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天钓鱼用几号漂

细线小漂,冬季随着温度的下降,鱼类的活动范围收缩,摄食量减少,鱼相对难钓。由于冬季气候特点是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温度也时高时低,温度高的时候用什么浮标都无所谓,一旦温度低时, 鱼的吃口不明显,这时再用大标很难看出动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因此建议:选择长度短的(标目在7~9 目, 标身在30~40厘米)细身短尾浮力较强的芦苇浮标或孔雀羽浮标。 调标的要求:钓小鱼时要调不灵不钝的状态。
呵呵,这个、这个。浮标最简单分大号、中号、小号,分别对应大鱼和小鱼啦,一般不一只浮标就打天下啊。有时候还要看风力大小和水流快慢,如果风大水流快的条件下,钓小鱼也要用大号的浮标。 真想学钓鱼的话,有的浮标从1号到5号,看情况而定。还有目数长短、目数的粗细。反正要随机应变。

冬天钓鱼用几号漂

2,钓鱼手竿怎样调漂才标准

你好 我推荐你一种简单的 空钩半水调漂法吧 :先根据你的漂大小将铅皮卷到铅皮坐上 铅皮重量要将漂没入水中 将漂慢慢往上移直到露出漂尖为止 此时你的钩子已到底了 漂尖到钩子的距离就是钓点水的深度了 再将漂往钩子一端移动 漂与钩子间距离一定要小于水深(一般3分之二左右就可以) 此时漂还是会没入水中 用剪刀将铅皮坐上铅皮一点点剪下 直至漂尖露出水面2-3目为止 调漂就完成了。 此时在钩子上挂上钓饵 漂又会没入水中 将漂往上移 直至露出漂尖2-3目即可 此时钓饵决对到底了 如果要调钝些 让漂尖多露几目就可以了 要调灵的话 就让漂尖露出1-2目就行了 可以开始钓鱼了 希望你能采纳
怎样调漂钓鱼手竿:1、先在铅皮座上卷上铅皮。 2、在漂座上安上鱼漂后放入水中。3、漂沉入水中以后,把漂向上移使水线增长,直到漂露出水面。调漂钓鱼手竿的步骤:1、先是在铅皮座卷铅皮,一定要裹紧一点。不然钓鱼时一用力铅皮就松开了。2、在漂座上安鱼漂以后放入水,铅皮的重量会使漂沉入水中,因为漂的浮力小于铅皮重量。3、漂沉入水中以后呢,把漂向上移动使水线增长一点,直到漂露出水面即可。
不要漂

钓鱼手竿怎样调漂才标准

3,钓鱼调漂怎么调在不知深浅的地方本人初学

1). 首先,我们将铅皮缠到铅皮座上,然后扬竿入水找深浅,也就是所谓的找底。如果入水后,看不到浮漂,就将漂向上移动,直到漂尾与水面一平, 2).接着就提竿,将浮漂象下移动(浮漂座上下各有两个太空豆)但是暂时不要移动最上面的那个太空豆,那是标视水深浅的,起定位的作用。 一会修整铅皮的时候用的着。 3).如果钓组入水后,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动浮漂。直到找到上面说的深浅。 4).将竿提出,把浮漂向下移动到方才留着没移动的太空豆与最下面的钩之间距离的一半地方,也就是小于实际水深的方。或者干脆把漂移动到坠子附近,用剪刀修剪铅皮。注意:一定要小心的,少少的剪,直到浮漂在水中露出四目,这个时候也就完成了调四目的工作了,如果熟悉了这个修剪铅皮的过程,同样方法你也可以调 5、6、7、8、9、10目。也可以调 1、2、3、目,全看你想怎么调,需要多少了。其关键是修剪铅皮的重量!有人也许问,怎么调一目啊?铅皮都很轻了。轻那你不会换一块大的铅皮重新修剪?笨的你。:) 5).接下来,就是台钓调漂关键的地方了,找底。这个时候你需要在准备一小块铅皮,用它把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给包上,注意!一定要是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然后扬竿入水,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动浮漂,直到露出开始调的四目。然后就提竿,把小钩上的铅皮拿下来,在将钓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几目,如果是四目,就再往上轻微的移动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为什么要露五目呢?因为才用铅皮找的底,不过是粗略的知道钩在水中的大体位置。拿下铅皮后,由于浮漂的浮力大于下面钓组重力,所以会上浮,而这个上浮距离是我们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话,双钩挂一般大小的耳会出现双饵都离地的现象。而不是单饵触地的最佳状态。将浮漂调到露五目的时候,说明水下单钩真的找到了底!!因为单钩着地后,由于脑线的支撑作用打破了原来悬浮状态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再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小心仔细的一点点一点点的将浮漂向下移动。直到水面上刚刚、刚刚好露出四目为最佳。注:一定是由五目一点点向下移动到四目!!! 6).至此。就剩下最后一项工作了,就是再将浮漂向下移动两目的长短。到此,整个调漂过程才算完成。

