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鱼儿为什么不吃饵,春季水温十度以上鱼为什么不吃钩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3-10 13:15:05
1,春季水温十度以上鱼为什么不吃钩
过几天就好……突然晴天虽然气温一下子上来了但是水温还很低……鱼儿经过一个冬天的煎熬,现在会游到有阳光照射而比较温暖的地方来活动,在有阳光的日子,在浅滩用蚯蚓钓可能会好一些。可能鱼经过冬天体力跟不上,如果你去的地方定期放鱼效果会好一点。
2,春季钓鱼技巧水库钓鱼为什么有大鲤鱼却不来吃饵料
1. 钓位有讲究鲤鱼生性机敏,喜欢安静的环境,尤其是有水草、木桩、树丛等环境较复杂的地方,这些地方可以使鲤鱼感觉到安全,又食物充沛,易于藏身,利于繁殖后代。钓点要远离人声、杂声的僻静处,要尽量少走动,被惊动的大鲤鱼一般不会再回来。春季刚刚到来的时候,鲤鱼还是不常去浅水区,等到水温升高的时候,它们才会离开久居的深水区,到浅水区去觅食。此时要观察滩边是否有草。有草就可以钓近钓浅,无草则适当钓远一点。另外如果没有水草,那么建议水肥钓浅,水质瘦则适当钓深一点。2.水温决定鱼口水温的高低,对于鲤鱼的摄食量的影响还是比较直接的。一般来说,水温在20摄食度至25摄氏度时,食欲最强,鱼口最好。当外界温度低于5℃的时候,它们就不怎么开口了。繁殖前后是鲤鱼进食的高峰期,鲤鱼一般在五一前后繁殖后代,繁殖期间不进食,繁殖期大约一个月左右。尤其是在繁殖前食欲旺盛,也就是春季。此外,鲤鱼对低温跟低氧的耐力比较差。所以,在自然水域作钓,大家要选择昼夜温差小的时间段出门。如果前一天的天气比今天稍微高一点,就是钓鲤鱼的好时机。3.饵料重腥香甜由于鲤鱼个头比较大,所以食量也不小,尤其在春季产卵前夕,得打大窝引诱。这里要注意的是鲤鱼生性狡猾,在开始的时候不进窝,喜欢在50厘米到1米的地方来回转动,确定安全了才会进去吃食。因此,我们在打窝的50厘米的地方下钩是明智之举。大家都知道一个钓鲤鱼选饵味型的钓谚:“春腥、夏臭、秋香、冬甜”。经过漫长的冬季,鲤鱼早已经是饥肠辘辘,身体急需养份能量,也是为了繁殖做准备,它们食性复杂,但对腥味和香甜的味型非常喜爱。4.推荐钓鲤的配方2. 老三样:一品鲤*3+野钓7号*1+大无双*0.5+超诱0.5+尺上*0.5+麝香米水比:散炮——1:0.5饵团——1:0.83. 新三样:螺贝鲤*2份+鲸食*1份+大新鲫*1份(黑坑适用)水比:散炮——1:0.5饵团——1:0.84. 钓友推荐:这个配方是钓友经过大棚钓鲤的实践得出的结论。原糖颗粒粉*2+鲸食*1+螺贝鲤*1+钢蛋*1/2+尺上*1+新四季*2(偷驴的话再加两份激活)如果选好了垂钓时机,再准备好这些精心搭配的盛宴,鲤鱼再狡猾估计也得乖乖就范了。
3,鱼为什么不吃饵
为什么不吃饵?这是最令钓鱼人头疼的问题。这时,不要太急,我们要及时分析,并检查自己的漂、饵、钩、坠、线等是否用的得当,然后再来对症下药,这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这是最令钓鱼人头疼的问题。这时,不要太急,我们要及时分析,并检查自己的漂、饵、钩、坠、线等是否用的得当,然后再来对症下药,这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鱼不食饵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我略说几种: 1、饵料是否雾化过好 饵料雾化太好,鱼诱过多,窝过大、过乱,水的能见度过差,鱼儿只闻得到气味而食不到饵。这时,应果断地换饵,控制雾化,让鱼来之,安之,食之。 2、鱼饵是否过腥、过香,味道是否过重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会明显地觉得窝中鱼偏杂、乱,鱼只在窝边游动,不进窝中食饵。