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花鱼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桂花鱼学名为鳜鱼,因其色皮上有好看的大小斑点而被称为桂花鱼,尤以北江三水河段出产的最为著名。桂花鱼己大量养殖于鱼塘,成为高产值农副产品。鱼塘养殖的桂花鱼,其肉质、味道都比北江野生的稍为逊色。桂花鱼肉厚、味鲜甜,无骨丝,老少咸宜,是较受欢迎的食用鱼类之 三花五罗,是黑龙江省八种名产淡水鱼的统称,即:鳌花、鳊花、吉花和同罗、哲罗、法罗、胡罗、雅罗。 一。 鳌花就是桂花鱼 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鳜鱼是世界上一种名贵淡水鱼类。身长扁圆,尖头,大嘴,大眼,体青果绿色带金属光泽,体侧有不规则的花黑斑点,小细鳞,尾鳍截形,背鳍前半部为硬棘且有毒素,后半部为软条。鳜鱼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而著称,故为鱼种之上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将鳜鱼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鲜美如河豚。另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 鳜鱼与黄河鲤鱼、松花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它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 营养价值 1.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 2.吃鳜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 3.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适用人群 适宜体质衰弱,虚劳赢瘦,脾胃气虚,饮食不香,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老幼、妇女、脾胃虚弱者尤为适合;有哮喘、咯血的病人不宜食用;寒湿盛者不宜食用。 注意事项 吃鱼前后忌喝茶。 用法用量 鳜鱼红烧、清蒸、炸、炖、熘均可。也是西餐常用鱼之一。 食用功效 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经;具有补气血、益脾胃的滋补功效。 贴士 鳜鱼的脊鳍和臀鳍有尖刺,上有毒腺组织,人被刺伤后有肿痛、发热、畏寒等症状,加工时要特别注意,制作菜肴前要剁掉。制馔时,无须剖腹,先在腹后近尾部处有小眼儿的地方,用刀切一下,使腹内鱼肠与鱼身分离,再从嘴中插入两根筷子至腹内,旋转两圈后,将内脏连带鱼鳃一同拉出即可。 巧去鱼腥味: 1、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2、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3、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0}

2,鳜鱼为什么叫mandarin fish

鳜(Siniperca spp)属鲈形目,鮨科,鳜亚科,鳜属。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桂鱼、鯚鱼。英文名:Chinese perch 。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鳜一般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春季天气转暖时,则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此时的雌雄鱼白天都有侧卧在湖底下陷处的卧穴习性,夜间在水草丛中活动、觅食。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1-2月摄食较差,6-7月最为旺盛,生殖期采食强度稍下降。鳜鱼通常长至2冬龄,在东北须至3冬龄才达性成熟,亲鱼于5-7月集群于夜间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怀卵量为3-20万粒。常见鳜鱼有2种,外形极为相似,区别在于:翘嘴鳜(S.chuatsi ,英文名:Mandarinfish , Aukua)的鳃耙为7,眼较小,头长为眼径的5.3-8.1倍,上颌骨伸达眼后缘之后的下方,侧线鳞为110-142,颊下部有鳞,幽门垂为198-440个。而大眼鳜(S.kneri ,英文名:Bigeye mandarinfish)的鳃耙为6,眼较大,头长为眼径的4.7-5.1倍,上颌骨仅伸达眼后缘之前的下方,侧线鳞为85-98,颊部不被鳞,幽门垂为74-98个。翘嘴鳜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常见为2-2.5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50公斤;大眼鳜生长缓慢,个体较小,最大个体能长至重2公斤。鳜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天然产量相当高。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19.3克,脂肪0.4-3.5克,热量78-109千卡,钙79-206毫克,磷107-143毫克,铁0.7-5.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鳜鱼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内的随葬品中,就有鳜鱼!鳜鱼的幽门垂多而成簇,俗称桂花鱼,其味清香扑鼻,鲜脆可口,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
因为在中国才可以吃到,所以外国人就这么叫了
这是因为mandarin,不但是“官话”的意思,而且是“满洲”的意思。mandarinfish的名字来自它的极端生动的动作和颜色,颇似穿着满清官服的满洲大员,故名“满洲鱼”

