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钓罗非鱼在哪个水层,为什么冬天鱼在水里却不会冻死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5-07-19 10:41:21
1,为什么冬天鱼在水里却不会冻死
因为水下温度不会低于零摄氏度冬天河面结冰,鱼在水下,河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下温度是不会低于零摄氏度的,所以仍然适合鱼类生存。相反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无疑给河面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不管外面天气多冷,冰下面的河水都可以保持在恒定温度,鱼仍可以照常游来游去,不会被冻死。解决浅水池塘鱼类被冻的办法是,尽量提升水位,给池塘中适当施肥,同时在低温下尽可能不要进行渔业操作,遇到池塘结冰太厚,容易给鱼类造成缺氧,此时应尽快破冰,达到给鱼类增氧的目的。扩展资料:冬天养鱼注意事项1、鱼种早放早放养鱼种,可使鱼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时期。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2、防止泛塘正常情况下,进入冬季后,泛塘的现象明显减少。但是,肥水池塘、深水池塘和网箱养殖的鱼,常因管理疏忽而发生冬季缺氧浮头,甚至死亡。养殖户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参考资料来源:秦楚网-池塘结冰鱼儿能活吗? 专家:水里的鱼一般不会被冻死不会。河面结冰,鱼在水下,水下的温度还是恒定的,没有结冰~确切地说,水下还更暖和,合适鱼生存.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层冰就像是给河面上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一样,不管外面天气多冷,冰下面的河水都可以保持在4°c左右,所以我们鱼儿可以照样游来游去,不会被冻死,只是没有夏天那么活泼而已。也就是说,外界的温度是和水下温度是不一样的.冬天的鱼在水里却不会冻死主要原因是水在较深的水温通常保持在4度左右,冷水鱼都能适应这样的水温中生存不会出现冻死,如果是热带鱼在这样的水温中会出现冻死的现象,比如罗非鱼遇上水面结冰通常冻死在水面上。所以入冬后的鱼群通常在水层的较底部不会出现冻死的问题。注:答错请见谅,答对勿采纳,谢谢。
2,菩萨鱼跟罗非鱼有什么区别
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亦称丽鲷科,丽鲷属)。该属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罗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贫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罗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罗非鱼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引进湖北英山温泉的罗非鱼有两种:一种叫莫桑比克罗非鱼,是1972年从京山县接到英山温泉的;另一种叫尼罗罗非鱼,是1979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来的。它们安家落户后,都生活得很好。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鱼,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此时垂钓,应使用面饵、糟食等。 鲤鱼虽属底栖性鱼类,但这并不是说它的活动区域一成不变。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风力风向、气压高低、朔望更替、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都会随时改变鱼儿的活动区域,使它们常常进行较大幅度的位置移动,若在较大水域,这便叫做洄游”。鲤鱼同其他淡水鱼相比,有共同习性也有特殊习性。这些习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饵需要、趋氧生存需要决定的。
3,冬季怎么钓鲢鱼
第一、了解其个性 1.喜群游,但混合集群不多,因为在垂钓中发现,钓起花鲢时,尽一色花鲢,钓起白鲢就尽一色白鲢。插花上钩的现象很少。 2.常浮游,旨在摄食浮游生物和吸氧,因为夏初——秋末这段时期,天气变化异常,经常造成水中缺氧。 3.怕惊扰、喜雀跃。遇到响动或小鸟掠过水面,立刻引起鱼群骚动而跃出水面,此起彼落,看得人眼花缭乱。这种反应主要在白鲢。 第二、了解其食性和垂钓饵料 鲢鱼不仅喜酸臭,也吃香甜食物,一般到小面积人工喂养的池塘,饵料充足的条件下,香甜饵效果好,对鲢鱼密度小,浮游生物多的大面积天然水域,还是酸臭饵料的诱惑力大~ 第三、了解其摄食的特点 1.链鱼摄食是在上下嘴的张、合时将食物吸入口中,但并不急于吞咽,也不像鲤、草、青等鱼那样调头游走,而是原地不动,边吸边吐,花、白鲢的摄食动作各有不同,白鲢动作敏捷、轻微,让人防不胜防,钓此鱼须眼疾手快。而花鲢摄食动作较白鲢缓慢、稳重~ 2.大多在水的中上层觅食,特别是人工喂养的渔塘,饵料漂浮在中上层,使鱼儿形成了在该水层摄食的习惯。再就是顺下风在水表层摄食浮游生物,这就给钓鲢带来难度。 3.也有到水底觅食的。特别是垂钓时,由于诱饵的浓香引来成群的鲢鱼,它们没有鲫鱼和鲤鱼那样狡诈、多疑,只要味道对口就吃,这一点又为钓鲢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手竿底钓刮鲢鱼了~刮鲢鱼需要抓极小的小动作~ 第四、学会看漂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准确无误的提竿时机,关键就在于浮漂反应的一瞬间。那么有哪些反应呢? 1.快速、轻微抖动一两下,或下沉一点点,又立即升到原位,这无疑是白鲢摄饵的反应 2.缓慢上升或下沉,不超过一目,是花鲢摄饵。 3.当钩饵下沉到位时,浮漂突然上升或下沉1~2目,并持续不动,可以肯定是花鲢摄饵,而且这种反应的中钩率相当高。 4.浮漂在水中似动非动多半是花鲢摄饵。这种反应一般出现在有点小风浪时~ 5.在我的实践钓鱼当中没有发现从未遇到鲢鱼拖漂、黑漂和大送漂的情况 第五、如何判断鲢鱼进窝和咬钩 1.观水泡,从窝点周围泛起两分硬币大小的单个水泡,米把远左右一个,由远而近进窝~ 2.只要把观漂,看水泡,检查钩饵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就可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是不是鲢鱼咬钩了。 第六、钓法 单钩钓鲢的钓具配备与钓鲫、鲤是一样的。只是钩要用大一点 第七、浮钓与底钓 从鲢鱼的生活习性而论,浮钓的效果 但是这也要看鱼的密度~密度高的话~浮钓的深度由鱼的密度 .大小而定`// 大鲢鱼不在比较浅的水域~ 鲢鱼上了钩不要高兴过早,因为此鱼口大、唇薄、肉少、膜多,所以很难钩牢。要使钓到的鲢鱼顺利上岸,还得注意三关:即一不能硬拉,以防豁嘴;二不能松线,以防脱钩;三不能性急,因此只能谨慎遛鱼,直到翻白仰肚,再用抄网抄上岸 钓鲢鱼最好用罗非竿~其硬度和强力都可以达到把鲢鱼制服的目的~ 我用是迪佳的 4.5米的粹仙峰 超硬竿 和shimano 的福全超硬
文章TAG:
冬钓罗非鱼在哪个水层罗非鱼 在哪 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