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气象局对全自动气象站的各种参数标准是什么

参数标准你可以找找相关规程
我会继续学习,争取下次回答你

国家气象局对全自动气象站的各种参数标准是什么

2,校园自动气象站选址有什么要求吗

既然是在学校,安全肯定是第一位,安装的地方一定要是空旷的场地,另外就是里面的距离,当然现场查看时最最准确的,详细的可以问一下托莱斯科技,他们是可以现场勘察的。
空旷没有影响的地方

校园自动气象站选址有什么要求吗

3,请问光伏气象站遵循的是哪几个标准有没有具体规范文本可以查询

都是有标准的像气象站类,有这些,,具体的标准,您可以百度,输入前面的标准,就会查到各个标准的具体内容, 希望这些能帮到您!!1、《气象仪器及观测方法指南》世界气象组织(WMO)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2.《QX/T 6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中国气象局 3.《QX/T-2000Ⅱ 自动气象站行业标准》 4.《QX/T74-2007风电场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标准
没有

请问光伏气象站遵循的是哪几个标准有没有具体规范文本可以查询

4,六要素自动气象站

六要素气象站 一般包括温度 湿度 风向 风速 雨量 总辐射每个要素都是可以跟进要求进行调整的 还得看具体的使用需求锦州利诚自动化生产的六要素气象站可以看下
这就看你用在那里了,一般有这些要素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压力、雨量、总辐射、土温、土湿、日照、蒸发、pm2.5、噪音、结露、紫外线、
温、湿度,雨量,气压,风向、风速。有的是4要素,没有湿度和气压。少量是单要素的,一般就是只有雨量的。不过单要素的基本上淘汰了!

5,区域自动气象站的作用什么

区域自动气象站能够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太阳辐射、环境气体、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能见度等多种气象参数,气象观测要素的配置方式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灵和配置,不同行业领域配置不同的监测要求,根据情况监测要求进行配置,区域自动气象站可快速实现数据采集处理方式和观测要素的变更和扩展;可经济、方便地为用户构建各类区域地面气象观测站网。目前北京方大天云针对区域自动气象站有了全方面的系统研究,针对不同气象站的特点研究了不同的监测产品,应用比较广泛,技术比较成熟。
一.首先要看需要维护的自动站是几要素的,针对不同要素的传感器和采集器有不同的维护方法。二.自动站最常见的故障:1.雨量,一般为雨量筒堵塞或者干簧管老化;2.采集器不稳定一般为蓄电池老化导致电压不稳;3.风向风速维护时注意型号;4.温湿度传感器故障时用万用表测量电;5.太阳能电池板线路老化、采集器内部线路老化等。三.总之自动站维护问题千变万化,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摸索积累经验,维护时大胆动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6,一个自动气象站能监测多大面积地区的气象资料

区域气象观测站针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需要,根据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典型空间和时间尺度特征,对全国中小尺度天气地面监测站密度指数的需求分析,参考国际中尺度地面观测网的设计思路,各省(区、市)气象局在对不同地域的中小尺度自动气象站地面观测网进行具体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其他类型的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布局原则另行确定:(1)平原地区,平均间距20~25千米;(2)沿海地区以及大江大河流域,平均间距为10千米;(3)山区,根据具体的地形特点、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以及年平均降水量进行设计,平均间距小于25千米;(4)城区,平均间距小于10千米,重点地区为5千米,根据该城市年降水量、人口以及灾害发生的特点进行设计;(5) 灾害性天气多发区为重点布设区。(6)大中城市,布设至少包括气压、温度、风向、风速和降水量的五要素自动气象站,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增加湿度观测。其他地区的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至少包括雨量,根据经费情况依次增加气压、气温、风向、风速和相对湿度等要素。(7)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有关规定,形成正点或加密(时间间隔能够达到5分钟)上传数据文件格式,并实现实时上传;(8)中小尺度地面自动(雨量)站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管理办法”的规定。(9)在站址选择上,在满足布局要求的前提下,既要考虑设备业务运行可靠、维护方便、通信组网的稳定,应尽可能考虑站址的代表性,并保持站址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每个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必须设置观测场,面积不小于10m ×7m,并在四周设置围栏。温度、湿度传感器尽可能安装在百叶箱内。在资料急需但条件受限制的地区,可不受上述限制。(10)中小尺度地面自动(雨量)站必须组网进行建设,确保气象资料实时上传至省(区、市)气象局。各省(区、市)气象局在参考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省(区、市)所属各地区、县和不同区域的面积、地形地质条件、降水量、人口、经济等具体特点和观测服务需求,细化计算不同地区的加密自动气象站和自动雨量站网密度需求,结合其它观测仪器设置、机动观测系统配置等,提出具体可行的布局方案。参考资料: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分方案
同问。。。

