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山海经里的异兽

饕餮 :tāo tiè 绝对正确
饕餮 tao tie
跟龙一样只有假想图 不过可以看看诛仙里面有一小段外貌描写

山海经里的异兽

2,山海经异兽的异兽狡

【原文】玉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译文】玉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却长着豹子的斑纹,头上的角与牛角相似,名称是狡,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就会使那个国家五谷丰登。
找不到评论的地方了,开个回答评论吧。楼下那个回答:【原文】玉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这个回答文字描述是对的,但是配图是不对的,配图那个是异兽驳,而不是狡。

山海经异兽的异兽狡

3,山海经之白泽传说怎么抓菜虚鲲

先使用魔法将他击落,然后给他篮球,你就抓住他了
用腐鲲把他吃了,再拉出来
山海经之白泽传说 紫菜虾条 著上古蛮荒,远古遗种横行,比恐龙更早称霸地球,凶兽异兽吞噬进化。白泽降生山海经上古世界。这里,有能进化变异的鲲,有龙凤麒麟,更有为了长生,纵死无悔的无数修仙者...白泽也成为一名修仙者,踏上了他的修仙驯兽之路。萧家废物在河边大便时,进化出异兽洲树人,从此,迎娶白富美、当上盟主,走向人生的巅峰。叶家弃少遭未婚妻背叛,丹田被毁,在堕崖时进化出尸鲲,逆袭碾压各路高手。
你去上厕所让你老婆替你玩十分钟你出来就被吓到了练成了吞天鲲
手机游戏,你搜索一下安卓模拟器,给电脑装一下,就可以在电脑上玩了,手机怎么玩,电脑上就怎么操作。模拟器像腾讯的手游助手啥的都行

山海经之白泽传说怎么抓菜虚鲲

4,山海经里提到吃人的异兽

山海经异兽是《山海经》记载的奇异怪兽。《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1异兽蠃鱼2异兽孰湖3异兽穷奇4异兽驳5冉遗鱼6异兽鵸鵌7异兽讙8神灵帝江9异兽天狗10异兽毕方11异兽狰12异兽胜遇13异兽狡14西王母15异兽鸾鸟16异兽鹦鹉17异兽数斯18异兽玃如19异兽豪彘20神灵女娲21异兽鹿蜀22异兽狌狌23异兽肥遗124异兽肥遗225异兽羬羊26异兽颙27异兽凤凰28异兽虎蛟29异兽瞿如30异兽蛊雕31异兽彘32异兽猾褢33异兽长右34异兽狸力35异兽赤鱬36异兽灌灌37九尾狐38异兽猼訑39异兽类40异兽鯥41异兽旋龟42神灵夸父43异兽鲲鹏
没有吧,吃人的多
你好!很多的,嗯,给个邮箱什么的吧,我给你发个山海经异兽图大全。难得还有人对这感兴趣啊,额,顺便说下,pdf的,最好电脑上看。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5,山海经中什么异兽会吸东西

九头蛇 相柳,又称相繇,上古凶神。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相柳蛇身九头,食人无数,所到之处,尽成泽国。它喜欢吃土,一次就能吃下九座小山;它喷出来的水比洪水还历害,又苦又辣,吃了就会送命,因此,这种水泽连禽兽也不能生活。禹见相柳如此猖獗,就运用神力杀了相柳,为民除害。相柳身上流出的血,一沾土地就五谷不生,把大片地方污染了。禹尝试用泥土陉塞,但三陉三陷,禹只好把这片土地劈为池子,各方天神在池畔筑起一座高台,镇压妖魔。现在,相柳是游戏中的一种魔兽。 三脚的鸟 瞿如是汉族传说中的怪鸟,是白色的脑袋,长着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它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出自《山海经·南山经》。《山海经·南山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却是白色的脑袋,长着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名称是瞿如,它的鸣叫声如同呼唤自己的名字。 三足金乌,神兽,又被称之为三足乌、三足鸟,是一种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根据《山海经》等古籍的记述,中国远古时代太阳神话传说中的十日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它们既有人与神的特征,又是金乌的化身,是长有三足的踆乌,会飞翔的太阳神鸟。 一脚的牛 夔牛是商代及西周时期汉族传说中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声音如雷,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在钟鼎彝器等青铜器上经常会释有夔纹。据说是黄帝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将夔杀死,以其皮制成战鼓。夔牛又称且角龙。《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夔牛是古时代神话奇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名曰夔。黄帝杀之,取皮以冒鼓,声闻五百里。”
做错吧系列
据说女巫的扫把是被吸飞的

