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鱼咬钩浮漂不动,鱼咬钩浮漂动作不明显和什么有关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8-29 20:13:27
1,鱼咬钩浮漂动作不明显和什么有关
和季节有关。你的漂,线,坠,钩,脑线配比有关。冬天钓鲫鱼细线,小漂,轻坠,小钩,短脑线台钓,用活饵。不用打窝。记住漂要调的灵。冬天在晴天中午下钩。根据你当时垂钓时的情况来定
可能是你的漂太顿获签批太重
可以尝试一下加减铅皮,把票跳的另一点,效果就会不一样 你的铅坠可能过大,使浮漂很顿或者是铅坠落低鱼在吃饵的时候动作在浮漂上表现很小。你可以在浅水试一下,看看你的是铅坠落地还是双钩落地 如果是前者就去点铅皮 要一点一点去。你可以在百度视频里搜 调漂技巧 里面有详细的介绍1:主线太粗了,影响上下浮动的速度和的小。
2:坠太重,太小心的鱼就不会拖动的。
3:漂的浮动可以坠和鱼的大小品种来定,把它调到悬坠试试看。
2,钓鱼时候鱼上钩了为什么浮漂不动
很有可能是铅坠太大了,铅坠被固定住了子线太长,鱼咬食后并没有走动,只是在原地,所以看不出浮漂动作,只有当鱼拖动铅坠后,浮漂才可能有动作。把铅坠去掉些,再把铅坠固定,让铅坠有10厘米左右的活动空间,最后把子线剪短。再不行可以换小铅坠,细线、小鱼钩(5、6号钩均可)、浮漂改小号的。1. 粗调——找底 找好钓位后,根据对象鱼先开饵,利用发饵的时间进行调标。先在下钩挂大点的铅皮找底(水底可能有浆层,挂下钩找底有利于后面的精确找底),让视标露1目,并在以钓点为圆心,半径15厘米的圈内,前后左右多试几次——充分掌握钓点的水底情况。 2. 粗调——调目 粗调找到底后,将浮标下移15厘米(一定要超过预定调目的长度),修剪铅皮直到调目为4。 3. 精调——找底 这一步非常重要!切记这时先不要上移浮标,而是先在下钩搓上单饵抛出,看看这个饵球是否能让浮标刚好没入水中(最好是平水)。我称此饵为“基饵”(一定要用手食,其它的代用品不可取,会对调钓有很大的影响),并记住这时饵团的大小。找好“基饵”后再将浮标上移15厘米,下钩挂“基饵”进行找底。我让浮标露出4目(即等于调目)。4. 找好后,再于上钩挂“基饵”抛出,看看此时浮标露几目——假设此时标露2目。这时我们可以知道上下两钩的间距在浮标的示目上大约是差2目,而这2目就是我们判断上钩是否离底的依据。是因为铅坠太大,并且铅坠被固定,子线太长,鱼吃食后并未走动,只是在原地,所以看不出浮漂动作,只有当鱼拖动铅坠后,浮漂才可能有动作,建议使用跑铅钓法,不固定铅坠,让铅坠有10厘米活动空间,减短子线长度,即可
3,浮标不动鱼已吃钩
下面是20种吃钩提竿的方法: 1.浮标轻点轻触。多为鲫鱼在试探,连点连触则提竿。 2.浮标微微上升一点,徐徐下沉一目半目,说明鱼已吃稳,可提竿。 3.标尾缓缓顶起,只送半目或最多一圈,然后漂标不动,是提竿时机。 4.浮标偶尔慢慢下沉。不可忽视,动作越慢说明鲫鱼越大。 5.浮标微微颤动后,略沉半目至一目,标动即停止,这时提竿时机为浮标刚刚下沉,其过程很短,垂钓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迟缓,即会痛失良机。 6.浮标一点一点,连续点动,动作很小。也是鲫鱼已吃稳的迹象,即可提竿。 7.浮标点动后,接着慢慢上送。动作越慢鲫鱼越大,动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鲫鱼。 8.浮标轻轻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即提竿。 9.浮标有力猛点时。只点一下动作大,不下沉也不上送,鱼饵已吃到嘴里,鱼儿较大应及时提竿。 1 0.浮标横向移动,还有点向下的动作,即提竿。 11.浮标横移。不送标也不黑标,只作平行横向移动,此时鱼已咬钩,可提竿。 12.未见浮标下沉,但送标时往往是大鱼。说明鱼已吞饵,提必获鱼。 13.浮标微微颤动时,连续不停,鱼已咬钩。 14.浮标突然快速下沉,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鲫鱼咬钩。 15.浮标横卧水面不沉不动。这往往是大鲫鱼半路咬钩,及时提竿起鱼。 16.浮标在水面微微连续点颤、轻送或轻沉,是鱼咬钩,应及时提竿。 17.找窝及试点时,如果空钩下送,浮标不下沉或突然下沉,往往是鱼咬空钩,及时提竿,此种情况较少。 18.送标后浮标迅速恢复原状,标为一目送平后又恢复原状,出现这种现象多为虾蟹脚拨动所致,起竿多为空竿。 19.黑标后迅速恢复原状,标相为一目斜向入水,然后恢复原状,多为小杂鱼咬钩,不必提竿。 20.浮标在水下忽闪一下。这是鱼儿碰线所致,不必提竿。
文章TAG:
为什么鱼咬钩浮漂不动为什么 什么 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