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烧糖醋鱼会更好吃

葱烧糖醋鱼  原料/调料   鱼(鲈鱼、黑鲷皆可) 1尾(约600公克) 葱段 1/3杯 姜末 1/2大匙 蒜末 1/2大匙 酱油 1又2/3大匙 番茄酱 3大匙 香油 1/3大匙 糖 2/3大匙 水 2/3杯   制作流程   (1)将鱼洗净擦干,两面各划2〉3刀;葱洗净切斜段,大蒜、姜洗净切末。   (2)在鱼的表面抹上一层薄薄的太白粉备用。   (3)热油锅,将蒸好的鱼放入煎至两面呈金黄色,熟透后盛起装盘。   (4)另起油锅,放入蒜末、姜末爆香。   (5)加入调味料一起煮匀后,淋在煎好的鱼上。   (6)将葱段撒在鱼身上即完成。
适量的糖和醋
[糖醋鱼] 原料: 草鱼一条 鸡蛋1个 料酒3汤匙(45ml) 干淀粉2汤匙(30g) 番茄酱2汤匙(30ml) 姜丝15g 绵白糖50g 米醋3汤匙(45ml) 盐1茶匙(5g) 湿淀粉1汤匙(15ml) 做法: 1)草鱼去掉鱼头、鳞片和内脏,清洗干净,沿背骨从中间片开,将两侧的鱼肉剔下,再斜刀片成薄块。调入料酒腌制20分钟。鸡蛋磕入碗中,加入干淀粉,搅打成蛋糊。 2)锅中入油,中火烧至七成热时,将鱼片均匀地裹上蛋糊,入油炸至金黄色捞出,沥去油分。摆入盘中。 3)锅内留少许油,放入姜丝煸炒几下,依次加入醋,绵白糖、番茄酱、盐和40ml清水,搅动几下,再调入湿淀粉,用铲子沿一个方向搅动,调成糖醋汁。 4)将调好的糖醋汁迅速淋在炸好的鱼片上即可。
糖醋鱼的做法 主料:鲤鱼 调料:醋、白糖、葱末、姜末、酱油、精盐、湿淀粉、肉清汤 做法: 1、将鱼去鳞,取出内脏,挖去两腮,洗净。每隔约1.3厘米距离,先直剞(1.6厘米深),再斜剞(2厘米深),然后提起鱼尾使刀口张开,将精盐撒入刀口内稍腌,再在鱼的周身刀口处,均匀的涂上一层湿淀粉糊。 2、将花生油倒入勺内,在旺火上烧至七成熟时,手提鱼尾放入油内,其刀口立刻张开。这时用锅铲将鱼拖住以免粘锅底,炸2分钟,再翻身炸2分钟。然后把鱼身放平,用铲将鱼头按入油内炸2分钟。以上共约炸8分钟,待鱼全部成金黄色时,取出摆在盘内。 3、炒勺内留有花生油,烧至六成熟是,放入葱、姜、蒜末,烹上醋、酱油,在加肉清汤、白糖、湿淀粉烧沸成糖醋汁,用炒勺舀出,迅速浇到鱼上面即成。 特点:济南传统风味,香酥酸甜 提示:炸鱼时需掌握油的温度,凉则不上色,过热则外焦内不熟;鱼尾不能翘起
【糖醋鱼】 糖醋鱼对鱼的品种要求不高,“四大家鱼”都可上阵。做法是:把整鱼去鳞,鱼身斜片几刀,但不要切掉。把盐和醋混在一起调好,均匀地抹在鱼身和片缝里,腌十五分钟。 然后准备两口锅,一个大锅一个小锅。大锅做鱼,小锅调料,准备一盘粉芡,准备葱,姜,蒜片,盐,糖,酱油,味精,最好能有手套、围裙、护袖,因为如果常握不好鱼的干湿度,会溅得你满手是水泡。 往大锅里放三分之一锅的油,油的多少取决于能否盖住鱼身中间低陷部位为准,多些也没关系,但不要少了,做糖醋鱼很费油,开大火把油烧热。 在把油烧热的这段时间里,把腌好的鱼放在装有粉芡的盘子里两边翻身滚一下,使鱼身上粘满薄薄的一层粉芡,以提起鱼粉芡不会往下掉为准。 等油热了,就要开始很重要的一个步骤———炸鱼。 做糖醋鱼切忌直接把鱼放锅里炸,鱼不是炸出来的,是用油浇出来的。 用手提着鱼尾,对准锅中心,不要让鱼头碰到油,用炒菜勺把滚烫的油从鱼尾处向下浇,浇两三遍后,切出来的鱼片会全部呈张口状态,鱼身呈浅黄色即可,然后再提着鱼尾把鱼头放到油里炸两下,炸到金黄色即可,然后开小火,再把整条鱼放进锅里炸一下,翻身再炸一下,使鱼身和鱼头都呈金黄色即可,鱼尾用勺把油浇在上面几次即可,在这个小火炸鱼的同时,开始做汤料,一般做糖醋鱼都要左右开弓才行,否则做出来的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在小锅里倒油,放大火烧热,转小火,往油里放几勺糖(可以多放点),不断的搅拌,直至糖在油里呈现胶脂状时,开大火,使糖在油里刚刚出现白色的泡沫时,倒入酱油,并搅拌,然后倒入水,开始少量的往糖里勾芡,边勾边搅拌,一定要一点一点的勾,直到整个汤料开始比较稀稠时,停止勾芡,往里放葱、姜、蒜、味精。 