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苏教版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古诗

我告诉你题目算了 1上《咏鹅》《悯农》《静夜思》 1下《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 2上《悯农》〈蚕妇〉〈夜宿山寺〉〈梅花〉〈江雪〉 2下〈所见〉〈小池〉〈咏柳〉〈村居〉〈画鸡〉 3上〈江畔独步寻花〉〈菊花〉〈鹿柴〉〈江上渔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下〈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 4上〈绝句〉〈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下〈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四时田园杂兴〉〈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

苏教版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古诗

2,谁帮我找16年级的所有古诗

草 春晓 古朗月行 登鹳雀楼 寻隐者不遇 悯农(二) 蚕妇 夜宿山寺 梅花 江雪 所见 小池 咏柳 村居舟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凌赠汪伦饮湖上初晴后雨鹿柴江上渔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畔独步寻花菊花山行 宿建德江 咏鹅 登飞来峰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 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泊船瓜州 游子吟 墨梅 竹石 石灰吟 暮江吟 赠汪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枫桥夜泊 游园不值 梅花 寻隐者不遇 题西林壁 小池 悯农(一)(二) 蚕妇 登鹳雀楼 村居

谁帮我找16年级的所有古诗

3,关于气候和古诗的问题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十四番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 如: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 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 一候是梅花,:每五日为一候的第一侯是梅花

关于气候和古诗的问题

4,儿童诗 快快快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当春风微微, 花儿红了,草儿绿了,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春姑娘会脸红的! 当夏天到来, 溪流更宽了, 柳树更绿了, 你别问为什么, 阳光会脸红的! 当秋风吹起, 谷穗笑弯了腰, 高粱涨红了脸, 你别问为什么, 大地会脸红的! 当雪花飞舞, 雪地上一串串小脚印, 像梅花, 你别问为什么, 小猫会脸红的!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小学生必背古诗一百首

您好!【素墨】为您解答1.江南  2.敇勒歌  3.咏鹅  4.风  5.咏柳  6.凉州词  7.登鹳雀楼  8.春晓  9.凉州词  10.出塞  11.芙蓉  12.鹿柴  13.送元二使安西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静夜思  16.古朗月行(节选)  17.望庐山瀑布  18.赠汪伦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早发白帝城  21.望天门山  22.别董大  23.绝句(之一)  24.绝句(之二)  25.春夜喜雨  26.江畔独步寻花  27.游子吟  28.江雪  29.寻隐者不遇  30.枫桥夜泊  31.渔歌子  32.