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里钓鱼铅坠要多重

这个铅坠没有说要多重也没有什么比例之分,讲的是调几钓几,一般钓鲤鱼调6钓2,钓鲫鱼调4钓2,如果是走水,那就用跑铅法钓,希望对你有帮助。

河里钓鱼铅坠要多重

2,请问钓跑铅滑铅钓鲫鱼铅皮多重好还有就是飘相的问题什么

如果不顶风就用把浮漂刚拉闷一倍,如果顶风就用到利用铅坠重量能抛到想要的窝点,把压铅皮座的太空豆向上拉10厘米左右,抛满竿浮漂到位后竿子向后拉半米,漂许许露头两目,抓顿口
跑铅,有小跑和大跑。小跑铅,无钩调平水至稳慢下沉,钓两目到四目。此时铅坠触底直立。大跑铅调平水再加1~2倍铅皮,钓1~3目。不管小跑还是大跑,浮漂一般都选择浮力偏大的浮漂。小跑铅多用于小鱼闹窝,加重铅皮搓大饵为了更容易穿层,以及抗小鱼。大跑铅一般用来钓缓流。加重铅皮为了能够稳定钓点。小跑铅,铅坠上方太空豆可打开2~3厘米。大跑铅太空豆应上推3~5厘米。不管哪一种跑铅,都应使用短子线。子线根据实际情况选5~10厘米。鱼小,鱼口慢就短些。鱼大,鱼口快可放长些。跑铅钓,中鱼信号上浮居多。但流水中小鲫鱼上钩也会常见黑漂。所以,具体中鱼信号还应在实钓中判断。
今天买了瓶西柚味的水溶c100 感觉味道怪怪的 有股股臭味 会不会买到假的了
简单来讲就是鱼拉钩信号直接传达到线组浮漂,不用带动铅皮的重量,铅多少在于水下鱼情,杂鱼多调顿杂鱼少调灵,没必要铅皮到底,个人看法
跑铅钓选择浮漂也有一些需要掌握的。小跑铅,可选择芦苇或巴木材质的短脚瘦长漂身短尾或中短尾浮漂。有利于铅皮钩饵快速下底。钓流水可选择,长脚胖短身中长尾的浮漂,以利于抗水流。水流略急的还想钓跑铅,可以借鉴溪流钓,自己改制极短脚(5厘米左右)短漂身短尾(3~5目)浮漂。

