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种钓鱼方法,看看 你是用什么钓法来钓鱼的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1-28 16:10:57
本文目录一览
1,看看 你是用什么钓法来钓鱼的
以前只到秋天去农村黑大坑 年年去黑 那时候不会钓鱼呀 穿几粒鹅毛浮子 也不调配重的粗线大钩青苞米 还往往钓获颇丰这几年鱼难伺候了 开始学台 小钩细线商品饵 还经常空军特别是今年 鱼价涨了一倍 大部分我常去的农村塘和野塘都因为城市扩建消失了只好去花50—100掐鱼 非常不爽 即使掐的好 鱼皮面也不好我喜欢台钓,玩了三十余载的传统钓,和台钓无法相比,台钓其乐无穷主要是玩的高兴.用什么钓法都行啊.............上鱼就好...........两种都用,喜欢河库塘野钓池钓。那里有鱼有水那里就有我!应该说是悬坠掉,可钓到跑铅:tianxian062:
2,各种钓法比如溪流钓台钓路亚钓的英文名字越全越好
在钓鱼上面,我玩了20多年,我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技术牛人,钓王化绍新,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钓王背后配药的人,山东的薛老爷子,不知道的人,可以去百度:山东薛老爷子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在钓鱼上面,我玩了20多年,我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技术牛人,钓王化绍新,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钓王背后配药的人,山东的薛老爷子,不知道的人,可以去百度:山东薛老爷子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路亚(英文:Lure)原意为诱惑。路亚钓最早起源于欧美,在亚洲最早是由日本兴起,逐渐传播周边国家。2008年起,中国使用路亚钓法的人群越来越多,前景甚好,其主要原因之一为路亚垂钓号称水上高尔夫,是以环保为前提,优化自然环境的优雅运动。路亚钓法即是仿生饵钓法,也叫做拟饵钓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在整个钓鱼过程中,钓者是在做全身运动,与传统钓法有着极大的差异。飞蝇钓属路亚的分支。 外文名称 fishing lure溪流钓通常指在淡水溪流中垂钓。多以昆虫等荤食为饵,用软杆钓浮。此种钓法常常具有登山和钓鱼双重乐趣。 英文名称 Stream fishing
3,谁能告诉我各种钓鱼方法方式
其实:矶钓~~日本汉字的意思~~~~就是在海边或礁石上钓鱼。使用的钓具既是~~~所谓的海竿。矶钓的人把1~~~3号的叫矶竿、3号以上的叫远投竿或石班(鲷)竿,另外海钓竿还包括筏、船、和路亚竿。有人用50%鸡饲料+20%南极虾粉+30%鱼粉,可做基料,出矶时要加诱饵虾可随你的爱好.
我国广大钓鱼爱好者最喜爱,运用最广泛的钓鱼方法是手杆钓。国内外多数的钓鱼比赛,也都是用手杆进行的,因此这里只介绍手杆钓的方法技巧。
在钓鱼前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查渔具和携带的用品(食品,雨具,饮水)是否齐全。到达垂钓地点后,不要急于撒窝垂钓,而要先观察地形,选择一个较好的钓点。如果是湖泊,水库,一般应选择港汊,狭窄地带,有水草的地段或回水湾内。如果是塘口,应选在进水处。看看水面水中有无杂草和藻类植物;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水草,荷叶,菱角叶是否被鱼咬食而残缺等等现象。此外,还要站在下风处,闻闻水上吹来的气味,从鱼腥味浓淡有无来判断塘中鱼类的多少。根据观察所得来判断,选择好的钓点。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好!建议楼主去下个梦幻西游实用工具箱V4.9版的!里面什么都有~如果需要请发QQ!
