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求体现认可专业人才重要性的诗句名言等

最佩服赵云 长坂坡3进3出 帮刘备保下了种 一生没有一次败仗 对刘备那个忠心就不用多说了 跟关羽张飞不少
1,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2,李白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百一诗 十四【应璩(魏晋)人才不能备。各有偏短长。稽可小人中。便辟必知芒。4,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陆游南宋吕钓渭水滨,说筑傅岩野。虽曰古盛时,得士盖亦寡。天将启治乱,人才有用舍。向非万牛力,孰与成大厦?5,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黄庭坚成王小心似文武,周召何妨略不同。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
我劝天公降人才。

求体现认可专业人才重要性的诗句名言等

2,猜字谜语大全子牙辅周卷帘格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猜字谜语大全:子牙辅周 卷帘格(打一人名)【谜底】王文相。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出处】《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结构】复句式【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近义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例句】这有何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英译】willingly fall into the snare【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姜子牙隐居在渭水边,他在渭水边用笔直的鱼钩,不挂鱼饵,鱼钩离水面还有三尺高开始钓鱼。有人笑他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他则念念有词地说:“不想活的鱼儿自己上钩吧。”结果周文王听说后亲自请他辅助朝政,消灭商朝。

猜字谜语大全子牙辅周卷帘格

3,古典武侠小说主角秋云飞他的马叫火龙神驹女主角叫沈露珊望各

《铁剑红粉》,很久以前看的,网上找不到的
翠堤潜龙作者:秋梦痕内容简介: “播声名横宇宙,吐虹霓贯斗牛,卧白雪商岭头,钓西风渭水秋,笑严光,傲许由,到如今一笔勾消……” “格格格……长生伯伯,我可不是钓西风渭水秋呀,嘻嘻……秋天有啥钓的?我是钓春风于苏堤啊!” 长生伯伯哈哈笑道:“小妞儿,你懂不懂夏虫不可与语冰?” “我知道,非无冰,以其未见冰也,我虽年幼,不能体会老年人的心境,但却不赞成消极。” “噫!” 长生伯伯惊奇的噫了一声,又哈哈笑道:“妞儿,伯伯领教啦!你今天钓了几条鲫鱼?够伯伯下酒吗?” “格格,今天钓的是泥鳅,别想再吃啦,我要拿回去养着玩哩。” “嗨,小妞儿,你就没有白小子大方,伯伯今天有酒无肴奈何?” “活该,上次吃了我一条大鲫鱼,仅仅仅只教我一招剑法,今天又想叨便宜了。” “哈哈,小丫头,那招剑法只要你学会了,嗨嗨,够你闯南到北了,唉……一条小鱼换招神剑,还说伯伯叨便宜,这是从何说起,别人拿万两黄金来,伯伯半招都不想教
你好!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9417388.html看看我和你说的是不是一本书打字不易,采纳哦!

古典武侠小说主角秋云飞他的马叫火龙神驹女主角叫沈露珊望各

4,求体现认可专业人才重要性的古诗名言等

1、唐 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释义: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2、唐 韩愈《马说》: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释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3、宋 欧阳修《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释义: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4、先秦 庄周《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释义: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5、先秦 孔子《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释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1,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2,李白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百一诗 十四【应璩(魏晋)人才不能备。各有偏短长。稽可小人中。便辟必知芒。4,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陆游南宋吕钓渭水滨,说筑傅岩野。虽曰古盛时,得士盖亦寡。天将启治乱,人才有用舍。向非万牛力,孰与成大厦?5,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黄庭坚成王小心似文武,周召何妨略不同。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