钓鱼调漂怎么调在不知深浅的地方本人初学

4,冬天钓鲫鱼怎么调漂

冬天鲫鱼的吃口都比较轻,漂就要调得越灵越好,一般是调一目或者调平水,但是冬天的鲫鱼警觉性较高,子线崩的太直会挡口,就要让双钩到底且子线有点弯曲,鲫鱼就会大胆吃食,钓2目即可
在冬天,由于鱼的活动范围小,动作迟缓开口很小,吃饵好象也成了鱼的一种本能反应,钓鱼时经常遇到鱼在窝子转悠,撞线动作很多就是不开口;反映到漂子上:调4目钓2目拉小饵,两钩在水底是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鱼在吸饵时,在漂尾剩余浮力的阻止下,它微弱的口腔压力是很难将钓饵吸进嘴里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上就会出现很模糊的上下颠动的信号,很难有进嘴的明显动作。如果改为调4目钓4目多一点,这时钩在水底的状态应该是一钩触底、子线弯曲,另一钩轻触底、甚至有点离底。在这种状态下鱼要吃下饵,它不需要克服剩余浮力,口腔的压力只需要将钩和饵吸进嘴就可以了,然后抬头游走;浮漂上就出现了下顿或顶漂的动作。要是吃上饵,鱼也需要克服大约一个钩重的剩余浮力,再把钩和饵吸进嘴。正常情况下,只要中单尾,基本上都是下钩中鱼,如果连续上钩中鱼的话那就是钓的有点钝了。前几天我们几个人练竿时,大部分都调4、5目钓4、5目,但有有位钓友钓1目居中间钓位而连续中鱼,并且时不时上双尾。有几人就开始调高钓低,结果钓况更差。我则根据他中双尾且顶漂动作多而判断他在钓钝,经验证空钩时漂尾完全入水了。 所以说:在冬天钓鲫鱼时钓目稍高于调目是常规,调的目数比之夏秋时要低,一般硬尾漂以调3钓3目半、调4钓4目半为宜。 另外,漂型的差异也影响调钓目的设定。市场上有多个品牌冬天用来对付轻口鱼的浮漂,漂型基本上都是廋身超细硬尾漂,它廋身的特点在漂起动及下行时阻力变小,超细硬尾使得漂尾产生的剩余浮力大大减小,同样一枚袖2钩,常用漂尾能压下1目,而超细尾就能压下2目多。这两个特点使漂的动作幅度加大,模糊的动作清晰起来。在对付老池子---经常用粉饵钓或底部淤泥比较厚的池子时调高钓低仍然会有很好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冬天钓鲫鱼时,线组也至关重要,尽可能地使用细而柔软的线和轻细条的钩,最大限度地降低鱼吸食时的阻力,然后调低钓高,品味小钩细线搏大鱼的感觉,让您在严冬钓的更开心.

