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求助正确的调漂方法

告诉你一个新手 简单易行的调漂 但限细尾漂无钩调4目,找到底后,钓1--3目

求助正确的调漂方法

2,如何调鱼漂

一半是4目钓2目简单说比如估计水深是1米,调漂在0.5米左右,挂较重的铅皮,让线组入水后,漂全部沉入水中。是空钩状态。 然后依次一点点的减掉铅皮,最后保证线组入水后,漂的顶端刚好和水面相平。这叫调平水 之后在钩上挂比正常垂钓时稍大一点的饵料,抛竿入水,漂全部沉入水中,再一点点的把漂上移,最后达到露出水面一目就OK了。这叫钓一目。记着,线组入水饵料会化掉,每次都要重新上饵。这样在调漂的同时还能起到打窝子的作用。 调四钓二是一样的,调铅的时候不是调平水,而是让浮漂露4目,钓的时候钓2目
那你得和程宁老师学习了。钓鱼再内行在这也给你说不清楚,调漂的学问可大啦跟程宁老师学包你钓好鱼。

如何调鱼漂

3,怎么调漂最灵

鱼漂怎么调最灵敏
最灵敏调漂方法如对鱼而言来说空钩调平水钓1目是最灵敏的,因为此时双饵触底,浮漂剩余浮力为空,鱼儿吃饵没有任何浮力牵制,可以顺利就饵.而泥底酱层厚,水草多还是双钩带双饵调平水,钓1目最灵敏,因为此时一饵轻触底,一饵悬空,双子线拉得笔直,很多信号都能显示出来,同理杂鱼多就不适合这种调漂方法了.参考资料http://www.52fupiao.com/545.html
调与钓的灵与钝跟钓组的灵敏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不是越灵越好的,鱼类活跃时则应调灵钓灵,鱼类不活跃时则应调钝钓钝,适合鱼情的调钓才是最好的。有时调钓太灵而鱼口较钝时,会出现浮漂有动作而不中鱼的现象,鱼口较灵而调钓太钝时则会出现钩上食已被吃光但是漂却没有动作的现象。

怎么调漂最灵

4,跳绳3摇怎么练

首先练习双手有节奏的快速摇动 要想连起来不能跳得太高,要有力度再次跳起,同时尽量保持身体直立,一开始双腿弯度可以叫大之后熟练了就不用腿使劲,只用脚尖使劲就可以。顺便说一句摇绳既要块又要有停顿主要是手腕使劲,做得好的话三摇也是可以的.跳绳主要是手腕用力。这样能节省体力,跳得再多也不会累。有些人跳多了小臂会酸痛,那是因为小臂也随着绳子甩动。再者两手心不可朝上,尽量向下或者相对。手心朝下更能发力。比如乒乓运动中的扣杀。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就是两大臂自然下垂,不可向两侧张开,两手在身体前侧(向后跳时两手略往后靠),不离开身体。这样能把手臂的力量全都集中于手腕爆发出去。初学者无法觉察到此二点的重要性,因为单摇和双摇的技术含量不高,练到难度较高的三摇或四摇时便能体现出来。手臂张开容易泄力,手心向上没法发力,便无法完成接下来的高难度动作。但国内九成以上的跳绳者都张开大臂,动作大,不科学,很难提高水平。因此跳绳要从基本动作开始。刚练跳绳时要有意识的把动作改回来,将双臂往里收,但不可太紧张,身体挺直但不要僵硬,两眼直视前方。养成了习惯才有可能突破高难度的动作。 学会了手的动作剩下的就是脚了。起跳和落地都用脚尖,同时脚尖和脚跟需用力协调,防止扭伤。切记不能用脚后跟着地,否则长时间跳跃会损伤大脑、脚踝和脊柱等。膝盖微曲,这样可以缓和膝盖和脚踝与地面接触时的冲撞,防止受伤,最重要的是避免跳起后两脚往前伸,否则跳高难度的动作后无法连跳,甚至出现危险。跳绳时不必跳得过高,以能让绳子通过为宜。当跃起时,不要极度弯曲身体,要成为自然弯曲的姿势。跳时,呼吸要自然有节奏。有人认为跳绳是一项很容易伤害膝盖的运动,但根据专家研究报告指出,跳绳对膝盖的冲击力量只有跑步的1/7至1/2。而且只要你能掌握跳绳的技巧,微曲膝盖,用脚尖和脚掌着地,就能降低对身体的冲击。 光会动作并不能很连贯地连跳。上面我们说到高难度的动作连不起来可能是因为手臂张开了,但正确的跳法也有可能无法连跳,那就是协调的问题了。初学者学会双摇时往往不能掌握节奏,一口气跳十多个后便乱了步伐,其实双摇是很简单的动作,跳完一个双摇需要有停顿的时间,之后再快速甩动绳子,起跳后绳过脚两次,间歇停顿,再起跳……同样,想连起三摇以上的动作也需要很强的节奏,掌握了节奏才能跳一些套路,比如双直飞——扯花——直飞——快花——直飞——凤花——直飞——龙花等等。掌握好节奏跳绳就会比较轻松,利用间隙还可以有节奏地呼吸,跳多了也不会有累的感觉。协调性的练习其实很简单,不拿绳子空跳,但手要有跳绳的动作,双摇就空甩两圈,三摇甩三圈。可以不同的动作有节奏得穿插练习,比如单摇——双直飞——三直飞——双直飞——单飞——双直飞......也可以无规律的心里想什么动作就模拟什么动作。多加练习,再用绳子。剧烈的跳绳运动后不要立刻停下来,应继续比较慢的速度跳绳或步行一段时间,让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后再停。之后记住要做一些伸展、缓和的动作,才算是真正结束运动。
先从二跳开始.不过每次都要比只前更快一点点就行.久了自然就会了.还有你要跳高一点.手要用力点,让绳的速度更快.