5,古诗JSDGFAWGFKYAGS

清朝 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 高鼎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东晋 陶渊明 咏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 孟浩然 临洞庭上张丞相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 李白 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 李白 《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你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已亥杂诗》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元明《饮酒》东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唐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悠然见南山。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济,感人至深。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同“馐”。直:同“值”。 ⑧歧路:叉路。 ④箸(zhù):筷子。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传说伊尹在受成汤重用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全诗感情跌荡起伏,对此可以酣高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⑨,被重用:渡过。沧海.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忙趁东风放纸鸢,直挂云帆济沧海⑩。 [注释] ①行路难,涵虚混太清,“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闷心情。五六两句揭示自己虽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行 路 难唐,将登太行雪满山⑤。 闲来垂钓碧溪上⑥,忽复乘舟梦日边⑦.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②,明朝散发弄扁舟。 ③玉盘:玉制的盘子。珍羞。《村居》 清代诗人·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而无车马喧,今安在,但阻碍重重。七八两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来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急切的心情。 ⑤太行(háng)山名,位于山西河北交界处。 ⑥垂钓碧溪:乐府歌辞之一。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一首。 ②金樽(zūn):金酒杯。斗(dǒu)十千。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后来遇到周文王:一斗酒值十千钱。 ⑨长风破浪: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欲上青天览明月。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⑦乘舟梦日边。 ⑩云帆:像白云一样的船帆:大海。 [解说] 前四句写面对美酒佳肴。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⑧,玉盘珍羞直万钱③。 停杯投箸不能食④,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精美的食品,好像到处被冰雪隔绝《己亥杂诗》清代诗人·龚自珍 九州生气持风雷, 万马齐吟究的哀

