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钓鱼的时候怎么测水深

在鱼钩上挂铅,使线组的重量大于鱼漂的浮力,投入钓点,通过调节鱼漂在鱼线上的位置,即可判断水深。

钓鱼的时候怎么测水深

2,钓鱼时如何观察水的深度

看水深啊
颜色越深,水也就越深。
要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水面 如果垂直望的话,看到的是水的真正深度 若不垂直就不是真实深度

钓鱼时如何观察水的深度

3,新手求助钓鱼怎么测水深大虾赶紧进来有大鱼

再问下版主,我的漂是15目的,这个调四钓二的话,15目是调几钓几啊?我是新手 完全不懂啊。。。。
你先用个浮力小的浮漂试试,看水多深。然后换个大的浮漂。就可以钓了。也可以在坠上加块重物,看看水深。这是钓鱼嘴基本的常识啊。

新手求助钓鱼怎么测水深大虾赶紧进来有大鱼

4,秋天钓鱼钓深浅

秋天垂钓时,因天气转凉,温度降低,鱼类觅食规律及路游践线亦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常常局限在一定的范围活动。岸边的凸凹处能集聚丰富的饵料和充足的氧气,鱼类也就不枉作耗能的远程游动,因此凸凹的岸边就成了最佳钓点。出入水口溶氧和饵料虽然丰富,由于水体不停流动,水温在此季节更显偏低,鱼不愿在此滞留。这就要求钓友改换思维时差,选择最佳钓点有窝施钓才有所获。 在垂钓过程中,尤其是野钓,由于各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水文、温度及环境因素相差亦大,所有这些都要求钓友灵活掌握,随时随地应变,才能有不菲的收获。

5,钓鲫鱼时怎样根据水的深浅选择钓点

钓鲫鱼是钓深水还是钓浅水,这不能一概而论。因鲫鱼的栖息环境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气候,季节,水情,时间等,而水的深浅只是其中影响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大鲫鱼多藏深水,小鲫鱼多游弋于浅水。鲫鱼由于喜静怕惊,在深水处感到安全,故栖息于深水中较多,很多有经验钓手选择在深水中垂钓,能钓到个体大,数量多的鲫鱼。但这并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受种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鲫鱼在某些时候也游向浅水区,如在春天产卵时节,鲫鱼为了觅食和繁衍后代而游向水草浅水区,在夏季的早,晚,浅水区水温较低,浮游生物多,吸引鲫鱼前来觅食,在下雨时节,由于大气气压低,深水中溶氧量下降,鲫鱼便向溶氧量丰富的浅水游去,入秋以后,天气转凉,水温下降,鲫鱼又游向浅水岸边觅食,冬天,天气寒冷,水温低,很多鱼类均停止觅食,但鲫鱼仍有觅食要求,在中午时分,浅水处升温快,宜于鲫鱼活动,于是它们又到浅水区活动,只有了了解鲫鱼的活动规律,才便于决定是否选着深水处还是浅水处下钩,在选择深水于浅水时,还要注意,深中找浅,浅中找深,的原则。因在深水中地势略高的浅处,或浅水中得凹处,均是鲫鱼群聚的场所,也是渔获量较多的地方。 要灵活运用【摘自,钓鱼技术问答】