5,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调漂

当然是易渔具商城啦!渔具超市皇冠卖家超值推荐!!! 到了河边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管3721,上来就是调4钓2或者调4钓3或者调3钓2或者调5钓2等等。这种现像我想各位一定看到过。可是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今天要这样调,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回答上来,然后可以想像当天的渔获有如股票走势一样完全不可预测,有时候运气好,可能鱼钓的不错,那也只是巧合。但有时候他可能就会感觉漂很粘滞,信号也不好,或者漂乱动怎么都不上鱼,再或者总有信号,却总是脱钩。个人观点,这都是没有根据鱼情,饵的大小及时调整自己浮漂的结果。到了钓点,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使用的都是以前用过的线组,我们旧的线组一般都已经针对某个漂进行过调整,到了新的地方,大家为了尽快上鱼,特别是和朋友一起时,总是显摆一下自己上鱼的速度,最好是开杆就上鱼,所以依然用的是上次调漂的结果,如调5钓3目或钓8目等来针对当前的鱼情,也许可以很快上鱼,因为鱼情类似,但是钓着钓着问题就会出来了,速度就会慢慢下来,因为鱼情在每天都会变化,换了钓位鱼情更是会发生变化,而最后的鱼获很难超过那些认真调漂或钓了几杆后及时将浮漂进行调整的钓手。 那么浮漂到底应该如何调整??浮漂的理论很多人写,别人已经说的很多很多,我不想再重复别人说过的那些理论。我想只是把个人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曾经看过一个试验,就是饵在水底状态什么情况下中鱼率最高,有双钩离底,双钩落底,一钩轻触底一钩落底,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等等,最后的结论就是双饵在水底时,一钩轻触底,一钩落底的状态时中鱼率最高,我个人的经验也是如此。所以底钓鲫鱼,我们就应该把两个饵在水下的状态是一个饵落底,一个饵轻触底,作为你调漂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你的调漂才有意义。那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这才是我们每次调漂所要思考的问题,要调到何种程度才能这种状态。线组在水中我们都知道是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线组本身的重力向下牵扯,另一个是浮漂的浮力向上拉扯,将钩子悬在水中时,线组的重力与浮漂没入水中的部分的浮力正好相等。如果在一饵着底,自然饵与线组的重量要大于浮漂的浮力才能实现。这里面的关键就是一个称饵的过程。 钓鱼知识学习网站 不知道多少人会去称一下自己的饵有多重,或者说知道如何去称饵。当然高手我想一定是知道或者事先已经很清楚今天的配方有多重,如果今天用搓饵或拉饵,用的是某个比例的配方,用某套线组,正常情况已经知道大概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不知道怎么办呢??那就去称一下你的饵,用你的漂来称一下你的饵看看有多少目!!称的时候注意漂向下推一定要拉过子线的长度,意思是说保证你的钩子离底,然后搓上一粒你平时钓鱼时一样大小的饵抛下去,稳定以后再看看饵经常一路的散落,到底后还有多少重量?是一目还是两目还是3目,拉饵也是一样,这和你拉出饵团的大小和饵的比重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用大钩子拉出来相当大的饵团,可能一下就能压下去6目,而你调的是3目,那么这一粒饵,就可以把你原来调的3目完全压入水中,而且还多余3目的重量,此时此饵已经很实在地落在水底而不是什么轻触底了,如果有一个鱼想吸这个饵,那么鱼则首先在克服的这是这个多余的3目的重量,力量小了甚至可能吸不进嘴吃不上饵,只能看到漂在轻轻动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动作!!!那么如果我们再加上另一个饵团,此时的饵团两个在水下都将是非常实在的落在水底,不再是我们心里想的一钩轻触底,一钩落底的状态了,此时你只能等更大的鱼过来用更大的力量来吸你的饵了,大鱼基本上不在意这点重量。。。

