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钓鲢鳙是单钩好还是双钩好

其实单钩一样可以钓上。不过用双钩的中鱼率要高一些。本人钓鲢鳙,经常用双钩,钩距10公分左右,上钩搓大饵,下钩搓小饵,往往是下钩中鱼。原因是上钩的饵料雾化散落,鲢鳙在吸食时,将下钩吸入。而只用单钩的话,鲢鳙必须把固态的饵团全部吞入口中,这就要求鲢鳙的摄氏积极性很高,就饵动作很大,等于提高了中鱼的难度。

钓鲢鳙是单钩好还是双钩好

2,大家谈谈钓鲢鳙的方法要手竿的

我经常钓鲢鱼,简单谈谈我的心得,望采纳。 首先是鱼饵,我试过很多浮钓用的商品饵,但觉得最好用的是基础饵“雪花粉”,其他有香味的饵料太招小杂鱼了。当然,里面要加东西,蒜粉,鲢鱼喜欢蒜味的(大概一袋雪花粉配小袋的蒜粉一袋就可以了)。还可以加一些白粉,增加雾化效果。饵和好了以后,如果觉得雾化太快,就反复搓揉来适当增加饵的粘度,大概在饵入水后一分钟左右完全化掉最好。 调漂吗,我认为没太多讲究,大一点的漂,带饵调到视标中间部分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双钩不挂饵,饵要挂在钩的上面5-10公分,我的做法是用太空豆将一个小弹簧(圆珠笔内的弹簧剪一半就够了)固定在一根子线上,饵就捏在弹簧上。以前很多人认为我们这样钓是在锚鱼,但是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结论,钩钩进嘴,而钩上挂饵钓的,有很多是鱼钩挂到鱼身上的,因为再轻的鱼饵雾化后还是会缓缓下沉,饵挂在钩的上方,正好雾化下沉到鱼钩的附近,在鱼钩附近形成一团雾区,鲢鱼过来吸食,鱼钩入嘴,中鱼。有人说饵捏在连接环上,也可以,但我认为有个弹簧固定的话,鱼饵雾化会更加均匀。 最后就是找鱼层了,先从一漂深开始做窝,抽几竿后就慢慢加深,直到找到鱼层为止。当然,如果是到了深秋,天气凉了,水层肯定要钓的深一点。 至于鱼漂的信号,主要就是顿票和黑漂,动作都是比较稳的那种。 鱼竿长度一般在4.5米-5.4米。 经验之谈,莫见笑。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最好是4.5米的混养竿。钓竿:4.5m或5.4m 超硬调杆。杆长是为了更好的遛大鱼,杆硬是为鱼钩更快的刺入鱼体。饵料:1.钓浮 东峻鲫鱼饵6+雪花粉4+白粉适量, 钓浮时开饵是关键,即一定要控制好雾化程度。 2.钓底 东峻鲫鱼饵4+锦龙4+雪花粉2线组:1.钓浮 2#子线,4#大线,线号可根据鱼的大小适量增建,7#细条钩,鲢鳙不像其他鱼类有吸食的动作,它是吧唧嘴巴,*鳃部过滤来吃取食物,因此钩条细的钓钩才好弄进它的嘴巴。6#巴尔杉木浮漂,带饵调2钓2。 2.钓底 4#子线,6#大线,15粗条钩。9#巴尔杉木浮漂,带饵调4钓1,其实底钓 鲢鳙是连钓带挂。其他:12米的失手绳1-2条。 钓鲢鳙一定要打重窝子,最好是三人以上同钓,早晨水凉时可钓底,中午天热时可钓浮。[] 查看原帖>>
可以把平时钓鲤鱼和鲫鱼的香食放在太阳下晒半天到一天,变成稍微有点馊味的鱼食,就可以钓鲢鳙,鲢鱼和鳙鱼是上层的鱼,可以采用半浮钓,效果不错