6,钓鱼调漂怎么调在不知深浅的地方本人初学

1). 首先,我们将铅皮缠到铅皮座上,然后扬竿入水找深浅,也就是所谓的找底。如果入水后,看不到浮漂,就将漂向上移动,直到漂尾与水面一平, 2).接着就提竿,将浮漂象下移动(浮漂座上下各有两个太空豆)但是暂时不要移动最上面的那个太空豆,那是标视水深浅的,起定位的作用。 一会修整铅皮的时候用的着。 3).如果钓组入水后,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动浮漂。直到找到上面说的深浅。 4).将竿提出,把浮漂向下移动到方才留着没移动的太空豆与最下面的钩之间距离的一半地方,也就是小于实际水深的方。或者干脆把漂移动到坠子附近,用剪刀修剪铅皮。注意:一定要小心的,少少的剪,直到浮漂在水中露出四目,这个时候也就完成了调四目的工作了,如果熟悉了这个修剪铅皮的过程,同样方法你也可以调 5、6、7、8、9、10目。也可以调 1、2、3、目,全看你想怎么调,需要多少了。其关键是修剪铅皮的重量!有人也许问,怎么调一目啊?铅皮都很轻了。轻那你不会换一块大的铅皮重新修剪?笨的你。:) 5).接下来,就是台钓调漂关键的地方了,找底。这个时候你需要在准备一小块铅皮,用它把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给包上,注意!一定要是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然后扬竿入水,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动浮漂,直到露出开始调的四目。然后就提竿,把小钩上的铅皮拿下来,在将钓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几目,如果是四目,就再往上轻微的移动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为什么要露五目呢?因为才用铅皮找的底,不过是粗略的知道钩在水中的大体位置。拿下铅皮后,由于浮漂的浮力大于下面钓组重力,所以会上浮,而这个上浮距离是我们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话,双钩挂一般大小的耳会出现双饵都离地的现象。而不是单饵触地的最佳状态。将浮漂调到露五目的时候,说明水下单钩真的找到了底!!因为单钩着地后,由于脑线的支撑作用打破了原来悬浮状态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再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小心仔细的一点点一点点的将浮漂向下移动。直到水面上刚刚、刚刚好露出四目为最佳。注:一定是由五目一点点向下移动到四目!!! 6).至此。就剩下最后一项工作了,就是再将浮漂向下移动两目的长短。到此,整个调漂过程才算完成。

