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夜宿山寺诗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任务占坑

夜宿山寺诗词

2,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写作手法:夸张 这首诗把山寺的( 高)和夜晚的(静 )写的非常逼真

夜宿山寺

3,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和敕勒歌的意思是什么

您好,1、《夜宿山寺》的意思是: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2、《敕勒歌》的意思是: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和敕勒歌的意思是什么

4,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唐 · 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夜宿山寺》 全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2、注释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⑴宿:住,过夜。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⑷语:说话。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3、出处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夜宿山寺》;

5,古诗二首夜宿山寺青色

夜宿山寺作者: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白话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夜宿山寺【作者】李白 【朝代】唐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你好!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如有疑问,请追问。

6,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咏柳所见山行古诗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首诗

夸张
1、简介:《夜宿山寺》这首诗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5663431和追求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之感。    2、原诗:《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白话翻译: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4、作品赏析: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5、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文章TAG:二年级古诗二首夜宿山寺二年  二年级  年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