大家谈谈钓鲢鳙的方法要手竿的

3,下雨天能钓鲢鳙吗

鲢鳙的手竿钓法分浮雕和底钓,按说下雨应该影响不是太大,但一定会受些影响,因为鲢鳙一般吃饵都非常谨慎,从我们平时垂钓鲢鳙时的浮标语言就可以看出来,一般十三目的台钓浮标我们通常把它调至8目以上,甚至标肩处,钓目为3目或2目左右,鲢鳙吃饵时最多表现出来的就是一到两目下顿信号,如果出现黑标或3目以上的下顿,说明都是个体较小的鲢鳙。且鲢鳙又属于中上层鱼种,所以下雨时,水面上的涟漪及雨滴敲打水面的声音,都会对鲢鳙吃饵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有两种我平时垂钓鲢鳙的方法,仅做参考。1、浮钓鲢鳙。浮标调到标肩,钓四目以下任何钓目。垂钓水深为钓点水深的三分之二,如发现浮标上下左右晃动,但是不吃饵,说明鲢鳙在饵料深度的上方,应向上调整饵料深度,经过反复调整,根据吃饵情况,确定鲢鳙的真实泳层。垂钓鲢鳙的饵料味型其实不太讲究,腥香酸臭均可,关键是饵料状态。鲢鳙饵的雾化效果必须非常好,这是垂钓鲢鳙成败的关键所在,一般浮钓鲢鳙的饵料应在入水两分钟内全部雾化完毕。同时应在饵料中添加至少一半的轻比重饵料,如纯麸或膨化饲料粉末等,保证鲢鳙饵在水中雾化后产生横向及向上漂浮的效果,以便形成柱状雾化区。抛竿频率保持一致,饵料大小保持均匀,浮标出现下顿信号后扬竿称鱼,溜鱼时应张弛有度,是保证与鱼获的关键。2、底钓鲢鳙浮标调整至7到8目,钓目为2到3目,保证下饵到底,上饵悬空,这里有一个小窍门,上下钩距保证在3-4个钩距,上钩饵料雾化时产生的雾状区域会将下饵掩盖住,提高下饵的隐蔽性,同时方便鲢鳙吃饵。饵料雾化状态同样是底钓鲢鳙的关键所在,要保证从饵料入水至饵料到底30秒内,饵料全部雾化完成。子线长度在40厘米以上,延长饵料下落时间,专打截口,提高中鱼率,饵料在下落过程中出现加速下沉、停顿、上顶等信号后及时刺鱼。3、线组配置针对鲢鳙上钩后冲劲大的特点,钓竿采用中硬或硬钓,便于控鱼;钓钩建议采用新关东无刺型,此钩型刺鱼准确率高,钩条粗细适中,适合垂钓鲢鳙。钓线宜采用质地柔软的碳素线,主线线径不宜低于1.2,子线不宜低于1.0。浮标宜采用竹脚浮标,翻身快,便于打截口。以上是本人在平时垂钓鲢鳙时的一点心得,失实之处,请各位钓友指正。谢谢
可以钓。按说下雨应该影响不是太大,但一定会受些影响。鲢鳙一般吃饵都非常谨慎,从我们平时垂钓鲢鳙时的浮标语言就可以看出来。用红虫子做诱饵,把铅坠弄轻采用钓浮鱼的方法。用锚钩,把饵料置在锚钩上方1寸处,待鱼漂显示哆嗦紧触时,赶紧起杆,用锚钩挂鱼。
鲢鳙的手竿钓法分浮雕和底钓,按说下雨应该影响不是太大,但一定会受些影响,因为鲢鳙一般吃饵都非常谨慎,从我们平时垂钓鲢鳙时的浮标语言就可以看出来,一般十三目的台钓浮标我们通常把它调至8目以上,甚至标肩处,钓目为3目或2目左右,鲢鳙吃饵时最多表现出来的就是一到两目下顿信号,如果出现黑标或3目以上的下顿,说明都是个体较小的鲢鳙。且鲢鳙又属于中上层鱼种,所以下雨时,水面上的涟漪及雨滴敲打水面的声音,都会对鲢鳙吃饵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有两种我平时垂钓鲢鳙的方法,仅做参考。1、浮钓鲢鳙。浮标调到标肩,钓四目以下任何钓目。垂钓水深为钓点水深的三分之二,如发现浮标上下左右晃动,但是不吃饵,说明鲢鳙在饵料深度的上方,应向上调整饵料深度,经过反复调整,根据吃饵情况,确定鲢鳙的真实泳层。垂钓鲢鳙的饵料味型其实不太讲究,腥香酸臭均可,关键是饵料状态。鲢鳙饵的雾化效果必须非常好,这是垂钓鲢鳙成败的关键所在,一般浮钓鲢鳙的饵料应在入水两分钟内全部雾化完毕。同时应在饵料中添加至少一半的轻比重饵料,如纯麸或膨化饲料粉末等,保证鲢鳙饵在水中雾化后产生横向及向上漂浮的效果,以便形成柱状雾化区。抛竿频率保持一致,饵料大小保持均匀,浮标出现下顿信号后扬竿称鱼,溜鱼时应张弛有度,是保证与鱼获的关键。2、底钓鲢鳙浮标调整至7到8目,钓目为2到3目,保证下饵到底,上饵悬空,这里有一个小窍门,上下钩距保证在3-4个钩距,上钩饵料雾化时产生的雾状区域会将下饵掩盖住,提高下饵的隐蔽性,同时方便鲢鳙吃饵。饵料雾化状态同样是底钓鲢鳙的关键所在,要保证从饵料入水至饵料到底30秒内,饵料全部雾化完成。子线长度在40厘米以上,延长饵料下落时间,专打截口,提高中鱼率,饵料在下落过程中出现加速下沉、停顿、上顶等信号后及时刺鱼。3、线组配置针对鲢鳙上钩后冲劲大的特点,钓竿采用中硬或硬钓,便于控鱼;钓钩建议采用新关东无刺型,此钩型刺鱼准确率高,钩条粗细适中,适合垂钓鲢鳙。钓线宜采用质地柔软的碳素线,主线线径不宜低于1.2,子线不宜低于1.0。浮标宜采用竹脚浮标,翻身快,便于打截口。以上是本人在平时垂钓鲢鳙时的一点心得,失实之处,请各位钓友指正。

下雨天能钓鲢鳙吗


文章TAG:怎么  怎么样  单钩  还是  钓鲢鳙用无刺钩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