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带钩调漂和不带钩调漂哪个好

调目是鱼钩,或者是铅皮在不到底的情况下,浮漂所露出水面的目数;钓目是挂饵之后找到底所钓的浮漂目数。在相同的钓目下,带钩调漂与不带钩调漂的差别较大。其差别就在于双子线的重量与双钩的重量。在半水调漂的时候,不带钩调三目,如果在此时再挂上双钩,那么双子线的重量与双钩的重量会下压在浮漂之上,让调目更低,此时的调目也有可能会没入水面以下。不带钩调三目、钓三目,其双钩在水下的状态会非常地钝,有很大的可能是铅坠到底、双钩双子线均躺底。所以此时我们野钓小鲫鱼,会很难看到鱼口,就像钓跑铅一样。因为此时的子线长度,还是平时的子线长度,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会看不到鱼口。即便看到鱼口,也会非常地轻,也都是咬死口的动作。

带钩调漂和不带钩调漂哪个好

2,带钩调漂法与无钩调漂法区别无钩调漂很必要吗

两者区别如下:1、意思不一样:带钩调漂法:先挂上子线进行空钩半水调漂的一种调漂方法。无钩调漂法:是在半水状态下去掉鱼钩,保持重力和浮力平衡的一种调漂方法。2、浮力不一样:带钩调漂法:带钩调漂的剩余浮力较无钩调漂法大些。无钩调漂法:无钩调漂法较带钩调漂的剩余浮力小。3、重量不一样:带钩调漂法:重量较无钩调漂法重。无钩调漂法:重量较带钩调漂法较。4、障碍物不一样:带钩调漂法:可以试探出水底有没有水草或是障碍物挂底。无钩调漂法:不可以试探出水底有没有水草或是障碍物挂底。5、测量不一样:带钩调漂法:带钩能够测出来钩重。无钩调漂法:无带钩能不能够测出来钩重。无钩调漂法被称作为万能的调漂方法,没有钩的状态下浮漂的目数是无钩调漂法的关键点,比方说想调5目,基本上就是10目多,无钩调漂法就是在没有钓钩的情况下直接调漂,调其中最钝点的位置以及最灵点的位置,两者直接就是所有的钓点。这种调漂方法是在标准调4钓2钓组基础上的调漂方法。这个钓组,是标准调4钓2的钓组,我没变。下面我们看这个钓组在没有钩的时候,最钝点在什么位置。步骤一:半水无钩找目数剪去原钓组的双钩,无钩调半水,看其目数,这个目数就是要下面需要找的最钝点的目数。(假设此时为11目)。步骤二:带钩无饵找最钝点找最钝点,拴钩找底,一直找到半水无钩时的位置(11目),这时就不要再强行推了,这个目数就是最钝点,用太空豆固定标记。(可能9目时已经钩到底,此时继续往上推,一直到11目)。步骤三:半水带钩挂饵找目数带上双饵半水调漂,看此时的目数,这个目数就是下面要找的最灵点的目数。(假设此时为近1目)。步骤四:带钩挂饵找最灵点找最灵点,继续将漂往上推找底,直到找到目数稍大于上面找到的目数。这时的目数就是最灵点,用太空豆固定标记。假设此时目数近1目,说明此时带上饵料后钓最灵时,就要超过1目,拉饵找底时,如出现1目多或2目,它就最少有一只钩的状态是到底的。现在1目,说明还没有完全到底,还要推,一定要找到最灵点。现在1目多,这个位置就是一钩触底、一钩悬浮,我们钓最灵的时候,就要从这个位置钓,这时的目数就是最灵点,用太空豆固定标记。此时,最钝点和最灵点之间的范围都是钓点,可任意调整,但不能超过这两点。

带钩调漂法与无钩调漂法区别无钩调漂很必要吗

3,调漂带钩调还是不带钩调

你好!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标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   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   (四)、结束语:   (1) 以上调标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标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   (2) 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11目细尾浮标,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标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另补充:1、空钩、半水调2钓2时,水下两钩饵的状态是:下钩饵卧底,上钩饵轻触底,子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2、(空钩、半水)调4目,其钓目显示如下:   1目:上钩饵悬浮, 下钩饵轻触底,下子线基本直(略弯);   2目:上钩饵悬、临界(擦)底,下钩饵卧底,子线略有弯曲;   3目:上饵触(卧)底,下饵卧底,上子线弯曲;下子线严重弯曲;   4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5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调漂带钩调还是不带钩调


文章TAG:半水调漂带钩调好还是不带钩调带钩  还是  是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