塞下曲  33.望洞庭  34.浪淘沙  35.赋得古原草送别  36.池上  37.忆江南  38.悯农(之一)  39.悯农(之二)  40.山行  41.清明  42.江南春  43.乐游原  44.蜂  45.小儿垂钓  46.江上渔者  47.元日  48.泊船瓜洲  49.书湖阴先生壁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52.惠崇《春江晓景》  53.题西林壁  54.夏日绝句  55.示儿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7.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58.四时田园杂兴(之二)  59.小池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1.春日  62.题临安邸  63.游园不值  64.乡村四月  65.村居  66.墨梅  67.石灰吟  68.竹石  69.所见  70.己亥杂诗  选背30首  71.大风歌  72.长歌行  73.七步诗  74.回乡偶书  75.从军行  76.独坐敬亭山  77.秋浦歌  78.月下独酌(其一)  79.竹里馆  8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1.赠花卿  82.江南逢李龟年  83.宿建德江  84.商山早行  85.竹枝词  86.乌衣巷  8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8.寒食  89.秋夕  90.赠别(其一)  91.望月怀远  92.登幽州台歌  93.劝学  94.梅花  95.朝天子·咏喇叭  96.无题  97.一望二三里  98.暮江吟  9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如满意,请采纳!谢谢!
1.江南2.敇勒歌3.咏鹅4.风5.咏柳6.凉州词7.登鹳雀楼8.春晓9.凉州词10.出塞11.芙蓉12.鹿柴13.送元二使安西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5.静夜思16.古朗月行(节选)17.望庐山瀑布18.赠汪伦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0.早发白帝城21.望天门山22.别董大23.绝句(之一)24.绝句(之二)25.春夜喜雨26.江畔独步寻花27.游子吟28.江雪29.寻隐者不遇30.枫桥夜泊31.渔歌子32.塞下曲33.望洞庭34.浪淘沙35.赋得古原草送别36.池上37.忆江南38.悯农(之一)39.悯农(之二)40.山行41.清明42.江南春43.乐游原44.蜂45.小儿垂钓46.江上渔者47.元日48.泊船瓜洲49.书湖阴先生壁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51.饮湖上初晴后雨52.惠崇《春江晓景》53.题西林壁54.夏日绝句55.示儿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57.四时田园杂兴(之一)58.四时田园杂兴(之二)59.小池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61.春日62.题临安邸63.游园不值64.乡村四月65.村居66.墨梅67.石灰吟68.竹石69.所见70.己亥杂诗选背30首71.大风歌72.长歌行73.七步诗74.回乡偶书75.从军行76.独坐敬亭山77.秋浦歌78.月下独酌(其一)79.竹里馆8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81.赠花卿82.江南逢李龟年83.宿建德江84.商山早行85.竹枝词86.乌衣巷8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88.寒食89.秋夕90.赠别(其一)91.望月怀远92.登幽州台歌93.劝学94.梅花95.朝天子·咏喇叭96.无题97.一望二三里98.暮江吟9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0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就参考一下唐诗三百首拔