6,山海经的异兽

白泽 号称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通过去,晓未来(玩笑)。不过能说人言,曾应黄帝所求作鬼神图鉴(内有万一千五百二十种)(封神榜?)。绝对神兽中的No.1。 《轩辕本纪》、《抱朴子(极言)》、《瑞应图》有载。 化蛇 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存在象《3-3只眼》中的MM也有可能) 《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英招 人面马身(人头马?),有虎纹,生鸟翼(人头飞马?),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玄蜂 其实就是巨蜂,腹大如壶,蛰人,有毒,能杀人。 《楚辞(招魂)》有载。 青牛 出名主要是作为老子的坐骑。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 《嵩高记》、《录异传》有载。 呲铁 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精炼?提纯?),可作兵器。 《神异经(中荒经)》有载。 山臊 山神,人脸猴身,(一手)一足,能说人话,而且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 《神异经(西荒经)》、《国语(鲁语下)》、《诉异记》有载。 火鼠 又名火光兽。生活在火山中(非现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烧的森林),重百斤(体形应甚大),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 《神异经(南荒经)》、《十洲记》有载。 商羊 一足鸟,招大雨。(估计只是能预见天气) 《说苑(辨物)》有载。 讹兽 别名诞。人面兔身,能说人言。喜欢骗人,言多不真。其肉鲜美,但吃了后也无法说真话了。(利用价值很高,呵呵) 《神异经(西南荒经)》有载。 民鸟(此为一字) 嘴为赤色,身为翠色。可御火。 《山海经(西山经)》有载。 钦原 鸟,形状象蜂,和鸳鸯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种巨蜂)。蛰兽兽死,蛰树树枯。(玄蜂升级版?)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钩蛇 蛇,身长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时于水中用尾巴钩岸上动物食之。 《水经注(若水)》有载。 远飞鸡 又名翻明鸡、目羽鸡。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还。(鸽子的异种?) 《洞冥记》有载。 腓腓 有点象狸,白色的尾巴。养之可以解忧愁。(高级宠物?) 《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混沌 长毛四足,如犬,有腹无五脏。抵触善人,凭依恶人。(绝对恶灵是也) (另有混沌神之说,另行说明,不归此处) 《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应声虫 居于人腹。宿主每发声,腹中便有小声效之,且会越来越大。以雷丸可治。(腹语?) 《续墨客挥犀》、《隋唐嘉话》有载。 庆忌 又名要离。泽精,人形,大概十几公分高。黄衣黄帽,乘黄色小车,日驰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报信(亦有捉鱼之说)。历史上也有人名(吴王僚子,猛将)、塔名为此。 《管子(水地)》、《太平预览》有载。 并封 类猪,黑色,前后皆有头。 Ps:述荡则是左右有头。 《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周书(王会)》有载。 夫诸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 《山海经(中次三经)》有载。 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 《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山蜘蛛 巨蛛,大如车轮,其丝可止血。 《南部新书》有载。 鸣蛇 大体如蛇,但有四翼,发磐磐之音。见则大旱。 《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南海蝴蝶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须足,仍有八十斤,极其鲜美。(可惜无人饲养) 《岭南异物志》有载。 幽(安鸟) 类似有条纹的小猴子,经常发笑。看见人则躺倒(藐视?挑衅?)。因叫声得名。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狸力 猪状兽,脚后有突起,声音就像狗叫。应该是有操土之能。 《山海经(南次二经)》有载。 (马交) 类马,白身黑尾,头有一角,利齿,四足为爪,发音如鼓声。以虎豹为食。一说可御兵。 《山海经(海外北经)(西次四经)》、《管子(小问)》、《周书(王会)》有载。 孰湖 马身鸟翼,人面蛇尾(与英招类似)。喜欢载人(应该很适合作坐骑)。 《山海经(西次四经)》有载。 媪 似羊非羊,似猪非猪。在地下食死人脑,能人言。用柏枝插其头方可杀之。 《搜神记》、《晋太康地志》有载。 患 身长数丈,类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脚于土中,虽在动却不移开。唯灌酒能消。因为其为忧伤之气所聚,酒能忘忧,所以可消。 《搜神记》有载。 鬼车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此疑个例) 《三国典略》、《岭表录异》、《正字通》有载。 九婴 水火之怪,为羿所杀。(应可喷火吐水,为九头蛇之类) 《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可和西方的九头蛇比比?很类似吧。 或和小日本的八歧大蛇比比? 飞廉 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说其为风伯。但我觉得应该是操纵风力大气的神兽更合理。 《楚辞(离骚)》有载。 飞诞鸟 鸟,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胶,用其洒在树上粘取飞禽食用,亦有时用其喷射,百发百中。(澳洲土著亦有用其法捕猎) 《广博物志》有载。 九尾蛇
直接去看山海经不就可以了 你这个问题就是让人吧山海经的内容给你全部贴上去