6,老版封神榜拍摄时间

1990年央视经典老版《封神榜》(36集) 主 演:汤镇宗 达奇 蓝天野 傅艺伟 魏乞明 上 映:1990年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国语 时 长:36集 类 型:电视剧 此版为央视经典老版(36集) 纣王无道宠妲己,治造惨弄文武屈。 广兴土木苦黎庶,天下荒芜怨声齐。 西方圣明该出世,姜尚垂钓隐潘溪。文王渭水聘吕望,灭纣兴周封神义。 成汤王自从杀夏杰王,焚烧琼瑶殿,平却肉山酒海,除残去虐,一统天下,改国号为商。传至第二十八帝,乃是纣王,驾居朝歌,执掌江山。纣王无道,信宠妲已,斩妻诛子,杀文害武,治造炮烙萤盆,酒池肉林鹿台,聚敛民财,苦害生灵。姜子牙时运不至,了世垂钓潘溪,年至八十方时来运转,得文王相聘,扶保武王姬发,身犯三十六路兵伐,东进五关,孟津河大会天下八百诸候,共减无道,捉拿妲姬,血溅朝歌,与周灭纣。 歌曲列表: 1.神的传说-毛阿敏 2.独占潇洒-屠洪刚 3.直钩钓鱼悠悠哉-上海电视台小荧星合唱团 4.刀剑未必无情-屠洪刚 5.休问-孙美娜 6.哪吒歌-上海电视台小荧星合唱团 7.失落的心-孙美娜 8.来去一瞬中-上海电视台小荧星合唱团 9.爱的足迹-毛阿敏 10.谁知-纪晓兰 11.寻求-屠洪刚 12.妲己吟-纪晓兰 1.片头曲 神的传说 (谭咏麟/毛阿敏演唱,张名河作词,刘念劬、马有道作曲) 花开花落 花开花落 悠悠岁月 长长的河 一个神话 就是浪花一朵 一个神话 就是泪珠儿一颗 聚散中有你 聚散中有我 你我匆匆皆过客 日出日落 日出日落 长长岁月 悠悠的歌 一滴苦酒 就是史书一册 一滴热血 就是丰碑儿一座 呼唤中有你 呼唤中有我 喜怒哀乐都是歌 看千古烟波浩荡 奔流着梦的希冀(梦的希冀~~~~) 梦的嘱托 梦的嘱托 奔流着梦的希冀,梦的嘱托 听万民百世轻唱 只留下神的飘逸(神的飘逸~~~~) 神的传说 神的传说 只留下神的飘逸 神的传说 2.独占潇洒 (屠洪刚演唱,张名河作词,刘念劬、马有道作曲)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 功名利禄全抛下 让百世传颂神的逍遥 我辈只需独占世间潇洒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 功名利禄全抛下 让百世传颂神的逍遥 我辈只需独占世间潇洒 告别无休的征战 告别不息的厮杀 告别无休的征战 告别不息的厮杀 用血泪换一个千古神话 千古神话 千古神话 3.直钩钓鱼悠悠哉 (上海电视台小银星合唱团演唱,张名河作词,刘念劬、马有道作曲) 悠悠哉……悠悠哉……悠悠哉……悠悠哉…… 说稀奇也,道古怪也 直钩那个钓鱼悠悠哉,直钩钓鱼悠悠哉,悠悠哉…… 谁见过鱼钩不打弯? 谁见过鱼钩露在外? 愿者你上钩,不愿你莫来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此中的奥妙呀任呀任你猜 此中的奥妙呀任呀任你猜 说稀奇,不稀奇……道古怪,不古怪……悠悠哉,悠悠哉…… 4.刀剑未必无情 (屠洪刚演唱,张名河作词,刘念劬、马有道作曲) 平生只爱这一回 打也相随骂也相随 刀剑未必无情 无情 梦醒何需有泪 郎格里儿隆 郎格里儿隆 郎格里儿隆 郎格里儿隆 跟定你身遭百劫不畏 跟定你心遇千难不悔 痴情换得天动容 再问你一片寸芳 付予谁 郎格里儿隆 郎格里儿隆 郎格里儿隆 郎格里儿隆 5.休问 (孙美娜演唱,张名河作词,刘念劬、马有道作曲) 相知 相爱 又相疑 是巧 是奇 又是谜 相知 相爱 又相疑 是巧 是奇 又是谜 休问天 休问地 休问我 休问你 我们隔山隔水来相聚 我们隔山隔水来相聚 似曾相识 又无记忆 似曾相约 又偶相遇 似曾相识 又无记忆 似曾相约 又偶相遇 休问天 休问地 休问我 休问你 我们隔山隔水来相聚 我们隔山隔水来相聚 来相聚~~~~~~ 6.哪咤歌 (上海电视台小银星合唱团演唱,张名河作词,刘念劬、马有道作曲) 风火轮呀呼呼呼呼 火尖枪呀刷刷刷刷 风火轮呀火尖枪呀 风火轮呀火尖枪呀 呼呼呼呼刷刷刷刷 妖魔鬼怪都不怕 鬼怪妖魔我不怕 呼呼呼呼刷刷刷刷 呼呼呼呼刷刷刷刷 哪咤是我我是哪咤 呼——刷——!
主 演:汤镇宗 达奇 蓝天野 傅艺伟 魏乞明 上 映:1990年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国语 时 长:36集 类 型:电视剧 此版为央视经典老版(36集) 纣王无道宠妲己,治造惨弄文武屈。 广兴土木苦黎庶,天下荒芜怨声齐。 西方圣明该出世,姜尚垂钓隐潘溪。文王渭水聘吕望,灭纣兴周封神义。 成汤王自从杀夏杰王,焚烧琼瑶殿,平却肉山酒海,除残去虐,一统天下,改国号为商。传至第二十八帝,乃是纣王,驾居朝歌,执掌江山。纣王无道,信宠妲已,斩妻诛子,杀文害武,治造炮烙萤盆,酒池肉林鹿台,聚敛民财,苦害生灵。姜子牙时运不至,了世垂钓潘溪,年至八十方时来运转,得文王相聘,扶保武王姬发,身犯三十六路兵伐,东进五关,孟津河大会天下八百诸候,共减无道,捉拿妲姬,血溅朝歌,与周灭纣。

