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宋马远寒江独钓图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

人物画,因为它主要是画了画中人物孤独的心情。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马远寒江独钓图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

2,寒江独钓图的作者是

宋马远寒江独钓图绘者马远号钦山,祖藉河中(今山西永济县)。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人物,并以画水闻名。看百度百科,很详细的介绍
马远
是柳宗元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寒江独钓图的作者是

3,马远寒江独钓图和诗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是一回事吗

写了作者的感慨,天涯茫茫,何处才能觅得一知心人,世路坎坷,一切随意.无情之人未必就是真正的豪杰,相知相交的人又何须来自同一个地方.(知交二人)洒泪相别后,远行千里,日后只有自己关心自己了.感慨自古至今的英雄们,趁着大好青春去拼搏一下.寒江独钓图天涯何处觅佳音,世路茫茫本无心.无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须同生根?垂泪一别人千里,日后寒暖各自珍.慷慨自古英雄色,甘洒热血写青春.
应该不是吧。

马远寒江独钓图和诗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是一回事吗

4,宋代马远的中国画的笔墨和意境有什么特点

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描绘的是船与独钓翁的动态,表现出烟波浩瀚的江水,画风简约且有独到之处。在该作品中,创作者只用了寥寥几笔,画了一叶小舟浮于水面,一个渔翁独自坐在小船的一端,全神贯注于垂钓。除此之外,画面空旷无一物,几乎全是空白,此时的留白已成为主体形象的组成部分,是其延续与衍生,表现了寒气逼人的浩渺江水中垂钓渔翁的逍遥自在。细节与空白产生强烈对比,给观者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联想。画家巧妙地利用四周空白突出中央主体,同时也给人以江水浩瀚的想象空间,而且空白之处还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空疏寂静,让人言不尽意。

5,画家马远作的画有

《踏歌图》
华灯侍宴
马 远   马远 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治今山西永济西),生长钱塘(今浙江杭州),曾祖贲、祖兴祖、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均曾任画院画家。远承家学,光宗、宁宗时(1190-1224)历任画院待诏。   擅画山水,取法李唐,而能自出新意,下笔遒劲严整,设色清润。所画山石,以带水笔作大斧劈皴,方硬有棱角;写树叶有夹笔,树干用焦墨,多横斜曲折之态;所绘楼阁,大都运用界尺,而加以衬染,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时人以其构图别具一格,称其为“马一角”(后人或以为此系为南宋偏安写照)。又工画水,兼精人物、花鸟。后人将其与夏圭并称“马夏”,又与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   存世作品有《踏歌图》、《水》、《华灯侍宴》等图。子麟,宁宗时任画院祗候,亦擅画山水、人物及花鸟。《踏歌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代表作,此画绢本立轴,纵192.5厘米,横111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上题有宋宁宗赵扩的五绝诗一首,拙劣的书法占据了画面显要的位置,破坏了作品空灵深远的艺术效果,是相当可惜的。   
寒江独钓图
雪景图