6,怎样调漂简单点

简单适用就好, 最好有经验的说说。 不懂的不要乱说哈 。 乱说的我诅咒他生个儿没xx。 分肯定很高 一、选漂 在野钓的选漂上,底钓时最好选用细长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标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   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   (四)、结束语:   (1) 以上调标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标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   (2) 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11目细尾浮标,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标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另补充:1、空钩、半水调2钓2时,水下两钩饵的状态是:下钩饵卧底,上钩饵轻触底,子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2、(空钩、半水)调4目,其钓目显示如下:   1目:上钩饵悬浮, 下钩饵轻触底,下子线基本直(略弯);   2目:上钩饵悬、临界(擦)底,下钩饵卧底,子线略有弯曲;   3目:上饵触(卧)底,下饵卧底,上子线弯曲;下子线严重弯曲;   4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5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标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   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   (四)、结束语:   (1) 以上调标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标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   (2) 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11目细尾浮标,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标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另补充:1、空钩、半水调2钓2时,水下两钩饵的状态是:下钩饵卧底,上钩饵轻触底,子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2、(空钩、半水)调4目,其钓目显示如下:   1目:上钩饵悬浮, 下钩饵轻触底,下子线基本直(略弯);   2目:上钩饵悬、临界(擦)底,下钩饵卧底,子线略有弯曲;   3目:上饵触(卧)底,下饵卧底,上子线弯曲;下子线严重弯曲;   4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5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7,如何调整浮漂

