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非鱼的百科知识

罗非鱼为一种中小形鱼。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此鱼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
罗非鱼肉鲜、味香、营养高

罗非鱼的百科知识

2,为什么逆变器不好电罗非鱼

罗非一来就是一群,那点电流不够看
逆变器电鱼这种设备是违法的,一般不会公开销售,一些渔具专卖店可能私下有售。一般的维修电器门店都是可以维修的,只要技术还行,原理上并不特别。所谓的电捕鱼器、电打鱼器指的是电鱼器。电鱼器一般由蓄电池、逆变器、整流电路组成的,通过对水体释放高压大电流电能来将大鱼电晕、小鱼电死。一般这种设备在网上有售,有些渔具用品专卖店也私下有售。理论上任何功率大小任何电压大小的都可以,只是作用范围和作用时间的问题。友情提示一下:电鱼是违法的。是不分品种和大小的灭绝性的扑杀行为,会对渔业造成毁灭性伤害而且也会误伤下到水中的人、家畜、家禽,危害公共安全。这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行为。电鱼会造成许多珍贵鱼种的数量减少,电鱼器释放的瞬间电量可以电倒一头牛,小鱼一般当时就被电死,被电晕后的大鱼如果侥幸能活下来,也大多丧失了繁殖能力。并且鱼的味道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人产生影响,因此电鱼作业被业内称为“绝户”捕捞。将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还间接对水体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被电过的水体没有任何生机,漏网逃脱的鱼类也难逃一死。被电捕器电击过的鱼类,性腺发育会受到损害,基本丧失繁殖能力,可谓“断子绝孙”。也会对生长在水里的、螺蛳、贝类小蝌蚪等造成毁灭性破坏。尤其是在鱼类繁殖的季节,电鱼将使得鱼类的繁殖生长受到很大影响。电鱼设备在升级,其输出电压甚至可达上千伏,而在电流通入水体后,会造成一定水域面积内氧气耗尽,造成水体真空,导致鱼虾、藻类、浮游生物等水生生物窒息死亡。实验表明,220v电压会导致半径20米内的水体真空,因电击或窒息而死亡的水生生物大部分会沉积水底,腐烂变质。严重的会造成某一水域食物链断裂,严重破坏生态循环,造成“死水”现象。古代帝王围猎时也懂得将四面的围猎网去掉一面,“网开一面”,为的就是动物的可持续发展和好生之德;渔民使用大网孔的渔网捕鱼也就是可以让小鱼可以通过网孔逃走而继续繁衍生息;广大钓鱼爱好者也明白抓大放小的道理,为的也是可以年年有鱼。而且国家有很多法律法规都明令禁止这种行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下简称《渔业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电力法》规定,向水中施放电电鱼的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用电行为,如果造成了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的,是要依《刑法》追究刑事责任的。3)这种“电鱼”行为,还危害公共安全。没有造成后果的由公安机关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拘留或罚款的行政处罚,造成后果的,则按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刑。4)现在很多执法部门加强了处罚力度,只要携带电鱼器,不管是否电鱼都直接没收;有些地区会直接拘留;当然了,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追究刑事责任,直至死刑!建议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后代有鱼吃、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为了家庭幸福,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要进行电鱼行为。任何公民都有权直接制止这种违法行为,且有责任和义务向渔业部门、电力部门、公安部门举报该违法行为,这些部门都有权利和义务处理这种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报警电话110。