7,这首虞美人是谁写的

虞美人是李煜所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一】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赏析二】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1393538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之四○) (蒋雅云)【赏析三】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开头说,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了结。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在南唐时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所以怕看见春花秋月。在东风吹拂的月明之夜,金陵的故国生活不堪回顾了。那里宫殿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变得憔悴了。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恰恰象一江春水的向东流去,无穷无尽。一江指长江,用一江春水来比愁,跟南唐故国金陵在长江边相结合,充满怀念故国之情。宋代王绖《默记》卷上:“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徽宗)《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李煜被毒死,跟他写这首词有关,这真是用血写的。所谓“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就是说,李煜这样的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再如故国的美好景物已经不堪回顾。故国的景物象雕栏玉砌等还在,但人的容颜因愁苦改变,这里还含有人事的改变,人的主奴关系的改变。再象以一江春水来比愁。整首词正是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感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这正说明这首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这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宋朝陈郁《藏一话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采。至寇莱公(准)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肯出于蓝而胜于蓝矣。”这里对这首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愁作了评论。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诗在金陵写的,这个东流水是指长江。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比,在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东流水”的形象更为鲜明。又“东流水”是比“别意”的“短长”,“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愁的无穷无尽。这是两者的不同处,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点”。寇准的词:“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这是用春水来比柔情,这个柔情也指别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说是摹仿李白的词意。