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正确读音,风筝的拼音怎么写 风筝的拼音和解释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3-16 23:41:46
本文目录一览
1,风筝的拼音怎么写 风筝的拼音和解释
1、风筝 [ fēng zheng ];fēng :声母f,韵母eng,读第一声。zheng :声母zh,韵母eng,读轻声。 2、词义:玩具。通常以竹篾为骨架糊以纸、绢而成,用长线系之,能乘风高飞。悬挂在殿阁塔檐下的金属片,风起作声。又称“鐡马”。

2,风筝的正确拼音怎么写
风筝 [ fēng zheng ]fēng :声母f,韵母eng,读第一声。zheng :声母zh,韵母eng,读轻声。词义:1、玩具。通常以竹篾为骨架糊以纸、绢而成,用长线系之,能乘风高飞。2、悬挂在殿阁塔檐下的金属片,风起作声。又称“鐡马”。笔画顺序:扩展资料风字组词:风雨、风格、大风、东风、风车、风云、暖风、风水、西风、风力。筝字组词:秦筝、云筝、瑶筝、银筝、鸣筝、筝柱、鸿筝、鼓筝、筝妓、锦筝词语解释:1、风铃读音:[ fēng líng ]释义: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风吹时摇动发出声音。2、风物读音:[ fēng wù ]释义: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3、暖风读音:[ nuǎn fēng ]释义:新几内亚北部海岸舒霍顿群岛东季风期间持续8天的一种干热焚风。4、锦筝读音:[ jǐn zhēng ]释义:筝。筝上的绘文似锦,故称。5、瑶筝读音:[ yáo zhēng ]释义:玉饰的筝。亦用为筝的美称;风筝的美称。6、秦筝[qínzhēng]释义:古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故名。

3,风筝的正确读音
风(fēng,声母f,韵母eng,声调一声)筝(zhēng,声母zh,韵母eng,声调一声)。风筝是中国的传统工艺,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扩展资料:中国传统的风筝一般分为硬翅、软翅、板子、串子、立体(筒形)等几类,按地域和风格又分为潍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风筝。中国最大的风筝制造地在山东的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每年举办风筝会,2005年还有举办风筝锦标赛。放风筝是中国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部分民族传统的娱乐风俗。流行于中国各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原用于军事上,相传春秋时期,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曾制木鸢飞上天空。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汉代起,人们开始将其用于测量和传递消息;唐代时,风筝传入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到五代时期,又在纸鸢上系以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此又称“风筝”。至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元代时,风筝传入欧洲诸国。唐以前的风筝用丝绸制作,晚唐时改用纸制。品种繁多,结构有硬翅、软翅、伞形、桶形、长串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民间还创造了风筝上的附加物,如有音响的“鹤琴”、“锣鼓”,有灯光装置的“灯笼”,有散落携带物的“送饭儿的”等,独具特色。

文章TAG:
风筝的正确读音风筝 正确 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