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山村咏怀是一首什么诗

山水田园诗

山村咏怀是一首什么诗

2,一去二三里的古诗用书法写

《山村咏怀》宋代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释义:我在野外游玩,不知不觉竟走出去了二三里远,不远处一个小村庄笼罩在袅袅炊烟中,村庄很小,只有四五家住户。村里零零散散地坐落着六七个精巧的亭子,还有很多开满鲜花的树,大概有八,九,十棵。作者简介: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故里在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幼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赏析:写这首诗时,作者正在河南辉县游玩。时值阳春三月,乡村一片迷人的田园风光,朴素自然,清新优美。因此,他的心境是安宁的,是没有尘世杂物的,是纯净而闲适的。也唯有如此,才能写出这样一首朴素至极却意味悠长的佳作来。首句“一去二三里”平铺直叙,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词语,就像乡间的泥土一样朴实无华。“一去”直言作者兴致高昂,心情愉悦,因此一路上不急不缓,走着走着就走了二三里路,不远也不近,一切刚刚好。“二三里”虽是虚指,但也说明作者并没有走的很远,也没有走地很急。第二句“烟村四五家”,作者缓缓徐行,在这里,作者既没有写艳丽的春花,也没有写青青的芳草,更没有写喧闹的鸟鸣,而是选取了山村人家来描写。一是暗合诗的主题“山村”,二是营造处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来:炊烟袅袅,几家农舍在烟雾种若隐若现,就像一副写意的水墨山水画一般,充满了朦胧的艺术美感。这远比姹紫嫣红鸟语花香要清新脱俗,要美丽淡雅。这也显示了作者不俗的气质和魅力!第三句“亭台六七座”就暗暗切合了首句的“一去二三里”,说明作者走地不急不远,走走停停,边走边看,边走边歇息,一股淡淡的闲适之意跃然纸上。而且这里的“六七座”虽然也是虚指,但是也和“二三里”一样说明作者游春的行程不是很远,没有特定的目的,没有特定的路线,随意地走,随意地看。这才是赏春的正确打开方式。末句“八九十枝花”,如果全句到这里还不写一些花花草草的话,那么整首诗似乎就显得过于寡淡了,就会过犹不及,像白开水一样让人感觉索然无味了。春天,繁花盛开,这是最美丽也最明显的自然现象。没有了春花,春天就会失去色彩,就会黯淡无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的古诗用书法写

3,一去二三里烟春四五家诗名是什么

诗名为《一去二三里》
诗名《山村咏怀》,一作《一去二三里》,也称《蒙学诗》

一去二三里烟春四五家诗名是什么

4,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作者是谁

出自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五言绝句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质朴素淡,令人耳目一新。曾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

5,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出自哪首诗

山村咏怀
北宋理学家邵雍
山村咏怀 邵康(宋代理学家)
出自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名不详,一作《一去二三里》,一作《山村咏怀》

6,你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前两句和名字诗名是什么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全诗如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释义: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7,关于书法的诗词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饮中八仙歌》
1.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苏轼《和子由论书》2. 云寿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王冕《挽吴孟思》3. 吾家读书法,一字亦当核。———陆游《晨起》4. 古有忘言行畏垒,今无书法可柴桑,———陈杰《和曾平山见贻蚤自温荣挹艳香韵》5. 三古绝编徒自圣,二王书法恐非臣。———李石《扇子诗》6. 书法严贬褒,明辨邪正要。———刘黻《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7. 太史藏书法,门生助绋讴。———李白《赠司徒兼侍中宋宣献挽词四首》8. 苏公书法自颜行,犹谓蔡公居第一。———赵蕃《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9. 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周必大《送张端明赴召》10. 云涛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王冕《挽吴孟思》

8,描写书法的诗词

琴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棋 弈棋二首呈任渐 黄庭坚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有约 司马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书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梅尧臣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锺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余。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愿稚小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石苍舒醉墨堂 苏辙 石君得书法,弄笔岁月久。 经营妙在心,舒卷功随手。 惟兹逸群气,扶驾须斗酒。 作堂名醉墨,挥洒动墙牖。 安得浊酒池,淋漓看濡首。 但取继张君,莫顾颠名丑。 [画] 贫士吟 唐伯虎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 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 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 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李白 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 登舟既虎啸,激水方龙战。 惊波动连山,拔剑曳雷电。 鳞摧白刃下,血染沧江变。 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 题旧写真图 白居易 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 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 岂止十年老,曾与众苦并。 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 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 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 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 所恨凌烟阁,不得画功名。
铁画银钩 除了这个我是想不出来了 希望帮到你

文章TAG:书法山村咏怀古诗书法  山村  怀古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