4,路亚钓鱼法是什么呢在我国适宜路亚吗
其实就是。。。生态不行。。。。路呀逼近还是要一定的鱼密度和鱼体大小要求的。。。要不就直接上管理池过瘾,。。。。正真的野外水体。。。。适合下手的很少。。。拟饵的原理 鱼儿肚子饿了是甚么都吃,特别是肉食性鱼种,攻击性强,一定会攻击拟饵,比方说鲈鱼、生鱼(鳢鱼)、鲶鱼最具代表性,草鱼、鲤鱼、大头鲢等草食性大型鱼也会攻击拟饵,常用假饵约五公分左右长度。 拟饵的选择 拟饵大致分硬饵软饵,分浮水性沉水性,市面上那么多颜色,那么多种类的拟饵,应如何选择呢? 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侧线(皮肤对水温反应),鱼儿也有,拟饵钓在视觉及侧线反应方面是最重要,视觉及侧线反应要看天气好坏,阴天用较显眼的白色与粉红色,大白天用银色或黄色,当然还要看水的颜色,水浊时可能自然色黑色或红色好用,水清时反而是青色与茶色,此外还得考虑到光的折射问题,水温及水质的问题,但是有两个颜色是绝对的,就是红色与黑色。红色是因为动物在惊吓时腹部是会呈现出的色泽或粉红色,而黑色是太阳在上,假饵在水面上,鱼在水下往上看,只能看到的颜色. 硬饵比较容易判读,丢入水中马上能明白,而软饵在舞动时就比较需要技巧,拟饵钓是模仿受伤或弱小生物的动作,必须安先在水面上拖拉看看,看这个假饵是如何跳动何时要拖拉,中层跑法呢?一定的速度一定的拉跑,明白后再抛投出去,用同样的方法去拉动. 另外,地底的高低,是否有障碍物等因素也是影响可以影响到拟饵的选择。我们要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分析,因地择饵这样才能收获多多路亚钓法即是仿生饵钓法,也叫做拟饵钓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我国的中部地区可以玩路亚,比如河南的信阳有几个大型水库可以玩,还有就是海水路亚,一般到深海比较好,浅海效果不明显
5,钓草鱼最简便的方法有哪些
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对钓鱼者来说,了解所钓鱼的特性和活动规律,是决定钓获量多少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草鱼活动规律是:最冷、最热的时候在水域的最深处;气温正常、一天温差不大时草鱼四处活动;一天内温差较大时,上午鱼在浅处活动,下午在深处或树荫下活动。草鱼属中上层鱼种,食性杂,以吃草为主,但是其它鱼吃的食草鱼也吃。常见的钓草鱼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打游击钓鱼法。所谓打游击,就是不打窝子,没有固定的钓位,这里甩两竿,那里甩两竿。此钓法不管是手竿还是海竿只适宜于初开钓1~3次的水塘或水库,水域大的塘可多钓几次,水域小的钓1~2次就钓不到了,一间塘钓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鱼就钓猾了,不会轻易上钩。此钓法正常情况下,坠离钩20厘米,漂离坠30厘米即可,如果鱼浮头,坠要紧靠鱼钩,漂离坠20厘米左右。如遇深水塘,气温低,水里有大、中、小三种鱼,漂浅了钓上来的都是小鱼,根据水的深浅,漂可由50米升至2米,这样咬钩的大都是大草鱼。 2. 浮草引鱼钓法。一间塘或水库经常有人垂钓,鱼经受的锻炼多了,变得更精灵了,垂甩竿的响声,人说话的声音,水面的响动,人的倒影,鱼都一清二楚。只要遇到上述情况,鱼就躲到远处或深处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采取浮草引鱼钓法:扯一些鲜嫩的青草在顺风的水边撤下,让其在水面上顺风漂流。这时可用海竿或手竿钩好草饵,漂放浅,把草饵放在浮草中,海竿打开绕线轮,然后人躲在一边注意看漂,只要鱼来吃草,一般会先吃钓饵。我用此钓法最多的一次钓过30多斤,最少的也有几斤。 3. 沉底草打窝钓法:经常有垂钓者光顾的渔塘,鱼经过各种各样的教训,一有动静就沉底,不轻易露面,即使露面也不吃浮草。