6,风咏鹅悯农其二古朗月行节选这些古诗里面哪些是词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课标中对于第一学段也就是一二年级的古诗部分的要求有:阅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统编版教材的编排中,古诗词更受重视,篇目增多。一二年级四册教材课文部分共收录了9首古诗,分别为《江南》《画》、《静夜思》《池上》《小池》、《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敕勒歌》、《村居》《咏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语文园地部分收录了10首古诗,分别为《咏鹅》《悯农(其二)》《古朗月行(节选)》《风》、《春晓》《赠汪伦》《寻隐者不遇》《画鸡》、《梅花》《小儿垂钓》《江雪》、《赋锝古原草送别(节选)》《悯农(其一)》《舟夜书所见》。内容也十分丰富,既有山水田园的写景诗,也有思念家人、送别故人的抒情诗,更有反映人间疾苦的…… 这样的编排也对老师的古诗词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觉得古诗词课比较难上。于我而言,一开始我准备古诗词课都无从下手,教学设计上觉得没啥东西好做,似乎古诗词就是读读背背、讲讲诗意,尤其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古诗不像课文那样有趣,可以把课堂设计的精彩又有起伏。后来,观看了很多名师的视频以及别人的公开课展示,我感叹于别人的古诗词课堂可以上的那么充实又跌宕起伏、精彩万分。可是,问题又来了,深奥的字理识字、高大上的意境分析、犹如演出般的诗词咏唱、入情入理的情感体会等,这样让人眼花缭乱的教学设计并不适合我的孩子们,生搬硬套的诗词课堂变得不伦不类,孩子很懵,我很累,教学效果非常不好。 反复思考,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古诗词教学套路。一、明确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 明确课堂目标似乎是每一个老师都懂的基本知识,然而我一开始就在这上面犯了错误,可能有很多同事也有这样的问题。同样的古诗词教学,对于高年级、中年级和低年级的要求差别还是很大的。新课标明确规定,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阅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很明显,无论是从内容、诗意理解、情感体验方面,还是文学知识、古诗词独特语言魅力等方面,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的要求都是最初级的,并不需要深入专业的分析与学习,重在培养兴趣与基础积累。所以,我们需要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要简单明确,这样就不会像我一开始一样把古诗词课上成识字背诵的课,也不会上成太复杂的文学赏析课,陷入课堂眼花缭乱,教学效果微乎其微的困境。二、古诗课堂中的识字教学 很明显,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还是一个主要部分,所以古诗词课同样也承担着识字教学的任务,并不例外。但是由于低年级古诗较为简单,学生在预习中基本就能做到熟读甚至背诵,不存在读不出来的问题,所以我们有时就会忽略了在语境中的识字教学,而急于进入诗意的讲解。这样的课堂,生字的掌握是表面的,不扎实的。所以,相对中高年级,一二年级的古诗课设计中还是要重点考虑识字教学的比重,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在结合诗意语境的情况下,对生字做好解读、认读、拓展练习。尤其是有些字存在古今异义、古今异音的情况,这样的生字更要重点讲解,但是又不能脱离语境,上成单纯的识字讲解课,那样非常枯燥且理解记忆效果不好。三、切合实际的多样化诵读 语文教学中不论哪种文体都需要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是要反复出声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古诗词本就以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美,所以更要多读、反复读、多种形式读。但却不能为了读而读,比如机械地要求孩子分组读,卡节奏读,设计好了课上读几遍而不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变动,还有唱读与演读。我不是说唱读演读不好,但是我们的孩子能力达不到,作为教师的我也不能做到很好的唱诗,照猫画虎,表演痕迹很重的课堂诵读完全是无意义的,看着热闹没有实效的。 那一二年级古诗词应该怎样读呢?首先纠正孩子的背诵式读诗,上段提到了,低年级古诗较为简单,孩子在预习时基本能做到熟读甚至背诵,那么课上一读,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流畅背诵起来,语速快,没有断句,没有起伏。听完孩子第一遍读就基本掌握了他们的情况,接下来就是针对性纠正练习。一、划分节奏,指导学生听录音或者教师的范读,划分每一句的节奏也就是断句点,然后尝试自己读。二、体会重音起伏,在诗意的讲解中理解每句话中哪些字词是需重读哪些需轻读并做好标记,练习。三、体会感情选语调,不同题材的古诗诵读的语音语调是不一样,送别诗要舒缓、轻叹,田园诗要轻柔、明快,思乡诗要低沉、忧伤,战争诗要大气磅礴……所以要在讲解中理解诗意并选择合适的感情基调融入进古诗的诵读中。四、配乐拉缓语速。由于孩子已经背熟,所以放慢语速的诵读总是很难做到,一不提醒就做不好,那可以采用配乐的方式,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能够把学生一下子带进那种慢速诵读的环境,自然而然诵读语速也就慢下来了。以上的练习贯穿课堂,因学生情况而定,学生一两遍读好了就进入下一步,学生找不准感觉就多练习几次,教师相机调整与指导。画》是一首谜语诗。《咏鹅》是一首咏物诗。《悯农》是叙事抒情诗。 《古朗月行》是咏物抒情诗。

