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70岁老人制作传统老秤40年200年前的秤是怎样的

70岁老人制作传统老秤40年,200年前的秤是利用杠杆原理制作而成的简易衡器,是利用木制的秤杆与金属秤砣制成的衡量物体重量的一种仪器,不过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仪器已经很少见了。杆秤这一物品相信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吧,它作为一种衡量重量的仪器,已经在我国存在了上千年,农村有些人家应该还有见过。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开始是出现了磅秤,这种秤与杆秤相比的话,在称量大重量的物品的时候会更加方便一点。后来又出现了电子秤,电子秤的出现,让杆秤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电子秤不仅仅计算重量的时候更加方便,而且也更加标准,它能够直接将物体的重量用数字的方式显现出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杆秤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时代是在进步的。不过在长沙,却有一位70岁的老人,他制作杆秤已经40余年,他用这么多年的时间制成了将近十三万的杆秤,被人们称为最后的的制秤人。老人名叫文志飞,为了激起大家对于杆秤的兴趣,老人在自己所开的店面的门口放上了一个可以称人的杆秤,并且取名为“秤心如意”,可见老人为了传承这一门手艺,确实是用心良苦。文志飞十三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学习了制秤,他用了40年的时间制作了将近十三万杆秤,那个时候还有另外几家制秤的店面,不过现在只剩文志飞一个人制秤了,他因为制秤而成为长沙有名的手艺人。文志飞的小店并不起眼,小小的一间房子,但是里面的摆设却很整洁,这是长沙最后的一家制秤店,当被问及杆秤被淘汰一事的时候,文志飞自己表示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因为时代在发展在进步,他为此而感到高兴。但是关于制秤这件事,他会一直做下去,他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有人能够将他的手艺传承下去,他不希望杆秤就这样销声匿迹。

70岁老人制作传统老秤40年200年前的秤是怎样的

2,秤有几种都叫什么秤举几个常用的

秤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杆秤、电子台秤、案秤、弹簧秤、托盘天平等。1、杆秤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体,并配有砣(砝码)、砣绳和秤盘(或秤钩)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围和秤量的大小分为戥子、盘秤和钩秤3种。 杆秤是一个一等臂杠杆,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称重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绳等组成。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在中国湖南长沙东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精制的砝码、秤杆、秤盘、系秤盘的丝线和提绳等。2、电子台秤利用非电量电测原理的小型电子衡器。由承重台面、秤体、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器和稳压电源等部分组成。称量时,被测物重量通过称重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在由运算放大器放大并经单片微处理机处理后,以数码形式显示出称量值。电子台秤可放置在坚硬地面上或安装在基坑内使用。3、案秤称量在50公斤(不含50公斤)以下的杠杆式机械秤。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普通案秤和电子计价秤两类。普通案秤:由底座、支架、连杆、刀架、调整砣、承重盘、游砣、刻度片和增砣等组成。结构较简单。普通案秤是利用不等臂杠杆原理和半侧罗伯威尔机构设计和制造的。其承重盘位于计量杠杆上方,因重心高于支承而产生不稳定现象,故采用连杆、拉板和调整板组成罗伯威尔机构,并利用双支点、双重点的复合杠杆以增大支承面积,从而保证承重盘在称重时只作上、下摆动,不向前、后、左、右方向倾倒。4、弹簧秤利用弹簧在被测物重力作用下的变形来测定该物体重量的衡器。其秤量可从1毫克到数十秤吨。利用弹簧伸张求荷重的秤,有单面显示和双面显示之分。 弹簧秤又叫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形变与外力成正比的关系制成的测量作用力大小的装置。在地球的不同纬度,同一弹簧秤测得的同一物体的质量会有所差异。5、托盘天平常用的精确度不高的天平。由托盘、横梁、平衡螺母、刻度尺、指针、刀口、底座、分度标尺、游码、砝码等组成。精确度一般为0.1或0.2克。 由支点(轴)在梁的中心支着天平梁而形成两个臂,每个臂上挂着或托着一个盘,其中一个盘(通常为右盘)里放着已知重量的物体(砝码),另一个盘(通常为左盘)里放待称重的物体,游码则在刻度尺上滑动。固定在梁上的指针在不摆动且指向正中刻度时或左右摆动幅度较小且相等时,砝码重量与游码位置示数之和就指示出待称重物体的重量。

