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游戏锻炼幼儿什么能力,钓鱼能锻炼人的什么能力多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2-26 16:23:58
本文目录一览
1,钓鱼能锻炼人的什么能力多
钓鱼可以锻炼人的耐力还可以修生养性反正是百利而无一害是个不错的选择希望采纳
2,儿童钓鱼玩具是如何锻炼孩子的全面能力
钓鱼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活动呢,特别是鱼儿在上钩的那一瞬间,真的能够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而且钓鱼还能够培养宝宝利用鱼竿“钓起”小动物,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并能够很好的培养宝宝的专注力。但是孩子还小总不能让孩子陪我们在烈日下一起暴晒!儿童钓鱼玩具就应运而生啦!如果不知道给宝宝买什么玩具,家长可以先和宝宝一起观看一些玩具拆装的视频,足够了解后再购买也不迟。我知道一个地方有很多可以先“看”再“买”的玩具视频哦~包括拆包新近热门玩具、近距离展示玩具细节、风趣解说玩法技巧,跟着小颖一起去了解哪款玩具好玩、怎么玩!百度搜索:玩具拆拆乐(阿哦玩具)现在玩具的种类太多了,不知道您给小孩有没有买过光学产品类可锻炼人逻辑思维的益智玩具啊?今年3月份我在北京的礼品展上有见到过一款类似的产品,品牌好像伟达仕(waltex),玩具名称叫小侦探系列儿童益智玩具.我给自己小孩买了一个回去,可能之前他接触这类光学玩具比较少,因此我感觉这个玩具他蛮喜欢玩的.,不过这些产品目前实体店应该还找不到,但您可以登录他们的网站了解这些产品的功能和使用场景,您百度直接搜索waltex就可以找到,祝您好运!
3,哪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可以从孩子的喜好入手,孩子喜欢什么就从什么开始锻炼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坐滑板车,让孩子盘腿坐在滑板车上,双手紧紧抓住车的把手,然后家长推拉滑板车,向和孩子身体方向一致或相反的两个方向。孩子在滑板车上要根据车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来调节身体的平衡,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托物走路,给孩子一个塑料托盘,在上面放上几颗大枣或是几个苹果,让孩子从房间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转过身子再走回来。由于平衡能力还不是太好,孩子在托物走的时候很难做到控制好手中的大枣或苹果。这个游戏不但训练了孩子的平衡能力,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眼手协调和身体姿势的协调,为孩子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钓鱼,给孩子玩具鱼竿,上面有磁铁。家长帮助孩子把磁铁吸在小鱼的嘴上,然后让孩子拉鱼竿把小鱼从盆中钓离,最后把鱼放在一旁的篮子里。家长帮助宝宝把鱼取下来,再反复做,边钓边数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眼手协调性还没有发育特别好,需要家长帮助把游戏完成。孩子能很好地控制很长的鱼竿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就非常不错了,游戏不但训练了孩子的手控制力,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轨道开车,让孩子试着推着小车在地上沿某条轨迹走。比如,让孩子推小车沿篮球场的白线走。孩子推小车在线上走,需要较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对你让宝宝试试拼图游戏,那个必须的仔细拼,找,还有宝宝是男孩吧,男孩就是调皮些正常的那你可以让宝宝玩拼图类的游戏啊,还有看图讲故事的游戏,这些都是可以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发掘的,其实很简单的
4,让幼儿做做玩玩是学习什么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有效使用教玩具,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1、根据活动内容,巧妙设计教具。巧妙的设计教具可以让幼儿将的枯燥乏味,甚至难以理解的内容得以轻松的掌握。就如音乐活动集体舞的教学中,让幼儿面对面做动作这样很难让幼儿掌握区分左右手的动作,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两位老师共同示范,幼儿一边又一边的练习,但最终还是有不少幼儿弄不清楚方向。如果根据活动内容更巧妙的进行设计教具,这样使幼儿学的更快。我就将根据集体舞内容,将每位幼儿制作两个手环,一个红色带在左手上,一个绿色带在右手上,使得幼儿很快分清左右手,这样幼儿能很快投入到游戏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一成不变的示范说教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学得更感兴趣。2、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与形象性,能迅速引起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中班的音乐活动“国旗多美丽”,我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创设情境,拓展幼儿思维空间,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和生动。由于幼儿都没有参加过升旗仪式,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运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图像、动画结合技术,创设升旗时庄严的情境,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这种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能为幼儿学习歌曲做准备。课件中,五星红旗在朝霞里冉冉升起,小朋友在国旗下注视着国旗徐徐上升。每一句歌词配合着相应的画面,让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同时,又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升国旗时庄严肃穆的氛围,激发了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小看教具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教具设计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效果。富有创意,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的教具,就能紧紧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要把教具的设计和制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巧妙设计玩教具,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二、有效使用教玩具,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教具是教师用以教学的工具,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情景下,对教具进行开发和创造,以引导、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有效运用教具,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教育情境,把要让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愿意学的内容,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方式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表现生活,让幼儿的原有经验与新认识的相互作用,这样才能使幼儿真正要学,并且有兴趣,学得轻松。