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钓屈原的现代诗歌

五月初五端午节诗歌 问天蹉跎多少年 ------------写给伟大的诗人屈原 1.一善除万恶 二目看穿三千世界 上下而求索 哭尽长江黄河 2.水潺潺 月绵绵 扶石岱宗恒山 情悠悠 路漫漫 笑逝乌夜云天 3.三思楚辞九歌 天问世间坎坷为何 心已归楚 魂愿归楚 梦筑楚土之间 4.问天蹉跎多少年 泪中热雨帘帘 生不逢世兮 死亦盖世矣 忠曲灵安灵安 北极君公元二零零九年端午
行吟颂?怀屈原 (张园)我在孤月沧浪中唤你在沉沉长夜中寻找你的浪迹江水滔滔整个江畔、雁儿、鱼儿泪眼汪汪,苦苦地哀颤和别离 从墨绿的水中打捞七国交战的烽火,王公贵族的墓碑拼凑起用血泪灌注了千年的忠魂你名得天,字得地,生得人九死未悔之心,千年后用口碑实行了“美政”滚滚浊水,一股清流汨罗江水接纳了你的赤子之心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用大写的名字诠释了你的一生和永生诗人的愤慨,高歌便成旷古的奇章卓绝于世的楚辞已融入长空皓月引着无数诗人传承不朽的精魂已经是往昔的风霜了“武王之童督”青铜戈惊现汉寿我似乎又见你,行吟在泽畔为一份衷情沿着沅、湘二水,从壮年走到了老年

写钓屈原的现代诗歌

2,垂钓这首诗那两句的意思是描草深写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儿垂钓  选自《全唐诗》  作者:【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词条解释:  1、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2、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3、莓:一种小草;  4、苔:苔藓植物;  5、借问:向人打听;  6、应:理睬;  7、遥:远远地;  8 怕:害怕  9 鱼惊: 鱼儿受到惊吓而逃跑  诗文解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  全诗赏析:  唐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真纯、无限童趣.  作者简介:  胡令能 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小儿垂钓》(选自《全唐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垂钓这首诗那两句的意思是描草深写

3,一蓑一笠一扁舟出自什么诗

《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译文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赏析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清。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竿头一只钩.一水一拍似一唱,一翁独钓一江秋
一人独钓一江秋 出处:清·王士桢·题秋江独钓图。 鉴赏: 一个人孤独地在江边垂钓,钓的是一江的秋意。这首诗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清舟、一枝鱼杆,渔人一面唱歌,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 原诗: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蓑一笠一扁舟出自什么诗

4,除了小儿垂钓外胡令能还有哪几首诗

《喜韩少府见访》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赏析】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作咏绣障)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赏析】这首七绝又名《咏绣障》,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前两句写诸妇女绣花时的情景,她们坐在堂前凳上拈笔绣描,花蕊鲜艳,栩栩如生;当日暮降临,背景渐暗,所绣花品更加夺目。后两句通过想象、衬托从侧面生动含蓄地写所绣的巧夺天工。如果把这些绣花放到春天的花园里,就会把柳树上的黄莺吸引下来。不似春花胜似春花。用语巧妙,生动形象;诗的造诣工深,可见一斑。 《王昭君》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赏析】开头两句对偶写出王昭君来到漠北的感受和心理:“胡风似剑镂人骨”,是写环境,是写感受,也是写王昭君来到异地他乡的心情;“汉月如钩钓胃肠”也用比的手法写王昭君对长安的思念,对故乡的撕心裂肺的怀想。第三句“魂梦不知身在路”就直接点出身在漠北路上,魂梦却在故乡;第四句“夜来犹自到昭阳”承着三句进一步写夜夜梦回长安,梦回昭阳宫,从而表达了王昭君的强烈爱家乡爱长安爱故国的思想。这是一首诗人借咏王昭君而表达爱国思想的诗。艺术上用比借代虽显露而不直白。 编辑本段胡令能诗评  胡令能,现存於《全唐诗》仅存四首,其中《小儿垂钓》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5,小儿垂钓的诗意是什么

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身坐在莓苔上。 路人借问遥招手。 【诗文解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 侧坐莓苔草映身, 怕得鱼惊不应人,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
5,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作者简介】 胡令能 莆田隐者,富有生趣,堪称佳作; 3、借问:向人打听,诗作也就戛然而止。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应; 6, 怕得鱼惊不应人。 [简析] 1、稚子,所以,在说明了“ 遥招手 ”的原因之后、莓,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 ,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就因为看得见他。“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理睬; 7、垂纶。 一。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梦人剖其腹。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钓鱼; 8、遥:远远地; 【诗文解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年龄小的孩子; 2、垂纶:一种小草; 4、苔:苔藓植物。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诗四首,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
远远地。 路人借问遥招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 8, 侧坐莓苔草映身:钓鱼用的丝线:向人打听,诗作也就戛然而止。“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堪称佳作、四句重在传神:钓鱼、应,所以。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在说明了“ 遥招手 ”的原因之后、苔。他的动作是“遥招手”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 纶。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垂纶; 【诗文解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苔藓植物,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理睬、借问; 3:一种小草: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 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遥,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富有生趣。“草映身”、二句重在写形。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年龄小的孩子; 4。 一、莓; 6。至于他在“招手”之后,是害怕把鱼惊散,在结构上; 7; 5,就因为看得见他; 2。 [简析] 1,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稚子、垂纶。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 ,三