在放完葱、姜、蒜、味精之后,那个大锅里的鱼也刚好炸好,这个时间的配合要掌握好,然后把鱼出锅放到盘子中间,不要侧着放,要竖起来放,这样两边的鱼片张开可以撑着鱼不倒,十分好看,像活的一样,接着把小锅里的汤料直接浇到鱼的身上,就可以端出去吃了。 这样做出来的鱼,鱼皮是真正脆的,鱼肉是嫩的,不要用什么面粉去裹鱼身,这样做出来的鱼是面粉脆,而不是鱼皮脆
糖醋鱼的做法 - 糖醋鱼是最常见的家常菜之一,那么糖醋鱼怎么做呢?糖醋鱼的做法有很多种,在这里介绍最常用的糖醋鱼做法,详细的做法如下:糖醋鱼做法:配料: 草鱼肉200克,罐头菠萝20克,黄瓜20克,红樱桃2克,花生油100克,料酒12毫升,精盐1.5克,白糖125克,米醋50毫升,淀粉40克,葱姜汁8克,高汤100克。 做法: 1、将鱼肉切5厘米见方的块,在鱼肉的断面直刀剞成十字花刀,刀距0.2厘米,不要割断鱼皮。 2、鱼肉在大碗中加炒酒、盐稍腌入味,粘满淀粉。菠苏、黄瓜切成小丁。 3、炒勺留底油回旺火烧热,下葱姜米煸炒几下,烹入料酒,加高汤、糖、盐、米醋,烧开,勾芡,至芡汁浓稠时泌入炸油,入菠萝、黄瓜丁,迅速颠翻几下,浇在鱼花上,嵌上红樱桃即成。 糖醋鲤鱼的做法:配料: 黄河鲤鱼1000克。 姜10克、葱15克、蒜末10克、精盐5克、酱油10克、白糖40克、醋40克、清汤150克、湿淀粉60克、花生油100克。 做法: 1、鲤鱼去鳞,开膛取出内脏,挖去两鳃洗净,每隔25厘米,先直剖(1.5厘米深)再斜剖(2.5厘米深)成刀花。然后提起鱼尾使刀口张开,将精盐撒入刀口稍腌,再在鱼的周身及刀口处均匀地抹上湿淀粉。 2、炒锅放花生油。中火烧至七成热(约175℃)时,手提鱼尾放入锅内,使刀口张开。用锅铲将鱼托住以免粘锅底,入油炸2分钟,将鱼推锅边,鱼身即成方形,再将鱼背朝下炸2分钟,然后把鱼身放平,用铲将头按入油炸2分钟,待鱼全部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摆在盘内。 3、炒锅内留少量油,中火烧至六成热(约150℃)时,放入葱、姜、蒜末、精盐、酱油、加清汤、白糖、旺火烧沸后,放湿淀粉搅匀,烹入醋即成糖醋汁,迅速浇到鱼身上即可。 糖醋黄鱼的做法:配料: 原料:黄鱼一条(750克左右),什锦果脯75克,葱、姜、蒜、 白糖、醋、料酒、盐、酱油。 操作: ①原料:黄鱼一条(750克左右),什锦果脯75克,葱、姜、蒜、白糖、醋、料酒、盐、酱油。 ②黄鱼去鳞、鳃、鳍、内脏、洗净,在鱼身上每隔1.5厘米剞到鱼骨处为好。 ③鱼身两面都剞上同样的花刀。 ④淀粉加入水、盐,调成糊,把鱼粘糊放入烧至五、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见发焦时即可捞出摆放在盘子里。 ⑤在炒锅内放入水、白糖、料酒、姜汁、醋、酱油,烧开打去浮沫,淋入水淀粉烹制成糖醋汁,浇在鱼身上即可。 糖醋桂鱼的做法:材料: 桂鱼一条, 醋, 盐白糖, 葱花, 生粉, 红绿辣椒, 酱油, 酒 做法: 先把桂鱼洗净, 划刀抹一点盐, 然后放入锅内炸两面, 炸好后再放大蒜, 生姜, 醋, 白糖, 红绿辣椒, 酒, 酱油, 在锅内煮开再化一点生粉, 味精, 倒入锅内煮一下即可吃。 糖醋带鱼的做法:材料 带鱼·400 克 香葱·1棵生姜·1小块 调料 食用油·500(实耗 50 克) 酱油·2小匙料酒·1/2大匙香醋·1大匙 精盐·1小匙 白糖·1大匙 做法: 1.将带鱼处理干净,切段;葱洗净切成葱花;姜洗净 切丝; 2.用料酒、酱油腌制带鱼段,半小时后再把鱼段放入 热油锅内炸成金黄色,捞出,沥油; 3.锅内留少许油,先煸葱花和姜丝,然后倒入带鱼块, 再加入酱油、料酒、水,盖上锅盖焖几分钟; 4.最后加入白糖、醋、盐,用微火煨几分钟即可。 特点:酸甜适口,开胃下酒。 提示:调糖醋汁时少加点盐,这样带鱼的口感会更好;制作糖醋口味的 菜一般不加味精。