方法/步骤1.测水深,粗找底。 铅皮座上卷好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抛竿浮漂没入水中不见,说明水线不够长,向杆稍方向推动浮漂座,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如果你抛竿入水,浮漂立在水面上,连漂肚子都出来了,说明水线过长,缩短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好了,粗找底的工作完成了,也就是说你的钓点水深测出来了。 测水深,粗找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抛满杆,抛的太满,水线在下面是倾斜的。正常压风线,风线一定要压入水中。在钓点周围多测几个点,探测一下钓点附近的水底地形,是否凹凸不平。 2.半水调漂 不要动浮漂座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因为那是你粗找底的定位记号。将浮漂座向下移动20或30公分,抛竿入水,因水线短了,浮漂再次没入水中。接下来,就是修剪铅皮了,剪啊,剪啊,直到剪到你要调整的目数。在这里我们就假定调四目吧。剪铅皮是个细活,不要下手太狠,要耐心的细致的去做。在这里说个小经验,根据浮漂入水后的降速,如很快,说明铅皮过重,可以多剪点,如缓慢下沉,这时候可要小心了,要一点一点的去剪。好了,当浮漂露出水面停在四目了,是不是就调好四目了呢?不是!还要做一个工作,那就是验证。抛竿入水,记得一定要压风线啊,每次都要这样做。当浮漂稳稳的停留在了四目时,向后抽杆子,将浮漂带入水中,不要向前送杆子。看浮漂自己能否回升到四目。如能,那就调好了,如不能,只回升到了3目,那只能说,你现在调的是三目,而不是四目。继续剪铅皮吧,直到你重复刚才的动作,浮漂入水后自己能回升到四目。这时,浮漂的调四目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半水调漂,严格的说,应叫离底调漂。不去管他了,约定俗称的说法,没必要去较真。这事留给那些理论家们去掰扯。反正你别看到文字,望文生义的去在水深的一半去调就行了。 3.再次找底 浮漂调整好了,接下来该再次找底了。线组上的一切都先不要去动。将开好的饵料按正常施钓的大小搓在底钩上,也就是长子线上,抛入钓点。此时浮漂要么会没入水中,要么会停留在某个目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饵料比重不同造成的。比重大的饵料,单饵也许就会将四目压入水中,轻饵或者拉饵,蚯蚓,红虫等,也许只能压下一目,两目。饵料比重,请新手们要格外关注这个问题,在这里就暂且不去说了。我们假设你搓在底钩的饵,能使浮漂下沉三目,浮漂在应停留在一目的位置,那么两只钩子都搓上饵料的话,是不是浮漂就会没入水中了呢。毫无疑问,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调的是四目,底钩搓单饵浮漂就被压下去三目,两只钩子上都搓上饵料的话,浮漂肯定没入水中了。这也就是俗称的“称饵”。称饵是为了了解自己饵料比重如何,钩子在水下的状态如何。接下来钩子挂双饵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这时下钩触底了,也就是底找到了。不要再动浮漂座最下面的那颗太空豆了,因为那是你浮漂钓目的最灵定位标记(钓目小于调目,这叫钓灵;钓目大于调目这叫钓钝。调目与钓目相同,这叫钓不灵不钝。也叫做调几钓几。)继续延长水线,找到一个相对钝的目数,比如七目。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定在这不要再动了,这是你钓钝的目数的定位标记。从浮漂座最下面那颗太空豆的一目,到最上面那颗太空豆的七目之间,就是你钓目的调整范围。(太空豆定位是为了初学者方便,熟练后就无所谓了,钓灵就往下拉漂,钓钝就向上推漂,根据鱼情加铅,减铅等等)至于到底钓几目,那是鱼说了算的,建议从钓灵的一目或者两目开始找鱼口,直到找到有动作上鱼的钓目。到此,调漂找底的工作完成了。 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哦
1.测水深,粗找底。 铅皮座上卷好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抛竿浮漂没入水中不见,说明水线不够长,向杆稍方向推动浮漂座,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如果你抛竿入水,浮漂立在水面上,连漂肚子都出来了,说明水线过长,缩短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好了,粗找底的工作完成了,也就是说你的钓点水深测出来了。 测水深,粗找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抛满杆,抛的太满,水线在下面是倾斜的。正常压风线,风线一定要压入水中。