5,冬天钓鱼怎样调漂

冬季钓鱼调漂技巧  冬季,由于鱼活动的范围小,动作迟缓开口小,吃饵似乎成了鱼的一种本能反应,鱼吸饵的力量十分微弱,很难有进嘴的明显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调出清晰的口更加至关重要,否则就会成为瞎子钓鱼,上鱼还不知怎么上的。冬季钓鱼的时候,调漂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冬季钓鱼调漂技巧如下:  1、钓钝不易钓灵。  例如调四钓二拉小饵,两钩在水底是一钩轻触底一钩悬空,鱼吸饵时,在浮漂剩余浮力的上牵下,它微弱的口腔压力是很难将饵吸进嘴里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相上就会出现很模糊的上下颤动的信号,甚至没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钓友可能认为“有鱼无口钓灵”,会向下推漂改为钓一目,结果会适得其反。如果改为调四钓四多一点,这时钩在水底的状态应该是一钩触底子线弯曲,另一钩轻触底。在这种状态下鱼吃饵不需要克服剩余浮力,自然地将饵吸进嘴中然后抬头,浮漂就会出现下顿或顶漂的动作。  冬季钓鱼调漂技巧是什么呢?当然灵与钝永远是辩证的、变化的,夏季与冬季变化很大的,要因时而宜。  2、从钓灵找起。  如何找准你要设定的钓目,或者说如何找准底、找出口来,那就必须按照王化德老师所说的“从灵找起”。其一,可避免水线倾斜找过底,冬季钓鲫线组较小,子线一般在0、2——0、1之间,细软的子线支撑力很弱,只有保持水线一定的垂直度从灵找起,慢慢触底,方可避免子线过于弯曲找过底。其二,从灵找起在鲫鱼离底的情况下可出现加速或顿口,这正像王老师所讲的辩证的底。  3、冬钓鲫鱼浮漂的选择。  漂型的差异也会影响到调钓目的设定,一般说冬季钓鲫选用瘦身超细硬尾为好。它瘦身的特点在漂启动及下行时阻力变小,超细硬尾使浮漂的剩余浮力大大减小,这两个特点可以使浮漂的动作幅度加大、清晰。不同的漂、不同的线组、不同的饵料状态,调钓目也是不一样的,切不可认为高手调几钓几我就调几钓几,要因地制宜。  4、切莫把浮漂表现语言定式化。  同一浮漂、同一线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下其语言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万不可凭想象鱼吞饵就是下挫一目,守株待兔的等待那一个动作。即便是同一天,随着上午、中午、下午气温的变化以及水下鱼群的变化都会带来浮漂表现形式的差异。例如窝内聚鱼较多,出现争抢索饵时,浮漂的动作就会大而有力,反之个别过路鱼处于本能性的吸饵,反映到浮漂上可能仅是下或顶一线,所以观漂切不可定式化,要抓住浮漂的每一个异常表现不放过,方可收获颇丰。  以上就是冬季钓鱼调漂技巧,正所谓“冬练三九”,在寒冷的冬季练好钓小鲫鱼,来年春天你必定大展宏图。

6,钓鱼初学者如何调鱼漂

一、调漂前先找底。加重铅坠把带着双钩的主线抛向钓点,然后把浮漂向上移,一直移到与水面齐平为止,这证明铅坠已经到底了。这样就能了解到水底的的状态。如:水深、水底是否平整、有无有杂物等。 二、把浮漂向下移动20-30公分左右要大于漂长的距离,再把铅皮剪去一点,再抛向钓点,如果发现浮漂完全沉没在水中,继续剪铅皮。切忌着急,一定要一点一点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般情况下我先调到四目,软尾漂二目或3目都可以,这就是调目。 三、接下来设定钓目了。首先把浮漂向上移上20公分左右 ,然后再上饵抛向钓点,压水线,不要急,如果浮漂沉没水中,这说明水线不够长,再把浮漂向上移动,每次10公分或者5公分左右。继续挂饵抛杆,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到原来的调目,之后,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上下移动浮漂微小的距离,一般一目或者半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垂钓的目数,这就是钓目了。 要注意的一点是,调标不能急,要慢慢来。也可以在家里或别的地方先把浮漂粗略调好,到了钓场之后,因为每个地方的水的密度都不一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一下即可。 另外,浮标本身是吸水的,不同质量的浮漂差别在于吸水的速度不同。吸水后的浮漂会使调目产生变化,当然渔汛的显示也会不准。自己使用的浮漂一定要了解他的吸水特性,必要的时候每钓一段时间后再把浮标拉到半水校验一次。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果。
一、调漂前先找底。加重铅坠把带着双钩的主线抛向钓点,然后把浮漂向上移,一直移到与水面齐平为止,这证明铅坠已经到底了。这样就能了解到水底的的状态。如:水深、水底是否平整、有无有杂物等。 二、把浮漂向下移动20-30公分左右要大于漂长的距离,再把铅皮剪去一点,再抛向钓点,如果发现浮漂完全沉没在水中,继续剪铅皮。切忌着急,一定要一点一点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般情况下我先调到四目,软尾漂二目或3目都可以,这就是调目。 三、接下来设定钓目了。首先把浮漂向上移上20公分左右 ,然后再上饵抛向钓点,压水线,不要急,如果浮漂沉没水中,这说明水线不够长,再把浮漂向上移动,每次10公分或者5公分左右。继续挂饵抛杆,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到原来的调目,之后,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上下移动浮漂微小的距离,一般一目或者半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垂钓的目数,这就是钓目了。 要注意的一点是,调标不能急,要慢慢来。也可以在家里或别的地方先把浮漂粗略调好,到了钓场之后,因为每个地方的水的密度都不一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一下即可。 另外,浮标本身是吸水的,不同质量的浮漂差别在于吸水的速度不同。吸水后的浮漂会使调目产生变化,当然渔汛的显示也会不准。自己使用的浮漂一定要了解他的吸水特性,必要的时候每钓一段时间后再把浮标拉到半水校验一次。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果。
用无钩调漂法来调。百度视频搜索“无钩调漂法”,很实用又很简单的一种调漂方法。
首先你在铅皮座上面挂上一块足够让浮标沉到底的铅皮,然后投秆调整水线使浮标露出水面一目,此时铅皮座是呈现触底的状态,再看一下你的子线有多长然后按照这一个公式浮标向下移动的距离=子线长度+10CM,细心修剪铅皮使浮标露出水面你所需要的目数,按照这种方法高标绝对不会出现找底不准的情况,至于什么的单钩调标,带饵调标都是在这一个基础上演变过来,只要学会第一个方法,那第我可以说后面的调标方法基本上改动不是太多。
一般台钓都调四钓二,具体调法点我头像到空间看看吧,太多了,懒得打字了,呵呵。