如何烧糖醋鱼会更好吃

2,有人养殖桂花鱼么

桂花鱼饲养技术:1、养殖方法混养一是在成鱼池中混养,二是在亲鱼池中套养。一般5月份左右放养3厘米左右的鳜鱼种,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放20~40尾(所放家鱼最小规格应比鳜鱼大1倍),鱼塘亩放30~50尾;放养罗非鱼、鲫鱼较多的成鱼塘可多放,每亩50~70尾;罗非鱼繁殖过多的塘,每亩放100尾左右。混养鳜鱼的塘不宜再放养鲢、鳙等夏花,因鳜鱼长速快,会吞食小规格家鱼种。由于鳜鱼比家鱼耗氧量大,因此混养鳜鱼的塘水质不要过肥,要定期限注入新水。鳜鱼对药物敏感,施用药物时应掌握算准浓度,在水温高的季节采用低剂量或停止用药。成鱼塘套养鳜鱼,主要利用池中天然野杂鱼类作饲料,也可套养部分罗非鱼亲鱼繁殖鱼苗供食。有条件的靠近江湖的塘可灌江纳苗,引进野杂鱼作食物。鳜鱼饲养4~5个月,可长至3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每亩可产鳜鱼5~8千克。单养即专池饲养。池塘面积1亩左右,水深1.5~2米,水质要求清新,水要保持微流。亩放3厘米左右夏花鳜鱼1000尾左右,并根据鱼存量合理投放罗非鱼、麦穗鱼、虾等野杂鱼,或螺、蚌的肉糜,供鳜鱼食用。投饲量按池养鳜鱼总重的3%~5%投喂。2、投喂技术①、饲料鱼的种类为使桂花鱼摄食营养均衡,应投喂多种饲料鱼。在广东,鲮、麦穗卡拉鲮、露斯塔野鲮都是很好的饲料鱼,此外鲢、鳙、鲫、鳊等都适宜于作为桂花鱼的饲料鱼。②、饲料鱼的规格饲料鱼以适口为标准,在适口的前提下,规格宜略偏小而莫偏大,使不同大小的桂花鱼个体都能摄食,养成的产品规格整齐,商品价值高。③、投喂饲料鱼要及时,中途不得有投喂脱节的情况,否则会由于饥饱无常引发病害,尤其是容易发生肠胃病。④、投喂采取少量多次,一般以5~7日吃完为合适。冬季及早春水温低,桂花鱼摄食量少,每次投喂以7~10天吃完为合适。⑤、饲料鱼投喂前,一定要对饲料鱼进行药物浸浴消毒杀虫,防止病原由饲料鱼带入,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饲料鱼消毒杀虫使用如下方法:用100~150ppm(100~150mL/m3)甲醛溶液浸泡10~15分钟;或者用3%食盐加8ppm(8g/m3)青霉素溶液浸泡3~5分钟。带有孢子虫、肠炎病、出血病等病的饲料鱼不得投喂桂花鱼,对外采购的饲料鱼一定要慎重,防止购入发病塘吃剩的饲料鱼而引起病害感染。3、水质管理是饲养桂花鱼的关键技术之一:①、饲养桂花鱼的池塘水质以中等肥度为好。清瘦水质生长速度慢,病害多发。过肥的水有机物多,耗氧因子多,水质易恶化。中等肥度的水浮游生物含量大,光合作用产氧量多,溶氧丰富;微生物多,往往有益种群占优势,抑制病害微生物的繁殖,因而病害少。此外,中等肥度的水透明度不高,适合桂花鱼栖息,有安全感。中等肥度的水具体来说用透明度表示,透明度30cm左右为宜,水质清爽油绿色。若水质过肥,宜抽出部分旧水再补充部分新水,但是每次换水量不宜过多,一般以30cm左右水位为适宜,一次换水量过大,池塘水环境急剧改变会引起桂花鱼产生应激反应而引发病害。②、溶氧是最重要的水质因子,保证池塘水体丰富的溶氧是重要的水质管理内容。