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陶弘景时人谓之

山中宰相
你好!山中宰相,不解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陶弘景时人谓之

2,文言文翻译10分钟迅速

故事:1 魏晋间人皇甫谧,自号玄晏先生,曾自述其好学云:“余学或兼夜不寐,或废食忘餐,或不觉日夕。方之好色,号余曰书淫。”  2 梁代刘峻贫好学,夜间常燃麻为炬,从夕达旦,时人也谓之书淫。  3 史载唐代窦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坚守好自,诸兄都讥笑他,谓之书痴。  典旨:1 旧时喻嗜书入迷、好学不倦的人  2 “书痴”有时也略含贬义,除指好学之外,也兼反映只知读书而不通世故。  出处:《北堂书钞》卷九七引《玄晏春秋》、《梁书 刘峻传》、《旧唐书窦威传》、《晋书 黄甫谧传》  引用:陆游《剑南诗稿》三《送花西叔赴召》之二:“白头尚作书痴在,腾乞朱黄与校雠。”  欣赏:《晋书黄甫谧传》:“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梁书刘峻传》:“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发,既觉复读,终夜不寐,其精力如此。齐永明中,从桑乾得还,自谓所见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靖河崔慰祖谓之“书淫”。  有个叫峻的青年,非常喜欢看书,寄宿在别人家里,自己认真研究书本,经常点灯读书,从夜晚到第二天的早上,有时候不小心睡着了,就吊起自己的头发,让自己清醒继续读书,一夜都不睡觉,他的精神就是这样!明朝中期的齐永,从桑乾回来,说自己的见识不够渊博,就求的各种各样的书来看,听说京城有的人有这些书,必定会前往去借,清河的崔慰祖称他为“看书最多的人”  《旧唐书窦威传》:“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翌元文史,介然自守,诸史哂之,谓为书痴。”
诣:到,去的意思。文中是去小酒馆 释:放下的意思,同爱不释手中释的意思 咨:咨其风土,考其区域。咨同考一个意思,就是考察,了解的意思
有个叫峻的青年,非常喜欢看书,寄宿在别人家里,自己认真研究书本,经常点灯读书,从夜晚到第二天的早上,有时候不小心睡着了,就吊起自己的头发,让自己清醒继续读书,一夜都不睡觉,他的精神就是这样!明朝中期的齐永,从桑乾回来,说自己的见识不够渊博,就求的各种各样的书来看,听说京城有的人有这些书,必定会前往去借,清河的崔慰祖称他为“看书最多的人”
刘峻爱好读书,家里穷,寄宿在别人家里,自己专心读书,经常点燃用麻制的火炬,从晚上到早晨,有时昏昏欲睡,燎着了自己的头发,就惊醒了接着读,整个晚上都不睡觉,他的精力打了这种地步。齐(南北朝时候的齐国)永明(齐武帝年号)期间,从桑乾回来(刘峻曾经被流放到桑乾作奴隶,后来被族人赎回),自认为见识不够广,就寻求各种难得的书籍,听说京城有这种书,一定要去请求借阅,清河人崔慰祖称他叫作“书淫(沉浸在书籍里的人)”

文言文翻译10分钟迅速

3,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以下几种:一是作代词(1) 你,你的。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2)他的。例如:乃心在咸阳。—— 曹操《蒿里行》(3) 此,这个。例如: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二是作动词(1) 是,就是。例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我乃非人也中的乃,就是这个意思。三是作副词(1) 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例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2) 竟,竟然。例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韩愈《师说》(3) 却,表转折。例如: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汉· 刘向《列女传》(4) 于是;就。例如: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四是作连词,可是,然而。例如: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乃 ⑴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⑵才,这才.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⑶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⑷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⑤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⑨是乃仁术也.⑸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⑺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⑻可是.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⑽这样.例:夫我乃行之.[11]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乃 ⑴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⑵才,这才。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 ⑶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⑤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⑨是乃仁术也。 ⑸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⑺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⑻可是。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⑽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代〉你,你的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二年》几败乃公事。——《汉书·高帝纪上》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亲);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亲);乃兄他的乃心在咸阳。——曹操《蒿里行》又如: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称别人的父亲);乃老(他的父亲);乃堂(他的母亲)此,这个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又如:乃今(如今;从今);乃者(往日;从前)这样,如此子无乃称。——《庄子·德充符》又如: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刻;乃尔(如此;这样);乃若(至于)〈动〉是,就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又如:真乃英雄好汉;失败乃成功之母;乃是(却是)〈副〉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春秋经·定公十五年》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只,仅仅 。如:唯虚心乃能进步竟,竟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韩愈《师说》却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汉·刘向《列女传》于是;就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婉贞挥刀奋斫…敌乃纷退。——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又如:乃遂(就,于是);乃其(于是,就)〈连〉可是,然而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4,求教古文翻译