6,描写垂钓的诗句8句古诗中有山和水的诗句8句春天的古诗不

描写垂钓的诗句:偶持一竿竹,悬钓至其傍。——《渭上偶钓》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岘潭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江雪》 年代:唐 作者: 柳宗元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满江红》 年代:宋 作者: 李曾伯萧萧芦叶里,风起钓丝斜。——《和春深二十首》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渔家傲》 年代:宋 作者: 净端盘陀石上垂钩线。钓得锦鳞鲜又健。——《渔家傲》 年代:宋 作者: 净端日暖风和初解冻,饵香竿袅好垂纶。一钓得金鳞。——《望江南/忆江南》 年代:宋 作者: 李纲有山和水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寄扬州韩绰判官》年代:唐 作者: 杜牧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画》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年代:唐 作者:李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高山不难越,浅水何足厉。——《和陶桃花源》年代:宋 作者:苏轼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 招太灵兮山之巅,山屹山兮水沦涟。——《演兴四首·招太灵》 年代:唐 作者: 元结 剩水残山供怅望,旧欢新怨费沉思。——《浣溪沙》 年代:现代 作者: 沈祖棻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少年游》 年代:宋 作者: 晏几道春天的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年代:唐 作者: 杜甫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春晴》年代:唐 作者:王驾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年代:唐 作者:韩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
垂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隣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钓得果腹鱼三尾,叟是尘世一等闲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山水诗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春天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远离繁华静心钓鱼的诗句

1、《钓鱼湾》 唐·储光羲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译文:垂钓在春天的绿水湾,春已深杏花盛开纷繁。潭水澄澈疑心水清浅,荷叶摇动才知鱼游散。直到日暮等待知心人,系上小船停靠绿杨岸。2、《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译文:天色即将昏暮,雪花纷乱飞舞,一半儿像梅花一半像飘飞的柳絮。江上的晚景是最值得画画的画面,一位渔翁正划着小船披着蓑衣归去。3、《酒泉子·长忆西湖》 宋·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译文:我经常想起漫游西湖, 整天站在楼台上,扶栏远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两两的钓鱼小船, 小岛上天高淡远的号色。最难忘的是,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约约地从芦花荡里传长时,惊动了栖息在那里的白鹭,它们倏地成群飞起,排列成行。西湖的景色使我艳羡神往,因此一旦离开它,闲暇时,又撩起我垂钓的情趣,开始整修钓鱼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于清凉爽阔的西湖秋色之中了。4、《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 唐·鱼玄机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译文:阵阵荷花的香味扑鼻而来,熏香了我的衣服。你现在在哪里钓鱼呢,何时才划舟归来呢?我坐在这里钓鱼,看着四周的风景,我不禁感叹:我还比不上那比翼双飞的鸳鸯呢,至少它们可以一起钓鱼,互相亲近呢。5、《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译文: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处《幽窗小记》【明】陈继儒  意思:心中能做到淡泊明静,宠辱不惊。心中只是守着一颗平常心,不羡慕荣华富贵,不依赖权势。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纯真善良的。总之像是看透了这尘世,心中像是平静的湖面,去留无意对什么事都放开来看,胸怀浩渺,心境开阔,心中是水波不兴。真是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转云舒。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意思: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超脱,却不是刻意的寻求。主旨在心: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3、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船夜援琴》【唐】白居易  意思:心中平静琴声自然淡雅,我们听起来就不分古代现代了,强调自然淡雅是弹琴的最高境界。  4、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唐】李白  意思:天色清明的时候,江上明月就很会亮;人的心态平和淡定的时候,海鸥也会感知的。  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因果,都有条件,还说人的内心活动会折射到外在物质世界。  5、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寄白阁默公》【唐】贾岛  意思:在石屋里边带着,人的心很容易安静,结冰的水潭里边,月亮的倒影都残缺了。就是形容心静,形容景色安静。
你说呢...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唐·柳宗元《江雪》。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2、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出自:清·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译文: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杆,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自: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4、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出自:唐·沈佺期《钓竿篇》。译文:太阳伴着通红的朝霞冉冉升起,我坐在青山碧水间垂钓。清澈的水中倒映着纯净的天空,我就像是坐在天上一样,水中的鱼儿也像是在明镜中悬挂。5、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出自:唐·常建《戏题湖上》。译文:一位老者坐在矶头上垂钓,湖里的水上飘浮桃花缓缓流去,然而这一切仿佛与他无关,面对眼前美景,不管有没有鱼上钩。

文章TAG:现代垂钓诗词现代  垂钓  诗词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