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三年级

最佳答案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 晚上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又圆又亮的明月。啊!今晚的月饼好丰盛啊:有哈密瓜的`有菠萝的`有五仁的`还有豆沙的,有甜的`有咸的`还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月饼谗的我直流口水。我选了一块豆沙的吃了起来,爷爷问我:“好吃吗?”我说:“太好吃了!”爷爷说:“你只知道好吃,你知道月饼的来历吗?”我奇怪的摇摇头“那好,我就给你讲讲吧”爷爷说:“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渐渐把中秋节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它代表着平安`幸福,慢慢地月饼也成了节日的礼品了。”爷爷接着问:“你知道月饼名字的来历吗?”我又摇摇头,着急的催爷爷快讲,爷爷说:在很久以前,“月饼”也叫“胡饼,”据说有一年的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唐太宗嫌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着皎洁的明月,随口说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字便在民间渐渐传开。听到这里,我对爷爷说:“月饼,不但好吃,原来还有这么故事啊!” 整个晚上,我都在津津有味的听爷爷讲有关月饼的各种传说,我都听的入了神。半夜里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五十六个民族的小朋友都聚集在一起,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块香喷喷的月饼,大家有说有笑在一起欢度中秋佳节呢!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三年级

2,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一题西林壁二暮江吟

《题西林壁》——苏轼《暮江吟》——白居易《雪梅》——卢梅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长相思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凤叶正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一题西林壁二暮江吟

3,一至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及释义

1、《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释义: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释义:遍插茱萸少一人。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3、《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释义: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释义: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5、《小儿垂钓》唐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释义:“蓬头稚子学垂纶”意思是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学着大人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意思是小孩子侧着身子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映在野草丛中。诗人对这个垂钓的小孩子的外貌并没有加以具体修饰和描写,而是直接写出山野孩子的蓬乱头发的真实面目,使人觉得非常地自然、可爱与真实。“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可见这个孩子不怎么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更专注于钓鱼的情景,可以想象孩子是多么地喜欢钓鱼。“莓苔”泛指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这个词中可以看出小孩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个人烟稀少,鱼不易受惊吓之处,为后文的“怕得鱼惊不应人”作了铺垫。“草映身”是对孩子一个粗粗的画像,同时也与下句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有着直接关系。因为路人之所以向他打问,就是因为看得见他。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释义: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7、《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释义: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处处可以领略到东风的面容,万紫千红都呈现出春的意境。8、《乞巧》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赏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释义:“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9、《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释义: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缝制着衣服给将要出外远游的孩子。在孩子出发前夕,慈母还在细心地一针一线缝着,心里却恐怕孩子会很迟很迟才回来。谁又说孩子幼小的心灵,能够了解慈母的苦心,能够报答那象春天三月的阳光那么温暖的爱呢?10、《嫦娥》唐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赏析: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一至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及释义

4,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三年级

1、《中秋登楼望月》宋代: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翻译: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2、《中秋月二首·其二》唐代: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翻译: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3、《中秋》唐代:司空图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翻译: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4、《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翻译: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5、《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翻译: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1、《中秋登楼望月》宋代: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翻译: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2、《中秋月二首·其二》唐代: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翻译: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3、《中秋》唐代:司空图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翻译: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4、《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翻译: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5、《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翻译: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2、《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3、《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5、《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满意请给个赞,如果还有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祝您生活愉快,谢谢?更多25条
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节日的特色是吃月饼和提灯笼。 和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节日。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皎洁。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景相。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过中秋。 哇,茶几上摆满了好吃的:有香喷喷的月饼,有各种新鲜的水果…… 妈妈笑呵呵地说“我们快吃吧。” “停!我有个节目,谁能说一个关于月亮的古诗句,才能吃月饼。”我歪着头说。 妈妈乐了,说:“猴子捞月亮。” “错。这是个故事名字,不是古诗句。” 爸爸笑着说:“月亮像月饼。” “这也不是古诗句。” 妈妈又摇头晃脑地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错。这是歌名。” 又该到爸爸了,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突然,我发现爸爸拿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我说:“爸爸赖皮。这个不算。” 我要大显身手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像小鲤鱼吐泡泡一样地说。 哗——大家的手拍了起来。 我吃了一个月饼。看着他们流口水的样子,就一人给了一个。 妈妈还夸我是个有文化的小学生。 在快乐的笑声中,我们一家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节。 那些游子们呀!在这中秋之夜,只要你们的心底可以感到家的温暖,那么我相信一轮圆圆的明月也会在你们的心中升起,一种团圆的喜悦也会在你们的心中燃烧。 十五的月亮仍然挂在天上,在夜色的衬托下,是那么的皎洁,那么的明亮。