“与陶情款”在倒数第四段。   “款”的意思应该是“深厚”,跟“感情甚笃”中的“笃”差不多意思。   原文: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   安郡,经过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要延之一坐,弥日不得。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   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   归。   译文:   先前,颜延之是刘柳的后军功曹,在浔阳时和陶潜交情深厚。后来颜延之担任始安郡郡守,路经江州总要拜访陶潜,每次去都一定喝很多酒直到喝醉。江州刺史王弘想邀请颜延之去闲坐,邀请了一整天都没请到。颜延之临走时,给陶潜留下二万钱,陶潜全部送到酒家以便随时拿酒喝。有一次在九月九日陶潜没有酒喝,就走到房子旁边的菊花从中长时间的坐。刚好碰到王弘送就来,立即就开始喝酒,喝醉之后才回家。   《陶潜传》全文:   《南史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隐逸上》   陶潜字渊明,或云字深明,名元亮。寻阳柴桑人,晋大司   马侃之曾孙也。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柳树,故常着五柳先生传   云:   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   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   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   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   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   终。其自序如此。盖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而归。州召   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夫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   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   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   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   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   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稻,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   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以遂其志,   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兮,奚惆怅   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涂其未远,觉今   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   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弱子候门。三   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而自酌,眄   庭柯以怡颜,倚南窗而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而成趣,   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其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馀以春及,将有事于西   畴。或命巾车,或棹扁舟,既窈窕以穷壑,亦崎岖而经丘。木   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   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芸   耔。登东臯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   复奚疑。   义熙末,征为着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   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齎酒具于半道栗里要   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轝。及至,欣然便共饮酌,   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   安郡,经过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要延之一坐,弥日不得。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   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   归。   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   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   毕,还复着之。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   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武帝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着文章,   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明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   子而已。与子书以言其志,并为训戒曰:   吾年过五十,而穷苦荼毒。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   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事,使汝幼而饥寒耳。常感孺仲贤妻之   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   莱妇,抱兹苦心,良独罔罔。少来好书,偶爱闲靖,开卷有得,   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尔有喜。尝言五   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陋,日   月遂往,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有药石见救,自   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幼小,家贫无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   叔、敬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   因丧立功。佗人尚尔,况共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   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泛幼春,晋   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云“高山景行”,汝   其慎哉。又为命子诗以贻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世号靖节先生。其妻翟氏,   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云。
这句话翻译的关键是“款”字,“款”在这里是“诚恳、恳切”的意思,这就话可以翻译为“和陶渊明情意深切”。 你的理解基本正确。 限于资料,没有找到《南史-陶潜传》的全文,因此也无法提交全文翻译。
诚恳、殷勤、亲切、融洽、恳切的意思。
深厚之意。情款就是情谊深厚。

5,文言文翻译

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 附:阮籍传全文选自《晋书》中列传第十九: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 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 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 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 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 英豪翘首,俊贤抗足。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昔子 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邹子处于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夫布衣韦带之士, 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礼下之者,为道存也。今籍无邹、卜之道,而有其陋,猥 见采择,无以称当。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余税。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 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谬恩,以光清举。”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遣卒迎 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 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 其远识。宣帝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及帝崩,复为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高贵 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 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 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 “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 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 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 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 若。”众乃悦服。 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 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 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 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 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 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 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 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 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 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 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 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 皆此类也。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 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 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 无为之贵。文多不录。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 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 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 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 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 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 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译文为: 《阮籍传》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剂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在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 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了他