7,大傩的驱鬼仪式中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是什么最好是全的 搜

额,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分别是:甲作、腓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滕根,它们吃鬼虎、疫、魅、不祥、咎、梦、礍死、寄生、观、巨、蛊,它们亦正亦邪,吃鬼疫也祸害人类,而且出身都不算好
1、吉光:吉光,上古神兽。外形似骏马,能负重远行,不疲不倦,奔驰如飞。与藤黄,吉良等神马齐名。其最早典出于《轩辕本纪》:“时有神马出,生泽中,因名泽马。曰吉光。” 吉光不仅善于奔行,它的皮毛也是难得的绝世佳品。《西京杂记》中记载:“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上时服此裘以听朝。”而在《海内十洲记》中则云:“武帝天汉三年,西域国王献吉光毛裘,色黄白,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由此可见,吉光的皮毛具有水浸不湿,火烧不焦的神妙,真是世间罕见,弥足珍贵。成语“吉光片羽”就是以吉光身上的一片毛,来比喻残存的艺术珍品。 2、青鸟:青鸟,昆仑山西王母座前的神鸟灵禽,有三足,平时为西王母取食,急时则传信。无论有多远的距离,青鸟都能把信送到。其最早典出《山海经·大荒西经》:“沃之野有三青鸟,赤手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少鵹,一名曰青鸟。”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 《艺文类聚》引《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诚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鸟,挟侍王母旁。”从此以后,传信的使者便称为“青鸟”。 由于青鸟是传说中的神使,任何生物都不能伤害到它,因此用青鸟来传递信息,确实是安全又快捷。古代交通不便,通信颇费周折于是青鸟在古人思念亲友的诗词中便频频出现。 3、猰貐:猰貐,又被称为“窫窳”。传说它曾是天神之一,被名为“危”的神害死,精魂不散,后来复活,但却变成了食人的怪兽。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一说人面龙身,和狸一样大小;一说“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 猰貐这种神兽不但长相丑陋,状类虎,大如屋,还长着五六尺长的凿齿,猛不可挡,吼叫的声音像婴儿啼哭,令人心惊胆战。它在中原一带食人无数,为害最烈。被它残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只要一提起猰貐,人人不寒而栗。尧帝对其十分痛恨,命令后羿在射九日之后,顺便为民再除此大害。据西安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一书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万民皆喜。” 猰貐先被后羿射瞎双目,而后被众兵乱箭射死。后羿和猰貐战斗的经过,古书记载简略,我们难知其详。但以后羿射日的神勇来对付猰貐,想来也不会费多少力气。 4、蘷:蘷上古神话中一种像犀牛的神兽,仅有一足,卷尾似龙。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中国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蘷就居住于此,它的身体和头像犀牛,没有角,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 蘷不光身形巨大,皮坚肉厚,可以用来制作上等的盔甲,而且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发出的吼声更如雷鸣般响彻云霄,震人心魄。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蘷,用它的皮制成军鼓,用雷兽的骨头做鼓槌,击打这面鼓时响声传遍了方圆五百里,黄帝军士气大振,在鼓声的激励下大败蚩尤军。 5、饕餮:饕餮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魔兽之一,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面人身,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根据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饕餮。《神异经·西荒经》中也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如上所述,饕餮形象狰狞,凶恶贪食,巨口日食千人,却没有肛门排泄,于是身体随着暴食无止境地膨胀,性情也由此变得更加凶狠残酷,非常恐怖。 后来,饕餮变成了图腾,古代青铜器皿上常用它的头部形状作装饰,叫做饕餮纹。饕餮纹记载着原始社会血与火的历史,象征着深不可测的神秘力量。殷周时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鼻梁凸出,双目炯炯,赫然有神;头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着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像狗爪或虎爪。