时间,也要把底找准了。可想而知这种找底方法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下:半水空钩调标之后,一定要先称一下用于找底的橡皮泥粒的自重,而且找上钩底(既双钩到底)和下钩底(既上钩离底,下钩到底),所用的橡皮泥粒的自重是有所不同的。用下钩找底时,最好是浮标在半水状态时,橡皮泥粒的重量让浮标下沉一至两目,大于两目,底可能找不准。用上钩找底时,橡皮泥粒的自重应该在两目重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个钩子的重量。如果钩子很轻,不到浮标的半目重,可以忽略不计 举例说明此重要性:如果你是用一个自重为三目以上的钩钓大型鱼,当你半水调标四目后,用重两目的橡皮泥粒找上钩底时,当下钩触底后(钩的自重被地面承受)浮标就可能升到四目以上,让你误以为上钩已到底,其实此时上钩并未到底。 用橡皮泥粒找底,是一种比较方便可靠的方法,实际上也是最节省时间的找底方法。俗话说的好:一步找底到位,免得一天受累。但愿大家都能认认真真找底,轻轻松松钓鱼。
在坠锡的下面的那张钩上加铅皮,就能很快找到底,定好鱼漂后,再除去加在底钩上的铅皮,就能钓了。

钓鱼怎么找底

3,台钓中如何找底

空钩半水调4目然后挂双饵,看一看浮漂露出水面多杀目,如果是1目,向上调整浮漂,如果超过1目就到底了。
以调四钓二为例:1:钓具准备好后加大铅皮,使铅皮座坠底,鱼漂露出水面,这时从铅皮座到鱼漂的长度就是水的深度。2:向下挪鱼漂,大体挪的长度要大于子线长度+鱼漂漂身长度。这时从鱼钩到鱼漂顶端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3:调整铅皮,使鱼漂浮出水面。如调四钓二的话就是调整鱼漂至露出水面四目。4:挂饵抛竿,这时鱼漂会沉入水底。5:再慢慢向上调整鱼漂,使鱼漂挂钩时露出水面两目,就是调四钓二了。 如果知道钓点水底有淤泥什么的,饵料容易陷入泥底,解决的办法就是调钝钓灵,如调八钓二等,也可以直接钓浮,掌握饵料位置大概离底十公分附近即可。
调整浮漂:首先要确定垂钓水域水位不变水流平稳水底平坦无较大石块的前提下进行,不管是个人的习惯如何(喜调高目或低目),一根浮漂不管号数大小,首先要在发挥 它最大灵敏度的前提下预置漂目,也就是不管是浮漂原有是多少目数,挂饵后最终的显示目数是直接体现这支浮漂的最大性能,显示的目数越多,就越不灵敏,显示 的目数越少就越灵敏,故此才有一定的规律之谈,比如调四钓二、调五钓二、调六钓三、调二钓二、调平水钓二,等等的调校方式。目数取决于线主粗细、构型大小、浮漂浮力大小:这个系数首先要看线主的粗细,线主粗了必定是搭配较大构型与浮力较大的浮漂,反之就因当配置相反的构型与浮漂大小。当然钩饵的重量也是直接联系到浮漂 显示的正常目数,当大钩挂大饵时,重量当然增加,浮漂下沉的目数也会增加,反之小钩细线,浮漂浮力较小,漂目下沉的目数也会减小,比如小于一号大线,钩子 级轻级小时,体现在浮力较小的漂目上下沉目数只有一目左右。所以因当合理搭配。还有一点相当重要的是,每一支浮漂,它显示的目数怎样才能达到它灵敏的极致是需要钓者去不断体会的,之所以这样有的钓友只要选择十 来元几十元档次就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而有的钓友却购买上百元甚至更贵的也无法体会到其灵敏度,原因就是没有好好的正确的去读懂这支浮漂,这是要花费一定的 精力的,真正去读懂一支浮漂都必须不断的尝试与调校的。不管如何调矫,确定钓底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完全确定钩饵是到底的:每当一处钓点,下杆之时首先要正确的找底,找底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垂钓小鲫鱼时非常的重要,有时钩饵到底的位置甚至不相差分毫,吃口就会相差甚远。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找准钩饵位置呢?首先在原有调矫好的钩漂状态下找底,把浮漂上拉或下拉至正常调校目数,此时因为是显示的空钩离底状态的调目,所以可以在双钩的下钩上挂上适量的重物, 比如铅皮、大饵,当然试挂重物找底时,重物的重量也必须适当,如果过重,因为重物的重量远远超过浮漂的浮力而导致浮漂不能完全拉住浮漂至钩线这段距离会不 垂直与水体,导致位置偏远,挂饵垂钓时显示不正确的调目;如果重物过轻,浮漂拉离了双钩离底,钩饵显示的目数也会不对,正确的方法是挂一稍大于预置钩饵重量的重物,使浮漂缓缓下沉,如果浮漂依旧显示是原先的 调整目数,适当下拉浮漂,如果浮漂没入水中,就上拉浮漂,直至挂重物后浮漂稍露出水面或露出水面一目,然后去掉重物,空钩试着下钩,浮漂显示目数如果依旧 回到预置的目数,就证明此时是挂饵后单钩到底,然后就双钩挂饵试钓。如果此时饵料到底后显示的是预置调目,就证明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正常,如果小于预置钓目,就证明钩饵的大小或比重失调,此种现象原因是因为钩的大小与浮 漂的浮力不匹配,钩子大了重了,或钩饵挂的过大导致的,解决的办法是适当减小钩饵大小,如果钩饵减小至无法完全掩埋钩子时,就因当重新选择钩子大小或浮漂 大小,重新找底。此方式是单钩(下钩)到底的调校方式,如果想要双钩到底,有二种方式,一种是上拉浮漂至双钩之间的距离,适当增加铅坠,直至显示正常调目,一种是上钩挂重物进行前步骤调校。正常与非正常调目:非正常调目首先要确认钩饵是否到底,是单钩到底还是双钩到底,是低钩轻触底还是低钩完全平躺到底。为什么是非正常调目,因为正常调目是大钩大漂时基本上都是四目至7目空钩离底,挂饵后到底正常下沉2-3目,当然这个规律是正常大小的挂钩饵(超大钩饵或超小钩饵除外)。在非正常调目时,且挂饵大小也正常,极易导致钩饵过底或不到底,过底,即原先预置是钩饵单钩触底或低钩平躺,但挂饵后却是双钩到底或双钩平躺;不到底,即预置是单钩到底,但挂饵后却是双钩离底。黑漂,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不同而出现此类信号不上鱼或无鱼,当钩饵离底时,此类现象最多,经常是因为小杂鱼抢食而不断拉嘎鱼线,或鱼群在钩饵周围游嘎而 蹭线导致,判断蹭线或小杂鱼抢食,可以从起杆时的感觉得出,起杆时感觉有分量却在瞬间脱钩,基本上是蹭线挂鱼身拉豁的表现,起杆时无感觉分量,并且钩饵荡 然无存时,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小杂鱼抢食。

台钓中如何找底


文章TAG:双钩哪个先到底双钩  哪个  到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