7,天气冷怎么钓鱼

1、会看,鱼情水情,一目了然。2、看天气,根据不同天气钓不同的水。3、看塘型。看塘型与选择钓点有关,塘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塘型,钓点是不一样的,通常的选择是“长塘钓腰、方塘钓角、大塘钓边、小塘钓心等等”。4、看水质。来到塘边根据水质来决定的。而水质也有浑清之分,肥瘦之分,好水和坏水之分。5、看风向。看风向的同时要看风力,风中钓鱼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钓位、二是钓组。南风多为暖风、要钓浮钓浅。北风多为冷风、要钓底钓深。 6、看鱼泡。鱼泡也叫鱼星,鱼泡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疏有密,有走有停。看鱼泡决定窝子打在什么地方,包括应该打下什么样的窝饵。大泡是草鱼饵,大泡多,就可以下草鱼饵、如麦麸、饼饵等。 7、看地势。钓鱼中看地势,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人身安全问题、一个是遛鱼上鱼问题。8、看标相。鱼咬钩标相,主要有抬标,沉标,飞标,走标,点标,顿标,摇标等。不同的鱼种,不同的个头;咬钩时给出的标相是不一样的,温驯鱼与凶猛鱼标相有很大的区别。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天气冷了还能钓鱼的。天气变冷就是气温产生变化,但是这并不是衡量水温的标准,而水温是直接影响鱼活动的条件。气温是可以影响水温,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水域比较广的地方。气温对水温的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说突然降温就能给鱼造成影响。天气转凉的时候钓鱼,选择饵料应该根据鱼情来定,大部分人使用的就是蚯蚓红虫这种万能饵料。建议可以在蚯蚓的基础上加上一点粉饵料配合蚯蚓,那样上鱼率会更高。
白洋淀野钓
冷天掉到鱼的几率很少,钓不着几个。
天气冷就多穿点。怎么不能钓鱼啊~~~~~
1、适量的凉水下锅,同时也将很少(一小勺)的玉米面下锅,搅匀后点火并不停的搅动。这在北方叫做玉米面糊糊,凉水就放玉米面是为了让他们很好的溶在一起,一分钟烧开没问题。  2、再把其余的玉米面撒在已经烧开了的玉米面糊糊上,这时就不要搅动了,盖上锅盖,改小火烧两分钟。这时下层的糊糊还是在煮,上层的玉米面就是在蒸了。这时的火一定要小,否则容易把锅底的糊糊烧焦了。  3、两分钟以后就可以开盖,用锅铲把糊糊和干面拌匀,锅底的锅巴就不要了。如果拌匀后的饵料太稀,这时可以再加一点玉米面,直到软硬合适为止。做好以后的饵料冷却后会变得比以前更硬一点,我们可以到现场再加水调整,太软就不好办了。水和面的比例,试一下就知道了,我一直就是凭经验搞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样做出的玉米面饵料有很好的粘性,即使把饵料做得很软效果也很好,鲤鱼、鲫鱼和草鱼都爱吃。颜色也很好,很自然,扔在水里很醒目,实为钓鱼的佳饵。如何选点(钓位)1  老钓位和新钓位。很多人爱把钓点选作老钓位而看不上新钓位,其实新、老钓位各有利弊。老钓位出鱼好,那是因为老钓位已经形成了窝子,鱼都爱到那里去。但是,老钓位也是爱闹小鱼的地方,有些水库的小鱼可以把你闹烦,让你根本无法下竿钓鱼。所以我的看法,在有小鱼或者小鱼多的地方,最好不要到老钓位去,另辟新窝是避免闹小鱼的很好办法。很多人到处寻找避小鱼的办法,叫我说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人为的避开小鱼。在老窝垂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投诱饵,钓饵用玉米粒、硬食等。在小鱼多的水库钓鱼,我主张另辟新窝和走钓的办法。找新窝很简单,就找那些水深2-3米,岸边基本平坦,起鱼基本方便的地方。岸边近处有没有鱼星,有没有鱼跳等现象也是我们选点的依据。我这次在外面钓水库,基本都是在没人钓过的钓点下竿,收获很不错。