7,简述气象观测场场地选择的要求及场内各仪器安装的要求并解释原因

气象观测场http://baike.baidu.com/view/750103.htm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地http://www.cmabbs.com/thread-3187-1-1.html
提干不清不作回答气象台站环境条件的要求地面气象观测场必须符合观测技术上的要求,其关键在于站址的选择。气象台站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因此,站址一般都不应选在山顶、山谷和洼地,也不应该靠近大片树林或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中,以及工业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方。这是因为,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由于受不同地形的影响,风、云、温度、湿度等要素均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异,都不能真实反映这个地区自由大气的实际变化情况。树林对辐射、温度、湿度、降水,特别是风(据试验,空旷地带的风在越过20m高的树林后,风速可减小20%。)等要素有显著影响。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观测资料更明显地缺乏代表性。由于建筑物吸热和散热都较快,人类活动频繁,这对温度、湿度有明显影响,一般城镇均较农村温度偏高、湿度偏低。建筑群会影响空气的运行,既减低风速,又能改变风向。此外,城镇空气固体悬浮物多,能削弱太阳辐射,使能见度下降,这对日照观测会造成影响,同时间接地也会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降水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台站设在工业城市最多风向的下风方,则经常受吹来烟尘的影响,影响观测资料的代表性。上面仅指一般情况而言,事实上有些地区很难找到完全合乎要求的地点。在这种情况下,如在相对高度相差不大的浅山区和丘陵地区,站址选在较平坦的山顶就比在山谷、山坡上要好一些;再如,戈壁沙漠、草原、林区等地形、地貌单一的地区,就应选在能反映当地下垫面自然状况的地方,否则反而没有代表性。在资料的使用上,要求一站资料至少连续在10年以上。因此,台站建成后应尽量不变动站址;否则,既耗费国家资财,也影响资料序列的连续。新建1个台站必须慎重选择站址,使选定的地点尽可能地符合规定要求;已经建成的站,应做好探测环境的保护和场地标准化的维护工作。2地面气象观测场的要求如果站址合乎要求,观测场地标准与否则取决于距离障碍物(包括建筑物、树林、高杆作物等)的远近和面积大小。距障碍物过近是不合适的,如果观测场地距障碍物的距离是其高度3倍的话,将有1/10的天空看不见,这显然不合乎视野开阔的要求。据试验,在有障碍物(与观测场的距离是其高度的4 ̄6倍)的方向上,风向频率较其他方向减小2% ̄6%,风速平均偏小0.5 ̄1.0m/s。在有6级以上大风时甚至可能偏小4 ̄5m/s,气温平均偏高0.5℃左右。因此,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应为碍障物高度的3倍以上,并尽可能大一些。观测场地还不宜过小,否则场内仪器的安置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在丘陵、浅山地区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场地比较困难,安置仪器件数较少的站可以适当小一点。因此,对观测场有25m×25m和20m(南北向)×16m(东西向)这2种要求。观测场四周一般应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不宜采用反光太强的材料。围栏的门一般开在北面,此外还需测定观测场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其数据气象台站环境条件的要求地面气象观测场必须符合观测技术上的要求,其关键在于站址的选择。气象台站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因此,站址一般都不应选在山顶、山谷和洼地,也不应该靠近大片树林或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中,以及工业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方。这是因为,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由于受不同地形的影响,风、云、温度、湿度等要素均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异,都不能真实反映这个地区自由大气的实际变化情况。树林对辐射、温度、湿度、降水,特别是风(据试验,空旷地带的风在越过20m高的树林后,风速可减小20%。)等要素有显著影响。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观测资料更明显地缺乏代表性。由于建筑物吸热和散热都较快,人类活动频繁,这对温度、湿度有明显影响,一般城镇均较农村温度偏高、湿度偏低。建筑群会影响空气的运行,既减低风速,又能改变风向。此外,城镇空气固体悬浮物多,能削弱太阳辐射,使能见度下降,这对日照观测会造成影响,同时间接地也会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降水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台站设在工业城市最多风向的下风方,则经常受吹来烟尘的影响,影响观测资料的代表性。上面仅指一般情况而言,事实上有些地区很难找到完全合乎要求的地点。在这种情况下,如在相对高度相差不大的浅山区和丘陵地区,站址选在较平坦的山顶就比在山谷、山坡上要好一些;再如,戈壁沙漠、草原、林区等地形、地貌单一的地区,就应选在能反映当地下垫面自然状况的地方,否则反而没有代表性。在资料的使用上,要求一站资料至少连续在10年以上。因此,台站建成后应尽量不变动站址;否则,既耗费国家资财,也影响资料序列的连续。新建1个台站必须慎重选择站址,使选定的地点尽可能地符合规定要求;已经建成的站,应做好探测环境的保护和场地标准化的维护工作。2地面气象观测场的要求如果站址合乎要求,观测场地标准与否则取决于距离障碍物(包括建筑物、树林、高杆作物等)的远近和面积大小。距障碍物过近是不合适的,如果观测场地距障碍物的距离是其高度3倍的话,将有1/10的天空看不见,这显然不合乎视野开阔的要求。据试验,在有障碍物(与观测场的距离是其高度的4 ̄6倍)的方向上,风向频率较其他方向减小2% ̄6%,风速平均偏小0.5 ̄1.0m/s。在有6级以上大风时甚至可能偏小4 ̄5m/s,气温平均偏高0.5℃左右。因此,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应为碍障物高度的3倍以上,并尽可能大一些。观测场地还不宜过小,否则场内仪器的安置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在丘陵、浅山地区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场地比较困难,安置仪器件数较少的站可以适当小一点。因此,对观测场有25m×25m和20m(南北向)×16m(东西向)这2种要求。观测场四周一般应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不宜采用反光太强的材料。围栏的门一般开在北面,此外还需测定观测场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其数据

文章TAG: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