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云南金平那个地方那里哪些地方好玩

在红河,勐拉温泉比较有名 云南南部金平勐拉温泉,温泉从石洞中涌出,最尽头大约水深l米多,水汽蒸腾,水温在50℃至60℃之间。躺在粗糙的温泉池中,感受温泉带着气泡汩汩从身下冒出,仰望青翠的山崖中瀑布飞流直下,在瀑布溅起的雾气和温泉氲氤的水汽中,享受瀑布、青山、蓝天,便有了"人间天堂"的感觉。   傣族是一个喜爱水的民族。在这里,男女赤身裸体共浴一池无须设防,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相隔。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顽皮孩子像池中鱼儿串来串去,青年男女或三五成群,边浴边拉着家常,或软绵绵地把身心浸泡在水中。   在这里泡温泉是不需要香皂、洗涤剂的,水中有机矿物质有天然的清洁作用。正是这种身心的完全放松,水中补给充...
在金平,除了猛拉温泉外,有几个自然景点值得你去: 永平瀑布 马鞍底五台山瀑布近一百米高,瀑布旁边就有少数民族村落。 黄金水库 猛拉马鞍山 白马河 食物: 猛拉街上的卷筒最正宗,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卷筒,不要去餐馆里面吃,就在街的小摊上吃。 哈尼合杂店 夜景: 民族团结广场,金子河畔

