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漂调几目什么意思

就是在鱼钩不触底的时候,铅坠的重量与鱼漂达的浮力到平衡时的状态,露出几目就叫调几目,露出的目数一般叫做剩余浮力。
还在调四钓二?揭示浮漂调钓精髓2016-5-31 8:33化氏钓具部落浮漂是垂钓者观察或掌握鱼情的一个醒目的标识工具。浮漂在垂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最为关键的,它能测试水的深浅(调漂前先找底),能掌握触动鱼饵的鱼体大小,能知道钓点是否有鱼,还能知道鱼钩上是否还有饵料。浮漂就是钓鱼人的“眼睛”。如今,市面上的浮漂越来越多姿多彩。但是,漂亮漂与好漂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漂的好坏由材质决定。当然,一支好的漂同样要求钓鱼人要自如地调整与运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一、灵敏不是唯一标准,调钓很关键如果仔细观察,大家都会发现,很多钓友在选购浮漂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动作:把漂放在手上转动,让漂在其他介质上转动,又或者是把浮漂放在玻璃柜面,吹一下口气,观察其滚动状态。这种做法,是为了仔细考察浮漂的三个部分漂尾、漂身、漂脚,是否在同一轴线上。如果三部分不在同一轴线上,转动或滚动的时候漂会晃动,这样就认为浮漂的灵敏度一般,垂钓时给出的信号就会不准确。其实小编认为一支浮漂的同心度只要不是很偏,基本不会影响坐钓,建议咱们钓友们应该专注于对浮漂的调钓上面的研究。另外,在选购浮漂的时候还要看它的做工是否精细,防水漆涂得是否均匀,漂尾、漂身、漂脚的结合部位是否平滑吻合。钓鱼人还可以用手摸漂身,看一下漂身是否顺畅,有没有凹凸感。而在同样材质和同样号数的漂里面,更加轻的浮漂品质更好。另外,漂身有两瓣和四瓣之分,瓣数越多漂体就越圆,价格也就越贵。同时,每一支浮漂都会涂好几道防水漆,在上一层晾干后,磨平再涂,以填补毛细孔。反复这道工序,才能使浮漂平滑且不吸水。值得一提的是,浮漂是否灵敏并不是衡量一支浮漂好坏的唯一标准,还要根据强度、承载力、稳定性、抗风浪能力、价格等多种因素来选择。二、灵顿分析,巧用浮漂学会了调整浮漂,几乎就学会了台钓技巧的一半。漂的调整指的就是调目与钓目的调整,也可把它叫做调目与钓目的灵敏与迟钝。因此,调漂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方法:“调灵敏钓灵敏”、“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迟钝钓迟钝”注意:以上四种情况分析都是以调四目为基准,进行灵顿的比较。如何定义“调灵敏钓灵敏”呢?“调灵敏”就是把浮漂调至漂尾露出水面超过四目,这就叫“调灵敏”(调的时候一定要空钩不挂饵,双钩要离底)。而“钓灵敏”就是双钩挂饵,把漂尾调至露出水面少于二目(一目半或平水)就叫做“钓灵,更具情况看。

鱼漂调几目什么意思

2,为什么钓鱼要调漂

因为浮力和重力的二力必须得平衡,否则鱼咬钩浮漂是没有动作的。
前段时间,常在一些“钓鱼”刊物上看到关于台钓调漂的系列文章。总觉得文章里把台钓   调漂说的太玄乎。调几目,钓几目,挑灵、调钝,似乎半目之差,就是天差地别,真的有   那么神乎其神吗?我以为,鱼吞钩,浮漂表现动作的判断及抬竿的最佳时机,都在于钓者   的经验总结。刊物中所说的灵敏度有些夸张,不实际也不实用,总会把那些以书本为师傅   的台钓初学者引入歧途。也许作者所说的也只是针对竞技钓,可是对初涉钓场者来说,是   无法理解,不明白真正原因,遇到水底地形复杂,那将一天到晚都在调漂,岂不哀哉。   南方多水库,而福州周边地区水库,多是三面环山的大山谷,在山谷口的狭窄处筑大堤,   积山涧清泉而成,这种水库水底地形较复杂,有深谷悬崖,陡坡,峭壁加之淹没的大小树   和山洞、石缝几乎找不到一块象样的平地。水库为建于一九七o年前后,当初放养了不少鱼   苗。后因地形杂乱,无法捕捉,就成了垂钓者的好去处。如今这些水库常有大鱼出没。鱼   竿老是挂底而无用武之地。只能用手竿,这些年随着台钓的普及,山里的年轻人也多数开   始玩悬坠钓法。至于调几目钓几目,人人各异。灵乎、钝乎、似乎各个都灵;重要的是自   我感觉好就行。因受水底地形限制,这种水库钓鱼的钓位多选在陡坡之处;有时坡度较   大,扔远三厘米与近三厘米漂目的变化都在三四目之外,遇上水底未腐烂的树根、漂的变   化就更大,由于水清,甚至于偶尔整支漂没在水里,也将就着钓,也就谈不上调多少目,   吊多少目了。综和以上原因,我自己琢磨了一套调漂方法。对付这样的地形很实用:首先   双钩要一大一小。因常有大鱼,底钩一般用伊势尼七号钩以上,上面的钩多用伊势尼4-5号钩,不超过5号,调漂时在空钩的情况下,漂尾全露水面,有几目留几目。漂尾长的则更   好,最好选直径1.5-2毫米粗细中空的漂尾,这样漂尾的浮力能浮的起上面小钩的小饵,底钩因钩大饵料也较大饵料贴底了漂才停止下沉,这样多数是一钩沉底,一钩悬空。一般情   况下,大的鱼咬底钩多,小鱼又刚好咬那装小钩的悬钩,因此大小鱼都能轻易钓着,如果   用糟饵,那悬钩还经常钓着鲢鱼、鳙鱼。值得注意,这种方式调漂脑线要长些,最好在25-30厘米之间,上下钩距离在4-6厘米。这样的组合加之水库水清又瘦,鱼儿抢食快又狠。不管是鲫、鲤、草、鳊吞饵,浮漂的动作都较大。除非小鱼闹钩要不几乎次次不抬空竿,惬意至极。

