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解酒的中药配方

用葛花解酲汤:葛花10.猪苓10茯苓10砂仁6豆蔻6泽泻10生姜6青皮6橘红10木香6人参10白术10神曲10.即易得又便宜。此方虽能解酒,但还是少饮为宜。“肝硬化偏爱嗜酒徒”。
请服用江南春
有个解酒茶的方子可以试试:乌梅数个,入花茶同饮即可! 此方简单,也容易采购可以试试!另酒醉可试试给他点内关劳宫等穴位!
纳洛酮3支1次打上,立刻痊愈。呵呵
一楼兄台的方子很好,但不免有些烦琐,.猪苓10茯苓 砂仁6豆蔻 人参10白术本人认为各去一,加柴胡12,生姜葛花加量更为妙
【配方:雷公藤9克,川草乌5克,细辛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土鳖虫15克,白芷10克,骨碎补10克,威灵仙30克。青风藤10克,海风藤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草红花15克,川芳9克,全虫(蝎子)3克,蜈蚣3条,1000毫升52-62度二锅头浸泡一周后取用】然后雷公藤不好买可以用5g七叶草代替。这个酒是用来【外敷】的,不是食用的,主治外因导致的腰痛。我身边有腰突和腰肌劳损的用过,确实有用。

求解酒的中药配方

2,解酒的中药材药材有哪些

枳椇子,肉豆蔻,葛花,刺梨等都可以解酒。其中,根据枳椇子能够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从而达到护肝解酒的效果。肯迪醒就是以枳椇子为主要原料的解酒饮料——每百毫升含枳椇子浓缩液1.3%。
葛根15克+少许茶叶,煮水喝,酒前防醉,酒后解酒。
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笔者注)煎汤。”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其“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以上则是关于常见的能够解酒的中药材介绍,如果需要经常应酬,那就备上“奇效堂醒酒露”,解酒护肝且服用方便,堪称佳品。

解酒的中药材药材有哪些

3,中医学上酒有哪些药理作用

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对酒的药理和药性有着深刻的认识,酒是谷类和曲锁酿成的流质,其质清、其气悍,刚烈而辛窜。其性味正如《名医别录》所说:苦、甘、辛、大热。《名医别录》认为酒能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孙思邈的《千金食治》则认为酒能止呕哕、摩风瘙(治)腰膝疼痛。《食疗本草》:酒可养脾气、扶肝、楚风下气,春酒常服令人飞白。《本草拾遗》:酒具有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消忧发怒、宣言畅意之用;酒糟则可温中消食,除冷气、杀腥,去草、菜毒,润皮肤,调脏腑的作用等等。此类著述在古人医学著作中可常见。班固更是将酒推为百药之长。  中医用酒治病历史悠久,现代医学也认为酒有极好的药理作用,主要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  1.活血通脉、祛风逐寒。  酒能活血通脉、舒筋活络、祛风逐寒。古代医学家在增强中药活血化瘀作用时往往加酒服用或佐酒煎熬,另外民间对于跌打损伤、活血化瘀者,常佐酒以散瘀止痛。  2.改变药性,增强补益作用。  在众多医疗实践中发现,酒能改变一些药物的药性,增强补益功能。如生地性寒,功能养阴凉血,经酒蒸后即为熟地,味甘性温,含糖量增高,地黄素等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增强了益肾滋阴养血添精补髓的功能。女贞子用黄酒蒸熟晒干后补而不腻,补中有清,能增强有机酸类在水中的溶解度,使糖分含量增高,补益肝肾的功能加强。  3.酒是中药炮制的中药辅料。  酒是良好的有机溶剂,一般中药中的主要药效成分皆易溶于酒中,某些药物经过酒制之后能使药效成分释出,增加药物的功能。例如当归,当归内含有挥发油,经酒炒过之后药效成分在水中溶解度增加,养血活血的功能增强,香附是妇科之主帅,用酒、醋加工炮制之后能增加溶解度,使药效成分易于煎出,增强了疗效。  4.酒是调味品,具有健脾和胃,除湿矫味的作用。  《本草拾遗》:酒可厚肠胃、润皮肤、除湿气。在日常饮食中,就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酒既能解腥也能去毒,还能使食物味鲜可口,使人健脾开胃、增加食欲。  总结:酒不仅在生活饮食中不可缺少,在中医学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可以归纳为散寒滞、开淤结、消饮食、通经络、行气血、温脾胃、祛湿寒、养肌肤等。但需要提醒的是,酒虽然有这些好处,但是不能痛饮,凡事都要有个度,正如《养生要集》所说:酒者,既益人,亦能损人。因此千万不可贪杯。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中医学上酒有哪些药理作用


文章TAG:哪些中药书上有酒方哪些  中药  书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