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探月火箭发射视频,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2-24 21:35:38
本文目录一览
1,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
“嫦娥一号”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嫦娥一号”是加速升空的,“嫦娥一号”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故答案为:变大.
2,珍贵画面神十五发射和月亮同框这一幕有多令人震撼
与月亮同行,这也标志着我国一定会实现航天航空梦想。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虽然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艰辛,也因为技术问题而停滞不前,但依然是一片废墟。我们一直在进步,时间过得真快。还记得从神舟一号开始到神舟十五号,已经过去了23年。这23年就像一个孩子慢慢成长为大人的过程,让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神舟十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功地从地面步入了太空发展的新篇章。尤其是神舟十五号发射期间,恰好与月球同框,很多人都被这个画面惊呆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祖国的强大无比自豪。这也是太空工作为我们创造的一个超级浪漫的故事。飞船的成功发射,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宇宙的无穷魅力。这也让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中国首次实现了敏郎悲歌空间站第三舱的配置,6名宇航员同时在轨停留,这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计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这次在神舟十五号的发射场,我们看到火箭和月牙同框,让我们更加坚信中国人在月球上度过九天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因为现在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具备了开展载人探月工程的条件。神舟十五号的任务是验证中国空间站第三舱的长期存在。神舟14号上的三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神舟15号上的三名宇航员将继续在轨飞行六个月。这次任务的成功与中国空间站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神舟十五号上的三名航天员将在此期间进行3至4次出舱活动,并与地面工作人员一起,通过安装蒙恬舱膨胀泵组、安装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和通过货物气闸转移指定物品,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

3,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嫦娥二号卫星2010年10月1日由长征三号丙
“嫦娥二号”卫星离开地面的上升阶段,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答案为:增大;增大.(1)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2)火箭发射时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移到高温高压的燃气上,然后向后喷射燃气使火箭上升,这是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过程,将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把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4,重温11名中国航天员飞天名场面你记得哪些中国航天值得铭记的瞬间
重温11名中国航天员飞天名场面,还有很多中国航天值得我们铭记的事情,之所以被我们铭记,就是因为那个时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我们中国历史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记着这些画面,这些瞬间都是我们不计其数航天人辛苦努力的成果,为了纪念,缅怀,传承和弘扬,下面这些瞬间我们应该铭记在心:第一,就是我们的第一艘运载火箭发射的时候,看过不少新闻和报道都说现在的运载火箭仍然在不断的发展,技术越来越提高,为什么我们要不断的开发新的运载火箭,就是因为运载火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当年,我们国家经济落后,人才的数量也是非常少,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有很多科学家从国外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国内,想要为国家做贡献,我们就是在那样资源匮乏,没有技术,没有生活条件的年代下,我们完成了运载火箭的制作,当它第一次发射升天的时候,所有的人内心都是非常紧张的,因为这一次发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资源的突破,因为为了创造它是非常艰辛并且费用非常昂贵的,所以我们铭记住了。第二,就是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时候,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我们想要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从最开始的月球,到现在的火星,我们不断的在开拓着,探索者,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有人才和科学家到达这些地方,那么就离不开载人航天飞船,只有它成功的被发射,我们才能够迈出新的一步,才能开展新的研究,当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时候,标志着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技术去探索外面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领先其他国家去探索月球和其他星球的资源,这么激动的时候,我们当然铭记。第三,就是杨利伟宇航员出太空舱的瞬间,为什么说这个瞬间我们大家会铭记,因为这个瞬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瞬间,他从太空舱出来标志着我们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们人类可以到太空遨游,标志着我们可以研究更新的技术,这是对科学家的肯定,对未来航天员的激励,所以肯定会铭记。
5,发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器的运载火箭是 从 发射场发射升空
4、发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器的运载火箭是( ),从( )发射场发射升空。( ) A .长征三号火箭,海南 B .长征二号F火箭,酒泉 C .长征三号甲火箭,西昌 D .长征二号丙火箭,太原
6,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央广网北京10月24日消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本期推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0号指挥员:5、4、3、2、1,点火! 经过10年论证,中国探月工程2004年正式启动。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当时听到了很多质疑声:“别人探月搞了几十年,中国为什么还要去搞?” 栾恩杰:中国人,我们有能力做的事,我们有能力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中国人要有自己的话语权,要中国自己的一个位置,让我看到一步一步进步。我说过一句话就是:我们就盼,待到四子王旗会,工程大计好收官,就是我们对祖国的承诺。 嫦娥一号体重达到2.35吨,太阳帆板展开大约有18米长,为了保证奔月有足够的动力,它携带了约1.2吨燃料。嫦娥一号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发射那天充满忐忑,感觉就像“第一天送孩子去上学”。 2007年11月7日,历经三次近月制动,嫦娥一号成功被月球捕获,进入绕月飞行的工作轨道。欧阳自远和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孙家栋紧紧地抱在一起,热泪纵横。 欧阳自远:我觉得这是大家的期盼,绕起来了,绕起来了。我们几个老头抱起来大哭一场,多少年的心血,多少年的期望,就在这一刻我们有把握了,我们真的到月亮了。 孙家栋:生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能有幸从事航天事业的发展,这种成就感那确实一生都忘不了的。 2008年11月12日,嫦娥一号拍摄的中国第一幅全月影像图震撼发布,这是人类 历史 上第一次包含了月球南北两极的高清全月图。2009年3月1日,经过494天的飞行,嫦娥一号以撞击月球的方式,结束了它的工作使命。 栾恩杰:争气星,是国家民族的争气星,这一路都非常好。中国嫦娥工程,可以说划了一个惊叹号,中国人首次探月就获得了辉煌的成就。 “嫦娥奔月”这个在中国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终于变成现实。它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活动的又一个里程碑。它开辟了中国航天的新领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浩瀚太空,再一次留下中国人勇于 探索 、奋力开拓的印记。 监制:高岩 策划:武俊山 李谦 主笔:冯会玲 郭静 播讲:长悦 统筹:朱星晓 王泽华 制作:李晨雨
7,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②观点错误,符合规律的活动源于实践,而不是意识的自觉选择性,④观点错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所以说意识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是错误的,错在精准,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b。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发射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2013年12月1日12时30分.故选:D.
