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描写美丽夜色的诗句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疲惫压弯了枝头迷茫涂满了夜空关爱浸柔了月光牵挂缠软了清风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描写美丽夜色的诗句

2,描写夜景的诗句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描写夜景的诗句

3,关于夜景的诗歌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齐己【不睡】 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 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其他名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白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郑元祜《寄金山普衲》)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袁枚《春日杂诗》)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刘方平《月夜》)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濮淙《闻梁蘧玉己寓京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青门引.春思 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于夜景的诗歌

4,赞美夜景的诗句

1.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4.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5.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唐·杜牧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2、宋·柳永 《倾杯乐(大石调)》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回、凉生襟袖。追旧事、一饷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看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可惜恁、好景良宵,不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3、宋·李彭老 《浣溪沙(题《草窗词》)》玉雪庭心夜色空。移花小槛斗春红。轻衫短帽醉歌重。 彩扇旧题烟雨外,玉箫新谱燕莺中。阑干到处是春风。4、唐·韦庄 《宫怨》一辞同辇闭昭阳,耿耿寒宵禁漏长。钗上翠禽应不返, 镜中红艳岂重芳。萤低夜色栖瑶草,水咽秋声傍粉墙。 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5、清·曹雪芹 《香菱咏月·其一》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杜牧 《秋夕》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1.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4.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5.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搜描写夜晚景色的诗句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汗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站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书所见   叶绍翁 (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话)七律   抒发豪壮与凄独, 折射人生和世俗。   也有欢歌加笑语, 还见美画又新书。   善感商隐恨官伪, 多愁杜甫怨政浮。   夜夜异调传千载, 人人殊态绘百图。   (夜话)五律   江海雨雪风 ,花草树楼亭。   千差万别景 ,七乱八糟情。   一字藏奥妙 ,半句通神灵。   苦辣酸甜事 ,融凝汇成经。   古诗中写夜的句子很多,仅将略知的举例供朋友们玩味。   七言句中 第一字   夜来幽梦忽还乡 夜阑卧听风吹雨   夜泊秦淮近酒家 夜吟应觉月光寒   夜半闻铃肠断声 夜半无人私语时   夜来城外一尺雪 夜深还过女墙来   夜深静卧百虫绝 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二字   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微霜初渡河   一夜征人尽望乡 半夜行军戈相搏   第三字   天街夜色凉如水 巴山夜雨涨秋池   潮落夜江斜月里 渔翁夜傍西岩宿   第四字   忽如一夜春风来 小楼一夜又东风   洞房昨夜又红烛 共君今夜不须睡   第五字   柱杖无时夜叩门 碧天如水夜云轻   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从春游夜专夜   将军金甲夜不脱   第六字   丹凤城南秋夜长 昨夜星辰昨夜风   第七字   二十四桥明月夜 又闻子归啼月夜   可怜九月初三夜 春从春游夜专夜   金屋妆成娇侍夜 迟迟钟鼓初长夜   春江花朝秋月夜 从此无心爱良夜   五言诗 第一字   夜寸剪春酒 夜阑更秉烛   夜市卖菱藕   第二字   昨夜梦魂中 昨夜月同行   遥夜泛青瑟   第三字   风雪夜归人 数问夜如何   海日夜中明 微十夜来过   单于夜遁逃   第四字   良人昨夜情 危樯独夜舟   露从今夜白 沧江急夜流   寒灯独夜人   第五字   情人怨遥夜 随风潜入夜   牛渚西江夜 清瑟怨遥夜   乱山残雪夜 一年将近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南乡子?夏夜   黄升   多病带围宽。未到衰年已鲜欢。梦破小楼风马响,珊珊。缺月无情转画栏。   凉入苎衾单。起探灯花夜欲阑。书册满床空伴睡,慵观。拈得渔樵笛谱看。

6,描述夜晚的景色的诗句

1、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2、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3、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4、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杨州。 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9、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10、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1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2、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13、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14、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15、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1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7、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1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9、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0、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21、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22、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23、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24、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25、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2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7、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 28、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2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0、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31、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2、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3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4、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 35、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36、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7、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38、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39、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0、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4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2、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再游姑苏玉芝观 【唐】许浑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渡吴江 【唐】杜牧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吴越怀古 【唐】李远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春夜喜雨 (杜甫)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再游姑苏玉芝观 【唐】许浑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渡吴江 【唐】杜牧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吴越怀古 【唐】李远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春夜喜雨 (杜甫)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夏天的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春天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描述夜晚景色的诗句汇总如下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4、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张先《菩萨蛮》5、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7、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山东二首》8、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刘方平《秋夜泛舟》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10、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苏轼《西江月》1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四首》1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14、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菰蒲夜雨船。——倪瓒《怀归》15、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16、梦破江亭山驿外,诗成灯影雨声中。——陆游《怀旧》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18、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夜雨寒。——许浑《村舍》1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20、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21、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2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2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24、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25、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杜甫《漫成一首》
1、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2、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4、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佚名《孟冬寒气至》  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6、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7、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何大圭《小重山·绿树莺啼春正浓》  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9、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10、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1、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2、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13、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14、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5、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16、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7、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夏言《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18、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  19、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王勃《滕王阁序》  2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1、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22、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3、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24、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25、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26、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4、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张先《菩萨蛮》5、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7、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山东二首》8、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刘方平《秋夜泛舟》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10、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苏轼《西江月》1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四首》1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14、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菰蒲夜雨船。——倪瓒《怀归》15、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16、梦破江亭山驿外,诗成灯影雨声中。——陆游《怀旧》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18、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夜雨寒。——许浑《村舍》1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20、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21、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2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2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24、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25、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杜甫《漫成一首》

7,描写夜色的诗句越多越好

1、月唐代:李商隐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译文:桥边的池水里的月亮,真是难忘惹人恋爱。帘子在明亮的夜晚打开,竹帘卷起时已经是很凉的天气了。月光流转处水花湍急,婵辉倾吐出来使得云朵也有了光彩。月中的女神不施粉黛,她的美貌全靠这月光了。2、夜雨唐代:白居易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译文:早出来的蟋蟀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重新点亮。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响起了雨点声。3、秋夜宋代: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译文: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4、夜泉明代: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译文:夜晚雪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5、夏夜唐代:韩偓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译文:风狂、电闪,天空布满了浓墨似的乌云;只听得大树林里传来风雨侵袭的声响。夜已经很深了,风也停了,雨也止了;一轮弯月从云缝里斜洒出淡淡月光。6、春夜唐代:虞世南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译文: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而花香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午夜行胡秉言午夜风清月净明,孤独寂寞伴吾行。几声乌咽惊魂颤,只影无依惴栗伶。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青门引.春思 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zhai寨),是辋川的地名。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竟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了。“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也许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而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在青苔上。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人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象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不健康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活;而《鹿柴》则不免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而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 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 浣纱明月下 . 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 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何以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这不正暗示月光的明亮吗?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 前两句,是静态的景物描写。后两句,作者给白石滩添上了活动着的人物,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家住水东西,烷纱明月下”,写一群少女,有的家住水东,有的家住水西,她们趁着月明之夜,不约而同地来到白石滩上洗衣浣纱。是什么把她们吸引出来的呢?不正是那皎浩的明月吗?这就又通过人物的行动,暗示了月光的明亮。这种写法,跟《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以鸟惊来写月明,颇相类似。 此诗的意境跟《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近似,而与《辋川集》中那些清冷幽僻的诗作不同,它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也寄托看诗人对这种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恨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伏,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尙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听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村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着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听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白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未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文章TAG:夜色美景的诗句夜色  美景  诗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