秤有几种都叫什么秤举几个常用的

3,这个是称杆是什么木头

一般老称杆常用楠木、铁梨木、柚木、杉木、枣木、榆木、檀木等质地坚硬不易开裂的木材,个别小秤有用象牙作秤杆的等秤杆最上的选择为楠木,楠木制成的秤杆完成后无需上色会自然泛出木质本身的深棕色;大量普及使用的为“红枸子”,取其材质坚强不屈,所有工艺完成后能更清晰地看出深色秤杆衬托下星花泛出的金光。汉族民间更有对秤上星花的说法,无论做什么生意若少给一两就少一颗星,星被认为影响人的寿命,所以就有“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这更体现了杆秤在汉族民间深厚的情感基础。传统杆秤的手工制作工艺:1、选取秤杆木料:大号秤一般选择楠木,中小号的秤多数使用秦巴山中阳坡所产的“红栒子”木,木材经阴干一年以上,据所要做杆秤的衡量要求,用锯截成适当的长度。2、刨秤杆:先用正刨根据手工艺人的经验刨圆、达到合适的尺寸,再用反刨将毛刺处清理干净,对秤杆进行初步的打光。3、定“叨口”两位匠人合作使用墨斗,以线绳在秤杆上弹出几条纵向等分墨线。4、安“叨子”:气一手持刀从下往上支托秤杆,经过测量在秤杆上找出三个“叨子”的位置;将秤杆固定,在杆身安装“叨子”的部位分别打出垂直的穿孔(曾经用手上的钻子,后用电钻),并试装三个“叨子”。5、铜皮包焊:秤杆两头需要包铜皮,将预先准备好的铜皮根据所需的尺寸剪裁,将剪裁出的铜皮磙圆,套在秤杆的端头上比对、进行再修剪,接下来用焊锡将铜皮焊接。为方便起见也可使用小钉固定法将铜皮包好。为了美观,事先要对秤杆两端拟包裹铜皮的部位加工,使其直径略小于其余部位,并用钣锉稍作打磨。6、安装“叨子”、秤盘:秤盘是预制的,将盘上的三根系绳挽结到秤杆大头最外侧的“叨子”上。7、校秤定星:用“叨子”将秤悬提,秤盘中依次放上不同重量的砝码,在秤杆上测定其距离,以两脚规分割并仔细标出星花位置。8、钉星花:按照上一步骤所标记的位置用皮带手钻钻出每个小花点,在钻洞中以细铜丝嵌插而后割断、锤实。9、打磨、清洗:使用钢锉、油石顺纵向对秤杆进一步打磨光滑;给刚做好的秤杆均匀地刷上一层石灰水以去除油污。石灰水自然风干后即用清水冲洗净。10、秤杆施染着色:楠木秤杆利用其自然的木质颜色即可。红栒子木秤杆则在石灰水清理后刷上一层皂矾液,再晾干;而后均匀地刷上事先调制好的五倍子液,然后再次把秤杆挂起来,使其完全干透,这次一般需要12个小时。11、修整抛光:待着过色的秤杆完全风干后,对秤杆再进行最后 一次抛光,让秤杆光润、上面的刻度即“星花”更易辨识。12、辅助工艺:能够完整掌握杆秤制作技术的人还必须具备打制铁秤钩的能力;打制铁钩实际就是铁匠工具,所用煤炉、铁砧、长钳、手锤和大锤等工具设备及其技术均与铁匠相同。

这个是称杆是什么木头


文章TAG:称杆秤图片杆秤  图片  老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