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钩钓鱼钓钩的间距要多大

这要看你钓鱼什么鱼,鱼情怎么样。如果是大鱼则钩距自然要大,小鱼钩距自然要小,鱼快则距大,鱼慢则小。比如说手竿钓鲢鱼,钩距就非常大,黑坑抢鱼就大点,休闲野钓就小点。一般大众一点就两倍钩距即可。
你好!子线长度的一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子线长度的一半。

双钩钓鱼钓钩的间距要多大

2,钓鱼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底

钓鱼是经验活,需要时间磨练积累
1、配好线组选定浮标以后,在铅皮坐上稍稍多裹一点铅皮,使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标的浮力,把线组抛进水里,浮标没入水中,此时向上捋浮标,直到浮标露出水面2目,此时铅坠触底,从浮标2目处到铅坠的距离就是你钓点的实际水深。 2、把浮标向钩子方向捋长子线长度加5到10公分,一点一点修剪铅皮,修完一次就把钓组抛进水里一次,逐渐你会看到,随着铅皮的减少,你的浮标会在水面上慢慢露出来,当你的浮标露出2目的时候,你的钩子离底5-10公分,就是你前面预留的长度。 3、继续修剪铅皮,知道浮标在钩子不触底的情况下露出你设想的调目,你的半水调标就完成了,然后再反向验证一下,用竿压水线,让浮标没入水中,然后你再看看浮标从水中浮上来后是不是停留在你设定的调目上,如果不是,就继续调整。 4、上述步骤完成以后,把浮标向竿梢方向捋5-10公分,双钩上饵,抛入水中以后再逐步调整你的钓目,当双饵到底浮标露出你想要的钓目以后,整个调标流程全部结束,接下来就可以开钓了。 ps:我上面说的5-10公分是你自己掌握,只要保证调标时钩子不到底就行。 望采纳 ~
先把铅坠裹得足够重,重力大过浮漂的浮力,铅坠就会沉到水底,浮漂完全被带到水下。然后慢慢向上调节浮漂,等浮漂可以露出水面的时候,浮漂和铅坠的距离就是水的深度,然后根据需要的浮漂目数调节铅皮重量。
在绑线组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了,下面拿2号主线举例:一、线组分两部分连接,即子线、主线。二、需提前准备1条20cm长的测试主线,挂上立漂,加上铅皮后沉入水桶后观察,较慢速的匀速下沉至底部为宜(一般这一过程需30-45秒之间),水桶高度在30cm左右。三、子线一般采用0.5号,春夏季鱼口生,子线需略长些,所以应采用双沟子线绑法,设定距子线末端长约10cm和6.5cm的一条子线,采用5号鱼钩为宜。四、将子线与测试主线连接后,再次沉入水桶观察,这一次下沉速度稍微加快(一般这一过程需25-30秒之间)五、配置一次长用饵料,挂钩后再次沉入水桶,这一次下沉速度就再快一些(一般是13-16秒之间)这一过程为宜。此时你的线组基本已经好了,子线从测试主线上取下备用,用同款2号线绑使用主线即可,到了钓点建议将铅皮加测试铅块漂目高调,快速找出水深,取下测试铅块后微调漂目即可垂钓。此办法需提前准备齐全,准备较为繁琐,但精准度及灵敏度较高,且适用于全国大多数2.5米以下无激流水域。希望对你有帮助。

