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高中必备古诗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考必背古诗文汇集 http://news.juren.com/200811/191160.html

高中必备古诗

2,知识清单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14首

推荐《小甘》我也是准高一学生,也在家里背这些内容就是楼上说的小本本还有就是背古文最好再买本古文翻译,记忆加理解更好还有就是劝学是后面学的,一共有5本必修其实你不必纠结这个,我们四川这边(不知道你是哪里的)考古诗文比较简单且少,主要考阅读理解能力与古文阅读水平,你应该多积累些知识。希望能够帮到你。

知识清单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14首

3,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雨霖铃--柳永声声慢--李清照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虞美人--李煜山居秋冥--王维从军行--王昌龄登高--杜甫石头城--刘禹锡锦瑟--李商隐静女--诗经氓--诗经离骚--屈原迢迢牵牛星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陶渊明
《虞美人》《蝶恋花》《声声慢》《登高》《锦瑟》《蜀道难》《琵琶行》还有好多请专门的高中生列举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雨霖铃--柳永声声慢--李清照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虞美人--李煜山居秋冥--王维从军行--王昌龄登高--杜甫石头城--刘禹锡锦瑟--李商隐静女--诗经氓--诗经离骚--屈原迢迢牵牛星
太多了啊···语文书上课文后都有标注的··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4,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初中:论语十则;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关雎;蒹葭;观沧海;饮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林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钱塘湖春行;观刈麦;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夜雨寄北;无题(李商隐);相见欢;渔家傲秋思;浣溪沙(晏殊);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游山西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杂诗;山居秋暝高中:氓(必修一);离骚(必修一);阿房宫赋(必修二);逍遥游(必修二);赤壁赋(必修二);蜀道难(必修三);登高(必修三);琵琶行(必修三);锦瑟(必修三);虞美人(必修三);念娇奴赤壁怀古(必修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必修三);劝学(必修四);师说(必修四)不好意思,刚考完高考放松了一个多月,就记得这些了。有空的话可以背一背字音和成语,高考会考的。
学生都成文言文的奴隶了 杯具啊
高中会发语文必背课本,那里要熟背
苏轼、李白、杜甫的,都是高频,尤其是苏轼

5,高中必背古诗文有哪些

1、《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5、《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6、《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8、《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0、《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1、《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2、《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4、《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5、《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高中必备古诗文

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论语》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荀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渊明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18.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诗词曲{42篇}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屈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锦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洲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42.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我为什么要跟你说

7,高中必背古诗文

首先,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和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诵读、理解、背诵 。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由此可以看出,在诵读教学中,除掉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作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换句话说,诵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 这当中,读是关键。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从老师的范读中应该领悟些什么,请看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于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 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字所蕴藏着的意义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出来的,它是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得来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读音正确。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这里要着重提一提“破读”的问题。所谓“破读”,就是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如“衣”用作名词时读yī,用作动词(穿衣)时读yì;“食”在表示吃时读shí, 在表示给人吃时读sì。不过现在有的破读音已经进入现代汉语中,一般字典也已有注明,如美好的“好”(形容词)读hǎo,爱好的“好”(动词)读hào,难易的“难”(形容词)读nán,灾难的“难”读nàn等等。而有些破读现在已不加特别区分,如叶公好龙的“叶”,旧读shè,现在可以读为yè了。掌握破读,对辨析词性词义,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 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 实际上,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 我们不赞成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搞繁琐的语法分析,机械的诵记名词术语,也不主张呆板的所谓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我们主张学习文言文,要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领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诵读、识记、理解是同步进行的。我们所说的对文言文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文章内容上的整体的领会、把握。这种领会和把握应当:①着眼于全篇的内容;②着眼于文意的沟通;③着眼于文章的篇章。至于背诵,这也是由于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字词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而且,语言文字的学习,概念和规则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记住了规则就能说话、写作、阅读;语言学习是先实践、运用,然后理解。因而语文学习需要背诵,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 能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靠背诵量的不断积累。因此,新修订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其中,小学背诵古诗词80首,初中背诵文言文20篇、古诗词50首,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样一些篇目全部诵读至背诵,烂熟于心,达到上述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不会有困难的。 我们提倡阅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当堂背诵。背诵当然还要讲究方法。我过去曾总结过的组块性记忆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意义组块:按文章意义分段组块记忆的方式;纲要组块:应用层次内容提纲组块记忆的方式;关键词句组块:通过关键词句组块来掌握文章大意、纲要,又反过来根据它们去掌握词句的识记方式;节缩句式组块:将句子节缩为短语组成组块识记单位的方式;此外,还有句群中心句组块,关联词语组块等等。限于篇幅,不展开论述。 背诵还要靠不断刺激、强化。丰子恺先生告诫子女读书,讲究一个“读”法。读字的繁体笔画是22画,因此,他要求每篇诗文都须读22遍。这样就能口熟心熟,历久不忘。过去私塾读书讲究“复背”,就是每熟读一文后,都要再把前面所学拿来复诵一次,即,读第2文,要1--2文复读,读第3文,要1--3文复读,余类推。我们或许可以把这些斥之为 “死” 读书,但我们不能排除掉这种于读书的执着精神和强化记忆的合理方式。而且在青少年阶段利用得天独厚的记忆力,熟读成诵若干篇章,奠定满腹经纶的基础,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其次,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这只能说是最基本的要求,关键有以下几点:①指出了重点掌握的基础知识的三个方面: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②作了最基本的量的规定:150个实词、18个虚词、重要的句式;③强调了“在课文中的用法”的方向。 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要在诵读中进行。要强调指出的是,不论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还是文言句式,都不能孤零零地背解释、记术语,而应该把字、词、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诵读课文并对课文中典型例句的理解、掌握,达到重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掌握词、句基础知识,是诵读古诗文的需要,而熟读成诵一批古诗文后,其词、句的一些基本用法,也都涵盖其中了。这样一来,只要看到某词某句式的时候,马上在记忆中就会现出典型的例句来。如读到《兰亭集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字怎么讲,即使是课文没有注释,或者有注释而不去看,马上联想到《愚公移山》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若孀妻弱子”,这三个“曾”用法相同,都是加重了后面“不知”、“不能”、“不若”的否定语气,可用现代汉语中“还”、“简直”、“竟然”等副词来表达,意思十分显豁。熟能生巧以后,就没有了这种转换过程,而完全是一种应付裕如的状态。久而久之,也就凝固成了个人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了。 学习文言文,还要具备一些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这对于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知本探原都有好处。历史文化知识细分起来很多,基本的如天文地理、岁时节日、礼仪制度、职官沿革、学校科举、典籍宗教、科学技术、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及其它等等。这些大纲中虽然未作明文规定,但我们在阅读相应的古诗文时,课文注释中都有介绍和说明,有些也反映在词、句的用法里,这些,在诵读古诗文时,都要留意。 诵读古诗文,应该是十分愉悦的学习过程,穿越时空与古代志士仁人、贤者智者对话,从而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的历史,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我们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是人人所渴求的,我们希望把这种渴求变为诵读的实践。

文章TAG:高中必背古诗文14篇高中  古诗文  诗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