谁知道云南金平那个地方那里哪些地方好玩

2,告诉我芜湖化鱼山的传说

芜湖县的最南端有座境内最高的山峰叫行廊山,后来叫珩琅山,山名不一,却有来历。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黑夜,南海的小山神奉玉帝之命,肩挑两座大山去填东海造良田。当他赶到青弋江畔的时候,早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一看到碧水如玉清澈见底的青弋江,小山神乐坏了。天宫的瑶池虽美,不容他越前一步,平时懒散贪玩的他,今天可要痛痛快快地玩上一番。看看时间还早,小山神放下大山,一头扎进水里,与水鸟、游鱼泡上了,嬉水玩耍,渐渐地把填海的事丢到脑后去了。猛然听见鸡叫,他这才慌忙穿好衣服,匆忙挑起担子,刚要起步,糟了,一头没挽好的绳子滑了下来,另一头被弹起多远。等他重新挽好绳子,不觉东方发白,无论如何也来不及了,小山神吓得丢下大山,溜之大吉。滑落的这座山裂成了两半,远远望去,两峰对峙环绕,活象高堂下周围的廊房,人们就叫它行廊山,被弹出去的那座山就是南陵县的弹弓山。  知过了多久,住在牛头山的道人修炼成仙了,他决定到行廊山广招弟子,建观传道。来到行廊山脊,他双手合十,两眼紧闭,向上苍默默祷告,当他睁眼看时,只见自己下跪的地方深深地凹陷下去。于是他召来山神质问,山神回复:“此山乃七龙所顶,仙长道行太深,担当不起,龙背已被压弯成驼峰。仙长可往九华山,彼山乃九龙所载,可以一试。”牛头道人闻言,只得叹口气道:“此山异石似玉,似这般脆弱终究难成气数。”说完,悻悻然在一块盘石上跺了一脚,扬长而去,当年的盘石上至今还留有巨人足迹。据此人们又把行廊山叫成了珩琅山。  自古有山就有寺。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朝廷了迎西域增人传播佛教,建造了白马寺。此后,佛教势力不断扩展,寺庙逐渐增多。南朝四百八十寺,最盛是从萧粱始。行廊山也有一寺叫做兴云寺,传说就是梁武帝时的杯渡禅师所建,寺旁有白云池,池下是代明湖,寺后就是当年的仙人盘石,石旁还镌刻着梁武帝和杯渡禅师的像呢。  杯渡禅师是何许人也?原来,杯渡生于东晋末年,老人不知其姓名,因常乘木杯渡河涉江,因而为号。他早年在河北冀州出家,因不修细行,又吃鱼啖肉,虽神力卓越,然而为佛门所不容。杯渡被逐出山门后,周游各地,衣服褴褛,几不蔽体,疯疯颠颠,喜怒无常,冬天破冰凿洞下河洗澡,夏天趿着鞋子爬山,时常又赤足步入集市,但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身不离两件东西:一个芦?,一只木杯。  话说杯渡过了长江,来到金陵延贤寺,住在法意道人处。法意见其形貌丑陋,无恭敬之心,让其住柴房。杯渡心中不快,决定另辟山门,径向南来。出了金陵,见一财主家大办筵席,于是直入中庭,放下芦?要酒吃,主人李八见他是出家人,招呼他用斋饭,杯渡不肯,站在中庭不动。李八喊来家人搬芦 ,竟然纹丝不动,上来八个人还是搬不动,只得邀其入席。杯渡大摇大摆坐下,伸手抓肉,抱坛饮酒,旁若无人,一会儿把一桌酒菜一扫而光,吃完了伸了个懒腰,轻轻提起芦?,扬长而去,众人看得目瞪口呆。他走到东门渡附近,一个信佛弟子遇见连忙施礼,邀请杯渡到他自己家供养。由于家穷,粗茶淡饭也吃得津津有味,一住就是半年。一天,杯渡对佛门弟子说:“你且寻三十六只芦?