在钓点周围多测几个点,探测一下钓点附近的水底地形,是否凹凸不平。 2.半水调漂 不要动浮漂座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因为那是你粗找底的定位记号。将浮漂座向下移动20或30公分,抛竿入水,因水线短了,浮漂再次没入水中。接下来,就是修剪铅皮了,剪啊,剪啊,直到剪到你要调整的目数。在这里我们就假定调四目吧。剪铅皮是个细活,不要下手太狠,要耐心的细致的去做。在这里说个小经验,根据浮漂入水后的降速,如很快,说明铅皮过重,可以多剪点,如缓慢下沉,这时候可要小心了,要一点一点的去剪。好了,当浮漂露出水面停在四目了,是不是就调好四目了呢?不是!还要做一个工作,那就是验证。抛竿入水,记得一定要压风线啊,每次都要这样做。当浮漂稳稳的停留在了四目时,向后抽杆子,将浮漂带入水中,不要向前送杆子。看浮漂自己能否回升到四目。如能,那就调好了,如不能,只回升到了3目,那只能说,你现在调的是三目,而不是四目。继续剪铅皮吧,直到你重复刚才的动作,浮漂入水后自己能回升到四目。这时,浮漂的调四目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半水调漂,严格的说,应叫离底调漂。不去管他了,约定俗称的说法,没必要去较真。这事留给那些理论家们去掰扯。反正你别看到文字,望文生义的去在水深的一半去调就行了。 3.再次找底 浮漂调整好了,接下来该再次找底了。线组上的一切都先不要去动。将开好的饵料按正常施钓的大小搓在底钩上,也就是长子线上,抛入钓点。此时浮漂要么会没入水中,要么会停留在某个目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饵料比重不同造成的。比重大的饵料,单饵也许就会将四目压入水中,轻饵或者拉饵,蚯蚓,红虫等,也许只能压下一目,两目。饵料比重,请新手们要格外关注这个问题,在这里就暂且不去说了。我们假设你搓在底钩的饵,能使浮漂下沉三目,浮漂在应停留在一目的位置,那么两只钩子都搓上饵料的话,是不是浮漂就会没入水中了呢。毫无疑问,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调的是四目,底钩搓单饵浮漂就被压下去三目,两只钩子上都搓上饵料的话,浮漂肯定没入水中了。这也就是俗称的“称饵”。称饵是为了了解自己饵料比重如何,钩子在水下的状态如何。接下来钩子挂双饵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这时下钩触底了,也就是底找到了。不要再动浮漂座最下面的那颗太空豆了,因为那是你浮漂钓目的最灵定位标记(钓目小于调目,这叫钓灵;钓目大于调目这叫钓钝。调目与钓目相同,这叫钓不灵不钝。也叫做调几钓几。)继续延长水线,找到一个相对钝的目数,比如七目。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定在这不要再动了,这是你钓钝的目数的定位标记。从浮漂座最下面那颗太空豆的一目,到最上面那颗太空豆的七目之间,就是你钓目的调整范围。(太空豆定位是为了初学者方便,熟练后就无所谓了,钓灵就往下拉漂,钓钝就向上推漂,根据鱼情加铅,减铅等等)至于到底钓几目,那是鱼说了算的,建议从钓灵的一目或者两目开始找鱼口,直到找到有动作上鱼的钓目。到此,调漂找底的工作完成了。
一、调漂前先找底。加重铅坠把带着双钩的主线抛向钓点,然后把浮漂向上移,一直移到与水面齐平为止,这证明铅坠已经到底了。这样就能了解到水底的的状态。如:水深、水底是否平整、有无有杂物等。 二、把浮漂向下移动20-30公分左右要大于漂长的距离,再把铅皮剪去一点,再抛向钓点,如果发现浮漂完全沉没在水中,继续剪铅皮。切忌着急,一定要一点一点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般情况下我先调到四目,软尾漂二目或3目都可以,这就是调目。 三、接下来设定钓目了。首先把浮漂向上移上20公分左右 ,然后再上饵抛向钓点,压水线,不要急,如果浮漂沉没水中,这说明水线不够长,再把浮漂向上移动,每次10公分或者5公分左右。继续挂饵抛杆,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到原来的调目,之后,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上下移动浮漂微小的距离,一般一目或者半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垂钓的目数,这就是钓目了。 要注意的一点是,调标不能急,要慢慢来。也可以在家里或别的地方先把浮漂粗略调好,到了钓场之后,因为每个地方的水的密度都不一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一下即可。 另外,浮标本身是吸水的,不同质量的浮漂差别在于吸水的速度不同。吸水后的浮漂会使调目产生变化,当然渔汛的显示也会不准。自己使用的浮漂一定要了解他的吸水特性,必要的时候每钓一段时间后再把浮标拉到半水校验一次。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果。最后告诉大家调漂并不难,只是要自己多练习,了解手中的浮漂是最重要的。