在这种情况下,用带泥的深草或用深草捆泥石块觉到钓竿能钓到的水里。一般打2~3个窝即可,过一段时间注意观察每个草窝的动静,一但草窝处有气泡,碎草浮上水面,就说明鱼已进窝吃食了,此时可钩草饵下钓,但浮漂要放深,最好让草饵觉在底窝草的草尖处。但要注意鱼上钩后要立即拖开往别处起鱼,千万不能在草窝处遛。每窝钓1~2条就换窝,轮番下钩。用此法钓草鱼收获量一定会可观的。 4. 用食打窝钓法。草鱼一般来说是以食草为主,但也爱吃酸、甜、香、臭不同的料,配成酸甜型、酸臭型、香甜型、单一味型都可以。最好是用配合饲料锅内沙香,然后加米饭、面粉、酒(或甜酒糟)拌均匀,做好后用一只坛子盛好密封备用;用时可加新料,米糠、米饭、饲料都可以。打窝时鸡蛋大一坨打3~4坨,撒1平方米左右,一个人撤两个窝轮番下钓,钓饵可加些粉,用蚕豆大小捏在鱼钩上。此钓法最好不要用坠,因食的重量代替了坠,浮漂放深横卧在水面上使水下有余线,鱼咬食时就不会有阻力,待漂立起向下沉时起竿。 5. 活食钓鱼法:草鱼的食量大,食性杂,我曾用蚱蜢、大青虫、大蚯蚓、蟑螂等作钓草鱼的钓饵都收到过很好的效果。在使用以上钓饵时,有以下几点体会:①大部分可以就地取材,而且鱼四季都吃;②初春冬末要钓到草鱼非活饵不可;③最闷热的天草鱼不想吃草,对于活食却咬钩。 每种钓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况且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的气候、温湿度差别很大,就是同一地的水域,深浅不同的环境也都对钓鱼有影响,还望各位钓友因地制宜,摸索出最适合本地条件的钓法来用面粉揉一坨面,要用酒参加在一起揉哦,然后取肉丸大小的面,把钩藏起来,要捏紧,就等着鱼来吧,谢谢采纳
6,有哪几种钓鲫鱼的方法
鲫鱼是淡水中分布最广的一种鱼,虽品种不同,颜色有异,但其习性、食物、吃饵方法基本一致,因而垂钓方法也基本一致。随其所在水域不同、环境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以及它本身的生长周期不同(如幼鱼期、成熟期、排卵期等等),垂钓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传统立漂沉底钓法:这是比较普遍的钓法,我国各地有不少人采用此种方法。即用立漂或散漂,铅坠沉底,鱼钩距铅坠的脑线大约25毫米。垂钓时鱼漂调整到直立,露出部分,便于判断鱼讯即可(散漂则没入水中两三粒,浮在水面三四粒)。此法的优点是调整方便,钩坠漂配比要求不严格,便于掌握。但不很灵敏,有经验的鱼常常触动一下鱼饵,发觉较重,即警觉逃走。同时,钓时鱼饵沉底不动,如不勤动鱼竿,常不为鲫鱼发现。 二、甩大边:在河道、沟渠的岸边有芦苇的地方,鱼喜欢栖居觅食,如果河道不很宽,你的钓位比较嘈杂,可以用长竿、长线,或海竿串钩甩至对岸芦苇、水草边,可以甩出四五支竿,插好等待,手竿可用漂,海竿则将风线拉直,看竿梢漂动,往往效果很好。 三、戳拱:是一种传统钓法。常用在天气炎热的夏季有浮萍或水草丛生的水域中。一般采用长竿、硬调、短线、无坠。夏季水中缺氧,鱼常在水面浮萍下吸空气、拱食、乘凉,从而咬草出声或拱得浮萍形成一个小包。因而应采用听、看办法,寻觅鱼踪。听主要是听鱼觅食发出的嚓嚓声响;看是看水草晃动和浮萍的鼓包,判断鱼情。发觉有鱼直指该处将钩垂入。一般轻轻将钩放到“拱”处,看到水面线向水中拽入,或线牵动竿梢即知有鱼咬饵,应适时抖竿提起鱼来。戳拱一般选安静处,动作要轻,鱼出水时尽量避免惊扰其他鱼儿,若有惊扰,鱼不再“拱”,可用嘴模仿鱼咬草的嚓嚓声,起到催鱼起拱的作用。 四、戳孔:一般用于有水草多、苇茬多的水域。观察水草孔、苇茬间的鱼泡、荷叶、苇子晃动的情况,判断鱼情。工具一般采用硬调长竿、较竿短的鱼线、小坠。先观察鱼情,发现后针对有鱼动静的地方,垂竿下钩,使钩沉底,同时不断微微提动鱼竿,引鱼咬钓饵,凭手感觉察鱼儿咬钩,适时提竿。戳孔一般采取走钓,主动找鱼下钩。 五、浮钓法:鲫鱼属底层鱼,一般钓底,但遇气压低的气候,鱼浮到水面游动吸氧觅食,则可采取浮钓法,即将铅坠减轻,使鱼钩悬浮于水面下约0.3~0.5米处,动作要轻,不惊散鱼群。