{1}

3,三花五罗十八子是江里的鱼都叫什么鱼谢谢

三花:鳌花、鳊花、鲒花;哲罗、五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十八子:岛子、斑鳟子、华子、柳根子、草根棒子、青根棒子、黄姑子、红眼瞪子、麦穗子、山鲤子、川丁子、白漂子、紫泥肚子、葫芦片子、鲤拐子、鲫瓜子、鲢子、嘎牙子、牛尾巴子、沙姑鲈子、鲇鱼球子、七粒浮子、红尾巴梢子。1、鳌花鳌花鱼又名鳜鱼、桂鱼、季花鱼等,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也是淡水中的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 刺少肉厚,营养价值很高,分布于除青藏高原的全国各水系中。2、鳊花鳊花鱼,又叫鳊鱼、长身鳊、油鳊等,体长40厘米左右,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食性广。因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3、鲒花鲒花是一种淡水鱼类,也有叫季花的,是鲫鱼的一种,也称江鲫。一般鲫鱼重量在半斤左右,鲒花大的能长到五斤。4、法罗大名三角鲂,属鲤科、鲂鳊亚科、鲂属的一种鱼类。因顶鳍高耸、头尖尾长,从侧面看近似三角形而得名。体高,略呈菱形,三角鲂体长130~367mm,体侧扁而高,略呈长菱形,腹部圆,腹棱存在于腹鳍基与肛门之间,尾柄宽短。是中国特有鱼类。5、哲罗哲罗鱼是鲑科、哲罗鱼属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鱼类,体延长,略侧扁,头部平扁,口端位,口裂大,具齿且锐。鳞细小,侧线完全。体背为青褐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头部背侧布有许名黑色斑点繁殖期有婚姻装出现,鱼体腹部腹鳍和尾鳍下叶都呈橘黄色的胭脂色彩。
三花鱼,是黑龙江省名产淡水鱼:即鳊花、鳌花、吉花五罗鱼,是哲罗、法罗、牙罗、同罗、胡罗十八子,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黑龙江当地土语带“子”的鱼远不止这些,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斑鳟子(学名黑龙江鮰鱼,又称海罗茨)、华子(又名滑子、划子,学名雅罗鱼)、柳根子(学名拉氏鳗)、草根棒子(草鱼,学名鲩鱼)、青根棒子(青鱼)、黄姑子(学名银鲴)、红眼瞪子(学名赤眼鳟)、麦穗子(学名麦穗鱼)、山鲤子(又名黑老婆脚,学名东北鳈)、川丁子(学名蛇鮈)、白漂子(又名青麟子)、紫泥肚子、葫芦片子(学名黑龙江鳑鮍)、鲤拐子(学名鲤鱼)、鲫瓜子(学名银鲫)、鲢子(学名白鲢、鲢鱼)、嘎牙子(学名黄鱼桑)、牛尾巴子(学名乌苏里鮠)、沙姑鲈子(又名山胖头、老头子,学名葛氏鲈塘鳢)、鲇鱼球子(学名鲇鱼)、七粒浮子(学名鲟鱼)、红尾巴梢子(学名拟赤梢鱼)。
黑龙江人的饮食习惯中,以炖菜为常,鱼也拿来炖。因鱼的种类太多,老百姓记不住。老百姓把爱吃的,常吃的,自己认为最珍贵也最美味的,编了一句话,叫“三花五罗十八子”,好懂易记。 三花,是鳊花、鳌花、鲫花。 鳊花,学名长春鳊。长的有点象武昌鱼,又不是武昌鱼。 鳌花,就是鳜鱼,写白了,也有写成桂鱼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  鲫花,其实就是鲫鱼,但不是一般的鲫鱼,是江鲫。一般鲫鱼是梭子形,最多比梭子稍宽点。鲫花却是椭圆形,体形肥大,煞是喜人。 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前两罗是大型鱼,后三罗是小型鱼。 五罗的头一罗是哲罗,也叫哲罗鲑。这哲罗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 法罗,大名三角鲂,体形与鳊花有一象,但比鳊花宽。也算大型鱼,但与哲罗比,小不少。最大能长到十来斤。 剩下的三罗,雅罗、胡罗、铜罗,都是小不点。最大的雅罗,也不过一两来重。能和三花、大罗混在一起,实在荣幸。小罗虽小,却是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酱焖、香酥、炖汤均佳。这三罗因其小,极少内运。不到黑龙江、乌苏里江边,难得品到,正因此,格外珍贵。 十八子 这十八子并不逊于三花五罗,也是鱼之珍者。而且并不止十八这个数,十八只是形容其多而已。收集到的,有: 岛子,又叫白鱼,学名翘嘴红鲌。 七粒浮子,学名鲟鱼,是国宝级的珍品。 牛尾巴子,学名乌苏里鮠。外形象嘎牙子,但比嘎牙子大许多。 鲤拐子,就是鲤鱼。这是黑龙江人最常食的鱼。 草根棒子,就是草鱼,学名鲩鱼。 鲫瓜子,就是鲫鱼,南方人有把它叫鲫壳的。学名银鲫。 鲢子,大名鲢鱼,学名白鲢。 嘎牙子,学名黄鱼桑。在黑龙江,这嘎牙子可了不得,人人皆知,人人皆夸。 鲇鱼球子,学名鲇鱼。是黑龙江的又一个知名品牌。 柳根子,学名拉氏鳗。小不点。 川丁子,学名蛇鮈。大小和模样和柳根子相象。 斑鳟子,学名黑龙江鮰鱼。 青根棒子,就是青鱼。 黄姑子,学名银鲴。 红眼瞪子,学名赤眼鳟。 麦穗子,学名麦穗鱼。 山鲤子,学名东北鳈。 葫芦片子,学名黑龙江鳑鮍。 沙姑鲈子,学名葛氏鲈塘鳢。 红尾巴梢子,学名拟赤梢鱼。 还有白漂子、紫泥肚子、细鳞子、刁子,连学名都不知道。 还有几种鱼,并不包含在三花五罗十八子里面,但也很有名气。鳇鱼和大马哈不用说了。重唇鱼,小名虫虫,一斤能卖到一百多元,可见其珍贵。怀头,是放大了的鲶鱼,一条大的,有几百斤。这些鱼为什么没归进“子”里,我不知道。
三花鱼,淡水鱼:即鳊花、鳌花、吉花 五罗鱼,是哲罗、法罗、牙罗、同罗、胡罗

{2}


文章TAG:为什么叫鳊花鱼为什么  什么  鳊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