钓鱼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底

3,钓鱼时调高目是调灵还是调顿

浮漂是我们钓鱼人的第二双“眼睛”在我们作钓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相信有很多钓友认为“只要钓点有鱼,就能钓上来,如果没有鱼,在怎么调也没有用”而且这种观点的人肯定不在少数。是的,调漂是建立在钓点有鱼的基础之上的。同一个钓点,饵料也得当,其它因素也一样的情况下,这时浮漂调钓是否得当,鱼获的影响就差大了。还有一种逻辑上的错误,就是某人只是简单的调了下,就比那个谁精细调漂钓的还多呢,实际上是忽略了调漂之外的因素去比较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我相信精细调漂一定会比简单调漂的鱼获好。那么如何调漂才算好呢?调漂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所有因素考虑。不能单纯的调几钓几,什么季节、在哪里钓、鱼情水情怎样、钓什么鱼、采用的饵料、鱼钩大小、是什么漂型、漂尾粗细如何。在很多因素都确定的情况下调几钓几是没什么现实意义的。万变不离其踪,所谓调漂的目的,就是好上鱼。原则就是要方便鱼的吃饵入口,同时也方便我们看到鱼吃饵的动作,做出提竿反应。通过浮漂的变化,调整钩饵在水下的状态,直到调整到鱼容易吃,吃了你就能看见。就像化老师常说的,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鱼,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然而确定钓目,就是调钓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无论你想调5目也好,调3目也罢,都不要太较真,当调目确定后,钓几目却非常关键,直接影响作钓的上鱼效率。不要看见别人调5钓3上得好,你也盲目的调5钓3,虽然调钓一样但钩饵在水下的状态有可能完全不同。除非其它的因素都一样。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钓目。到底是钓灵好还是钓钝好?这是很多钓友非常关心的问题,说实话这个真的不好说,但是这个可以控制。钩在水下的状态越自然,鱼就越方便吞食,如果钩饵被子线绷的很紧,就越不方便钩饵入口,无论你是钓灵还是钓钝,都可以把下钩控制得很自然,只是难度不同。当钓灵的时候,下钩到底,如果上饵能把浮漂压到下子线微弯,此时下钩饵完全卧底,鱼吃下钩饵最方便入口。当钓钝时,上钩触底,鱼吃下钩也很容易入口。只不过这时对饵料状态要求较高,因为下钩饵的姿态是由上饵来控制的,如果上钩饵料太轻,就会导致下钩被拉得很直,鱼吃上钩饵的概率较小,吃下钩可能性也不是太大,只要鱼一碰到钩饵或者大鱼远远的一吸,就可能出现一个小的顿口,这时很难打到。如果饵料控制好,钓灵见顿口的概率还是很大的。钓钝时 通过提高钓目,上钩可以挂轻饵始终保持上钩到底,下钩饵卧底,鱼吃下钩会方便的多,虽然上钩中鱼依然很难,不过下钩中鱼就足够了。此时对上钩饵料状态要求就相对较低只要就保证下钩饵方便鱼的进口状态就行。特别要注意的就是钩距问题问题,如果钩距过大,那么下子线弯曲比较厉害,此时如果鱼吃下钩饵的动作比较轻的时候,是很难看到口的。无论是钓灵或者钓钝,钩距的问题都要特别注意,一般1到2个钩距都是比较恰当的。现在,钓灵好还是钓钝好,自然就好确定了,同时对于调几钓几也心中有数了。切记不可教条主义,再好的浮漂,如果调钓不好,也无法发挥好的效果。对不同的鱼情、水情要灵活变通。
目数露的越多越钝,
调顿
打个比方,如水深2米,你调5目,钓2目,如果你想钓钝点,你就把漂上移一目两目,这时候的鱼钩就是双沟触底了,就是钓钝鱼漂上移,钓灵鱼漂下移…,
单纯调高目是调钝,但要看你钓几目。你调7目钓5-6目,是钝钓灵,整个钓组是灵的;调7目钓7目以上,是调钝钓钝,整个钓组是钝的。调目越低,钓组的稳定性越好,因此台钓用调4钓2的调法比较实用,既便于观漂,又有稳定性。在钓鱼实践中,调钝钓灵,调钝钓钝以及调灵钓钝,调灵钓灵等调法,根据具体情况都时有用到。

钓鱼时调高目是调灵还是调顿


文章TAG:鲤鱼  双沟  间距  多少  鲤鱼双沟间距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