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秋诗朗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诗朗诵

2,中秋唐李朴古诗带拼音

拼音版本:hào pò dānɡ kōnɡ bǎo jìnɡ shēnɡ , yún jiān xiān lài jì wú shēnɡ ;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pínɡ fēn qiū sè yì lún mǎn , chánɡ bàn yún qú qiān lǐ mínɡ ;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jiǎo tù kōnɡ cónɡ xián wài luò , yāo má xiū xiànɡ yǎn qián shēnɡ ;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línɡ chá nǐ yuē tónɡ xié shǒu , ɡènɡ dài yín hé chè dǐ qīnɡ 。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译文:浩瀚广阔的夜空中,月亮像一面宝镜般升起来。万籁无声,似乎连天上的仙乐也因为美丽的月色而停止了演奏。遥望天上,这一轮满月,正在这仲秋之夜升起,美丽得可以和整个天际相比。长伴在那薄云间,把人间照耀得明亮无比。月圆时狡兔只好空从弦外落去,蚀月的蛤蟆也休想出现在眼前;我想要约同明月一起乘灵槎(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待银河彻底澄清以后,一起遨游这太空。扩展资料赏析:这首诗是写中秋之月,首联即点明主题,用“宝镜”突出了月之明亮,颔联诗人作了空间的延伸,将读者带入了广袤无垠的月夜里,使人如身临其境,看那皓月当空,光照万里的壮美景色。颈联引用了两个传说故事,增加了全诗的趣味性,尾联诗人突发奇想,欲与月亮一起乘船遨游银河,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作者:李朴(1063-1127)字先之,虔州兴国迳口(今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冈村)人。生于宋仁宗嘉祐八年,卒于高宗建炎元年,年六十五岁绍圣元年,(公元一〇九四年)登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佑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忌者欲挤之死,朴泰然无惧色。徽宗即位,召对,言甚切直。蔡京恶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罢为四会令。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高宗初,除秘书监,未至卒。追赠为宝文阁待制。朴著有《章贡集》二十卷,《宋史本传》及丰清敏遗事并传于世。

中秋唐李朴古诗带拼音

3,中秋月白玉蟾拼音版

《中秋月》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千崖爽气已平分,万里青天辗玉轮。好向钱塘江上望,相逢都是广寒人。《zhōng qiū yuè 》nián dài : sòng zuò zhě : bái yù chán qiān yá shuǎng qì yǐ píng fèn ,wàn lǐ qīng tiān niǎn yù lún 。hǎo xiàng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wàng ,xiàng féng dōu shì guǎng hán rén 。

中秋月白玉蟾拼音版

4,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注音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 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几个生字读音,其他的你应该都会】:阙(que4);斛(hu2);遂(sui4);湛(zhan4);蟠(pan2);汴(bian4);飐(zhan1);螀(jiang1)。

5,中秋节古诗词诗朗诵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
我是来看评论的

6,中秋待月这首诗的注音

中秋待月这首诗的注音《中秋待月》zhōng qiū dài yuè作者: 陆龟蒙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zhuǎn quē shuāng lún shàng zhuǎn chí,hǎo fēng piān shì sòng jiā qī。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lián xié shù gé qíng wú xiàn,zhú àn xiāng cán zuò bù cí。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zuì ài shēng diào wén běi lǐ,jiàn kàn xīng dàn shī nán jī。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hé rén wéi xiào qīng liáng lì,wèi shì chū yuán yù wǔ shí。供参考。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中秋待月作者: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注释北里:舞曲名,也是旧时长安的风月之地.南箕:二十八宿之一.

7,中秋诗歌朗诵稿

中秋的月亮 中秋的月亮 在夕阳西下的地方 遥望云霞隐去的脚步 跨过古老的传说 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 月光映着孑然的身影 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 看一轮明月圆在中秋时刻 一颗祈祷的心 在游子的心中升起 大地的梦境 舒展在太白与东坡的词典里 在装饰嫦娥的夜夜思绪中 将漂泊的心 圆在中秋之夜 中秋的月 放纵千万里的长线 将远方憧憬的心 拉回到亲人身边 藏在父母的泪痕里 浸在兄弟酒杯的对峙里 印在爱人的心窝里 中秋的月亮,光洁美丽的容光 送给人们桂花的馨香 带给人们久远的期望 送给人们美好难忘的时光 宁静的月宫 张果老砍伐梭椤 陪伴美丽的嫦娥 漫游仙宫田园美景 天国牧歌令人神往 天宫殷勤的玉兔 捣制良药 根治人间的抑郁和忧伤 人们走出不安的阴影 走向温暖的金色阳光 年年岁岁如水月光 春风满面幸福安祥 迢迢银河遥远天堂 绚丽彩虹金桥飞架 牛郎织女 正在为美满幸福的生活奔忙 天上宫阙 莺歌燕舞金壁辉煌 神仙美景人心欢畅 中秋的月亮,美丽光洁的容光 但愿人们好运长久 年年岁岁幸福的人们 共同拥有难忘的中秋 共同沐浴美丽的月光 银色的月光 托起人们宁静的心境 明净的月亮 弥漫月饼醉人的清香 晶莹美丽的月亮 飘荡在九天之上 悠闲的轻舟 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载着人们的幸福憧憬 在茫茫的天际远航
中秋望月去遐想,遥寄祝福送吉祥;天涯海角情谊长,咫尺毗邻团聚忙。中秋望月去猜想,嫦娥吴刚喜若狂;漫天繁星指方向,放飞羽翼去远航。中秋望月去梦想,千里姻缘共枕床;心有灵犀诉衷肠,知音相逢歌绕梁。中秋望月去联想,美好时节激情扬;出彩人生路宽广,风流才华创辉煌。中秋望月同欣赏,十五圆月照高堂;万家灯火多新旺,盛世繁荣奔富强。

8,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加上怎么读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首诗都有自己知独特的意境和表达情感,以这首静夜思为例,读诗的时候要应该能够读出李白那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和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寂寞。读的时候,参照本首古诗的赏析。平淡的语言道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诗从“疑”到“举头”专,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属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用洒脱豁达的语调比较合适。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 "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2633634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读的时候,沉稳一点就好,不用什么语调的。

文章TAG:中秋古诗注音版朗读中秋  古诗  注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