桂花鱼属底栖性鱼类,且耗氧率高而耐低氧能力弱,饲养桂花鱼池塘使用增氧机必不可少,桂花鱼饲养塘配备增氧机的标准是叶轮式增氧机0.4~0.5KW/亩。池水溶氧应保持在4.5mg/L以上,最低时段不低于3mg/L,若低于2mg/L就会出现“浮头”。开机时间一般是午夜前后至次日太阳出来之后,中午10~12时开机1.5~2小时,若是天气恶劣时应提早开机和延长开机时间。氧气不但影响鱼的呼吸和生命安全,而且影响鱼的摄食、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影响到其他水质因子。水中溶氧丰富时,鱼摄食量大,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在氧气丰富的情况下,许多有害有毒物被氧化。例如,溶氧丰富时,水中硫化氢就不能产生、积累。溶氧丰富时有益的好氧细菌繁殖力强,加速对大分子有机物及有害有毒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能力,从而提高鱼塘的生产力。饲养桂花鱼最宜配备发电机组及准备好一些化学增氧化剂,如如过氧化钙[CaO?]、过硼酸钠[NaBO?·4H?O]、过碳酸钠[2NaCO?·3H?O?]等,以备应急时使用。 桂鱼③、池塘水体有害有毒物的消除和控制桂花鱼饲养密度大、摄食量大排泄物多,尤其在饲养中后期,代谢排泄物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亚硝酸盐[NO?-1-N]、氨态氮[NH?-N]、甲烷[CH?]、硫化氢[H?S]等有害有毒物,有机耗氧量也大,影响桂花鱼的摄食、消化、吸收、生长发育,降低桂花鱼免疫力和抗病力,导致病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引发病害。水质恶化诱发红嘴突眼病是一个明显的例子。④、夏季高温时,尽量提高池塘水位,可有效减少病害发生;冬季也应适当加深池塘水位,以利桂花鱼安全越冬,防止冻伤。4、加强巡塘及时掌握鱼的摄食情况、饲料鱼的存量、水质变化情况、病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饲养过程中桂花鱼出现“滞口”现象,其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桂花鱼发生病害,二是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水质恶化,池塘水体缺氧,水体有害有毒物多。此外,水温过高或过低。要根据具体原因分别处理。5、病害防治病害防治是饲养桂花鱼的关键技术之一。桂花鱼属于抗病力弱、抗逆性差的鱼类,加上经过多年饲养之后,病原逐年积聚,病害在区域间互相传染,病害通过水源和饲料鱼为主要传播渠道,特别是后者,导致病害逐年多发。可以说桂花鱼饲养最辣手和关键和问题是病害的防治问题。防治鱼病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不单纯是药物预防,而是综合预防,从清塘消毒、种苗采购、饲料鱼的药物浸浴消毒、投喂、到水质管理及定期药物预防等综合措施方能有效。“养鱼先养水”是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饱含深刻的科学道理。药物预防主要的预防细菌性和病毒性病的发生。因此,使用药物主要是杀菌消毒药物。5~10月份水温高气候多变,是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因而也是主要发病季节。在这期间宜半月至一月使用二氧化氯(康丰Ⅲ型二氧化氯,0.5瓶/亩.