“如春水”,也不能与李煜词句相比。秦观的词句:“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是写“离别宽衣带”的离情别绪,再加上伤春,加上“镜里朱颜改”的憔悴,配上“落红万点”,确是名句。不过李煜的词写的是亡国之痛,比离情别绪更为深沉,也写“朱颜改,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加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鲜明壮阔,从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25% (1)
李煜
说柳永的是谁?拖出去TDDTDS
南唐后主 李煜 的绝笔词被俘后在赐第作,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赐毒酒杀之……
是李煜的没错,柳咏连首有名的虞美人都没有,只有下面这首八声甘州化用了李煜的虞美人,李煜是五代词人,他的作品被宋人化用倒也正常,但是你看的书是怎么写的就不懂了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第十二卷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北厥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自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乃是唐朝孟洁然所作。他是襄阳第一个有名的诗人,流寓东京,宰相张说甚重其才,与之交厚。一日,张说在中书省入直,草应制诗,苦思不就。道堂吏密请孟洁然到来,商量一联诗句。正尔烹茶细论,忽然唐明皇驾到。孟洁然无处躲避,伏于床后。明皇早己瞧见,问张说道:“适才避朕者,何人也?”张说奏道:“此襄阳诗人孟洁然,臣之故友。偶然来此,因布衣,不敢唐突圣驾。”明皇道:“朕亦素闻此人之名,愿一见之。”孟洁然只得出来,拜伏于地,口称:“死罪。”明皇道:“闻卿善诗,可将生平得意一首,诵与朕听?”孟洁然就诵了《北厥休上书》这一首。明皇道:“卿非不才之流,朕亦未为明主;然卿自不来见朕,朕未尝弃卿也。”当下龙颜不悦,起驾去了。次日,张说入朝,见帝谢罪,因力荐洁然之才,可充馆职。明皇道:“前朕闻孟洁然有流星谵河汉,疏雨滴梧桐之句,何其清新!又闻有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楼之句,何其雄壮!昨在朕前,偏述枯搞之辞,又且中怀怨望,非用世之器也。宣听归南山,以成其志!”由是终身不用,至今人称为孟山人。后人有诗叹云:新诗一首献当朝,欲望荣华转寂寥。 不是不才明主弃,从来贵贱命中招。 古人中,有因一言拜相的,又有一篇赋上遇主的,那孟洁然只为错念了八句诗,失了君王之意,岂非命乎?如今我又说一桩故事,也是个有名才子,只为一首词上误了功名,终身坎凛,后来颠到成了风流佳话。那人是谁?说起来,是宋神宗时人,姓柳,名永,字耆卿。原是建宁府崇安县人氏,因随父亲作宦,流落东京。排行第七,人都称为柳七官人。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至于吟诗作赋,尤其本等。还有一件,最其所长,乃是填词。怎么叫做填词?假如李太自有《忆秦娥》、《菩萨蛮》,王维有《郁轮袍》,这都是词名,又谓之诗余,唐时名妓多歌之。至宋时,大员府乐官,博采词名,填腔进御。这个词,比切声调,分配十二律,其某律某调,句长句短,合用乎、上、去、入四声字眼,有个一定不移之格。作词者,按格填入,务要字与音协,一些杜撰不得,所以谓之填词。那柳七官人于音律里面,第一精通,将大晟府乐词,加添至二百余调,真个是词家独步。他也自恃其才,没有一个人看得入眼,所以绍绅之门,绝不去走,文字之交,也没有人。终日只是穿花街,走柳巷,东京多少名妓,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为荣。若有不认得柳七者,众人都笑他为下品,不列妹妹之数。所以妓家传出几句口号。道是: 不愿穿续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那柳七官人,真个是朝朝楚馆,夜夜秦楼。