有人针对鲫鱼甩子期的特点也常采用浮钓法。浮钓不需打窝。鲫鱼生性胆儿小,很容易被钓滑,在一些经常有人光顾的钓鱼水域,比如水库,河沟等,里面有有很多鲫鱼,但钓获很难。许多人曾在本地的水厂钓鱼数次未有鱼获,后经思考并通过实践终于找到了钓获滑鲫鱼的方法,现说与各位鱼友,钓鲫鱼的方法,以期共同进步。 钓鲫鱼的方法一是钓远不钓近。尤其是经常有捕鱼者或者电鱼者光顾的地方,水边基本上没有象样的鱼,都是些极小的鲫鱼或小麦穗什么的,频频下杆却极少见鱼,很是讨厌,这是因为鲫鱼对岸边的喧嚣和电击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常会成群躲避于离岸边10米-20米的水域,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来岸边,因此,在离岸边10米左右的地方会有鱼获。 钓鲫鱼的方法二是钓窝儿边。由于经常有人垂钓,有的鲫鱼被钩过几次之后,会对打的鱼窝儿形成惧怕心理,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道理。当打好鱼窝儿后,来窝儿里的只是一些小鲫鱼和小麦穗什么的,大点儿的鲫鱼常会在“窝儿”半径0.5米-2米的范围内逡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饵投到此范围内才有可能上鱼,因此,投饵时不宜将饵直接投到窝儿里。 钓鲫鱼的方法三是甩钩方法。甩钩时,要把钩尽量甩到“窝儿”前1米左右的地方,待饵沉底儿后等待几分钟,若无鱼咬钩,可轻提线钩向“窝儿”移动,每次移动幅度不宜太大,以10cm-20cm为宜,移动幅度太大可能会惊跑鱼。如此在“窝儿”前后左右来回钓,肯定会有惊喜的。
7,我国古代有哪些捕鱼方法
渔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据考古工作者证实,旧石器时期山西汾河流域的“丁村人”,能够捕捞到青鱼、草鱼、鲤鱼和螺蚌等;旧石器晚期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知道采捕鱼、蚌,这说明我国祖先的捕捞能力。至新石器时期,捕鱼技术和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在我国出土的古代文物中,从南至北都有鱼钩、鱼叉、鱼标、石网坠等各种捕鱼工具。据考古实物和有关资料考证,我国古代已经有多种捕鱼方法。原始人时期,有一种长臂人,最善于用手捕鱼,可以单手捕捉鱼类,上岸时能两手各抓一条大鱼。这种长臂人捕鱼的本领,无疑是长期实践练就的。鱼是一种很难用手抓到的动物,在水中游动迅速,且鱼体非常光滑,徒手去摸鱼,捉到鱼的几率很小。为了捕到更多的鱼,随着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发展,人们便想出了“竭泽而渔”的办法。“竭泽而渔”是原始的捕鱼方法。就是把小的水坑、水沟弄干,把鱼一举捉尽。单从方法上讲,这是一个飞跃。如果不是靠“竭泽而渔”的办法,原始人是不可能一次捕到好多鱼的。在最初,这种“竭泽而渔”很可能是一种相当普遍采用的方法。原始人定居以后,对于“竭泽而渔”的后果逐渐引起了注意:周围小型水体被弄干,鱼无生息之处了,昨天还是鱼香满口,今天连鱼味也闻不到了。古人终于明白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的害处。提倡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反对追求竭泽而渔式的短期利益,我们的祖先早已具备了这样的生存智慧。古代捕鱼还有以棍棒击鱼的方法。在没有木刀的情况下,也用棍棒打鱼。后来,在滇川交界的泸湖畔,每当早春三月,岸柳垂绿,桃花盛开之际,当地的普朱族和纳西族仍利用鱼群游到浅滩产卵的机会,用木刀砍鱼,刀不虚发,每击必中,使鱼昏浮在水面。箭射捕鱼是秦汉以前捕捞较大鱼类的主要方法之一。史记载,公元前210年,徐福入海求仙药时,带有众多弓箭手,见鲛鱼则“连驽射之”。明代人们常用带索枪射鱼。