为什么钓鱼要调漂

3,实际垂钓中怎样设定和理解调目与钓目

初学钓鱼调整浮漂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渔获的好坏很大程度是由浮漂的调整是否正确决定的。要调漂先找底,因此如何找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从如何找底及浮漂调目钓目的设定来讲解一下浮漂的调整。  调漂之前粗略找底  线组上面先不挂子线,在铅皮座上面加多点铅皮(铅皮要重于浮漂的浮力),装好后抛竿入水,由于铅皮太重,浮漂会全部没入水中,然后逐渐上调浮漂不断抛竿入水直至浮漂露出一目,这时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完成定位,记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钓结束前不要再去动它了。  浮漂调目的调整  浮漂下拉20~30公分,抛竿入水,此时浮漂应该是全部没入水中,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即调目。  由于各种浮漂的漂型以及材质不一样,下面只将一下调目及钓目的设定大概原则:  7目软尾浮漂搓饵垂钓时:调4-5目钓2目  7目软尾浮漂拉饵垂钓时:调3-4目钓2目  硬细尾浮漂搓饵垂钓时:调7-9目,钓2-3目  硬细尾浮漂拉饵垂钓时:调5-7目,钓2-3目  钓目设定的高,一般钓钝;钓目设定的低,一般钓灵。  根据天气、季节、钩重、饵料比重及饵团大小针对上述调目再予以微调  垂钓之前进一步精确找底:  挂上子线,移动浮漂,调整浮漂座位置与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离与子线的长度大致对等,下钩搓饵挂大饵团来找底(同时也是打窝),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继续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显示3目以上,则代表已经过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动作称为反向找底,再挂正常施钓大小的饵团抛竿入水,微调浮漂至钓目在2目左右进行试钓。  试钓调整过程  有口无鱼:钓太灵,上拉浮漂2CM(可以连续上拉5次以内),以上唇连续中鱼2次以上为找到正口。  中鱼为嘴边上或下颚,此为钓太钝,每次上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鱼两次以上为找到正口。  钓底无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鱼所在的水层,此已属钓离底--钓浮--钓一标深的范畴,另述之。
1、一般是先找一目或半目,当找一目或半目时可以搓饵找,饵团大一点也无妨,由于子线的重点,双钩距的大小、走水等因素,找底时一样也要等,浮标稳定的目数才是我们要找的目数。找好一目或半目后我们就可以上拉浮标找上钩子线刚弯曲的点,也就是上钩重量刚好由塘底全部承担的点。此时上钩的子线仍是直的,但不受力。2、找这一点也是找真正无钩调目这一点。钓前无钩调目只能做参考,找到这一点的依据就是当在某一点上拉浮标时标目没变化,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一点。在这一点之上,上钩的子线肯定直的,但下钩的子线却不一定,有时是直的,也有时是弯曲的。3、最后还要找一个点,那就是铅坠刚触底的点,这个点就是在上拉浮标标目没变化的过程中突然长目了,这个点即是铅坠刚触底的点。从上可以看出找底需要找三个点。4、这三个点决定了两个段,从一目或半目到真正的实际上的无钩调目点为一段,此段上钩子线为直的,上钩在水底的状态,从离底到落底都有可能。第二段为后两个点决定的,为子线弯曲段,针对特殊鱼情常是钓胜法宝。5、钓目的设定就在这两个段内,可见精确找底的重要性。精确找底对固定标座的太空豆要求特殊一点,它需要固定浮标座上下各三枚。精确找底不书一竿两竿就能解决的,有时需要近二十竿才能完成,所以,精确找底的过程也是做窝的过程。当然,鱼口好且多时,我们根本就没有找底的机会。

实际垂钓中怎样设定和理解调目与钓目


文章TAG:调漂为什么要先设钓目为什么  什么  鱼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