5,三年级语文上册试卷

三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题次 卷面 (2分) 基础知识 (48分) 阅读理解 (25分) 习作表达 (25分) 总分 得分 基础知识 48分 一、拼一拼,写一写。(10分) kuān yù ɡǔ lì zī shì pǔ sù qiān xū wēi wǔ yínɡ hòu xīn shǎnɡ nǎo nù jìn gōnɡ 二、同音字组词。(6分) mì ( )切 ( )书 jiāo ( )傲 ( )嫩 jìnɡ 显微( ) 学无止(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词语。(10分) ①兴高( )( ) ②相( )并( ) ③争( )斗 ( ) ④没( )打( ) ⑤( )流不( ) ⑥( )人( )目⑦( )头( )气 ⑧舍( )求( ) 写出与第⑧个词语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至少两个): 、 四、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春姑娘来到人间,小草 ,桃花 。 例:“一定会飞回来的!”小男孩肯定地说。 小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好奇地问。 五、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5分) 1.“举世闻名”中“举”的意思是( ),“举重”中“举”的意思是( )。 A.往上托 B. 全 C. 推选 D. 举动 2.“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诗中的“佳节”指的是( ) A.春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D.端午节 3.钻在铁屋子里( )安全,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A.仍然 B.果然 C.居然 D.固然 4.“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此时英子内心非常( )。 A.自卑 B.矛盾 C.激动 D.难过 六、回顾课文内容,并填空。(13分) 这个学期,我们随着课文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1.当我们在长江上顺流而下,看到天门山,便会吟诵起 写的《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两岸青山相对出, 。” 2.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主要描绘的是 的湖光山色,诗的后两句是 , 。 3.我们还一起去安徽黄山爬 ,那陡峭的山峰和美丽的云雾让我想起这句谚语:“五岳归来不看山, ”;我们欣赏了不但 而且 的赵州桥,感受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们还去了西沙群岛,那里 , ,是个可爱的地方。 4.“聪明在于学习, ”(列宁)告诉我们勤学习,多积累,能让大脑变得更聪明。学习时,我们要脚踏实地,正所谓“千里之行, ”。 阅读理解 25分 (一)《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周身”的“周”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周”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 ①圈子;②周围;③普遍,全;④星期。“周身”的“周”应选 (填序号)(3分) 2.这段话主要写了鱼的( )和( )多。(2分) 3.我从( )、( )等词语中看出鱼的数量多。(2分) 4.用“ ”画出描写鱼种类多的句子。(2分) 5.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摘录下来。(2分) 6.对这段话中画“ ”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2分) ①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很多,鱼和海水各占一半。 ②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为了说明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二)自由,你好! 我是一只被囚(qiú)禁在笼子里的金丝雀,鸟笼外边是多么(完美 美好)啊! 春天,那刚从绿树上长出的嫩芽,也在逐渐生长,春风吹醒了小动物,蜜蜂和蝴蝶也结伴而来,在空中翩翩起舞。我却待在鸟笼子里,只能上下乱窜。 夏天,池塘里的荷花正开得欢,蛙声连成一片,蝉儿在树阴里放声歌唱。我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它们心酸。秋风(吹 扫 刮)过,落叶飘飞,水果涨红了脸,菊花在枝头领略了秋天的风姿。我还是一(幅 副)懒洋洋的样子。 中秋的月圆了,我看到万家团圆的喜悦气氛,更加思念我的亲人,他们现在怎么样呢? 