为什么逆变器不好电罗非鱼

3,罗非鱼死亡原因及抑制方法

一般来说,罗非鱼的生存温度在15℃~37℃,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 死亡原因。罗非鱼的死亡情况大多发生在气温骤然下降2~3天后,当气温又有所回升之时,其损失情况也各有不同。有些是集中大批量死亡,有些则是连续几天不断有死亡发生。对病鱼进行检查,外观上,鱼体色暗淡而少光泽,体形瘦弱;眼球突出,眼球晶体混浊发白;腹部膨大,表皮有充血现象,但鱼鳍、鱼鳃无异常症状,体表无寄生虫寄生。解剖检查,可见鱼腹内充水,肝脏有病变,多为黄色、淡黄色,并有肿大和脂肪块,以上症状皆出现于所检查的病鱼,只是由于病情轻重不同而表现稍有差异。因此,排除为寄生虫和病毒病,可初步确定鱼患的是同一种细菌病或营养性疾病。 气温和气候状况下,为何会出现罗非鱼大面积、大规模的死亡情况,而且死亡的出现大多发生在气温由冷转热以后?国外有关资料证实,水温、盐分、溶氧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或多或少对饲养鱼类有不良刺激。另外,其他有关资料也表明,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E、B_1、B_2及锌元素时,易诱发鱼病,其症状与上述症状基本相似,可以确定为因营养缺乏而致病。我们应注意:除了致死温度外,还有生存温度左右鱼的生长。在生存温度下限时,尽管鱼不会立即致死,但罗非鱼活动缓慢,基本停止摄食。所以,在气温骤降期,鱼体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积累量迅速下降,当天气转暖,罗非鱼生命活动渐趋活跃,但由于体内营养素不足而无法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且此时病原细菌也随着温度升高而渐趋活跃,罗非鱼因营养不足导致肝肾损坏,鱼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下降,继而感染病原菌,造成鱼发病死亡。因此,营养元素,特别是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在鱼体内积累量的减少,是造成罗非鱼死亡的重要原因。 防治措施。我们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要使罗非鱼不发病死亡,应立足于保证鱼摄取营养的全面与平衡,提高鱼体内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的积累。同时,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注意作水体消毒,减少细菌侵入鱼体的机会。 1. 投喂全价饲料:投喂全价饲料,这是保证鱼类摄取全面营养的基础,只有摄入全价饲料,才能使鱼体内维生素及无机盐积累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即使是因气温下降影响鱼摄食量,但因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积累充分,也能顺利渡过“难关”。目前,由于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升;而鱼价平稳,甚至下降,致使利润大幅下跌,许多养鱼者不愿用好饲料,或用不起好饲料。因此,所用饲料中蛋白含量偏低,蛋白与能量比例不平衡,并且缺乏多种维生素,导致养成“脂肪(肝)鱼”。而脂肪(肝)鱼抗病害和抗应激能力差,易死亡,给养鱼业带来巨大损失;而投喂全价饲料,虽成本高一些,但饲料系数低,而且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丰富且充分,鱼体质强,因此死亡率低。另外,有资料表明,越冬期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正常养殖无太大差异,而对脂肪及维生素的需求量与正常养殖对比差异甚大。因此,越冬前一个月应在饲料中加入1%左右的鱼油或植物油。同时,适当加入品质好的“多维素”,增加鱼体脂肪、维生素积累量,有利于罗非鱼安全越冬。 2. 保持良好水质:由于鱼营养不良,易导致病原细菌侵袭而得病,如水霉病、溃烂病等。此外,在低温环境,也容易被寄生虫寄生,如小瓜虫病、科管虫病、车轮虫病等。因此,必须定期作水体消毒,保持水质清新,预防疾病。常用水体消毒剂有生石灰、强氯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对于池塘养殖,采用全池泼洒消毒,使用量分别为20×10~(-6)、0.3×10~(-6)、0.7×10~(-6),每10天使用一种,轮换使用。当水温在15℃以下,易流行水霉病,可用孔雀石绿或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进行全池泼洒,使用剂量为0.2×10~(-6)和4×10~(-6)。对于网箱养殖,则采用挂瓶、挂袋或挂篓法预防鱼病。所用药物为漂白粉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一般每天每个网箱挂瓶(袋或篓)3~6只,每只装药100~150克,每日2次,每次连续2天,轮换使用。此外,冬季应特别注意水中溶氧,定期开增氧机,1月份以前每天开机30分钟左右;1月份以后,每天开机40分钟左右。

罗非鱼死亡原因及抑制方法


文章TAG:罗非鱼为什么比其它鱼抗电击能力能罗非鱼  为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