米,全池泼洒),或者二氯海因、溴氯海因(150~200g/亩·米)、或者聚维酮碘(130~200g/亩·米)等。桂花鱼游上水面、滞食或停食是发病的征兆,应及早诊断和治疗,对症下药。不可拖延,也不能胡乱施药和滥用药物。(1)、桂花鱼牙虫病防治技术桂花鱼在珠三角一带养殖面积大,历史长,但是,其病害种类也越来越多,防治难度加大。近年来,在桂花鱼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桂花鱼食欲较差,没有看到早晚追赶饵料鱼的现象,或根本没有开口吃饵料鱼,鱼体生长缓慢。同时还不时可以看到被桂花鱼咬伤或咬死的饵料鱼漂浮在池塘边。在养殖的中后期较常出现这种情况。本以为是水质问题,后用配套仪器对池塘水质化验,结果得出塘水的氨氮、亚硝酸和pH值均没有明显异常,水色正常,并且,没有发现有桂花鱼死亡或游塘的现象。很多有经验的养殖户也百思不得其解,又找不到病鱼检测,无从入手解决问题。用小网捕捞池塘的桂花鱼上来检测,肉眼观察,没有发现大型寄生虫和体表病灶,但口腔上下牙齿发红,有的仅上齿发红。对发红牙齿、鳃丝等器官进行解剖和显微镜检测,发现内脏器官正常,空胃,鳃丝正常,但在红色牙齿的玻璃压片上经过镜检发现大量虫体(主要是累枝虫和聚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群体生长,在鱼口周围呈收缩运动,数量非常多。而且,捕捞上来的桂花鱼大多都有牙齿发红的现象。由此,可以推断桂花鱼食欲差、生长慢的根本原因:牙齿有大量牙虫寄生,从而引起捕食饵料鱼时牙齿疼痛而无法咬住并吞食饵料鱼。此病危害不太大,死亡率也较低,但影响桂花鱼生长速度。长期下去将会影响鱼体的商品规格,导致经济效益差。累枝虫和聚缩虫属于固着类纤毛虫。呈群体生长,有尾柄,根部伸入鱼体牙齿组织内吸收营养,从而引起炎症,牙齿发红。但鱼体外表没有明显症状。该病治疗难度虽不大,但很容易复发。(2)、预防措施:彻底清塘。干塘后用生石灰每亩75~150公斤清塘,视池塘肥瘦程度适当调整生石灰的用量。有条件的最好把塘底晒到龟裂,以杀死虫体的孢囊。保持养殖水体清爽。在中后期经常换水,少量多次。使有机物含量不超负荷,因为累枝虫和聚缩虫在有机物含量高的水体中生长适合,繁殖速度较快。定时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络合铜或硫酸锌等全池泼洒,杀灭虫体。(3)、治疗措施:在桂花鱼养殖中后期一般较少使用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毒性大,安全浓度窄,使用较危险。可以使用络合铜(如灭虫灵)或硫酸锌(如纤虫净)等含相同成分的产品,于晴天上午全池泼洒,并开动增氧机使药物均匀。也可以使用高锰酸钾全池泼洒,浓度为3~5ppm。一般泼洒药物后一到两天桂花鱼慢慢恢复食欲。捕捞塘中牙齿发红的桂花鱼解剖,压片镜检发红牙齿,虫体基本死亡。但群体柄部容易再长出新虫体,所以,过三到五天后再泼洒一次,以彻底杀灭虫体。

有人养殖桂花鱼么

3,软饵路亚鳜鱼要不要露出钩子

路亚钓是舶来品,国内外最大的区别就是鱼情不同,况且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鱼情也很不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个人觉得,还是要多练、多实践。鱼大了,食性多少也会变杂。环境合适的时候草鱼也吃路亚饵。国内真正玩好路亚的高手可谓凤毛麟角。下面罗列几个鱼种和使用的饵,如有不当欢迎高手指教,o(∩_∩)o...1. 黑鱼( 生鱼 火头等名字) 雷蛙(最合适) 小胖子 胡须等..2. 翘嘴鲢 颜色比较亮丽一点的浮水米诺3.卢鱼 软虫 胡须 旋转亮片 七星鲈 rapala vib 小米诺3.鲶鱼(带胡子塘虱和不带胡子鲶鱼) 软虫4.红腹鲳鱼 米诺5.桂花 米诺 vib6.罗非 米诺 铁片7.感鱼 软虫 铁片 8.鳜鱼 软虫9.蓝刀 米诺10.鲠鱼 米诺11.草鱼 软虫(长的像虫子的如甲虫) 米诺(不建议路)12.鲤鱼 像蚯蚓的软虫13.鲮鱼 米诺14.鲫鱼 用的是种小的路亚 是 个三角样子的东西 听说可以弄上来15.鳊鱼 米诺 软虫