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 6、穷奇:穷奇乃四大魔兽之一,专司抑善扬恶。《山海经·北山经》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日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獓)狗,是食人。”《海内北经》亦云:“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 穷其大小如牛,外形像虎,披有刺猬的皮,长着翅膀,叫声像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发生争斗的现场,将对的一方的鼻子吃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其还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古人因此用“穷奇”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把那种不存善念,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但是,穷奇也有为益的一面。在一称为“大傩”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称为十二神兽,穷奇也就是其中之一。 7、梼杌:梼杌,凶兽名,四魔兽之一,《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大,毛长两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杌。”另有一说梼杌是住在北方玄冰宫的颛顼之子的名字,《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 梼杌其实是鲧死后的化身,鲧是禹的父亲,因为用“堵”的方法治水失败,被判“玩忽职守”罪处以死刑。他的儿子大禹吸收了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导”的方法治水成功。 古者以梼杌为凶人之号,取记恶垂戒之义。后来“梼杌”就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 8、浑沌:浑沌,又名浑敦,也作混沌,与饕餮等并列为上古四魔兽。据《神异经·西荒经》记载,浑沌形状肥圆,长得像狗,身体通红,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却通晓歌舞曲乐。直肠直肚,东西吃进去,马上就排泄出来,混然无知至极。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它便听从恶人的指挥。 浑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1、吉光:吉光,上古神兽。外形似骏马,能负重远行,不疲不倦,奔驰如飞。与藤黄,吉良等神马齐名。其最早典出于《轩辕本纪》:“时有神马出,生泽中,因名泽马。曰吉光。” 吉光不仅善于奔行,它的皮毛也是难得的绝世佳品。《西京杂记》中记载:“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上时服此裘以听朝。”而在《海内十洲记》中则云:“武帝天汉三年,西域国王献吉光毛裘,色黄白,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由此可见,吉光的皮毛具有水浸不湿,火烧不焦的神妙,真是世间罕见,弥足珍贵。成语“吉光片羽”就是以吉光身上的一片毛,来比喻残存的艺术珍品。 2、青鸟:青鸟,昆仑山西王母座前的神鸟灵禽,有三足,平时为西王母取食,急时则传信。无论有多远的距离,青鸟都能把信送到。其最早典出《山海经·大荒西经》:“沃之野有三青鸟,赤手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少鵹,一名曰青鸟。”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 《艺文类聚》引《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诚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鸟,挟侍王母旁。”从此以后,传信的使者便称为“青鸟”。 由于青鸟是传说中的神使,任何生物都不能伤害到它,因此用青鸟来传递信息,确实是安全又快捷。古代交通不便,通信颇费周折于是青鸟在古人思念亲友的诗词中便频频出现。 3、猰貐:猰貐,又被称为“窫窳”。传说它曾是天神之一,被名为“危”的神害死,精魂不散,后来复活,但却变成了食人的怪兽。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一说人面龙身,和狸一样大小;一说“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 猰貐这种神兽不但长相丑陋,状类虎,大如屋,还长着五六尺长的凿齿,猛不可挡,吼叫的声音像婴儿啼哭,令人心惊胆战。它在中原一带食人无数,为害最烈。被它残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只要一提起猰貐,人人不寒而栗。尧帝对其十分痛恨,命令后羿在射九日之后,顺便为民再除此大害。据西安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一书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万民皆喜。” 