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啥不见漂动 提竿却有鱼上钩

冬天鱼吃钩动作小口轻,浮漂的浮力大小和铅陀不相配,买20块钱以上的浮漂比较好,灵敏度较高。
不难解释,瞎猫碰见死老鼠
鱼漂太大,要不就是鱼钩到水底了
没有动

为啥不见漂动 提竿却有鱼上钩

2,钓鱼时候鱼上钩了为什么浮漂不动

很有可能是铅坠太大了,铅坠被固定住了子线太长,鱼咬食后并没有走动,只是在原地,所以看不出浮漂动作,只有当鱼拖动铅坠后,浮漂才可能有动作。把铅坠去掉些,再把铅坠固定,让铅坠有10厘米左右的活动空间,最后把子线剪短。再不行可以换小铅坠,细线、小鱼钩(5、6号钩均可)、浮漂改小号的。1. 粗调——找底   找好钓位后,根据对象鱼先开饵,利用发饵的时间进行调标。先在下钩挂大点的铅皮找底(水底可能有浆层,挂下钩找底有利于后面的精确找底),让视标露1目,并在以钓点为圆心,半径15厘米的圈内,前后左右多试几次——充分掌握钓点的水底情况。   2. 粗调——调目   粗调找到底后,将浮标下移15厘米(一定要超过预定调目的长度),修剪铅皮直到调目为4。   3. 精调——找底   这一步非常重要!切记这时先不要上移浮标,而是先在下钩搓上单饵抛出,看看这个饵球是否能让浮标刚好没入水中(最好是平水)。我称此饵为“基饵”(一定要用手食,其它的代用品不可取,会对调钓有很大的影响),并记住这时饵团的大小。找好“基饵”后再将浮标上移15厘米,下钩挂“基饵”进行找底。我让浮标露出4目(即等于调目)。4. 找好后,再于上钩挂“基饵”抛出,看看此时浮标露几目——假设此时标露2目。这时我们可以知道上下两钩的间距在浮标的示目上大约是差2目,而这2目就是我们判断上钩是否离底的依据。
是因为铅坠太大,并且铅坠被固定,子线太长,鱼吃食后并未走动,只是在原地,所以看不出浮漂动作,只有当鱼拖动铅坠后,浮漂才可能有动作,建议使用跑铅钓法,不固定铅坠,让铅坠有10厘米活动空间,减短子线长度,即可

钓鱼时候鱼上钩了为什么浮漂不动

3,httpwwwyujushowcomayugoupinpai20140324731html 鱼为什么

 多人同在一个水域垂钓,(渔具大全)别人不断上鱼,惟独你的漂子纹丝不动,出现这种情况,就不能一味地“傻等”。必须仔细查找原因,找出症结所在,采取相应对策,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①如果你的窝中压根就没有“鱼星”迹象,毛病很可能出在诱饵上—你的诱饵不对鱼的口味,自然鱼就不领情,也不排除垂钓位置不当—窝子打的不是地方。这时当务之急应是首先更换诱饵或调整饵味,将自己所带饵料分别试用,看哪一种管用。最好是查访一下临近上鱼钓友的配方,这样更便当,倘若人家不愿“透底”,切不可勉强。若换饵后半小时(最多I小时)仍不见起色,说明问题可能并不在饵上.这时就该断然放弃此窝点,另选别处打窝,方有希望。  ②如果你的诱饵、钓点都没有什么问题—窝子里不时有“鱼星”泛起,说明窝中有鱼,但抛钩后就是无声无息,这时就要考虑下述问题:  A.是否钓具组合不匹配,饵钩没有沉到水底?(钓底时)或是坠子太轻,致使饵钩悬空?还是底下有草、有树枝等障碍物将钩子托起?抑或铅坠过重将饵钩拖入淤泥里?  B.是不是钓线过粗鱼儿害怕,鱼钩、鱼饵偏大.小型鱼吞不进去?或是诱钓饵味不一?还是炸弹钩的饵钩已分离?上述环节存在其中之一,必然会影响上鱼。若属坠子过轻或过重,应立即更换重新调试;鱼钩号大,钓线过粗,均应换成合适的;钓饵偏大,诱钓饵味不一致,就要重新换饵;饵钩分离则应将黏、散度调得适宜;如是水底有障碍物,就得另换地儿,当然采取舍弃坠的办法也并非一概不可以,但这样一来只能是钓浮鱼。采取上述措施后如还不见漂动,那一定是钓饵有毛病.应立即更换钓饵,只要有一条鱼上钩,就说明钓饵基本对路。倘若上了一两条又没了动静,切不可又生怀疑,应耐心等待,或许因为气温、风力、风向的暂时影响,人影、竿影、外界干扰都有可能构成鱼不咬钩的因素之一。这时不妨先到别的窝子去钓,过一段时间再回来,说不定会有好戏。

httpwwwyujushowcomayugoupinpai20140324731html 鱼为什么


文章TAG:有鱼上钩漂不动为什么有鱼  上钩  不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