内中有一个出名上等的行首,往来尤密。一个唤做陈师师,一个唤做赵香香,一个唤做徐冬冬。这一个行首,赡着自己钱财,争养柳七官人。怎见得?有戏题一词,名《西江月》为证:“调笑师师最惯,香香暗地情多,今今与我煞脾和,独自窝盘一个。管字下达无分,闭字加点如何?权将好字自停那,好字中司着我。” 这柳七官人,诗词文采,压于朝士。因此近侍官员,虽闻他恃才高傲,却也多少敬慕他的。那时天下太平,凡一才一艺之士,无不录用。有司荐柳永才名,朝中又有人保奏,除授浙江管下余杭县宰。这县宰官儿,虽不满柳耆卿之意,把做个进身之阶,却也罢了。只是舍不得那一个行首。时值春暮,将欲起程,乃制《西江月》为词,以寓惜别之意: 风额绣帘高卷,兽檐朱户频摇。两竿红曰上花梢,春睡厌厌难觉。好梦枉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一个行首,闻得柳七官人浙江赴任,都来饯别。众妓至者如云,耆卿口占《如梦令》云: 郊外绿阴千里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31393561,掩映红裙十队。惜别语方长,车马催人速去。偷泪,偷泪,那得分身应你! 柳七官人别了众名姬,携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俪上路,一路观看风景。行至江州,访问本处名妓。有人说道:“此处只有谢玉英,才色第一。”耆卿问了住处,径来相访。玉英迎接了,见耆卿人物文雅,便邀入个小小书房。耆卿举目看时,果然摆设得精致。但见:明窗净几,竹棍茶炉。床司挂一张名琴,壁上悬一幅古画。香风不散,宝炉中常热沉檀;清风逼人,花瓶内频添新水。万卷图书供玩览,一抨棋局佐欢娱。耆卿看他桌上摆着一册书,题云:“柳七新词”。捡开看时,都是耆卿乎曰的乐府,蝇头细字,写得齐整。耆卿问道:“此词何处得来?”玉英道:“此乃东京才子柳七官人所作,妄乎昔甚爱其词,每听人传诵,辄手录成帙。”耆卿又问:“天下词人甚多,卿何以独爱此作?”玉英道:“他描情写景,字字逼真。如《秋思》一篇末云: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秋别》一篇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晓风残月。此等语,人不能道。妄每诵其词,不忍释手,恨不得见其人耳。”耆卿道:“卿要识柳七官人否?只小生就是。”玉英大惊,问其来历。耆卿将余杭赴任之事,说了一遍。玉英拜倒在地,道:贱妄凡胎,不识神仙,望乞恕罪。”置酒款待,殷勤留宿。 耆卿深感其意,一连位了一五日;恐怕误了凭限,只得告别。玉英十分眷恋,设下山盟海誓,一心要相随柳七官人,侍奉箕帚。耆卿道:“赴任不便。若果有此心,候任满回曰,同到长安。”玉英道:“既蒙官人不弃贱妄,从今为始,即当杜门绝客以持。切勿遗弃,使妄有白头之叹。”耆卿索纸,写下一词,名《玉女摇仙佩》。词云: 飞琼伴侣,偶别珠官,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妹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有葩艳卉,惟是深红浅自而己。争如这多情,占得人司千娇百媚。须信画堂绣图,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芭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辜鸳被。 耆卿吟词罢,别了玉英上路。不一日。来到姑苏地方,看见山明水秀,到个路旁酒楼上,沾饮一杯。忽听得鼓声齐响,临窗而望,乃是一群儿童,掉了小船,在湖上戏水采莲。口中唱着吴歌云: 采莲阿姐斗梳妆,好似红莲搭个自莲争。红莲自道颜色好,自莲自道粉花香。粉花香,粉花香,贪花人一见便来抢。红个也武贾,自个也弗强。当面下手弗得,和你私下商量,好像荷叶遮身无人见,下头成藕带丝长。 柳七官人听罢,取出笔来,也做一只吴歌,题于壁上。歌云: 十里荷花九里红,中司一朵自松松。自莲则好摸藕吃,红莲则好结莲蓬。结莲蓬,结莲蓬,莲蓬生得武玲拢。肚里一团清趣,外头包裹重重。有人吃著滋味,一时劈破难容。只图口甜,那得知我心里苦?开花结子一场空。 这首吴歌,流传吴下,至今有人唱之。 却说柳七官人过了姑苏,来到余杭县上任,端的为官清正,讼简词稀。听政之暇,便在大涤、天柱、由拳诸山,登临游玩,赋诗饮酒。