1.测水深,粗找底。 铅皮座上卷好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抛竿浮漂没入水中不见,说明水线不够长,向杆稍方向推动浮漂座,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如果你抛竿入水,浮漂立在水面上,连漂肚子都出来了,说明水线过长,缩短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好了,粗找底的工作完成了,也就是说你的钓点水深测出来了。 测水深,粗找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抛满杆,抛的太满,水线在下面是倾斜的。正常压风线,风线一定要压入水中。在钓点周围多测几个点,探测一下钓点附近的水底地形,是否凹凸不平。 2.半水调漂 不要动浮漂座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因为那是你粗找底的定位记号。将浮漂座向下移动20或30公分,抛竿入水,因水线短了,浮漂再次没入水中。接下来,就是修剪铅皮了,剪啊,剪啊,直到剪到你要调整的目数。在这里我们就假定调四目吧。剪铅皮是个细活,不要下手太狠,要耐心的细致的去做。在这里说个小经验,根据浮漂入水后的降速,如很快,说明铅皮过重,可以多剪点,如缓慢下沉,这时候可要小心了,要一点一点的去剪。好了,当浮漂露出水面停在四目了,是不是就调好四目了呢?不是!还要做一个工作,那就是验证。抛竿入水,记得一定要压风线啊,每次都要这样做。当浮漂稳稳的停留在了四目时,向后抽杆子,将浮漂带入水中,不要向前送杆子。看浮漂自己能否回升到四目。如能,那就调好了,如不能,只回升到了3目,那只能说,你现在调的是三目,而不是四目。继续剪铅皮吧,直到你重复刚才的动作,浮漂入水后自己能回升到四目。这时,浮漂的调四目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半水调漂,严格的说,应叫离底调漂。不去管他了,约定俗称的说法,没必要去较真。这事留给那些理论家们去掰扯。反正你别看到文字,望文生义的去在水深的一半去调就行了。 3.再次找底 浮漂调整好了,接下来该再次找底了。线组上的一切都先不要去动。将开好的饵料按正常施钓的大小搓在底钩上,也就是长子线上,抛入钓点。此时浮漂要么会没入水中,要么会停留在某个目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饵料比重不同造成的。比重大的饵料,单饵也许就会将四目压入水中,轻饵或者拉饵,蚯蚓,红虫等,也许只能压下一目,两目。饵料比重,请新手们要格外关注这个问题,在这里就暂且不去说了。我们假设你搓在底钩的饵,能使浮漂下沉三目,浮漂在应停留在一目的位置,那么两只钩子都搓上饵料的话,是不是浮漂就会没入水中了呢。毫无疑问,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调的是四目,底钩搓单饵浮漂就被压下去三目,两只钩子上都搓上饵料的话,浮漂肯定没入水中了。这也就是俗称的“称饵”。称饵是为了了解自己饵料比重如何,钩子在水下的状态如何。接下来钩子挂双饵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这时下钩触底了,也就是底找到了。不要再动浮漂座最下面的那颗太空豆了,因为那是你浮漂钓目的最灵定位标记(钓目小于调目,这叫钓灵;钓目大于调目这叫钓钝。调目与钓目相同,这叫钓不灵不钝。也叫做调几钓几。)继续延长水线,找到一个相对钝的目数,比如七目。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定在这不要再动了,这是你钓钝的目数的定位标记。从浮漂座最下面那颗太空豆的一目,到最上面那颗太空豆的七目之间,就是你钓目的调整范围。(太空豆定位是为了初学者方便,熟练后就无所谓了,钓灵就往下拉漂,钓钝就向上推漂,根据鱼情加铅,减铅等等)至于到底钓几目,那是鱼说了算的,建议从钓灵的一目或者两目开始找鱼口,直到找到有动作上鱼的钓目。到此,调漂找底的工作完成了。
1,带钩找底,指的是新卷的铅坠,一般都卷多一些以便修剪,所以铅坠可以把浮漂拉下水里,直接到底。 也可用橡皮擦,就是小学生用来擦铅笔字的橡皮擦。剪一块大些能把浮漂拉下水的橡皮粒,挂在下钩上抛入水里,只要浮漂露出水面,那就是到底了。2,将浮漂向下推10厘米左右。不要推太多,这样做既能让下钩离底,又不会因为浮漂以下的主线太短造成重量的偏差。3,逐渐剪铅皮调浮漂。使漂尾逐渐露出水面,假如我想钩时露出3目,那就剪到漂尾露出3目为止。4,在上钩挂上饵抛入水中,浮漂会下沉些,少于3目。逐渐上调浮漂,直到又露出3目。此时上钩离底,下钩刚触底。如想不那么灵敏,就继续上调浮漂,越上调越钝。我只野钩,习惯钝些的。

文章TAG:摇三摇怎么调漂怎么  求助  正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