少数民族箭射捕鱼也很常见。鄂伦春族、高山族常用弓箭或鱼镖射捕鱼,当鱼浮出水面,或举弓射击,或用鱼镖叉鱼。以兽骨或角磨制的鱼镖有多种形式,多具有倒钩,有的一边具倒钩,有的两边具倒钩。鱼镖尾柄凸节或凹槽,可以固定在镖柄上,或拴以绳索,插于镖柄前端的夹缝中,成为带索鱼镖,鱼被刺中后挣扎,鱼镖柄脱离,可以持镖柄拉绳取鱼。最古老的钓鱼方法不用鱼钩,这就是无钩钓具。这一捕鱼的方法甚至沿袭至近代。过去,云南有些苦聪人和芒人妇女钓鱼时,一般仍用一根竿头拴一根野麻绳的钓竿,钓鱼时,先把竹竿斜插在河岸上,绳端拴一条蚯蚓,然后把绳头置入水里,待鱼群见饵而来争食蚯蚓,把竹竿拉得左右摇动之时,钓者猛拉鱼竿,准确地把鱼甩在竹篓里。有钩钓具捕鱼比较普遍。有一件6000多年前的骨鱼钩,倒钩至今还甚锋利。这是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可以与现在的钓钩相媲美。在骨器钓钩之前,有以树的棘刺、鸟类的爪子钓鱼。古代的钓鱼方法很多,有竿钓、下卧钓、甩竿和滚钩钓等。不同的季节,钓鱼的地点也有差别,故有“春钓边,秋钓滩,夏季钓中间”的渔谚。用网捕鱼是一种古老的方法。渔网的发明很早,据有关史料记载,网是伏羲氏看见蜘蛛结网后受到启发而制作的。《易?系辞下》载,伏羲氏“做结绳而为网罟”。最初的网既用于捕鸟兽,又能捕鱼。自从有文字以来,就有关于网的记载。在最初的象形文字中,就有用网捕鱼的字形。在秦汉以前的古籍中,已经提到多种网具和网的结构,据载有的网具已有很长的网纲,有的相当于后来的大拉网。古代劳动人民曾经发明以假鱼引诱真鱼的方法。这种以形象引诱的方法,比饵诱法经济得多。过去东南沿海地区捕捞墨鱼的时候,渔民多在潮水到来之前,先划船入海,以长绳牵引数十个鱼篓,每个鱼篓里盛一个牝墨鱼,潮水淹没后,牝墨鱼发出呜叫,墨鱼闻声而至,潮水退后,再收篓取鱼。这种诱法是利用物异性相吸而发明的。古代灯光诱鱼也经常采用,一般在捕鱼、捉蟹,都点燃火把为号,鱼、蟹见光而至。这是利用鱼、蟹的趋光性,用光引诱的方法捕鱼。鱼筌捕鱼也是古人使用的方法之一。鱼筌是以竹编制的,呈圆锥形,尖端封死,开口处装有一个倒须的漏斗。使用时,将其放置在水沟分岔处,鱼可顺水而入,但因倒须阻拦,而不能出来。鱼筌起源很早,在浙江杭州水田畈遗址就出土一件鱼筌。说明几千年前,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开始运用鱼筌捕鱼了。西南地区有些少数民族捕捉鳝鱼、泥鳅时,多砍取一些竹筒,一端由原来的竹隔膜封死,一端装一个有倒须的漏斗,夜间放在田垄之间,鱼能进不能出,天明取回竹筒。陷阱捕鱼也被采用过。陷阱是以篱笆或土石筑成的,各民族普遍使用。东北鄂伦春族的“挡亮子”就是这种方法。鄂伦春人根据鱼类“春上秋下”的游动规律,在小河岔口处筑一个开口,然后安置一个较大的口小腹大篮筐,无论是鱼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都能进入,有进无出,人们可以“瓮中捉鳖”,一次能捕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鱼。这类方法流传的时间长,采用的人多。把野生的鸬鹚加以驯化,用来捕鱼,以我国为最早。据我国文献记载,在《尔雅》及东汉杨孚撰写的《异物志》里,均有鸬鹚能入水捕鱼,而湖沼近旁之居民多养之,使之捕鱼的记载。据古书记载,驯养鸬鹚捕鱼,大概起源于秦岭以南河源地区,此地三国以后开始推广鸬鹚捕鱼。这要比日本于5世纪始用鸬鹚捕鱼的记载要早得多。综上所述,人类的捕鱼技术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鱼生活在水中,捕捞难度大,所以捕捉的方式不管如何千变万化,都是尽力断绝其生存条件。因此,捕鱼方法既采取了若干狩猎方法,也有不少新的发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记载。
文章TAG:
中国有多少种钓鱼方法中国 国有 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