冬雪降临,所有的动物都过起了欢乐的大年,而我却在这笼子里瑟(sè)瑟发抖。 我是一只囚禁在笼子里的鸟,十分想念我的亲人和朋友。风爷爷“呼呼”地从身边经过,我在鸟笼里(急切 亲切)地打听道□□风爷爷□我的家人还好吗□□风爷爷鼓着腮帮子,说:“放心吧,金丝雀,他们都很好。”“风爷爷,帮我捎个信儿给他们吧,我想他们了。” 我是一只囚禁在笼子里的鸟,我希望主人能知道, 。 1.请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并打“∨”。(2分) 2.请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在( )里。(4分) 慢慢――( ) 思念――( ) 高兴――( ) 眼睁睁――( ) 4.用“ ”画出描写金丝雀“可怜”的句子,至少找出两句。(2分) 5.金丝雀希望主人知道些什么呢?请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习作表达 25分 题目: 的 提示:在这个学期中,哪件事让你印象深刻,哪个人让你难以忘记,哪次活动让你兴奋不已,哪处景物让你特别喜欢……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把它写下来。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字数250个左右。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48分 一、拼一拼,写一写。(10分) 宽裕 鼓励 姿势 朴素 谦虚 威武 迎候 欣赏 恼怒 进攻(每词1分,每字0.5分) 二、同音字组词。(6分) (密)切 (秘)书 (骄)傲 (娇)嫩 显微(镜) 学无止(境)(每空1分)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词语。(10) ①兴高(采)(烈) ②相(提)并(论) ③争(奇)斗(艳) ④没(精)打(采) ⑤(奔)流不(息)或(川)流不(息) ⑥(引)人(注)目 ⑦(垂)头(丧)气 ⑧舍(近)求(远) (每词1分,每空0.5分) 写出与第⑧个词语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至少两个): (每词1分,只要含有一组反义词即可。) 四、照样子,写句子。(4分) 第1句:拟人句。(如探出头,笑红脸……) 第2句:教育家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每句2分,其中第2句中冒号1分) 五、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5分) 1.B、A 2.B 3.D 4.B (每空1分) 六、回顾课文内容,并填空。(13分) 1.李白 、 《望天门山》 (每空0.5分,两空共1分) 碧水东流至此回 、 孤帆一片日边来 (每空1分,共2分) 2.西湖晴天和雨天(或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每空1分,共3分) 3.天都峰、黄山归来不看岳 (每空1分,共2分) 坚固、美观 (每空0.5分,共1分)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每空1分,共2分) 4.天才在于积累、始于足下 (每空1分,共2分) 阅读理解 25分 (一)《富饶的西沙群岛》(13分) 1.Z zhou 丿或冂 7画或6画 (每空0.5分,共2分)应选③ (1分) 2.数量 种类(各1分,共2分) 3.成群结队各种各样 数不清 (可任写其中两词,每词1分,共2分) 4.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2分) 5.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2分) 6.② (2分) (二)自由,你好!(12分) 1.选择美好、扫、副、急切(每个0.5分,共2分)) 2.:“,?” (“”一组算1个,共4个,每个0.5分,共2分) 3.逐渐 想念 喜悦或欢乐 眼巴巴(每个1分,共4分) 4.(1)我却待在鸟笼子里,只能上下乱窜。 (2)我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它们心酸。 (3)中秋的月圆了,我看到万家团圆的喜悦气氛,更加思念……他们现在怎么样呢? (4)冬雪降临,所有的动物都过起了欢乐的大年,而我却在这笼子里瑟瑟发抖。 (四选二,每句1分,共2分) 5.提示:我们动物和人类都是好朋友,谁都希望获得自由。(2分,说到自由即可。) 习作表达 25分 (25-22.5分)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错别字极少。 (22.5—20分)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 (20—15分)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15分以下)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文章TAG:1年级  中秋  中秋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