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样知道钓鱼杆的含碳

碳素钓竿,又称碳纤维[1] 鱼竿,简称碳素竿,是钓竿中的一种。与普通玻璃钢鱼竿和传统鱼竿相比,优点是韧性好,重量轻。是采用高科技碳维素材制造而成的。具有导电性(Ωcm——1.5×10-3)和非常好的抗张强度(如以12000细丝数单位计算,其抗张强度为kg/mm2——400)。目前绝大部分碳纤维钓竿者是采用无梭纺碳纤维纵向布制管,经浸树脂固化而制造的。用于钓竿生产方面的碳纤维含量多少,直接决定钓竿的价值和品位。一般含碳量为30%、90%左右。用碳纤维制造的钓竿具有轻、坚实、抗拉强度高的特点,但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防电。大多数含碳素量较高的钓竿大都来自日本。
用热水、

怎么样知道钓鱼杆的含碳

2,46t50t60t高碳素鱼竿哪种好

46T以上就是高吨位碳布了。60t的基本上都是日本东丽的,国产的做不出来。一根杆子 是碳布结合制作的,没有说整根杆子的碳布全部是一个吨位的碳布制作的,这是骗人滴T数高杆子轻硬T数低韧性好价格便宜
60t?60t属于国防航空材料国外限制出口的。国内生产不出来哪里买得到60t吨位的鱼竿嘛,说是60t就是忽悠。国外有,也不是百分百用60t的制作,不过价格好几千以上,买根差不多的钓钓就行了,日本二手的就不错。
60t最好。t代表碳布的吨位,数值越大,越轻,质量越好。但是也越脆,使用不当容易折断。碳素钓竿,又称碳纤维鱼竿,简称碳素竿,是钓竿中的一种。与普通玻璃钢鱼竿和传统鱼竿相比,优点是韧性好,重量轻。是采用高科技碳维素材制造而成的。具有导电性(Ωcm——1.5×10-3)和非常好的抗张强度(如以12000细丝数单位计算,其抗张强度为kg/mm2——400)。目前绝大部分碳纤维钓竿者是采用无梭纺碳纤维纵向布制管,经浸树脂固化而制造的。用于钓竿生产方面的碳纤维含量多少,直接决定钓竿的价值和品位。一般含碳量为30%、90%左右。用碳纤维制造的钓竿具有轻、坚实、抗拉强度高的特点,但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防电。大多数含碳素量较高的钓竿大都来自日本。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添加了纳米硼纤维的碳素钓竿,这些钓竿一般含碳量为80%-90%,纳米硼纤维含量是10%-20%。这种钓竿也是碳素钓竿的一种,只是添加了纳米硼纤维素材的碳素钓竿,性状发生了一些改变,性能上比纯碳素钓竿更优越,表现为:质量更轻,强度更大,竿梢能弯曲180度,柔软的竿梢更利于卸力,防止凶猛的大鱼挣扎时造成断竿或断线。这种钓竿一般是从英国进口。
我感觉还是根据你的经济实力买一根自己实用的杆玩就行了,不能一味的追求一方面的技术参数,含碳量越高,杆越轻,但是价格超几倍的向上翻,还有一点你要知道,含碳量越高的杆,也越脆,使用不当的话,越爱断杆,而高档杆配一节的价格也超贵,不买贵的,只买对的,选一根性价比高的杆才是理智的选择!!咱是钓鱼娱乐的,不是没事坐哪里比谁的杆好杆坏,只要钓鱼技术好,当你连连上钱时,那才叫快乐,我在水库常常遇到有些人的装备真的好牛,当你上鱼他坐哪里发呆的时候,嘿嘿嘿,你自己体会那种感觉吧!!!
越高越好。但是基本你说的3种吨位里也就46T在进口旗舰杆里用用。国内号称用50T的都是假的