6,求司马相如大人赋全文及翻译

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宅弥万里兮,曾不足以少留。悲世俗之迫隘兮,轻举而远游。乘绛幡之素霓兮,载云气而上浮。建格泽之修竿兮,总光耀之采旄。垂旬始以为参兮,曳彗星而为{髟肖},掉指桥以偃蹇兮,又猗扌尼以招摇。揽搀抢以为旌兮,靡屈虹而为修绸,红杳眇以玄兮,风涌而云浮。驾应龙象舆之蠖略委丽兮,骖赤螭青虬之蚴宛蜓,低夭乔裾以骄骜兮,诎折隆穷,ㄟ以连卷,沛艾赳臭仡以亻台亻疑兮,放散畔岸,骧以孱颜。至踱曷害,容以丽兮,蜩偃,怵以梁倚。纠蓼叫踏以路兮,蒙踊跃,腾而狂莅飒卉歙,焱至电过兮,焕然雾除,霍然云消。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飞泉以正东。悉徵灵圉而选之兮,部署众神於摇光。使五帝先导兮,反大壹而从陵阳。左玄冥而右黔雷兮,前长离而后皇,厮征伯侨而役羡门兮,诏岐伯使尚方。祝融警而跸御兮,清气氛而后行。屯余车而万乘兮,纟卒云盖而树华旗。使句芒其将行兮,吾欲往乎南矣。历唐尧於崇山兮,过虞舜於九疑。纷湛湛其差错兮,杂Ш胶曷以方驰。骚扰冲苁其相纷兮,滂濞泱轧以林离。攒罗列聚丛以茏茸兮,衍曼流烂,以陆离。径入雷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石}崴魁。遍览八而观四海兮,度九江越五河。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涉流沙,奄息葱极,汜滥水矣兮,使灵娲鼓琴而舞冯夷,时若暧暧将混浊兮,召屏翳诛风伯刑雨师,西望昆仑之轧氵勿荒忽兮,直径驰乎三危,排阊阖而入帝宫兮,载玉女而与之归。登阆风而遥集兮,亢鸟腾而壹止。低徊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皓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鸟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回车来兮,绝道不周,会食幽都,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叽琼华,亻禁衤┪寻而高纵兮,纷鸿溶而上厉。贯例缺之倒景兮,涉丰隆之滂濞,骋游道而修降兮,骛遗雾而远逝。迫区中之隘陕兮,舒节出北垠。遗屯骑於玄阙兮,轶先驱於寒门。下峥嵘而无地兮,上而无天。视眩泯而亡见兮,听敞而亡闻。乘虚亡而上遐兮,超无友而独存。(《汉书》本传《艺文类聚》七十八。)
阮籍传全文选自《晋书》中列传第十九: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 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 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 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 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 英豪翘首,俊贤抗足。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昔子 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邹子处于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夫布衣韦带之士, 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礼下之者,为道存也。今籍无邹、卜之道,而有其陋,猥 见采择,无以称当。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余税。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 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谬恩,以光清举。”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遣卒迎 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 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 其远识。宣帝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及帝崩,复为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高贵 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 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 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 “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 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 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 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 若。”众乃悦服。 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 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 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 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 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 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 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 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 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 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 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 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 皆此类也。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 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 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 无为之贵。文多不录。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 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 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 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 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 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 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译文为: 《阮籍传》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剂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在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 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了他