三、有效利用教玩具,充分让幼儿操作,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情境教学是促进幼儿学习的最好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教玩具的作用,利用教玩具来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变得更生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运用所提供的美观、丰富的教具,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幼儿爱动好玩的心理,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操作,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幼儿动手、动脑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教具,让幼儿将各种枯燥的数学知识渗透在游戏中,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知识。如,认识数字7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制作了一套小猫钓鱼的游戏,让幼儿戴上小猫的胸饰玩钓鱼的游戏,通过钓鱼感知6添上1是7,这样幼儿在游戏中认识的数字7,而且幼儿学起来觉得的轻松,掌握的又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有效使用教玩具,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运用玩教具,能为幼儿提供表象思维的工具。教师提供的实物环境,可以丰富幼儿的数学经验;幼儿运用操作材料可进行数学探索;玩教具的操作过程是幼儿体验和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适时恰当地与幼儿交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以帮助幼儿利用玩教具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5,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多长时间
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八条 幼儿园应当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正餐间隔时间为3.5-4小时。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扩展资料:《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三条 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正常情况下,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应当对体弱或有残疾的幼儿予以特殊照顾。第二十四条 幼儿园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中暑和冻伤。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1、 调整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户外活动人数 我们利用一年一度对幼儿园进行保教质量综合评估工作,就如何合理安排好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时间进行了探讨。根据幼儿的班数,活动场地的大小,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户外活动作息时间进行了整体调整、统一安排、分别活动。这样,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人数减少,幼儿有充足的场地进行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小型体育活动,进行各种体能锻炼,增加幼儿的活动量,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合理安排安全的活动场地 根据年龄特点,运动量的大小,合理划分各班的活动场地。大班的幼儿活动项目多,活动量大,内容丰富,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提供面积大的活动场地;中小班可以适当减少。同时,设立了园舍安全员,每天对户外场地、活动器械进行安全晨检,消除不安全隐患,保证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正常开 展。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场地,幼儿拥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活动。幼儿的活动时间长了,活动量大了,促使进食量增加,睡眠质量提高了,促进了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3、 全面了解幼儿年龄特点、身体发展特点,制订活动计划 教师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应根据每位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四肢活动的协调发展状况不同,制订本班的户外活动计划,确保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4、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技能,教师保护与锻炼并重 幼儿控制和协调能力较差,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反应不够灵敏,缺乏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但幼儿又很好动,好奇心强,各种活动都想尝试一下。因此,教师一方面在制订活动目标时,要让幼儿了解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提高相应技能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指导幼儿体育活动怎样玩。如跑步、投掷、跳跃、跨障碍物等;运动器械怎样玩儿,怎样取放运动器械,什么动作不能玩儿,后果如何等。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与培养,以及幼儿在实践活动当中经验与方法的积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当活动中出现不安全因素时,教师应及时提醒给予纠正并加以保护,使幼儿逐步形成安全活动的意识。 5、 教育幼儿应有规则意识 幼儿在进行各种活动中都应有一个遵守的规则,那么,户外体育活动尤为重要,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时,应讲明游戏与活动的规则,这样既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又能充分保证在有序的环境下充分活动,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 通过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与安全的策略研究,幼儿户外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下降。 总之,幼儿园要开展好户外体育活动,其活动目标与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制订、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教师重视对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保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才能避免和减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
6,幼儿园的孩子在数学方面都有些什么游戏
此系列游戏适合三岁左右幼儿。
《敲铃》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听声音记数,初步培养幼儿的心算能力;
2、发展幼儿的听觉系统、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内容:
1、在游戏前准备铃铛一个。
2、家长拍手引起幼儿注意,并问“我拍了几下”引起幼儿游戏兴趣。家长说“好,你注意听,拍完我要问拍几下。”
幼儿回答正确后家长说“我现在敲铃”敲一回,问一回。然后让幼儿敲铃,并说出自己敲了几下。