6,马远的画有哪些

  马远画人物,同样亦不甘于承袭前人的程式。从传世的作品看,他突破前人窠臼,敢于大胆剪裁,删繁就简,运用人物身段、动态来刻画人物的形神,达到简洁生动的艺术效果。他的笔法健朴灵活,衣纹劲健,多顿跌转折、粗细变化,人称“鼠尾”、“柳梢”。如《孔子像》页(图13),以淡设色画孔子身着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全图用秃笔写衣纹,简练概括,线条劲拔,寥寥数笔,形神毕现。  马远的人物画,多与山水紧密结合,加强了主题的生动性,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如《寒江独钓图》轴,茫茫寒江,纵一叶孤舟,渔翁独坐舟之一端,身体如冻结一般,全神贯注着那随着流水飘浮的钓丝。除了周围寥寥几笔微波外,其余都是空白。而一种江天空旷、寒意萧瑟的气氛油然而生,给人以空灵深远的感觉。与柳宗元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述的意境异曲同工。这是南宋绘画的特色,处处是画,比比皆诗。此外如《西园雅集》卷和《商山四皓图》卷,描绘庭园及山林中的人物活动,忘情于山水间的情感,自然而富有感染力。《山径春行图》仰首凝,思的诗人,《倚松》卷倚松静观的高士,都是描写士大夫的“轩昂闲雅”,劲松偃蹇,柳丝摇曳,远山朦胧,以幽远的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宁静。《月下把杯》页,亦极抒情之能事,描写霭霭远山,坡上翠竹,以及知己相遇举杯畅饮的兴会之情。在苍润的墨色中,仿佛看到了一片空蒙的月色。这种韵味悠远的意境是在画面的布置、用笔的变化、用墨的浓淡等方面所产生的美妙效果。  马远的《华灯侍宴》轴,以淡设色画夜景,宫殿园林,殿内正在宴饮,阶前歌伎、舞女提着灯笼,翩翩起舞,墀间丛梅、殿外远山,均现苍茫夜色。题为“华灯侍宴”,而主要是描写殿内和殿外陪衬人物景致,启发观者联想到屋内的宴饮情况。构图、剪裁很有新意。此图另一副本在景色、笔墨、题句等方面,与此大体相同,可能是应制之作。虽是应制之作,其建筑物画得细致而不呆板,屋宇宏伟,楼台玲珑,全幅气韵尤佳,充分显示了马远的界画水平。清代王士禛说马远是界画的“专门名家”,谓为信然。  马远在花鸟画方面,也很有创造性。《梅石溪凫图》页,画幽僻崖涧,盛开的梅花生意盎然,一群野鸭在水面上安闲浮泳,形象真实,动态各殊;《雪滩双鹭》轴,画苍崖溪口,老梅斜偃,白鹭双双鹄立于雪滩之上,景色寒凝,意境苍凉。两幅均摆脱了北宋院体花鸟画倾向于装饰性重彩填满的结构,而注意到了空间的灵活运用,布局精巧,使小小画幅产生无穷的旷阔之感。在技法上,他又创造性地以画山水的方法写梅、写溪、写凫、写鹭,拖枝特征也很明显,疏笔简健,独具一格。在他的笔下,山水画和花鸟画得到完美的结合。从现存的《白蔷薇》及《倚云仙杏》中,可知马远也擅长纤美、精细一体的花鸟画。  马远是位全能的画家,山水、人物、花鸟,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同时他还往往采取人物、花鸟与山水相结合的构图形式,这种形式的出现,既显示马远全面的绘画修养,又反映了两宋地域变迁导致的审美趣味的变化。马远的山水画,多是江南风情的真实写照,新篁疏柳,鸟语花香,溪水回环,岚气氤氲,闲雅文人策杖曳行其间,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密切,这本身就是一幅幅绝妙的图画。

7,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的艺术特点

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他身体略前倾,全神贯注,或许此时正有鱼儿咬钩?由于钓者坐在船的一端,故尔船尾微微上翘。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现出一个“独”字,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幅画取唐人诗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画清冷静寂的湖面上,停一小舟,一位蓑笠翁正独自垂钓,对岸山势险峻,天空阴沉,将雪山反衬得更为鲜明。近处挺劲的青松被积雪覆盖,迎风傲立,枯树低枝,颇具生机。在艺术表现上,这幅画取平远布局,构图有宋人笔意。画面上的色调单纯,点以赭石、花青,与墨色相间。一派寒气,使作品凝重而又生气,充满了静寂、萧寒的气氛。   在空阔平静的江面上,有一中年人正在独钓,他身体略前倾,全神贯注,或许此时正有鱼儿咬钩?由于钓者坐在船的一端,故尔船尾微微上翘。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是在船边勾出淡淡的几条水波纹以示江面,使人可以联想江的空旷,人在画面中央,更突现出一个“独”字。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常留出许多空白处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以少许胜繁复,手段高明。 这幅画作者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碃法百盒知谷版贪保楷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在中国画中何谓虚实?一般说,“实”指绘画中有笔墨处(或画得洋细的部分)。虚与实相对,无笔墨处(或画得简略,用笔较淡的部分)即为“虚”。画家作画常常用心:厂无笔墨处,用力于有笔墨处,以达到“虚实相生,元画处皆成妙境” 。在这幅画上,作者正是这样处理的,他着力描绘垂钓者的凝神专注神态,和几条淡淡的轻柔起伏的水纹,来引起观者的想像,使空白不再是虚无,而给人以茫茫江水,悠悠天空的印象。所以,美学家认为,“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虚在画上也具有“实”的意象。这种巧妙地利用空白的艺术手法,中国画家称之为“计白当黑”,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寒江独钓图》是一幅在艺术上成功地运用虚实结合,创造出意象境界的典范之作。 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寒江独钓图》创作与这首诗有关,这就是诗意画,欣赏这一诗一画,可以领略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
枯寂 苍茫空阔
空白,大量的空白,一下子让心变得很清、很远、很安静。“寒江独钓”,马远钟情的定是这个“独”字,一个人,一叶扁舟,一尾鱼杆,之后,什么都没有了,大片大片的空白。什么都没有,除了自己。这样的空白里,绝对没有喧闹,更没有纷争,不想看到的,不想听到的,这里全都没有,空白得如此决绝,如此彻底。

文章TAG:寒江垂钓图马远寒江  垂钓  马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