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渔歌子带拼音的古诗

渔歌子古诗拼音版,小学古诗 00:00 / 06:33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渔歌子带拼音的古诗

2,渔歌子加拼音

西塞山前白鹭飞,xī sā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桃花流水鳜鱼肥。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青箬笠,绿蓑衣,qīng ruò lì ,lǜ suō yī ,斜风细雨不须归。xié fēng xì yǔ bú xū guī 。拓展资料:《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诗中还写了西塞山前十分肥美的鳜鱼。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翱翔,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不愿回家。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

渔歌子加拼音

3,渔歌子张志和拼音版

渔歌子张志和拼音版如下: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及注释: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袭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注释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西塞山:在浙江湖州。白鹭:—种白色的水鸟。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gui)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籍(ru心)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袭(suo)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不须:不一定要。

渔歌子张志和拼音版


文章TAG:渔歌子古诗带拼音朗读渔歌子  古诗  拼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