7,每首诗的诗人

1静夜思(唐)李白2.草(唐)白居易3.春晓 (唐)白居易4.古朗月行(唐)李白5.登鹳雀楼 王之涣6.寻隐者不遇 贾岛7.悯农(二) 李绅8.蚕妇 张俞9.夜宿山寺 李白10.梅花 王安石11.江雪 柳宗元12.所见 袁枚13.小池 杨万里14.咏柳 贺知章15.村居 高鼎1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17.菊花 元稹18.鹿柴 王维19.江上渔者 范仲淹20.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21.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22.小儿垂钓 胡令能23.独坐敬亭山 李白24.宿建德江 孟浩然25.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26.绝句 杜甫(?)27.早发白帝城 李白28.望庐山瀑布 李白29.山行 杜牧3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31.江南春 杜牧32.赠汪伦 李白3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34.回乡偶书 贺知章 35.望天门山 李白36.题西林壁 苏轼37.枫桥夜泊 张继38.别董大 高适39.暮江吟 白居易40.忆江南 白居易41.渔歌子 张志和42.游园不值 叶绍翁43.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4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45.墨梅 王冕46.竹石 郑燮47.石灰吟 于谦48.泊船瓜洲 王安石49.游子吟 孟郊50.长歌行 (汉乐府)51.七步诗 曹植52.出塞 王昌龄53.示儿 陆游5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呵呵!~
1静夜思(唐)李白 2.草(唐)白居易 3.春晓 (唐)白居易 4.古朗月行(唐)李白 5.登鹳雀楼 王之涣 6.寻隐者不遇 贾岛 7.悯农(二) 李绅 8.蚕妇 张俞 9.夜宿山寺 李白 10.梅花 王安石 11.江雪 柳宗元 12.所见 袁枚 13.小池 杨万里 14.咏柳 贺知章 15.村居 高鼎 1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17.菊花 元稹 18.鹿柴 王维 19.江上渔者 范仲淹 20.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21.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22.小儿垂钓 胡令能 23.独坐敬亭山 李白 24.宿建德江 孟浩然 25.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26.绝句 杜甫(?) 27.早发白帝城 李白 28.望庐山瀑布 李白 29.山行 杜牧 3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31.江南春 杜牧 32.赠汪伦 李白 3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34.回乡偶书 贺知章 35.望天门山 李白 36.题西林壁 苏轼 37.枫桥夜泊 张继 38.别董大 高适 39.暮江吟 白居易 40.忆江南 白居易 41.渔歌子 张志和 42.游园不值 叶绍翁 43.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4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45.墨梅 王冕 46.竹石 郑燮 47.石灰吟 于谦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 49.游子吟 孟郊 51.七步诗 曹植 52.出塞 王昌龄 53.示儿 陆游 5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1.李白2.白居易3.孟浩然4.李白5.王之涣6.贾岛7.李绅8.张愈9.13.杨万里24.孟浩然30.王维32.李白34.贺知章47.于谦49.陆游51.曹植52.王维53.陆游54.杜甫
1、李白 2、白居易 3、孟浩然 5、王之涣 7、李绅 10、王安石 11、柳宗元 13、杨万里 14、贺知章 18、王维 20、刘长卿 24、李白 25、孟浩然 26、杜甫 27、李白 28、李白 29、施闰章 30、王维 31、苏轼 32、李白 33、李白 34、贺知章 37、张继 39、白居易 40、白居易/温庭筠 41、张志和 42、叶绍翁 48、王安石 49、孟郊 51、曹植 52、王昌龄 53、陆游 54、杜甫
1静夜思(唐)李白 2.草(唐)白居易 3.春晓 (唐)白居易 4.古朗月行(唐)李白 5.登鹳雀楼 王之涣 6.寻隐者不遇 贾岛 7.悯农(二) 李绅 8.蚕妇 张俞 9.夜宿山寺 李白 10.梅花 王安石 11.江雪 柳宗元 12.所见 袁枚 13.小池 杨万里 14.咏柳 贺知章 15.村居 高鼎 1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17.菊花 元稹 18.鹿柴 王维 19.江上渔者 范仲淹 20.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21.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22.小儿垂钓 胡令能 23.独坐敬亭山 李白 24.宿建德江 孟浩然 25.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26.绝句 杜甫(?) 27.早发白帝城 李白 28.望庐山瀑布 李白 29.山行 杜牧 3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31.江南春 杜牧 32.赠汪伦 李白 3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34.回乡偶书 贺知章 35.望天门山 李白 36.题西林壁 苏轼 37.枫桥夜泊 张继 38.别董大 高适 39.暮江吟 白居易 40.忆江南 白居易 41.渔歌子 张志和 42.游园不值 叶绍翁 43.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4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45.墨梅 王冕 46.竹石 郑燮 47.石灰吟 于谦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 49.游子吟 孟郊 50.长歌行 (汉乐府) 51.七步诗 曹植 52.出塞 王昌龄 53.示儿 陆游 5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1李白02白居易03孟浩然05王之涣07李绅10王安石11柳宗元13杨万里14贺知章18王维20刘长卿24李白25孟浩然26杜甫27李白28李白29施闰章30王维31苏轼32李白33李白34贺知章37张继39白居易40白居易/温庭筠41张志和42叶绍翁48王安石49孟郊51曹植52王昌龄53陆游54杜甫

文章TAG:梅花小儿垂钓梅花  小儿  小儿垂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