来,我有要用。”弟子说:“我家只有五只,哪有钱去买呢?”杯渡说:“房前房后茅房灰屋尽管去找。”弟子里里外外一找,果然找到三十六只,只是都是些破烂货。杯渡要他用针线密封,等他走后再打开。次日清晨,杯渡辞行。弟子打开芦?,只见只只装满了银两,总有一百多万。其时正值青黄不接,弟子用这些钱买了粮食分给众乡亲,并修了一座寺庙。快到湾址时,杯渡路遇一钓鱼人,见篓中有条死鱼,就向钓鱼人索要,钓鱼人见鱼烂肚子已开始发臭,就给了他。杯渡拿在手中抚弄几下投入水中,鱼儿竟活过来摇层游去了。又往前行,杯渡见以网捕鱼者,也上前讨鱼。网鱼者不给,还奚落他几句。杯渡顺手拾起两颗石子掷于水中,网中忽然现出两条水牛斗角,一下子就把网拉得稀烂。  来到行廊山,杯渡见这里岚烟森列,紫翠万状,弋水环绕,碧波千顷,就定居下来,在山上建了兴云寺,招收弟子,讲述佛经。闲暇时,常去仙人石躺着,夜观星斗,昼听松涛,时间长了,石面磨得光滑,后人又称仙人石为杯渡岩。后听说弹弓山的故事,他又去南陵建了隐静寺。  杯渡修行越久,佛法日深,但他松散惯了,住在哪儿也不安份。据说人后来周游开下名山大川,所到之处都建寺讲佛,普渡众生。传说他到过九华山,见风景更美,便在安禅峰建了化城寺,成为九华山的开山寺。后来,伏虎禅师和金地藏菩萨都是受了杯渡影响,相继重建化城寺,使化城寺成为九华佛地的名刹丛林。佛门因见杯渡是肉食僧,对其讳募如深,不认开山祖师,反推金地藏为首建化城寺之始祖。有人说杯渡死于赤山,葬于南京覆舟山。南宋诗人周紫芝写诗赞曰:“瀛海从来是一沤,何妨飞?到中州。解将瓶钵横云海,?向秦淮障逆流”。也有人说,杯渡见五台山有金气,峨眉山有银气,普陀山有铜气,九华山有铁气,行廊山兼有四气更有玉气,死后非行廊山不葬,佛门弟子按其遗愿,死后把他葬在行廊山,所以,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诗称杯渡?云:“昔间有释子,涉江用杯浮。楼心由兹地,埋骨在林陬”。  随着佛教传播,经过封建帝王推崇和文人墨客渲染,九华佛山,名扬四海,行廊佛地反而鲜为人知。传说宋英宗时,兴云寺又改名法云寺。哲宗时,一个神仙领着两个弟子来江南造塔,弟子们造敬亭山双塔,神仙自己建行廊山塔,约定连夜造好。弟子们为图省工省料省时间,将双塔造成方塔,神仙老老实实将行廊塔建成六棱形。弟子们年轻力壮,好胜心强,半夜就将双塔造好了。他们来到行廊山,看见塔顶还没封好,本想给师傅帮个忙,可当看到师傅手忙脚乱的滑稽样子,便想跟师傅开个玩笑,于是学起鸡叫,一下子把凡间的鸡都引叫起来。神仙一听鸡叫,赶紧施展神法,变出一只铜锅,盖在顶上草草封了头,连塔刹都安歪了,直到今天,行廊塔还是这个样子。  后人又以行廊山乃九华山发祥地,香火佛事反不如九华山,于是,仿照九华山在行廊山建起了二圣殿、肉身殿、十王殿、晏公殿、塔子庵、万年台等寺庙,统领一方信徒,广招四路香客,着实兴盛了一阵子。据传南宋理宗度宗两朝的右丞相马廷鸾,因留恋行廊山,辞官后不愿回江西乐平老家,在行廊山安度晚年,渔耕笔书,死后和夫人合葬于此。  如今,行廊塔依然挺立,其它寺庙早已毁圯,行廊山虽已失去往日风采,但依然景色迷人,令你心旷神怡,不信,请听清代诗人贡纪国的表白:“孤峰斜日逢支遁,石榻清风听白东。绝壑古藤妻水鹤,穿林曲涧走胎?。江光带月摇清弋,暮色飞岚出九华。坐对沉烟心似洗,迂?我亦欲辞家。”
现在已经改名为“芜湖西站”了。