7,倚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de 意思

大致意思是:我靠在窗边(观景),在景中寄托我的傲世情怀。看看自己的小房间也觉得很舒适。 上句较简单。下句中的“容膝”是说自己住的房间很小,只能容下膝盖,是夸张的说法。 两句都是为了说明自己辞官后的自在生活,与上下文意思基本一致。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这一段都是描写辞官后生活的。相比较着理解大意就好了,不是很难。只是一些字词较生僻,理解就好,完全翻译了反而不是很通顺了。
容膝,仅能容下双膝的小屋。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译文: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第一段: 原文:归去来兮! 翻译:回去吧! 讲解:“来”为助词,表示“去”为“将而尤未之辞”(钱钟书《管锥编》P1225) 鉴赏:开篇直抒胸臆,实浪漫之宗。有“噫吁嚱!危乎高哉!”之境界! 原文:田园将芜,胡不归? 翻译: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讲解:“胡”为疑问代词“为什么”,与“何”同。 鉴赏:“田园将芜”似显其对田园之爱,然陶公真爱田园乎?其实未必!以其恨“樊笼”之甚于“田园”耳!序文“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可证。 原文: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翻译:(既然)自己已经把心灵当作形体的仆役,为什么还要悲愁失意独自伤悲? 讲解:“既”为副词“已经”,“以”为介词“把”,“役”为名词“仆役”,“奚”为疑问代词“为什么”,与“何”“胡”相当。 鉴赏:肉体疾苦或可承受,精神沉沦实在让人不能接受(此“沉沦”为存在主义哲学所讲的沉沦,不能作一般意义讲)。这大概就是陶渊明的心思了罢!此说亦可用序文“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来证明。 原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翻译:感悟到过去的已经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不可追寻。 讲解:“之”为偏下结构中的结构助词“的”。 鉴赏:此句实非上句“奚惆怅而独悲”的答,而是决意辞官的精神冲动。 原文: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翻译:我误入迷途可能真的不太远吧,(我已经)觉悟到今天是“是”而昨天是“非”。 讲解:“其”句中语气词,有“大概”“恐怕”之意。 鉴赏:此乃陶公自我庆幸之辞也! 第二段: 原文: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翻译:小船遥遥地轻轻流荡,微风徐徐地吹动衣襟。 讲解:“以”与“而”同,皆为修饰关系的连词。 鉴赏:返乡之陶公实在是爽也!即便是“心先一一想”,真如“身一一经”也! 原文: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翻译:(我已经)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了),可恨(这)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讲解:“以前路”实为后置了的介宾短语作的状语。“之”实在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 鉴赏:“想”能想到“恨”之想,乃“真想”也(此“想”为写作学所讲“想象”之想)! 原文: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翻译:才远远望见自家的屋顶,我就一边欣喜跳跃一边往前奔跑。 讲解:“乃”为副词“才”,“载……载……”为连词“一边……一边……” 鉴赏:我们就想像年已四十的陶公如何像一个童子一般地“载欣载奔”吧! 原文: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翻译: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在家门迎候。 讲解:“欢迎”实为两词,即副词“欢喜地”和动词“迎接”。“候门”实为“候于门”之省,“于门”为介宾短语作为后置了的状语。 鉴赏:僮仆们也是迎出了很远的!也是远远地望见陶渊明就欢喜地跑去迎接了的! 原文: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翻译:庭院里的小路接近于荒芜,(可是园中)松菊仍然在(旺盛地)生长。 讲解:“三径”为隐者庭院中小路的喻称,“就”为“接近,将要”之意。 鉴赏:一“就”一“犹”之间,可见其喜于“松菊”之情。“松”乃“后雕”之“松”也(语见《论语·子罕》篇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菊”乃“季秋”之花也(语见《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菊有黄 华”)。 原文: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翻译: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淳香的)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杯。 鉴赏:有松也,有菊也,又有酒,此时更待如何?且看下文:“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原文: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翻译: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随随便便地看着庭院里的松枝来舒展我的容颜。 讲解:“以”有二解:一为承接关系的连词,一为目的关系的连词。这里取第一种说法,取其说方可使文意顺畅。 鉴赏:此为饮酒之第一重境界:忘忧怡颜。 原文: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翻译:靠着南窗来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实在地觉出才可容膝的陋室(更)容易让人心安。 讲解:“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容膝”为动宾短语活用为名词性短语“容膝之室”,“之”为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 鉴赏:此为饮酒之第二重境界:心安傲世。 原文: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翻译:园子(由于)每天涉足已经成了有趣的园子,大门虽然安设了却常常闭关。 讲解:“日”为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而”为转折关系的连词。 鉴赏:似是在园子里生活已久了,园居精神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原文: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翻译:拄着手杖漫步,随意地停下来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 讲解:“扶老”就是“手杖”,“扶老”是以功能名之;“流憩”即漫步和漫步中的随意休息;“时”为副词“时而”;“矫”即“翘”,抬头的意思;“遐”就是“远”,与“迩”相对。 