这余杭县中,也有几家官妓,轮番承直。但是讼碟中犯者妓着名字,便不准行。妓中有个周月仙,颇有姿色,更通文墨。一日,在县衙唱曲情酒,柳县宰见他似有不乐之色,问其缘故。月仙低头不语,两泪交流。县宰再一盘问,月仙只得告诉。原来月仙与本地一个黄秀才,情意甚密。月仙一心只要嫁那秀才,亲秀才家贫,不能备办财礼。月仙守那秀才之节,誓不接客。老鸨再一逼迫,只是不从;因是亲生之女,无可奈何。黄秀才书馆与月仙只隔一条大河,每夜月仙渡船而去,与秀才相聚,至晓又回。同县有个刘二员外,爱月仙丰姿,欲与欢会。月仙执意不肯,吟诗四句道:不学路旁柳,甘同幽谷兰;游蜂若相询,莫作野花看。 刘二员外心生一计,嘱咐舟人,教他乘月仙夜渡,移至无人之处,强奸了他,取个执证回话,自有重赏。舟人贪了赏赐,果然乘月仙下船,远远撑去。月仙见不是路,喝他住船。那舟人那里肯依?直摇到声花深处,僻静所在,将船泊了。走入船舱,把月仙抱住,逼着定要云雨。月仙自料难以脱身,不得己而从之。云收雨散,月仙调怅,吟诗一首:自恨身为妓,遭污不敢言。羞归明月渡,懒上载花船。 是夜,月仙仍到黄秀才馆中住宿,却不敢声告诉,至晓回家。其舟人记了这四句诗,回复刘二员外,员外将一锭银子,赏了舟人去了。便差人邀请月仙家中情酒,酒到半酣,又去调戏月仙,月仙仍旧报阻。刘二员外取出一把扇子来,扇上有诗四句,教月仙诵之。月仙大惊!原来却是舟中所吟四句,当下顿口无言。刘二员外道:“此处牙床锦被,强似声花明月,小娘子勿再推托。”月仙满面羞渐,安身无地,只得从了刘二员外之命。以后刘二员外曰逐在他家占住,不容黄秀才相处。自古道:小娘子爱俏,鸨儿爱钞。黄秀才虽然懦雅,怎比得刘二员外有钱有钞?虽然中了鸨儿之意,月仙心下只想着黄秀才,以此闷闷不乐。今番被县宰盘问不过,只得将情诉与。柳耆卿是风流首领,听得此语,好生怜悯。当日就唤老鸨过来,将钱八十千付作身价,耆月仙除了乐籍。一面请黄秀才相见,亲领月仙回去,成其夫妇。黄秀才与周月仙拜谢不尽。正是:风月客怜风月客,有情人遇有情人。 柳耆卿在余杭一年,任满还京。想起谢玉英之约,便道再到江州。原来谢玉英初别耆卿,果然杜门绝客。过了一年之后,不见耆卿通问,未免风愁月限,更兼日用之需,无从进益。曰逐车马填门,回他不脱。想着五夜夫妻,未知所言真假;又有闲汉从中撺掇,不兔又随风倒舵,依前接客。有个新安大贵孙员外,颇有文雅,与他相处年余,费过于金。耆卿到玉英家询问,正值孙员外邀玉英同往湖口看船去了。耆卿到不遇。知玉英负约,映映不乐,乃取笺一幅,制词名《击梧桐》。词云: 香靥源源,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挠心素。临岐再约同欢,定是都把乎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近日重来,空房而己,苦杀四四言语。便认得听人数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后写: “东京柳永,访玉卿不遇,浸题。”耆卿写毕,念了一遍,将词笺粘于壁上,拂袖而出。回到东京,屡有人举荐,升为屯田员外郎之职。东京这班名姬,依旧来往。耆卿所支傣钱,及一应求诗词馈送下来的东西,都在妓家销化。 一日,正在徐冬冬积翠楼戏耍。宰相吕夷简差堂吏传命,直寻将来。说道:“吕相公六十诞辰,家妓无新歌上寿,特求员外一阙,幸即挥毫,以便演习。蜀锦二端,吴续四端,聊充润笔之敬,伏乞俯纳。”耆卿允了,留堂吏在楼下酒饭。问徐冬冬有好纸否,徐冬冬在筐中,取出两幅英蓉笺纸,放于案上。耆卿磨得墨浓,蘸得笔饱,拂开一幅笺纸,不打草儿,写下《千秋岁》一阕云: 泰阶乎了,又见一合耀。烽火静,杉枪扫。朝堂耆硕辅,樽俎英雄表。福无艾,山河带砺人难老。 渭水当年钓,晚应飞熊兆;同一吕,今偏早。乌纱头未自,笑把金樽倒。人争羡,二十四遍中书考。 耆卿一笔写完,还剩下英蓉笺一纸,余兴未尽,后写《西江月》一调云: 腹内胎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纵教匹绢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自衣卿相 耆卿写毕,放在桌上。恰好陈师师家差个侍儿来请,说道:“有下路新到一个美人,不言姓名,自述特慕员外,不远千里而来,今在寒家奉候,乞即降临。”耆卿忙把诗词装入封套,打发堂吏动身去了,自己随后往陈师师家来。一见了那美人,吃了一惊。那美人是谁?