告诉我芜湖化鱼山的传说

3,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意思是【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出自 《游钓台记》。《游钓台记》 是一篇颇为奇特的游记。作者道经七里滩,并没有登钓台游览,但他写目游、鼻游、舌游、神游、梦游、耳游,善于变化想象,景物生动如画,引人入胜。《游钓台记》是清代作家郑日奎的一篇散文。郑日奎(1631—1673),字次公,号静庵,贵溪(今属江西)人。《游钓台记》译文钓台在浙江东部,是东汉严子陵先生隐居的地方。先生的风度气节,映照千古,我素来仰慕他,很想能够游览一次(钓台)为快乐。不过这次送公文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不是游览。但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我坐船从常山出发,一路总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只有叮嘱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过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见云端两座山峰挺拔对峙,急忙呼叫船夫说:“这不是钓台吗?”船夫回答说:“这就是了!”迫近细看,人们所说的两台,实际是两座山峰。将峰称作台,是后人这么叫它的。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险峻的山岩就像高士站在一起,神态高傲。山峰上的树多是松树,疏疏落落各处种植,高低奇特各有形态;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多条游动的龙,水波流动,那样子好像要飞起来。山峰下面,严先生的祠堂就在那里。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里,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转身坐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是我的精神游览了。思逐渐厌倦,靠着几案睡。而空蒙水滴的形状,最后与魂魄往来。于是乎都是以梦游。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说:“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船夫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有个客人笑着对我说:“您的脚没有走出船中一步,又在哪里游览呢?”唉,客人不曾听说过吗?从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历五岳,孙兴公在远处作《天台山赋》,都没有亲身到那地方。我现在所得到的,跟这两个人比较,不是显得多了吗?所以说: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客人说:“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制作一篇文章,来答谢山的神灵呢?”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
整舟靠岸。 -------------------------------------------------------------------------------- 注释:山名,唐代著名品茶家: [1]钓台。 [3]夙,晋人,著《茶经》三篇?”曰:靠着几案,后人为之也:犹“景物”,不能强[24]。所云两台。 [10]第、庄严貌。 [2]严先生。” [37]孙兴公。”舟稍近,辉映千古:同“峙”。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以为游,常山是其属县,是富春江的一段。严。刘秀即位后招他为谏议大夫,游于何有。盖神游之矣,如披草寻磴[29],舟泊前渚[34]。 [4]富春、马成等二十八人,细询之曰,急乎舟子曰:“若非钓台耶[14]:“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奉檄北上[7]。然以为游?”余窃愧未之逮也。而空蒙滴沥之状[33]:斜视:只,山水皆有可观。树多松:水珠下滴,觉视先生,归耕富春山,一名严陵山,瞻望弗及矣,作《天台山赋》:县名,疏疏罗植。 [23]舣(yì)。余今所得。欲舣舟一登[23]。峰之下:“若尝登钓台乎:寻究,但,草盛貌。于是乎并以梦游?故曰,由衢抵严[9],如舍舟登陆:峰也而台称之者:抖擞衣服。于是足不及游:严光:高峻貌。 [25]俯仰,长年在外远游,应在是地,连亘七里,如振衣最高处[30],帆行峰转。秀峙,不及此。 [26]飓(jù)。 [19]岸然,惝恍间:此。东汉光武帝恢复汉室,尤好游山水您好?”舟子具能答之。滴沥。 [24]强,得藉先生以传[5]。 [17]仞。纶,势欲飞起,草草行道中耳,大似云台诸将相[31],选择一种表达方式,迫视之:挺秀对立、严陵濑。 舟发自常山[8]。老年时把自己一生游历的山水都画成图,则鼻游之,非游也。非不杰然卓立,测亦游矣。顷之:无。 山既奇秀。好琴书;倒影水中,南朝宋人,遂行,凡三百余里。虽然,是游乎。隐:名绰。 [12]七里滩。 [32]隐(yìn)几:垂钓,因致礼焉,竟与魂魄往来。第目之所及[10],少文之画,字子陵,水流波动:奉官府文书,水流湍急,孙兴公遥赋天台[37]:迷茫貌:“然矣,未暇问名:勉强,四山飓至[26]:昔:同“借”?”“嗟乎,颔之而已[11]。 [9]衢,说,先生祠堂在焉,或雄拔如武。觉而日之夕矣,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27]。石铁色。游历山水十余年:通“檥”。檄。于是乎并以耳游,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12],汉严先生隐处也[2],舟行万山中,试之良然。 [7]奉檄。 [38]微。 [15]跱:指富春山,桐庐是其属县,风景。 [8]常山、富春江。 [27]陆羽,遂为之记:浙江上源。 [39]处一:“老疾俱至,较诸二子!客不闻乎。 [36]宗少文,忽睹云际双峰。 [31]云台。思稍倦,汉代会稽余姚人?昔宗少文卧游五岳[36],台称之者,岸,崭然秀峙[13],何处一焉以谢山灵[39],表示时间极短,陡起江干[16],今属浙江,觉有异。 [28]绎:犹瞬间:二者居其一,两岸山峦夹峙,故名,实两峰也,数百仞不肯止[17],钓丝,予夙慕之[3],相距可数百步,曾回忆天台山。蒨。 [6]顾!快矣哉! 客或笑谓:江岸。舟子谓滩水佳甚。下瞰群山趋列。明帝永平三年(60年)。巉岩傲睨[18],如高士并立。天台:汉代宫廷台榭名,有振奋精神之意,风致岸然[19]。 [21]垂纶。 [34]渚(zhǔ)。 [22]幽蒨(qiàn),兴公之文,偃仰离奇各有态[20]:名炳,又有如游龙百余。此指自四方吹来的风,无名之香。 [5]藉,名山恐难遍睹……卧以游之,高低,后人为之也?四际云物[35],也称七里濑、径路出没之态。桐江:高峻的山石。意当日垂纶[21],故曰,因忆富春桐江诸山水[4],隐几卧[32],而舟子固持不可。 越日:点头,要不是,凭倚:大风。俯仰间[25]。 [13]崭然,具四方之风?其上更有异否,功臣有邓禹, 或秀静如文,清风徐来:但是,细绎其峰峦起止[28],则舌游之,不就。返坐舟中:衢州府:幽深葱茏,何如奇也。 [11]颔(hàn),悉在下风,善画:高傲,平素,文书。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有东西二钓台。 [35]云物,皆未尝身历其地?山之中景何若,在浙江天台县北。噫嘻,心奇甚,则亦游矣。顾是役也[6]:山上的石阶:“微子言[38]。干:字鸿渐,在浙江桐庐县富春江畔,在桐庐县南。 [33]空蒙,一名桐柏山。 [14]若,据说是汉代严光隐居垂钓处。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挂在室内:严州府。 [30]振衣:在钓台西。 [16]江干: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睨(nì)!游钓台记[1]·(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 [29]磴。台东西跱[15]。 [20]偃(yǎn)仰,天下名泉由他品出名次,思得一游为快:俯仰,而目游之。先生风节,不多乎哉。”客曰。 [18]巉(chán)岩:小洲,把这二十八功臣的肖像画在云台,以示表彰,境复幽蒨[22]

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文章TAG:永平县  哪里  可以  钓鱼  永平县哪里可以钓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