调整配方,重新拌饵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一点尤其要提醒那些平时喜欢用麝香、羊油、阿魏等小药的钓友,千万注意加小药的量。 3、鱼饵是否对路、适口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出现在有喂食习惯,偏口厉害的池塘中。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常喂的饵,或以常喂的饵为基本饵来调配你的钓饵。同时注意不要把饵拌得过硬、过松。过硬,适口性差,就是有个把讯号,你一提竿,整个饵原样从鱼嘴中提出。在水的阻力的作用下,饵虽然在上行的过程中化掉了,但中鱼是不可能的;过松,钩饵到底,只剩空钩,这也是漂不动,不上鱼的一个原因。 4、窝料是否打得过重、过厚 打窝料也是有讲究的,打少了,鱼不聚窝;打多了,留在水底,特别在天气热的时候,随着气温升高,窝料发酵,氧气被大量消耗,窝中严重缺氧,鱼儿大多在窝上或窝边穿梭,不爱进窝,偶尔进窝,也不咬钩。这种情况,在钓鱼比赛的后两场,尤其容易出现,应该引起大家注意。 5、水底淤泥是否过厚 如果是塘底淤泥过厚,则应改用载铅量大的,能称得住饵的漂;或者减少铅皮,把漂调到能把饵称在淤泥之上;或者改用较轻比重的饵料,总之,要把饵团落在淤泥之上,否则,饵入淤泥,犹如石沉大海,鱼想吃吃不到,自然也就不会出鱼讯。窝中有鱼有什么用? 6、子线是否过粗、过硬,钩子是否过大,钩条是否过粗,坠子是否过重 子线过粗、过硬,跟棕丝、胡须一样,不利于鱼索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刁滑的鱼儿;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鱼体小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这些情况,鱼没法咬钩。但只要小试就能找到问题,然后换换钓组或作些相应的调整即便OK。 7、鱼层是否起了变化 钓鱼人一定要留心,在垂钓中鱼层的变化也是常有的事。只要你脑中有这概念,就不怕。它变你变,谁怕谁;它变,你不变,当然钓不到鱼。如果鱼层较乱,我们还可以试试打穿程。一句话就是用积极的态度,尽量使你的钓棚和鱼层一致,鱼讯自然也就有了。 8、鱼儿是否受惊 鱼受惊一样会影响食饵。鱼受惊有好几种原因,有时是因为突然的震动和响声或提竿中鱼又跑鱼,有时是因为鱼被钓了又放,放了又钓,嘴巴都受伤或发炎,有时是因为在比赛期间不注意,被钓上的鱼又直接放入水体,等等。这时,作为钓手应该做的是尽量小心谨慎,鱼中钩后要迅速提离窝点,尽量不跑鱼。在钓的过程,还应该主动并不厌其烦地逗引。 9、天气因素 有鱼不吃饵的主要原因如果是来自气候的骤变和综合因素(气候骤变、受惊、缺氧等)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对一个钓鱼人来说,那是最为悲惨的事,你将真正面临着一场考验,真正体验到鱼口难开的滋味。碰到这种情况,我认为一定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要措施得当,也没什么可怕的。要有信心、耐心,线、钩、坠、漂等细化、小化,要用拖、提、抖等不同方式不断引逗,集中精力,抓住每个微小的讯号,变被动为主动。相信吧,“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是我们至理的名言。 上面我说的这九点,你认识到了几点呀,最后要说的是,一个钓鱼者的心态问题很重要,垂钓水平和经验更重要。因为气温、水温都比较低,所以鱼不肯吃饵。所以应该选择水较浅、向阳的地方进行垂钓。
文章TAG:
春季鱼儿为什么不吃饵春季 鱼儿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