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古诗五言绝句简单

五言绝句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6.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古诗五言绝句简单

2,古诗五言绝句

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一句,共四句如: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五绝有仄起、平起二格。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如: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朝代】唐译文对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诗五言绝句

3,关于垂钓的诗词句

1。五代和凝的《渔父》词:“白芷汀寒立鹭鸶,草风轻剪浪花时。烟幕幕,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 2。唐代诗人鱼玄机在《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中曾描述过夏季垂钓的情景:“无限荷香染署衣,阮郎何处弄船归。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3。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春事事幽。自来自去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可求。” 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函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纪晓岚《钓鱼绝句》:“一篙一橹一渔翁,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6。 写冬钓诗当然首推柳宗元的《江雪》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8。陆游的《闲中偶题》一诗中云;“花底消歌春载酒,江边明月夜投竿”。 9。罨画池边小钓矶,垂竿几度到斜晖。 ----<<秋日怀东湖>> -----陆游 10。以风流为逸其情,乾坤纵其志, 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 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 -----海上钓鳌客李白 11。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关于垂钓的诗词句

4,八句五言绝句

粉黛景中藏,桃红杏林黄,洲里遇春色,古城闻绝唱。琼楼湖中映,香飘芳草青,千蕾竞妖娆,赛过蓬莱境。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本事离别一,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是出现于汉朝,成熟于唐代的一种近体诗。四句,每句五个字。现时,五绝被认为近体诗中最难写的体裁,因为它字数最少,表达的意思不可太多,要言简意赅。五言绝句、七言绝句都是四句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都是八句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临洞庭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句五言》 五言不知道,可以看楼上。 上楼皆没有,楼下满回答。 如果都木有,抄袭老子地! 要是被发现,不怪我打你!

5,求五言绝句诗50首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韵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评析】:
1、《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2、《送崔九》唐代: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译文: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 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3、《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4、《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5、《怨情》唐代: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译文: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鹿柴》小学有
春望: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五言唯美诗句有哪些

五言诗唯美诗句有:1.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2.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6.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7.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8.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10.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佚名《留别妻》五言诗的特点有哪些?五言绝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2)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3)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4)关于对仗问题。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而后两种情况不多见。(5)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五言绝句的最大特色。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类: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六字句的称六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是出现于汉朝,成熟于唐代的一种近体诗。四句,每句五个字。现时,五绝被认为近体诗中最难写的体裁,因为它字数最少,表达的意思不可太多,要言简意赅。参考资料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73825032.html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柳宗元这首五言绝句自来受人推崇,后世许多山水画家也都就此取材造境。这首诗好在哪里?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体味: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巔,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璘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届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柳宗元
柳宗元啊!!
是柳宗元
柳宗元~
是柳宗元的《江雪》
柳宗元 1、 鸟飞绝:没有一只飞鸟。绝:断绝。 2、人踪灭:人的踪迹都没有了。踪:踪迹,脚 印。 2、 蓑笠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 4、独钓寒江雪:独自冒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山上没有一只飞鸟,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但在这大 雪纷飞、天寒地冻季节里,江面的一只渔舟上,有 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在钓着鱼。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在 山西运城)人。唐朝诗人。他曾积极参加当时比较 进步的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 降职为永州(现湖南零陵)司马,改任柳州(现广 西柳州)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柳宗元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文章TAG:钓鱼五言绝句古诗大全钓鱼  五言绝句  古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