鳜鱼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鳜鱼,这是一种很受大家喜爱的鱼类,对于路亚族的钓者来说更是将它列为极想交手的对象之一。 1.鳜鱼的生态习性:   桂花鱼,又称鳜鱼、鳜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在分类上属鲈形目,鱼旨科、鳜鱼属。桂花鱼种类不少,主要有翘嘴鳜、大眼鳜、长体鳜、斑鳜、暗色鳜等。其中翘嘴鳜的个体和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其它种类,其次是大眼鳜。所以当前进行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是选择翘嘴鳜,也有的养殖大眼鳜。特征特性桂花鱼体高侧扁,头后背部隆起。口大,吻尖,口裂略倾斜,下颌突出于上颌外。上、下颌、锄骨及口盖上均有小齿。鳞片细小,侧线弯曲。背鳍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硬棘8条,后部为分枝鳍条13―15条。腹鳍胸位。胸鳍、尾鳍圆形。体色棕黄,腹部灰白。自吻端通过眼部至背鳍前部有一黑色条纹,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斑块和斑点。翘嘴鳜眼相对小,下颌后端可达眼的后缘,而大眼鳜眼大,下颌后端不达眼的后缘。桂花鱼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为底层鱼类,生活适宜水温15―32℃,最适温度18―25℃。   鳜鱼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对饵料有较强的分辨能力,终生主要以活鱼虾为食,即使是刚开口的鱼苗,也要摄食其它鱼类的幼苗。长大后,除食活鱼外,还兼食虾类以及蝌蚪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将要死亡但尚能活动的鱼,以及在水流作用下呈动态的刚死不久的鱼或鱼形的配合饲料,也能诱发其摄食反应,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经人工驯养,也能少量摄食。对于死亡较久的饵料鱼,无论是鳜鱼苗、鱼种还是成鱼,都不摄食,即使摄入口中也会立即吐出。其摄食方式,在鱼苗阶段是主动追逐食物鱼,先咬住尾部,然后慢慢吞入;至大鱼种和成鱼阶段,为埋伏袭击式。常在水中隐蔽,发现可口食物时,眼睛紧盯着,并随时调整方位和姿势,当猎物靠近时,便猛然出击,当头咬住,然后吞进,只要食物鱼的体高小于鳜鱼口裂的高度,一般都能吞入。鳜鱼性成熟较早,在我国南方一般雄鱼1冬龄能成熟,雌鱼为2龄。它们能在江河、湖泊及水库中自然产卵,而且一年中能多次产卵。在长江流域,产卵季节一般为5―7月。其卵为半漂流性,能随水流漂浮而完成孵化。鳜鱼(翘嘴鳜)生长较快,最大个体重可达10千克。   鳜鱼与黄河鲤鱼、松花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它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2.