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钩调漂和不带钩调漂哪个更灵敏,底钓调漂戴钩调好啊还是不戴钩调好请老师回答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4-02 16:54:09
本文目录一览
1,底钓调漂戴钩调好啊还是不戴钩调好请老师回答
野钓大鱼的时候带不带都行,大鱼吃口狠,动作明显。精确一点的还是带钩调比较好
2,大家来说说调漂的方法是带钩调还是不带钩调
带钩子调,不能忽略了钩子的重量。如果是程宁的,连钩子压几目都要心里有数的
3,带钩调漂法与无钩调漂法区别无钩调漂很必要吗
调漂其实就是通过增减铅皮,调整浮漂的剩余浮力,以改变钩饵在水底的状态,适应不同钓法的需要.浮漂的剩余浮力越小,浮漂越灵,反之则越钝.
带钩或不带钩调漂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在钓的过程中,鱼就饵时浮标反映明显,便于捕捉.
就调漂而然,带钩半水调漂的最灵点是平水,而不带钩调漂的最灵点也是平水;肯定的讲带钩调漂的剩余浮力大些.
但我们调漂的目的是为了钓,我不主张调钓分开研究,调钓应该是一体的,在钓的过程中主要是控制饵在水底的状态,得到浮标最容易捕捉的信号
4,我想问下带钩调平水钓2目和无钩调4目钓2目哪个要灵
其实不必要比较它那个灵,要根据鱼情,就是说,生口鱼,还是滑鱼,无钩调4目钓2目,钓滑鱼,钓死口,但顿口小,它只调漂到铅这一块,无关钩的大小。带钩调平水钓2目,可就关系钩的大小了。我认为调平水钓两目相对灵一些,因为无钩调四目钓两目两钩是一钩躺底一钩完全触底。 后者灵,前者顿。不过冬钓的话,个人建议用前调漂法垂钓。楼主一定认为调灵上鱼率就高吧.其实这与天气,鱼口,水深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有时调灵不一定钓灵,调钝也不一定调钓钝,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你就多看几遍啦 你还没有完全理解 不要生搬硬套 要学以置用 :handshake
5,向大家请教一下调漂的问题
台钓适合竞技钓场,对钓场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不明水域使用台钓需要充分了解钓场,,,建议野钓不使用台钓,,除非你很熟悉钓场,,,至于调漂,一般传统底钓是不带钩调的 ,钩子挂饵后是后于铅坠沉底的,,所以并不影响铅坠,而台钓的调漂必须带钩,因为台钓说白了就是 采用长脑线钓法,鱼钩挂饵后在水底几乎是似挨似不挨着水底,,跟悬空差不多,,一丁点的重量都会影响浮漂反馈的信号。。。。总觉得这些教科书式的知识理论性太强,不够实用,在实际垂钓中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楼主;你不觉得你问的东西也理论上太强,先练好基本功,抛竿到位,第一个问题就不是问题啦。一般都是带钩调漂。带钩不带钩调漂,不讲理论;就是和吃饭一样,有的先吃馍,有的先喝汤。习惯问题我都是带钩调漂,根据基本的台钓方法,找好底,最好找一小块平整的地方,如果有动作不上鱼就向上撸下浮漂,如果动作很少或者没有动作,可以向下撸下浮漂,最后只要是上鱼就好,上鱼才是硬道理,不要追求理论上说的完美调漂状态,上鱼才是硬道理呵呵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带勾调票调到6-7目,钓饵可能压下3-4目,那么就钓3-4目,你要是找底就搓个跟你拉饵两个大小饵挂底勾找底,呵呵慢慢就回了。。。第一 点野钓 水底不平 只能靠定点了。第二个 带钩子 和不带钩子调漂 一般精确的调漂是带钩子调的 因为钩子有一定的重量还有人达到更精确的调法是 带饵料调的 不过那样比较麻烦 饵料的大小要基本一致的不过个人认为野钓 调漂不用非追求这些细节的 适用自己就好在家里用水桶调个差不多就成……毕竟水库不比竞技鱼池,鱼儿都是生口,所以马马虎虎调漂还会有好的效果。
6,纠结了好多年终于弄明白了无钩调漂和带钩调漂的区别
前者脱裤子放屁,后者简单明了。只要熟悉了方法,哪种都一样你好!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标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 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 (四)、结束语: (1) 以上调标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标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 (2) 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11目细尾浮标,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标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另补充:1、空钩、半水调2钓2时,水下两钩饵的状态是:下钩饵卧底,上钩饵轻触底,子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2、(空钩、半水)调4目,其钓目显示如下: 1目:上钩饵悬浮, 下钩饵轻触底,下子线基本直(略弯); 2目:上钩饵悬、临界(擦)底,下钩饵卧底,子线略有弯曲; 3目:上饵触(卧)底,下饵卧底,上子线弯曲;下子线严重弯曲; 4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5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7,钓鱼调漂 带钩调 还是不带钩条
怎么调都可以,最主要的是你要知道饵再水下的状态 , 双耳悬浮 一饵悬浮一饵轻触底 一饵触底,一饵躺底 , 双饵躺底大笨钓 ,慢慢摸索吧 说起来简单 其实挺深奥的!你好!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标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 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 (四)、结束语: (1) 以上调标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标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 (2) 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11目细尾浮标,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标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另补充:1、空钩、半水调2钓2时,水下两钩饵的状态是:下钩饵卧底,上钩饵轻触底,子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2、(空钩、半水)调4目,其钓目显示如下: 1目:上钩饵悬浮, 下钩饵轻触底,下子线基本直(略弯); 2目:上钩饵悬、临界(擦)底,下钩饵卧底,子线略有弯曲; 3目:上饵触(卧)底,下饵卧底,上子线弯曲;下子线严重弯曲; 4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5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标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 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 (四)、结束语: (1) 以上调标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标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 (2) 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11目细尾浮标,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标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另补充:1、空钩、半水调2钓2时,水下两钩饵的状态是:下钩饵卧底,上钩饵轻触底,子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2、(空钩、半水)调4目,其钓目显示如下: 1目:上钩饵悬浮, 下钩饵轻触底,下子线基本直(略弯); 2目:上钩饵悬、临界(擦)底,下钩饵卧底,子线略有弯曲; 3目:上饵触(卧)底,下饵卧底,上子线弯曲;下子线严重弯曲; 4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5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文章TAG:
带钩调漂和不带钩调漂哪个更灵敏哪个 灵敏 底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