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梅的诗画欣赏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梅》绝尘君子种孤魂,欺霜傲雪不争春.横枝方露铮铮骨,喷蕊尽显殷殷情.纵有寒风恣意吼,任凭坚冰结丈棱.百花凋敝我独放,清香幽远满乾坤.---归海高龙---2007年12月11日

梅的诗画欣赏

2,王安石的梅花古诗是不是配有水墨画

应该是没有的
你好!没听说过 配画 可能。。。。。。。。。。。大概。。是。。。。。。。。有吗?? 参考资料:www.antian.cn/..._b.jpg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王安石的梅花古诗是不是配有水墨画

3,赞美梅花的诗画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任务占坑

赞美梅花的诗画

4,有关松竹梅的图画和诗

梅 花(作者:王冕)林下见清真,草衣如野人。开花冰雪里,岂是不知春?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夜静月明多,开门满山雪。十月霜风寒,山木俱摧折。独此冰玉姿,照影清溪月。故人江海去,相隔万重云。岁晚思无已,梅花可寄君。何处寻春信?江南路渺漫。夜深山月白,疏影隔窗看。老干渍清霜,寒梢挂新月。徐徐暗香来,可是春机泄?疏枝照清浅,一见兴何饶?记得春风夜,题诗过断桥。仙子步轻盈,泠泠玉佩声。罗浮烟水远,诗梦不胜情。冷艳凝轻露,清香度晚风。如何冰玉质,却学小桃红?深院春无限,香风吹绿漪。玉妃清梦醒,花雨落燕脂。湖上春何在?罗浮梦已空。清香入书屋,不是杏花风。庭院春日迟,风回翠鸾舞。谁倚玉阑干?摇动燕脂雨。不作桃李态,山林别是春。但令心似夷,何虑惹缁尘?面墨已无情,岂但心如夷?昨宵疏影横,空山半窗月。明洁众所忌,难与群芳时,怀贞岁华晚,只有天地知。《苦竹》杜甫 唐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 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会不重,翦伐欲无辞。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高松---李商隐 高松出众木, 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后, 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 无雪试幽姿。 上药终相待, 他年访伏龟

5,王冕有关梅花的图题诗有哪些

墨梅图题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题月下梅花 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双屐。 六花散漫飞满空,千里万里同一色。 冲寒不畏朔风吹,乘兴来此江之湄。 繁花满树梅欲放,仿佛罗浮曾见时。 南枝横斜北枝好,北枝看过南枝老。 中有一枝致奇绝,万蕊千葩弄天巧。 老夫见此喜欲颠,载酒大酌梅花仙。 仙人怪我来何晚,一别已是三千年。醉来仰面卧深雪,梦扶飞琼上天阙。 酒醒起视夜何其,饥乌啼残半江月。
全诗如下: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和对人生的态度,卓尔不群的气概以及不向权贵献媚的高尚品质。其书法饱满挺劲,与诗画相结合,更是表现了作者高超的书法与绘画技艺!其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  简析: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希望用自己那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6,结合诗画欣赏墨梅图题诗王冕写诗的目的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划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可惜,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一枝梅花贯穿画面,构图新奇;只用淡墨轻染清新峻丽

7,诗配儿童画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原载《语言美》报;后收入作者专著《诗海拾贝》,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文章TAG:梅花古诗配画梅花  古诗  诗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