8,已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A、 G Mm ( d 2 +h) 2 =m( d 2 +h)( 2π T ) 2 ,得M= M= π 2 (d+2h) 3 2G T 2 .故A正确. B、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离月球表面h高度轨道上运行的速度 v= 2π( d 2 +h) T = π(d+2h) T .故B错误. C、轨道半径等于卫星到月球球心的距离,即r= d 2 +h .故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G Mm R 2 =mg ,g= GM R 2 = π 2 (d+2h) 3 2 T 2 R 2 .故D错误.故选A.①星箭分离前,二者的位置是固定的,并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分离后,两者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火箭,“嫦娥二号”是运动的. ②声音在空气中(15℃时)速度v=340m/s,探测器在太空飞行时的某一刻速度为7.3km/s=7.3×103m/s, 则 v探测器 v声 = 7.3×103m/s 340m/s ≈21.5(倍)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21.5.
9,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利用火箭发射升空
AD 考点:分析:A、火箭推力形成是火箭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与有无空气无关.D、飞船进入轨道后,受到地球的引力,该引力与飞船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火箭推力形成是火箭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不论是否存在空气,都会产生推力,因为推力是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故A正确,B错误,C错误.D、地球对飞船的引力和飞船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使用的运载火箭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cz-3a),是一种大型三级液体推进剂火箭,也是我国同步轨道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它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也可执行低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任务。长征三甲火箭继承了长征三号的成熟技术,采用了改进的液氢液氧第三级,其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2650千克。由于拥有更灵活先进的控制系统,长三甲运载火箭可以在星箭分离前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定向,并提供可调整的卫星起旋速率,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1994年11月至今的24次发射全部成功。长三甲系列火箭承担了中国航天现时期所有高轨道发射任务,火箭的技术性能、发射频率、年发射量及高达98%的发射成功率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0,到现场看嫦娥二号发射
现场目击:嫦娥二号抒广袖直奔月宫:详细:http://www.biso.cn/htm5167/569.htm摘要: 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经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再次实现了“零窗口”发射,分秒不差! 10月1日下午,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3年前的9月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就是在这里顺利升空。今天下午18点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这颗探月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星,从这里出发,踏上了遥远的奔月之旅。 下午近18时,记者来到距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工位1000米的山坡上,静候那激动人心的瞬间。此时,高97米、重4600吨的活动勤务塔已经开到发射场坪的另一端。 “一小时准备!”伴随着01指挥员鄢利清的口令,刺耳的警笛声骤然响起,第一批技术人员开始撤离塔架,进入附近山洞。 倒计时40分钟,发射塔上的回转平台徐徐打开,托举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火箭显露出来,整流罩上的半月形中国探月工程标志清晰可见。 “30分钟准备!”第二批技术人员撤离。 “15分钟准备!”最后一批技术人员撤离。 这时,液氧、液氢射前补加开始,火箭上端雾气缭绕 “1分钟准备!”扶持火箭的摆杆迅速摆开, 发射塔架上与火箭相连的各系统设备瞬间脱落,“长征三号丙”距离点火升空进入读秒阶段。 “……5、4、3、2、1,点火!”发控台主操作手郝军果断地按下红色按钮。 18时59分57秒,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霎时间地动山摇。在震耳欲聋的呼啸声中,“长征三号丙”火箭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冲苍穹! 人们翘首仰望,但见火箭拖着长长的火柱,向东南方向飞去,一会儿便消失在浩瀚的太空中,唯有震耳的呼啸声还在耳边回响。 3年前,“嫦娥一号”实现了“零窗口”发射,节约卫星燃料120公斤。这次,“嫦娥二号”再次实现了“零窗口”发射,分秒不差! 嫦娥二号奔月飞行需112小时 本次发射将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直接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
文章TAG:
中国空间探月火箭发射视频中国 中国空间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