标点的选择:  鳜鱼基本上在水中栖息的水域,并不在于深或广的大水域,而是水中大小石块堆栈或有礁岩洞穴的,才是鳜鱼的最爱。离开了这个重点,是没有机会与鳜鱼交手的。   还有一点就是夜晚上大型鱼的机率较大,特别是开阔水域的大型水库,想要上大型鱼或许考虑晚上垂钓,说不定能碰上你一辈子的记录鱼。   路获视频3.装备的选择:  鳜鱼不是太细腻的鱼类,只要能够掌握它的出没地点,我们可以建议使用下列的装备来垂钓。   A. 路亚竿的选择:  直柄竿:长度1.98~2.1m,钓线负荷:12~16lb,路亚抛掷适重:12~20g。  枪柄竿:长度2.1~2.4m,钓线负荷:16~25lb,路亚抛掷适重:16~28g。   B. 卷线器的选择:  纺车式卷线器2500~C3000型号数,尼龙母线3号150m左右的容线量,钓力值在4kg即可。  双轴式卷线器:钓力值在4kg,20lb母线容纳在120m左右即可。   C.路亚的选择:  目前根据钓者们所汇整的资料,我整理之后将能钓上鳜鱼的路亚,依中鱼率高低依序排列如下:   a.摇摆型路亚:  摇摆型路亚也是钓鳜鱼相当不错的饵,因为它的外型设计能够符合快速或慢速的曳引操作。它的圆型身体加上流线外表水阻很大,入水后不需要快速曳引也能有活泼的泳形表现出来。而且它的泳层设计多在一米八以下,能贴近水底,各项条件都是绝佳的选择。   b.鲱型路亚:  鲱型路亚有点像是鱼型路亚,但它结合了颤泳型路亚的细碎光线反射、紧密摆振的波动(快速曳引时)与摇摆型路亚的大幅左右飘摆的泳形(慢速曳引时),所以这也是钓鳜鱼路亚中的上上之选。无论新手或老手都能轻易的操作,而且得心应手。目前我手边的资料是以鲱型路亚钓上的鳜鱼最多。   c.鱼型路亚:  鱼型路亚钓鳜鱼的效果可能较逊前面两者,因为鱼型路亚多为中上层水域使用,而且曳引的速度要快一些,才能激活出路亚的灵活泳形来。当然,鱼型路亚一样能够钓上鳜鱼,但是对于垂钓水域的水深状况钓者能够掌握的话,鱼型路亚亦不失为一项利器。   d.全泳层型路亚:  今日讨论的范围内大约包括了金属路亚、软饵与颤泳型等几大类。这些路亚一样可以钓上鳜鱼来,只不过一般钓者在对于使用这些路亚的泳层控制上较无经验,所以挂底的机率大增。因此今天并不打算做深入的介绍,留待下次有机会再谈。   4.操竿手法:  钓鳜鱼的操作手法很重要的一件原则就是“宜慢不宜快”。我将其分析为两个原因:   A. 鳜鱼的泳速不快:  鳜鱼的捕食是属于“伏击型”而非“追击型”。路亚在水中的曳引速度过快的话,鳜鱼会追不上饵,想吃也吃不到。这样下来只要搞1~2次,鳜鱼对路亚也就意兴阑珊,并不再加以理会。   B. 鳜鱼栖息地多障碍物:  鳜鱼栖息在障碍物多的水域,所以路亚的挂底率极高。路亚在水中行进时,过快的速度一旦发生挂底问题,那就一挂就死,因为快速的曳引路亚使得路亚惯穿力道越强,一旦挂上障碍物,通常无法顺利解开,反而不如慢速曳引路亚。有时凭手感就可测知路亚有挂底危机时,立即停止收线,多半就可以化解挂底危机,这是在障碍物区中垂钓增加路亚生存率的要点。   所以在看完上述两点分析后,我们再来了解如何是钓鳜鱼时路亚的最佳操作速度:操作钓鳜鱼的路亚速度最好控制在每秒转动卷线器手把一圈(无论使用纺车式卷线器或路亚专用双轴卷线器)。这样的收线速度对于以上所建议使用的路亚,无论是摇摆型路亚、鲱型路亚、鱼型路亚等都能足以发挥它们的泳形。太快的操作手法是绝对不利于鳜鱼的路亚钓法。   5.基本的垂钓认知:  鳜鱼一般由于喜爱栖息在有障碍物的水域,而且基本上离不开水中的大小石块,所以路亚挂底的机率就相对的提高了许多。套句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路亚要不进入障碍物林立区,就很难把其中的鳜鱼给钓出来。因此钓鳜鱼的路亚耗损必定是高的。  