7,钓鱼怎么才能知道水温的多少呢

水温可以根据当地的气温做出推测:气温与水温的关系 温度是构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气候特征的反映.温度包含着气温和水温,两者共存.气温即空气中的温度,它是表明空气温度高低的量;而水温是指自然水体中的温度,它是表明水体中温度高低的量.气温、水温的高低,直接由太阳的辐射和日射角的大小来决定,同时还受到气流、云层的薄厚、地形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条件的影响。同样的日照,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深浅,即使在同一个气候中也会导致温度的差异.在一定地理条件下,气温制约着水温,即气温升高,水温也会随着升高,气温降低水温也会随之下降,但水温下降的速度明显地滞后于气温.我们在夏季遭遇冷空气,天气忽然变得凉爽,而水温仍然热就是这个道理.在物理学中,这叫比热现象.除了水温与气温存在差异,温度也存在差异,每天的气象预报总有一个上限和下限,就是一天中的温差.从钓鱼的角度讲,一天中温差越小越好.因为只有温度变化不大,鱼才不会趋温上浮.在同一天里,同一气温下,水温也会因深浅不同而出现差异.在钓鱼中浅水不上鱼,而深水上鱼就是这个道理.在气候无变化的情况下,气温与水温相差并不大.长江中下游温带区,水温、气温最低在1月份,一般为2℃-4℃;最高为7-8月份,一般为26℃-32℃;5-11月份,水体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相差很小;当酷暑盛夏阳光直射时,浅水水温则高于深水水温;严寒隆冬时节则相反,深水底层温度略高于表层温度。钓者怎样才能知道水温是多少呢?世界上的气象部门从来不报水温,报的都是气温.垂钓者可以随身携带温度计到垂钓水域进行测试.如果没带温度计,那就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一些关于气温与水温的知识.一般来讲,知道了气温,也就知道了水温,这二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为影响的.气温升高,水温也随之升高;气温降低,水温也随之降低.以一天为计,如早晨6时,气温20℃,则表层水温约15℃-18℃;下午2时,气温24℃,则表层水温约18℃-22℃;下午6时,气温16℃,则表层水温约18℃-20℃;子夜零时,气温下降到8℃,则表层水温约为12℃-18℃.总之,水温的升降略滞后于气温变化;而且每天只有极短暂的二次时间,气温和表层水温是相同的.那么什么是表层水和表层水温呢?按照钓鱼界和水产养殖业的说法,表层水就是指水面至水下50厘米深的水层.表层水温就是指表层水的平均温度.因水体传递冷热的速度比空气要慢,水表和水底存在着水温差,水越深,温差越大。温度对鱼和钓鱼活动的影响 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与水温相差只有0.5-1℃,对气温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它通过身体的侧线能测知水温的微小变化.鱼的体温、水温和气温三者相互影响的关系是:气温变化影响水温变化,水温变化又影响鱼的体温变化.当水温发生变化时,鱼儿要调节自身体温去适应环境温度.这个生理调节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需要消耗能量,对鱼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温度变化越大,这个生理调节过程时间越长,在这个生理调节过程中,鱼儿有气无力,不吃不动,对任何饵料也不感兴趣.若水温适宜,鱼体内的消化酶最多,消化酶活性强,鱼就显得活跃,摄食最旺盛,消化力强,并且其代谢水平也最高,繁殖力也强.随着温度的下降,鱼体内的消化酶数量也减少,消化酶的活性也急速减弱,所以鱼的消化能力迅速下降,对食物的消化速度明显减缓,其结果是摄食量急剧下降,鱼也不活跃,甚至停止进食,这就是在天气骤然降温或在有些塘主往鱼塘里放地下水时钓不到鱼的真正原因;若水温超过鱼的生存临界线时,鱼就会死亡.如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种,它的最低生存水温是8℃;鲫鱼对水温适应能力较强,在4℃以下还有食欲,但活动力差。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气温和水温的变化和气温水温存在着温差而决定着鱼的咬钩率.温度低时,钓点中的十条鱼可能只有一条鱼会咬钩;而温度高时,可能钓点内的十条鱼都有咬钩的欲望.这就是温度的差异体现在钓鱼上的结果.在我国南方即使是数九寒冬仍可以钓鱼,而我国的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一旦进入小寒的节气,就无法垂钓.就算可以冰钓,但冰钓的鱼获也是不能与南方冬钓的钓获相提并论.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温度.而温度影响钓鱼效果的因素,除超出鱼的适温范围的高温和低温外,主要的还有温差.就是高温和低温之间的温度差。
钓鱼可以随身携带温度计到垂钓水域进行测试水温,如果没带温度计,那就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一些关于气温与水温的知识。气温升高,水温也随之升高;气温降低,水温也随之降低。春秋两季日温差在4~8℃时最适合钓鱼。夏季日温差在6~10℃时最适合钓鱼。冬季日温差在2~6℃时适合钓鱼。深秋时节宜在早晨垂钓。   鲫鱼:系底层鱼类,大型鲫鱼一般在底层,小型鲫鱼喜欢在中上层活动。鲫鱼虽然是底层鱼但小型鲫鱼很容易上浮,因此悬坠底钓是垂钓大型鲫鱼的主要钓法,同时兼顾浮钓。大型鲫鱼上浮一般不超过离底40cm。鲫鱼最适宜的水温为15~25℃。在-2~28℃时鲫鱼都有摄食要求,水温超过30℃就不会咬钩,当气温低于15℃时鲫鱼一般在深水,气温高于15℃时鲫鱼一般在浅水。  鲤鱼:系典型的底栖鱼类。因此悬坠底钓是垂钓鲤鱼的主要钓法。鲤鱼的特点是怕光喜静。最适宜的水温为20~27℃,最佳摄食温度为15~25℃,在5℃以下时停食,低于2℃进入冬眠,高于30℃则躲到阴凉处或潜入较深水域。鲤鱼对水位涨落反映灵敏,水涨游向浅滩,水落游入深水。觅食时常用嘴巴拱入水底淤泥中寻觅食物。

文章TAG:钓鱼如何知道水深浅钓鱼  如何  知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