正是:着意寻不见,有时还自来。那美人正是江州谢玉英。他从湖口看船回来,见了壁上这只《击梧桐》词,再一讽咏,想着:“耆卿果是有情之人,不负前约。”自觉惭愧。瞒了孙员外,收拾家私,雇了船只,一径到东京来问柳七官人。闻知他在陈师师家往来极厚,特拜望师师,求其引见吾卿。当时分明是断花再接,缺月重圆,不胜之喜。陈师师问其详细,便留谢玉英同住。玉英怕不稳便,商量割东边院子另住。自到东京,从不见客,只与吾卿相处,如夫妇一般。耆卿若往别妓家去,也不阻挡,甚有贤达之称。 话分两头。再说耆卿匆忙中,将所作寿词封付堂吏,谁知忙中多有错,一时失于点捡,两幅笺都封了去。吕丞相拆开封套,先读了《千秋岁》调,到也欢喜。又见《西江月》调,少不得也念一遍。念到“纵教匹绢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笑道:“当初裴晋公修福光寺,求文于皇甫,缇每字索绢一匹。此子嫌吾酬仪太簿耳!”又念到“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大怒道:“小子轻薄,我何求汝耶?”从此衔恨在心。柳耆卿却是疏散的人,写过词,丢在一边了,那里还放在心上。又过了数日,正值翰林员缺,吏部开荐柳永名字;仁宗曾见他增定大晟乐府,亦慕其才,问宰相吕夷简道:“朕欲用柳永为翰林,卿可识此人否?”吕夷简奏道:“此人虽有词华,然恃才高傲,全不以功名为念。见任屯田员外,日夜留连妓馆,大失官缄。若重用之,恐士习由此而变。”遂把吾卿所作《西江月》词诵了一遍。仁宗皇帝点头。早有知谏院官,打听得吕丞相衔恨柳永,欲得逢迎其意,连章参劫。仁宗御笔批着四句道:柳永不求富贵,谁将富贵求之?任作自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 柳耆卿见罢了官职,大笑道:“当今做官的,都是不识字之辈,怎容得我才子出头?”因改名柳一变,人都不会其意,柳七官人自解说道:“我少年读书,无所不窥,本求一举成名,与朝家出力;因屡次不第,牢骚失意,变为词人。以文采自见,使名留后世足矣;何期被荐,顶冠柬带,变为官人。然淳沉下僚,终非所好;今奉自放落,且逍遥自在,变为仙人。”从此益放旷不捡,以妓为家。将一个手板上写道:“奉圣旨填词柳一变。”欲到某妓家,先将此手板送去,这一家便整备酒看,伺候过宿。次日,再要到某家,亦复如此。凡所作小词,落款书名处,亦写“奉圣旨填词”五字,人无有不笑之者。 如此数年。一日,在赵香香家偶然昼寝,梦见一黄衣吏从天而下,道说:“奉玉帝敕旨,《霓裳羽衣曲》己旧,欲易新声,特借重仙笔,即刻便往。”柳七官人醒来,便讨香汤林浴。对赵香香道:“适蒙上帝见召,我将去矣。各家妹妹可畜一信,不能候之相见也。”言毕,瞩目而坐。香香视之,己死矣。慌忙报知谢玉英,玉英一步一跌的哭将来。陈师师、徐冬冬两个行首,一时都到,又有几家曾往来的,闻知此信,也都来赵家。 原来柳七官人,虽做两任官职,毫无家计。谢玉英虽说蹋随他终身,到带着一家一火前来,并不费他分毫之事。今日送终时节,谢玉英便是他亲妻一般;这几个行首,便是他亲人一般。当时陈师师为首,敛取众妓家财帛,制买衣袁棺椁,就在赵家殡殓。谢玉英衰经做个主丧,其他一个的行首,都聚在一处,带孝守幕。一面在乐游原上,买一块隙地起坟,择曰安葬。坟上竖个小碑,照依他手板上写的增添两字,刻云:“奉圣旨填词柳一变之墓。”出滨之曰,官僚中也有相识的,前来送葬。只见一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地。那送葬的官僚,自觉惭愧,掩面而返。不逾两月,谢玉英过哀,得病亦死,附葬于柳墓之旁。亦见玉英贞节,妓家难得,不在话下。自葬后,每年清明左右,春风验荡,诸名姬不约而同,各备祭礼,往柳七官人坟上,挂纸钱拜扫,唤做“吊柳七”,又唤做“上风流家”。未曾“吊柳七”、“上风流家”者,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后来成了个风俗,直到高宗南渡之后,此风方止。后人有诗题柳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绍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文章TAG:渭水垂钓格渭水  垂钓  体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