46t50t60t高碳素鱼竿哪种好

3,选择鱼竿都有哪些标准

一、鱼竿的重量轻。现在很多钓友买鱼竿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心理,希望买到的鱼竿轻一点,所以有很多卖家也都抓住买家希望钓鱼竿轻便这个心理。姑且我们先不去说这些卖家在店铺中标注出来的相关参数的可信程度有多高。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使用相同材料做出来的钓鱼竿,重量轻的一定要比重量较重的鱼竿要软一些!鱼竿的重量是可以使用秤来称出来的,但是鱼竿的硬度呢,钓友们看到有多少的卖家能够把鱼竿的硬度给大家演示出来呢?我相信所有的钓友都不希望买一只好像柳条一样软的鱼竿去钓鱼吧!什么叫面条竿啊,已经有好几名钓友在qq上和我交流说他们买到了一只面条竿,他们在购买这支钓鱼竿的时候,拿鱼竿样子别提多漂亮了,重量也是特别的轻,商铺描述里面介绍说这只鱼竿的操控是如何的自如。鱼竿我看多了,比如说同一个品牌的两款4.5米鱼竿,其中一款的重量是136克,另外的一款重量是121克!假如钓友让我去推荐的话,我一定是推荐那款136克的钓鱼竿,因为很明显,那支121克的鱼竿,后腰腰力一定不足!二、鱼竿的含碳量。作为运营鱼竿导购频道的钓鱼爱好者,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鱼竿的含碳量是不能说明钓鱼竿的品质好坏的,使用24T碳布和36T碳布做出来的钓鱼竿都是纯碳鱼竿,但是其两者之间的品质可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能够进行销售的鱼竿都已经是成品了,是不是使用纯碳制作的,其所使用的是什么T位的碳布,从图片上面是不能看出来的,如果不是对钓鱼竿特别懂行的人,就是吧鱼竿拿在手里也不能去分辨出鱼竿好坏。所以,我们建议建议大家在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去卖渔具的实体店里面去比较一下不同价位鱼竿的手感有什么不同,多积累一些关于鱼竿方面的认识和经验,就可以不被别人忽悠了。三、鱼竿的调性。最近在网上看一些鱼竿的参数与信息或者是到渔具店去看鱼竿,我发现现在没有软鱼竿了!不知道钓友们是否也发现了?现在已经不会有厂家在自己的生产的鱼竿上面标注出鱼竿是中硬调性的了!全部都是超硬鱼竿,哪怕就是一根和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柳条一样的鱼竿,上面也会标注出超硬。但是我们也实话实说,鱼竿硬度这个东西确实不能拿个尺子就测量出来,咱不能说厂家不实在!一支好用的钓鱼竿至少需要有足够的腰力。一些使用低档的24T碳布制造的钓鱼竿如果想兼顾硬度、重量、重心、腰力等各项指标,确实是比较难的!四、超细的钓鱼竿。通过一些店铺的销售数据,我们发现,现在这种超细的鱼竿还真是TMD的好卖!但是,超细鱼竿就真的是好的吗?我和大家说哈,超细的鱼竿唯一的优点就是漂亮,观赏效果好!其他的和那种相对粗一点的鱼竿进行比较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其他的优势!超细3.6米的鱼竿钓鲫鱼还算是适合的,钓鲤竿最好还是别选细的。五、鱼竿的重心。一般情况下,鱼竿的重心靠后的拿着会相对舒服一些。重心靠后的话是可以起到弥补鱼竿超标了的自身重量的。同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造成这种这种鱼竿重量偏重,但在使用的时候觉得手感很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鱼竿的前几节所使用的碳布T位是比较高的,比如使用了36T或40T。综上所述,钓友们在选购钓鱼竿的时候,还是应该更多的考虑鱼竿的综合性能。现在绝大部分的商家都是强调鱼竿的自重以及硬度,市面上存在着钓鱼竿越轻越细就越好的误区。但是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这个道理,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做到适可而止,就算是去追求轻便也需要有一个底线的,只有做到鱼竿的强度和轻便兼顾的鱼竿才是钓鱼爱好者真正需要的好钓鱼竿。