请问钓跑铅滑铅钓鲫鱼铅皮多重好还有就是飘相的问题什么

3,在缓缓流动的河水中跑谦钓鱼应注意什么

在流动的河水中使用的钓鱼方法叫“跑铅”钓法。“谦”读音同“铅”属于笔误。  在流动的河水中使用跑铅钓法钓鱼是应该注意的事项:  1、使用铅皮座的孔要大一些,这样才能实现“跑铅”的目的。  2、铅皮的重量稍微比浮漂的浮力大一些即可,避免铅皮重量太大造成钓线斜度过大,影响讯号传递。  3、窝料要使用粘度大的饵料,握成大团后抛入钓点,避免诱饵松散或者重量太轻被水流冲走。  4、钓饵同样要选择粘度大的饵料,或者使用蚯蚓等动物性饵料。避免受流水的影响。  5、流动的河水会影响浮漂的讯号传递,当浮漂有轻微的讯号应及时提竿中鱼。
大跑铅我认为“大跑铅”类似于早些年的传统钓——铅坠是平卧于水底的。浮大跑铅标的调整较为简单,只要铅坠能把浮标全部拉入水中即可。注意!是全部拉入水中。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让铅坠能够平卧于水底。“大跑铅”的子线一般都不长(10公分左右)且柔软性要好,这样有利于鱼的吞食和快速的传递鱼讯。“大跑铅”又分两种形式:死坠与活坠。死坠顾名思义就是固定、不可活动的铅坠,如带转环的铅皮座。多用于手杆垂钓大型的鲤、草、鲶、黑鱼和长竿短线钓法(俗称“大炮”)。活坠就是可以在大线(主线)上滑动的铅坠,如通心坠、台钓铅皮座(如图a两边需用太空豆来固定的那种)等。多用于手海和投竿(海竿)。“大跑铅”的特点:1、调钓方便、操作简单、钓组的要求不高。2、能有效的避免杂鱼闹漂、小动作几乎没有。3、鱼讯明显且和中鱼率的对应关系好,所上之鱼多是“死口”鱼。4、利于初学者、视力弱者使用。5、属钓极顿范畴,易丢口。说句玩笑话就是“毫无灵敏度可言的一种钓法”。但它的适用面广、适于冬钓和易获“大物”的优势仍为众多喜休闲、野钓的钓友所钟爱。平时钓友们也可在杂鱼巨闹、糗大鱼时不妨试试此法,或有意外之惊喜。底坠跑线也就是平时大家常说的“跑铅”——是钓友们广泛采用的一种底钓老鱼底坠跑线、糗鱼的方法。它与“大跑铅”的不同之处就是铅坠是竖着“站立”于水底的,较之“大跑铅”也要灵敏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无钩离底调平水(或n目),钓目一般设定在0.5~2目(或〈n+0.5〉~〈n+2〉目)之间,子线易短(10公分左右)且柔软度要好(便于及时有效的传递鱼讯)。“底坠跑线”钓法有点儿像是传统钓的改进型,它的特点是:1、钓目越接近调目就越灵敏,反之就越迟钝。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即使将钓目定在浮标视目杆的根部,铅坠在水底也是“竖立”不卧的——钓友们有兴趣的话,不妨在鱼缸或试标桶中求证一下。2、浮标的小动作少,有一定的抗闹性(杂鱼闹漂)。3、鱼讯沉稳、中鱼率较高。4、适用于有杂鱼闹窝的水域和垂钓老鱼、糗鱼。以上两种方法都是铅坠直接到底,我斗胆把它们归类于传统钓——故灵敏度会大打折扣,适用于休闲、野钓使用。也就是说“大跑铅”与“底坠跑线”适用于钓生口鱼、老鱼和糗鱼,但对于轻口鱼、滑鱼和涮口鱼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随着“悬坠底钓”(俗称“台钓”)的引入和众多钓坛前辈、高手们的不断努力,悬坠底钓逐渐派生出许多各具特色的钓法,如针对离底的“一标深”、中层水域的“浮钓术”;上层水域的“打水皮”(钓翻身)……等等。各具所长也各有千秋,既相互关联又略有不同。相信钓友们对台钓都会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和运用之法,我就不再多说了。既然说到了“跑铅”,我就再介绍一下专门针对轻、滑、涮口鱼的“小跑铅”和台钓中对付“乱口”的“活铅”钓法。小跑铅换成“跑小铅”这种说法可能更有利于大家理解。小跑铅它是在台钓的基础上,根据特殊鱼情所采用的一种把铅坠整体拉高,而只让“8字环”触底的应对方法。具体操作就是:带钩离底调平水(或n目),然后去掉钩子察看此时浮标为几目,假设为2目(或〈n+2〉目),这时再将铅坠整体上移10~15公分左右,最好是不挂钩找底(原因我会在后面提到),找底时让浮标露出〈2+0.5〉目(或〈n+2+0.5〉目)。找好底后拴上钩子抛入(子线要软、长15公分为宜),留意此时的浮标露出几目,若无变化为最好;若浮标的目数变大——说明子线有撑力,可适当下移浮标至〈2+0.5〉目(或〈n+2+0.5〉目)——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挂钩找底”的原因,然后挂饵抛出,若浮标目数基本不变——既为实底,开钓!若浮标目数有变化则说明:底可能为虚底——开始时找成“过底”了!目数变大则下移浮标;目数变小则更换饵料的比重,用轻点的。总之,尽量保证钓目为〈无钩时的半水目数+0.5〉为宜。“小跑铅”的特点:1、能够有效的过滤掉轻、滑、涮口鱼的索食讯息,主抓“死口”和“走口”讯息,中鱼率会大大提高。2、减缓了饵料到底前的下降速度,铅坠整体上移相当于延长了子线的长度,加大了“摆幅”—— 动态效果明显了、诱鱼效果加强了,便于引鱼追饵而下,多次试探、吞食——被擒!:)……3、“8字环”就相当于是在“长子线”上加了一小块铅皮,增大了鱼讯,使我们能准确的捕捉到提竿中鱼的讯息。“小跑铅”钓法是竞技钓手所必备的一种保底本领,在特殊的鱼情状况下(如冬季大棚赛),“小跑铅”技术的好坏,很有可能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当然,此种钓法也可适用于休闲、野钓,只是它不抗杂鱼闹的弊端令人堪忧。不过,大家可以试试“子母坠”( 即在“8字环”上加适量铅皮,使之成为“子坠”,用法同“小跑铅”)。我在冬钓时经常采用此法,自我感觉效果不错。还有就是现在我们经常看到许多钓友在垂钓过程中,不让“8字环”到底,也会把铅坠整体上移,其实这就是钓“慢鱼”时的一种应变,跟“小跑铅”特点中的2、3条一样是为了加大中鱼的机率。活铅顾名思义,就是说铅坠是活动的。操作方法是:把锁固铅皮座的太空豆分开一定的距离(一般为2~3个铅皮座长),让铅皮座能够在两个太空豆之间来回滑动。“活铅”可适用于各种钓法,要用时只要“放开”锁固铅皮座的太空豆即可。不过使用“活铅”最好的时机是杂鱼接口频繁和鱼多乱口的情况。原因就是当我们把锁固太空豆放开之后,铅坠就几乎“失去”了它平衡浮标浮力的作用——我是指鱼在吞饵的瞬间。也就是说鱼在吃食拉动浮标出现鱼讯的瞬间,铅坠是处于“失重”状态的,鱼嘴的力是直接作用在整个浮标上的,此时的浮标是处在“最钝”状态,这时只有一定大的鱼用一定大的力才能使浮标产生讯息,所以“活铅”能过滤掉许多假讯息,但也容易丢口。只有在鱼多密集、“乱口”的情况下,“活铅”的优势才会显现出来。不过,我常常在垂钓鲤、草、鲢、鳙等大型鱼类时使用,为的就是要过滤掉小鱼讯息和鲤、草等大体型鱼在索饵时胸鳍、尾鳍划动产生的水流对浮标的影响。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这四种“跑铅”各有优缺利弊;鱼情不同,用法也会不同,这就需广大钓友们来共同丰富和完善。我在此说的也只是一些个人的体会,“抛砖引玉”——权当一种参考,缪处还望钓友们多多担待。总之,钓鱼是一种娱乐、休闲、爱好,也是一种综合技术,应该广为借鉴,去粗取精、揉为己用,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钓鱼理念和方法。游戏江湖,我渔我乐!岂不美哉!
水流不快的话可不用跑铅钓法。水流快的话可用跑铅钓法。不用浮漂,铅坠加重使其到底的同时可被水流带走,从而将钓线绷直,竿梢弯曲。双钩挂活饵,铅坠上包诱饵。抛满竿,可使钩饵在水底的位置永远不变。好了,开钓,竿梢抖动,迅速抬竿,鲫鱼、鲤鱼、草鱼、鳊鱼、黄颡鱼……,有时还能钓到花白鲢。

在缓缓流动的河水中跑谦钓鱼应注意什么


文章TAG:流水  重量  多少  合适  钓流水双跑铅重量多少比合适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