鉴赏:四十已需“扶老”“流憩”,可见其体弱,其心老,其意闲。 原文: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翻译:云气油油地从山间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 讲解:“以”和“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 鉴赏:云儿和鸟儿都是自由的啊!人可以不如云与鸟乎? 原文: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翻译:日光渐暗,(太阳)就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讲解:“景”通“影”,“阳光”之间;“以”“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 鉴赏:幻乎?真乎?“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第三段: 原文:归去来兮! 翻译:回去吧! 讲解:人教版原文后为逗号,改为叹号,实因其语气强烈,与首段相较亦不逊色。 原文:请息交以绝游。 翻译:请让我断绝与世俗人物的交往。 讲解:“请”为祈使动词“请允许我”,“息交”“绝游”乃互文见义。 鉴赏:拟己为人而与己言语。 原文: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翻译:(既然)世俗与我互相违悖,(我)再驾车出游(又能)追求什么呢? 讲解:“而”为主谓之间的连词,表示一种情况已成事实;“言”为补足章节的助词,不译;“焉求”实为“追求什么?”属疑问代词作宾语。 鉴赏:此实欲归隐的第二种表白。 原文: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翻译:在亲戚们的知心话中求得心情欢悦,以抚琴读书为乐自然可以解闷消愁。 讲解:“悦”后省略了介词“于”,与“亲戚之情话”组成介宾短语作为后置了的状语。“乐”为意动用法,译为“以……为乐”,“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 鉴赏:亲情、琴、书亦可比于松菊酒了。 原文: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翻译:农人们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到西边的田地去耕耘播种。 讲解:“以春及”“于西畴”都是介宾短语作后置了的状语。 鉴赏:孔子曾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被人耻笑,陶公此语亦曾为人所笑,笑虽同,孔子与陶公却不同也。 原文: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翻译:我可以是驾着篷布小车,也可以是划着一叶小舟。 讲解:“或”在此应解作“时而”,这里译为“可以是”实因其为猜想。若解为有人则实在不通。 鉴赏:想像归农之景,如此潇洒,实因其为庶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也因其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故而才能有如此潇洒的想像和将来的隐居。 原文: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翻译:时而沿着幽深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 讲解:“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活用为介宾短语,“以”“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 鉴赏:从住家到大田,一路之上居然如此丰富多彩!直如游戏,真乃隐逸之陶公所能有之心思! 原文: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翻译: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 讲解:“以”“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 鉴赏:充满了生命的春天啊! 原文: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翻译: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讲解:“之”为偏下结构中的结构助词“的”。 鉴赏:此实为欲归隐的第三种表白。 第四段: 原文:已矣乎! 翻译:算了吧! 鉴赏:一实词,二虚词,语气之强,可与“俱往矣”比美。 原文: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翻译: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随着自己的心意决定去留? 讲解:“曷”与“何”“胡”“奚”等词实为同义。“委心”为“随心”。 鉴赏:此实为欲归隐的第四种表白。 原文: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翻译: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追求什么)? 讲解:“乎”为语气助词“呢”,“之”为动词“到”。 原文: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翻译: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 鉴赏:这是“交病”之后的感悟,实有切肤之痛在里面! 原文: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翻译:只盼好天气我独自下田(干活),有时又将手杖插在田边,(然后)去除草培苗。 讲解:“以”为修饰关系的连词,“而”为承接关系的连词。 鉴赏:“心先一一想”而想到了“盼”,又是“想”啊! 原文: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翻译:(有时)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有时)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 讲解:“以”“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 鉴赏:真爽也! 原文: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翻译: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 讲解:人教版原文后为叹号,改为问号,表示反问语气,与文字意义相谐。 鉴赏:最后再表归去的决心,真铁了心了。
依靠着南窗(窗外有傲天的孤松)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确实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就可以使人心安。选自《陶渊明集》的归去来兮辞

文章TAG:时人乃谓之痴中时人的意思时人  中时  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