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 水调歌头 原文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1)问清天。 不知天上宫阙(2),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3),又恐琼楼玉宇(5),高处不胜(6)寒。 起舞弄清影(7),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8),低绮户(9),照无眠(10)。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原文

2,苏轼水调歌头全文及解释

水调歌头 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你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我举起酒杯提问,面向青天。 不知天上月里的宫殿, 今夜,是哪一年? 我真想驾着长风,回返天上, 怕琼楼玉宇里难以长期盘桓; 因你那里离地面实在太高, 我受不了你那刺骨的风寒。 还不如起身跟月下的影子翩翩起舞。 多美呵,天上又怎比得人间! 转向朱红的楼阁,低低射进美丽的窗扇, 你照射失眠的人儿难合双眼, 月亮呵,你对人类未尝有什么怨恨, 可为什么在我弟兄分别后却更加团圆? 人生,免不了要遭受悲欢离合, 月亮,免不了要经历阴缺晴圆。 但是,这“离合”、“圆缺”, 自古以来就难如人愿。 不过,只要人们能长寿健在, 哪怕远隔千里均可共同领略这月光的美满!

苏轼水调歌头全文及解释

3,水调歌头 宋 苏轼

苏轼 《水调歌头》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水调歌头  【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水调歌头》  赏析: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4,苏轼的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 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权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有宋一代诗歌新貌;苏轼的书法、 绘画皆善,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 苏轼的词创造了多种风格除传统的婉约清丽外,他的词或清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佳作极多,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 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子 由:苏轼弟,名辙,字子由。 绮 户:绣户。 婵 娟:美丽的月光。 赏 析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把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写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参考资料:www.sd.xinhuanet.com/...75.htm
【年代】:宋【作者】:苏轼【作品】: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5,谁知道苏轼水调歌头全文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6,苏轼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 不胜: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睡不著人。  (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水调歌头译文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爱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
1.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北宋?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3.北宋?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7,水调歌头苏轼

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练习题答案 1.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其名为---------,他和苏轼,----------并称文坛“三苏”。 2.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下阕问-----------,归根到底是在问-------------。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 4.词的上阕,写词人“---------”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的境界,表现了对----------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限”时对-----------------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 5.词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参考答案:1.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绍写作缘由。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字,其名为--苏辙,他和苏轼,--苏洵 并称文坛“三苏”。 2.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下阕问--天,归根到底是在问--自己。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4.词的上阕,写词人“--天上宫阙”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的境界,表现了对----------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限”时对--美满生活--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叙述。 5.词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还有一些1.给加粗的字词注音。(6分) (1)栖息( ) (2)咽下( ) (3)婵娟( ) (4)宫阙( ) (5)绮户( ) (6)琼楼( )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8分) (1)中庭地白树栖鸦 ( ) (2)不知秋思落谁家 ( ) (3)把酒问青天 ( ) (4)低绮户 ( ) (5)乘风归去 ( ) (6)弄清影 ( ) (7)何似在人间 ( ) (8)千里共婵娟 ( ) 3.翻译句子。(6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6分) (1)王建,字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2)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3)________,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一诗成名。 参考答案1.(1)qī(2)yàn(3)chán (4)què(5)qǐ(6)qióng 2.(1)庭院中(2)秋天的情思,诗中指怀人的思绪 (3)端,拿 (4)雕花的窗户(5)驾(6)玩弄,欣赏(7)哪像是,怎比上(8)借指美好的月光 3.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4.(1)仲初;唐(2)苏轼;东坡居士,宋(3)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给加粗的字词注音。(6分) (1)栖息( ) (2)咽下( ) (3)婵娟( ) (4)宫阙( ) (5)绮户( ) (6)琼楼( )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8分) (1)中庭地白树栖鸦 ( ) (2)不知秋思落谁家 ( ) (3)把酒问青天 ( ) (4)低绮户 ( ) (5)乘风归去 ( ) (6)弄清影 ( ) (7)何似在人间 ( ) (8)千里共婵娟 ( ) 3.翻译句子。(6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6分) (1)王建,字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2)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3)________,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一诗成名。 5.默写。(10分) (1)《十五夜望月》全诗 (2)《水调歌头》上阕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0分) (1)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 (2)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 ) (3)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 ) (4)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 ) (5)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7.《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的第二节,作者采用怎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6分) 8.请简要写出你读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体会。(8分) 综合题 1.《十五夜望月》中,诗人是否怀有“秋思”? 其他1.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其名为---------,他和苏轼,----------并称文坛“三苏”。 2.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下阕问-----------,归根到底是在问-------------。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 4.词的上阕,写词人“---------”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的境界,表现了对----------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限”时对-----------------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 5.词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

文章TAG:水调歌头水调歌  水调歌头  苏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