猰貐先被后羿射瞎双目,而后被众兵乱箭射死。后羿和猰貐战斗的经过,古书记载简略,我们难知其详。但以后羿射日的神勇来对付猰貐,想来也不会费多少力气。 4、蘷:蘷上古神话中一种像犀牛的神兽,仅有一足,卷尾似龙。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中国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蘷就居住于此,它的身体和头像犀牛,没有角,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 蘷不光身形巨大,皮坚肉厚,可以用来制作上等的盔甲,而且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发出的吼声更如雷鸣般响彻云霄,震人心魄。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蘷,用它的皮制成军鼓,用雷兽的骨头做鼓槌,击打这面鼓时响声传遍了方圆五百里,黄帝军士气大振,在鼓声的激励下大败蚩尤军。 5、饕餮:饕餮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魔兽之一,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面人身,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根据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饕餮。《神异经·西荒经》中也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如上所述,饕餮形象狰狞,凶恶贪食,巨口日食千人,却没有肛门排泄,于是身体随着暴食无止境地膨胀,性情也由此变得更加凶狠残酷,非常恐怖。 后来,饕餮变成了图腾,古代青铜器皿上常用它的头部形状作装饰,叫做饕餮纹。饕餮纹记载着原始社会血与火的历史,象征着深不可测的神秘力量。殷周时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鼻梁凸出,双目炯炯,赫然有神;头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着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像狗爪或虎爪。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 6、穷奇:穷奇乃四大魔兽之一,专司抑善扬恶。《山海经·北山经》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日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獓)狗,是食人。”《海内北经》亦云:“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 穷其大小如牛,外形像虎,披有刺猬的皮,长着翅膀,叫声像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发生争斗的现场,将对的一方的鼻子吃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其还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古人因此用“穷奇”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把那种不存善念,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但是,穷奇也有为益的一面。在一称为“大傩”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称为十二神兽,穷奇也就是其中之一。 7、梼杌:梼杌,凶兽名,四魔兽之一,《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大,毛长两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杌。”另有一说梼杌是住在北方玄冰宫的颛顼之子的名字,《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 梼杌其实是鲧死后的化身,鲧是禹的父亲,因为用“堵”的方法治水失败,被判“玩忽职守”罪处以死刑。他的儿子大禹吸收了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导”的方法治水成功。 古者以梼杌为凶人之号,取记恶垂戒之义。后来“梼杌”就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 8、浑沌:浑沌,又名浑敦,也作混沌,与饕餮等并列为上古四魔兽。据《神异经·西荒经》记载,浑沌形状肥圆,长得像狗,身体通红,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却通晓歌舞曲乐。直肠直肚,东西吃进去,马上就排泄出来,混然无知至极。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它便听从恶人的指挥。 浑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进娃子

文章TAG:山海经异兽吞噬山海经  异兽  吞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