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和注释,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1-18 22:04:10
本文目录一览
1,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2,望庐山瀑布的诗句意思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望庐山瀑布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作者:佚名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3,望庐山瀑布古诗的全文解释
XVFDFE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4,望庐山瀑布的诗句及解释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2.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3. 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5. 银河——天河。6.九天——天空最高处。〖译文〗在阳光照射下香炉生起紫色烟霞,遥望瀑布象白色绸带挂在山川间。飞流直下的水象似有几千尺,使人怀疑那是银河泻落到人间。名句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作者李白。全文:日照香炉生紫烟,要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理解:香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生出了紫烟,远看,飞流而下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高峰上。瀑布飞流而下,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怀疑是不是从银河上飞泻下来,足足有九千尺。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热心网友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诗文解释】 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词语解释】 香炉: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 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作者:李白(唐)全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5,望庐山瀑布的注释和意思
1、译文 【其一】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加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其二】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望庐山瀑布》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⒀,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⒂,疑是银河落九天。 3、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4、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①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②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③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④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⑤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o(∩_∩)o...哈哈(*^__^*) 嘻嘻……100%全对望庐山瀑布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俯穿碘费鄢渡碉杀冬辑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望庐山瀑布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遥看:从远处看。 在这两首诗中,第二首流传较广,其诗意是: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6,查古诗望庐山瀑布意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遥:从远处看。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名称】: 望庐山瀑布 【体裁】: 绝句 【年代】: 唐 【作者】: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遥:从远处看。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意思是: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着,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出处】《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扩展资料1、《望庐山瀑布》创作背景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2、《望庐山瀑布》鉴赏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诗歌中,“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遥:从远处看。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1、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原文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简析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7,望庐山瀑布 古诗意思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白话译文: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话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望庐山瀑布二首⑴ 其一 西登香炉峰⑵,南见瀑布水⑶。 挂流三百丈⑷,喷壑数十里⑸。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⑹。 初惊河汉落⑺,半洒云天里⑻。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⑼。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⑽。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⑾;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⑿。 而我乐名山⒀,对之心益闲⒁; 无论漱琼液⒂,还得洗尘颜⒃。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⒄。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⒅。 飞流直下三千尺⒆,疑是银河落九天⒇。 白话译文 其一 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 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 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 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 其二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意思: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诗文解释】 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词语解释】 香炉: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 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诗文赏析】 三千飞流,九天直落。具有如此雄浑的气魄与不受限制的想像力,古今恐怕只有诗仙李白一人。 这首诗中,有三个字用得十分精妙: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升起的景象表现出来:一个“挂”字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一个“落”字点出了瀑布倾泻的磅礴的气势。通过这三个字的融会贯穿,仿佛庐山瀑布就在眼前。「入乎其内,发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备。」这是古人对此诗的评价,在众多的望瀑诗中此诗可谓佳品。
文章TAG: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和注释望庐山瀑布 庐山 庐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