再者,鳜鱼的栖地会随水位高低或饵食的移动而有变化。钓者必须能掌握确切的情报信息,最好是自己多多实际垂钓累积经验,这样才有更大胜算1、鳜鱼标点  鳜鱼的藏身之地一般是在乱石、凹槽、沟埂、陡坡之处。所以,这样的地方一定是做钓鳜鱼最好的地方。我们选择标点时,要把这样的地方作为重点,而不在其它一些地方无为地消耗过多的体力和时间。这样去做了,效果也就会很快显现出来。2、鳜鱼的习性  鳜鱼大多时间段都会藏身水底有障碍的地方躲避、埋伏,寻找时机猎捕经过它们面前的猎物。只有黄昏的时候、天即将放亮的时候它们的捕食才会变得肆无忌惮。因此,这些时候也是做钓鳜鱼最好的时间段。我们也能据此来分配我们的体力,效率也会因此变得很高。但并不是说白天和晚上的其它时间段就不能钓鳜鱼,拟饵、手法得当,这些时间里也同样会有好效果。下面手法应用里我会介绍。3、拟饵选择  鳜鱼的习性决定了我们和它过招时在拟饵使用上要有所选择。傍晚和天即将放亮的时候,我们常用的深浅米诺、沉水米诺、CRANK,在一些有凹坑或乱石密布走势又相对平缓的水域使用起来效果会很好。如果在白天,这样的水域这样的拟饵就很难出效果了。如果您有过硬的手法,浮水性相对较好的勺型亮片,这时拿来使用效果会不同凡响。但大多时候鳜鱼都会在深水躲藏,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并诱使它们攻击。这要从我们的拟饵上找答案。  这时,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我们的拟饵满足了直达底层的要求,实战中都是会出效果的。因此,亮片(推荐巨帝的全息蝉)、VIB就会是我们最好的拟饵选择。至于软虫、胡须佬等用来跳底,那可是擒获资深老鳜的方法,一般不敢玩。包铅软鱼当然可以选择,因为它具备沉水米诺和VIB的特点。4、手法要点  拟饵选择对了是不是就一定会中鱼,不是的,手法不到位一样白费功夫。  我们明明知道鳜鱼在深深的水下,但我们的拖动、牵拉、抖动却不处在所需要的泳层,鳜鱼瞪大了眼睛远远地看着您的拟饵走过,要不是在鳜鱼捕食的黄金时段,它才懒得理你。花费了不小的功夫,损失了不少拟饵,却一无所获,问题就出在这里。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1)拟饵抛出让它落底,一定要落底(怕挂底就不要玩鳜鱼),收余线,轻提竿稍,慢牵。而这时在拟饵落底或刚做牵动的时候如果附近有鳜鱼,一定会有攻击,这是您第一次可能有收获的时候。(2)感觉有障碍,向上抖竿、继续慢牵。这时,拟饵在越过障碍的同时附近水底如果有鳜鱼,往往也会有攻击。这是您第二次可能有收获的时候。(3)感觉拟饵快要到岸边,注意了,操控拟饵贴底50公分的泳层慢牵。直到将拟饵慢慢牵出水面,这时经常埋伏在岸边凹槽里的鳜鱼一定会毫不客气咬您一口。这是您第三次可能有收获的时候。(4)感觉脚下应该有鳜鱼,但牵了几遍也没有口。您这样去做:拟饵快要到岸,向上抖动竿梢,带动拟饵上跳,不要收线,让拟饵自然飘落,反复做两次。这时,再狡猾的鳜鱼也会被您高超的骗术所蒙蔽。第四次收获的时候就会到来。(5)拟饵在行进的过程中或到了岸边时感觉有轻微给口,却不能中鱼。这种情况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鳜鱼对面前移动的有些呆傻的拟饵产生了警觉,感觉面前的东西不像它们经常见到的鱼虾,它会冲上来撞击拟饵加以试探。这时您的手中会产生一种颤动。第二,鳜鱼发动了攻击,但因视觉偏差没有击中,这时您会感到有一种轻重不一的顿感。

软饵路亚鳜鱼要不要露出钩子


文章TAG:桂鱼  多少  温度  开口  桂鱼多少温度开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