根据鱼情,自己的消费能力,技术水平来选择1. 硬度,调性软的手感好护线,2. 调性硬的回鱼快,手感差,适合抢鱼3. 腰力,这个标准要拿到鱼竿自己试过后才知道。4. 重量,4.5以下的就无所谓了,反正也重不到哪里去5. 涂装,自己喜欢什么样式6. 款式,鲫鱼竿,鲤鱼竿,综合竿,大物竿,并继竿,竞技竿7. 选择一款最合适自己的
根据鱼情,自己的消费能力,技术水平来选择1. 硬度,调性软的手感好护线,2. 调性硬的回鱼快,手感差,适合抢鱼3. 腰力,这个标准要拿到鱼竿自己试过后才知道。4. 重量,4.5以下的就无所谓了,反正也重不到哪里去5. 涂装,自己喜欢什么样式6. 款式,鲫鱼竿,鲤鱼竿,综合竿,大物竿,并继竿,竞技竿7. 选择一款最合适自己的
钓不同的鱼,有不同的选择标准比如钓鲤鱼,草鱼,鲢鳙这类,大家通常用的是硬度适中,腰力较好的杆子像罗非,就有专门的罗非杆,战斗杆。硬度是所有鱼竿里要求最高的但是如果钓鲫鱼,一些比较特殊的小型鱼,杆子太硬,往往却适得其反。而且这类体重较轻的鱼,大多都是群体性觅食的,频繁的抛竿,提杆刺鱼,对杆子的重量也要控制得很好,不然一天下来,肩周炎总是难免的了……海竿,路亚等,不是我的专长,就不说了----------------------------------------------------------------------------------------------------------------------尽管鱼竿有那么多的分类,但也还是从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去判断杆子的优劣。(碳素材质的优劣辨别)第一,一支好的鱼竿,首先漆面,杆身都不应该有瑕疵,比如龟裂的漆面,惊裂的杆身等等。将杆子逐节的拔出(或者并继杆的插入),仔细的检查,在空旷地开好杆子之后,找找杆子的平衡点,通常重心在1/3处。重心靠前,则杆子的头沉,重心靠后为佳。然后将杆子水平持握,上下抖一抖,如果杆稍相应的做出频率较高,则该杆子采用的碳布吨位较高,反之,频率较低的,碳布的吨位也较低。若是上下抖动,杆子给出的反应不是上下运动,而是左右,画圈等不规则的摆动,这支杆子估计就有问题了,要么就是重心的设置很差,要么是同心圆度不好,要么就是杆身有弯曲等等问题。第二,取下尾堵,把每一节杆身取出,看看搭口、杆壁的切削痕迹。好的杆子,切削痕迹应该是平整,纹路较细,有规则,清晰。劣质杆的搭口,杆壁切削痕迹粗糙,甚至有崩缺等现象。然后看看搭口的长度是否合理等等第三,开好杆子,在杆稍挂上相应重量的物品,实测一下杆子的硬度,钓重。通常来说,鲫杆应该悬挂150克左右的物品,将杆身上扬65°,看看弧线是否流畅,有无死弯(就是到了那个地方,突然变得特别的弯),然后看看杆子弯曲的程度,若杆稍下垂的比杆柄处还低(65°上扬持握状态),那么这支杆子钓鲫鱼就太软了。鲤杆,应在杆稍悬挂500克的物品,过程大致跟鲫杆相同。如果渔具店老板允许的话,悬挂上物品之后,抖动一下,看看杆身有无异响,腰力如何罗非竿,战斗杆,根据硬度不同,测试方法也不同,就不累述了。还有更具体的问题欢迎追问

选择鱼竿都有哪些标准


文章TAG:鱼竿  多少  怎么  怎么样  鱼竿含碳多少好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