游戏指导:
1、铃声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幼儿的听觉系统。
2、尽量让幼儿敲铃,边敲边说出敲了几下,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看谁数得对》
——游戏目的:
1、使幼儿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义;
2、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内容:
1、家长准备小猫、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张(可自选)。
2、家长先拿出小猫卡片说“你们是小猫,先叫以下(幼儿会叫“喵、喵”)现在我们做游戏。我说小猫叫一声,你就叫“喵”我说小猫叫2声,你就叫“喵、喵”依次说到4声。做完游戏后,家长和幼儿对换角色继续下去。
说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继续游戏,直到幼儿熟练掌握。
游戏指导:
1、游戏时,幼儿叫声不对,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不能直接叫所要的声数。
2、此游戏可以多个小朋友一同进行。
《看谁的记忆里强》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数数的能力,强化实物点数的能力;
2、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及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游戏内容:
1、准备1个苹果,2个皮球、3个梨、4个橘子;报纸若干张。(其他幼儿熟悉物品皆可,家长可据情况引申)
2、家长将准备好的物品散乱的放在桌子桑,让幼儿向后转,等家长用报纸把这些物品覆盖起来布置好之后,再请幼儿转过身来坐好。
游戏时,家长多幼儿说“报纸下面覆盖了许多样小物品,把报纸掀开之后,很快的看几分钟,并要记住这许多物品的名称和个数”说完后,就打开报纸,让幼儿仔细观察约3分钟,然后用报纸遮盖起来。
最后让幼儿把物品一件件的说出来,有几个同类物品要说出同类物的总数。看是否说得多,说得辅顶滇雇鄄概殿谁东京对。
游戏指导:
1、家长布置物品时,幼儿不许回头窥看。
2、物品的体积不要太大,以小物品为宜,而且是幼儿认识并能叫出名字的。
3、观看的物品根据幼儿的反应能力,可多可少,难度提高。比如:两个苹果、三个梨、三块积木、四只笔。
4、可以请小朋友来家中一同玩游戏。看谁说得多,看谁说得快。
《小猫钓鱼》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础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游戏内容:
1、家长先要准备好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家长告诉幼儿。“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条”。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当幼儿钓到第4条鱼时,家长问幼儿: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说出总数,“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
游戏指导:1、幼儿钓鱼时,家长要鼓励幼儿不慌不忙的钓鱼,锻炼耐心,对于钓不到鱼的家长,家长可以手把手的帮助。2、幼儿在达到游戏目标时,若有兴趣,把鱼放在里面重新进行。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60049480.html幼儿数学游戏很多,主要的是《蒙氏数学》里的,在亿童网上有,我找了一篇,其他的你可以自己去亿童网找,百度直接搜亿童网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
幼儿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与物质的数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数学的运算又是单调、枯燥的。所以为了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我特意设计了此次活动,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活动目标
1.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有趣。
3.初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活动准备
1.教具:碉堡两个(上面贴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题若干),小红旗两面。
2.学具:算式卡若干,每人双色花10朵(正面为黄色、反面为红色),小鱼若干(背后有算式题),小猫头饰若干,纸盒,乒乓球10个,瓶子若干(上面贴有1-10的数字),塑料套圈若干,小玩具若干(上面贴有算式题),自制钱币(背后有数字),白纸及笔若干,《操作册》第5册第41-4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说的球的数字和幼儿说的球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10)
如,教师说:“我拿1个球碰你几个球?”幼儿答:“你拿1个球碰我9个球。”依次将10以内的分解组成全部回答完。
2.集体活动
(1)游戏“双色花”。幼儿拿10朵双色花(正面为黄色、反面为红色),向上抛去,双色花落地后,数一数黄色的花有几朵,红色的花有几朵,黄色的花和红色的花合起来有几朵。教师将幼儿说的结果用加法算式在黑板上列出来。
(2)游戏“摸箱”。纸盒里装有10个乒乓球,请幼儿伸手抓乒乓球,数一数抓起来了几个乒乓球,纸盒里还剩几个乒乓球。请幼儿在白纸上将减法算式题列出来。
(3)游戏“小猫吃鱼”。请每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和手拿一个塑料筐当鱼篓,然后算出地上“小鱼”背后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答案算对了才能将“小鱼”放进“鱼篓”里。在相同时间内谁算得又对又多,谁就获胜。
(4)游戏“炸碉堡”。幼儿分成两队,教师发出口令后,两队排头幼儿跑向“碉堡”处,算出“碉堡”上的一道算式题,答案算得正确的才能将算式题取下来,再换每队第二名幼儿去“炸碉堡”。依次进行,哪队幼儿先将“碉堡”上的算式题全部算对算完,插上小红旗,哪队就获得胜利。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双色花,完成算式卡,把得数写在方框里。
第二组:玩“套圈”游戏。幼儿每人两个塑料圈,将塑料圈分别套在两个瓶子上,比比哪个瓶子上的数大。接着用大数减去小数列出减法算式,或者将两个瓶子上的数合起来列加法算式。
第三组:玩“小超市”游戏。幼儿2-4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其他组员将小玩具上的算式题答案算出来,如果手上“钱币”的数字与小玩具上算式题的答案一样,就可以从“售货员”手上将小玩具“买”走。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收拾物品,并肯定在游戏和分组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幼儿。
活动延伸
1.园内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5册第41-42页的活动。
(2)在计算角投放扑克牌,让幼儿玩“凑10点”的游戏。
2.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 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活动提示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运用多种形式来让幼儿练习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因此在活动中要注意使用“添上”、“合起来”、“一共”、“拿走”、“去掉”、“还剩”等关键词,让幼儿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体验成功感,从而激发幼儿对计算的兴趣。看过美思的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很多算式,孩子抛粘的小球,抛中哪一条,就回答。
文章TAG:
钓鱼游戏锻炼幼儿什么能力钓鱼 钓鱼游戏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