走钓就是把大部分东西留在基地,只带少量的必须品,选定一个钓点,半个小时没情况就往前走,在第二个钓点如果半小时还是没情况,返回第一个钓点吃“回头草” 。有些朋友是先一气就打好几个窝子,然后换着钓,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在打窝的时候,多少有点盲目性。我走钓的窝子是提出来的,在我提食做窝的时候,就对水底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水下的情况不好,我可以随时停止另辟新点,主动权时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当然要比先打窝后下竿最后又放弃的好。 end打窝与诱鱼  钓鱼究竟是打窝好还是不打窝好,这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我一直主张钓鱼还是不打窝好,这几年,不论是在从未去过的地方,或是在新开辟的钓点,我还是不打窝,效果一点不差。我们知道,水里鱼的密度一般都比较小,窝子里的饵料太多,鱼进了窝子能很快的就吃上你的钩饵吗,当然不能。我们有时出现窝子发了,可就是不见咬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窝子太重。  我们都知道,水里鱼的密度都比较小,很难遇到鱼群,有鱼断断续续的进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窝子里面的饵料不多,鱼一旦进窝很容易发现钩食,这样上钩的概率不是要高得多吗。  鱼是怎样进窝的,先讲一个打猎常识。我们都知道,打猎时如果有风,猎手一定要从猎物的下风处接近猎物,否则猎物早就跑了,那是因为风可以把你的气味带走。其实所有的气味都是由某种传播媒介带走的,所以我们就闻到了某种气味,气味的传播实质上就是某种物质分子的传播。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这种传播媒介不是流动的,我们就无法闻到想要闻到的气味,比方说密闭的容器里面的物质,我们是不可能闻到里面的气味的。还有一点要清楚,传播媒介的密度越小,流动性越好,气味传播的速度和效果就越好,这都是常识问题。  物资的气味在空气中的传播我们都很熟悉,可是,物资的气味在水中的传播我们却有点陌生。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我们对饵料气味在水中的传播问题就好理解了。世上没有一潭死水,静止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我在很多水库就明显的感觉到水在流动,应该看到,水库里的水不是乱流的,它是在很多外力的作用下,作有一定规律的流动。我们饵料的气味也只能在这个流动方向里有效的传播,换句话说,也只有在这个范围内,那些觅食的鱼才会顺着这个方向进入你的窝子,那种一个好的饵料就能把四面八方的鱼都诱来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不可否认,水有一定的能见度,但是鱼也只有在有效的能见度这个范围内,看见了饵料才会直接进窝的。鱼塘里的水也是流动的,其规律就是:上层顺风走,底层逆水行。除了这些情况鱼进窝就只是“路过”的了。  诱鱼进窝我的做法有三个:一、 把饵料减小,连续抛竿。这里有一条要注意,一定要对窝子里还有多少饵料有一个基本的估计,长时间不上鱼,窝子里的饵料肯定就比较多,不能长时间抛竿下饵,这时就要换个方法来诱鱼进窝。二、半路提竿。在铅皮座上和双钩上都包上饵料(饵料不能大,有一点就行了),抛竿下水,当浮漂还没有立到位时(大约离底还有半尺)就抖腕让饵料散开下落。三、在铅皮座上裹一团饵料,抛竿让带饵料的铅皮座刚到钓点水面就抖手腕,让饵料在钓点的水面上化散落下,这样作很能诱鱼进窝,散落在窝子周围的饵料并不影响鱼进窝后吞食钩食。特别是在深水区,效果很好。  用尽了办法还是没有鱼进窝,我的做法是换地方。在离这个钓点稍远的地方照上述办法再钓。并在适当的时候吃个“回头草”,不要“一个心眼儿”钓鱼,要多长几个心眼才行来自于百度经验 【裸丿体狂奔】的分享

文章TAG:天冷了钓鱼怎么调漂天冷  钓鱼  怎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