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种鱼长的像泥鳅有十几斤重

不是就叫黑鱼吗,是乌鳢的俗称,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中国人的“盘中佳肴”。根据英文及日文翻译亦称蛇头或雷鱼,是路亚、观赏鱼爱好者的爱称。

有一种鱼长的像泥鳅有十几斤重

2,什么鱼长得跟泥鳅一样

凌波鱼又叫巴沙鱼,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湄公河流域中一种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越南音译为“卡巴沙”,意思是“三块脂肪鱼”,因为该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约占体重的58%。具有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食性广、易饲养、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等优点。它常常被冒充成龙利鱼、鲷鱼、鳕鱼等海鱼出售。该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食性广、易饲养、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等优点。当年苗种经一年饲养可长至500—800克,次年可长到1500—2000克,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巴沙鱼,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它属鲶形目鱼类,属芒鲶属的芒鲶(Paugusiushamiltoa)为无鳞鱼类。 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种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越南音译为“卡巴沙”(CABaSa),意思是“三块脂肪鱼”,因为该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约占体重的58%。巴沙鱼适宜生长水温为20℃~32℃,最适水温为24℃~30℃,当水温降至16℃时,停止进食,水温在10℃以下,则会冻伤乃至死亡。巴沙鱼亲本培育应做好越冬保温工作,10月下旬至翌年4月初水温保持在20℃以上,饲料投喂按鱼体重1%~1.5%,4月初至5月中旬强化培育,饲料投喂按鱼体重2%~2.5%;饲料可用蛋白含量28%~32%的罗非鱼或塘鯴鱼膨化料代替。孵化池的水温与亲鱼池的水温保持基本一致,避免温差过大;采用微孔增氧管池底部充气增氧,在水面形成轻微的水波即可;在水温28℃时,受精卵经过20小时可孵化出膜,孵化率80%~90%;刚出膜的幼苗匍匐在池底,体表无色素,一天后变成浅灰色,集中在池底四周边角处。

什么鱼长得跟泥鳅一样

3,长的像泥鳅是什么鱼

刺鳅科 Mastacembelidae 吻刺鳅属 Macrognathus 鱼类(具体哪种,不宜辨别)下图为 环带吻棘鳅 Macrognathus circumcinctus体修长,体呈金褐色,体三分之二下半部处为纵向深色条纹所贯穿,在这些条纹的最宽处,形成沿体侧伸展的不连续线条,背鳍前有一排小脊柱或小鳍。背鳍硬棘26至30枚,体长可达20厘米。栖息于河川底部,或泛滥的田野中。属肉食性,通常于夜间活动,具侵略性,以底栖昆虫、蠕虫、小鱼等为食。
本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朋友您好~ 泥鳅食性比较杂 但是相对来说更喜欢动物性食料 而且泥鳅嗅觉灵敏 所以 既然要给泥鳅下饵 就要以味道大的饵料为佳 馒头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其中可以加点料 渔具店买的添加鱼饵的下粉是不错的选择 价钱也不高 比较经济 也可以加些臭豆腐乳的汤 再少对一点黄酒 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您不妨试试~
黄鳝
沙鳅

长的像泥鳅是什么鱼

4,跟泥鳅一样的鱼

刺鳅 国产原生品种 如果是彩色的那就是苦力鳅,也叫蛇仔鱼
跟泥鳅一样的鱼是鳗鱼: 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 参考资料: 1、 http://baike.baidu.com/view/335479.htm?fr=ala0_1_1 2、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F7%A9%D3%E3
曼雨
黃鱔?
恐龙鱼
 黄鳝 (Monopterus alba):无鳞,在浅水中能竖直身体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气储存于口腔及喉部,所以显得喉部肿大。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普遍的淡水食用鱼,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产,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夜出觅食。生殖情况较特殊,幼时为雌,生殖一次后,转变为雄性,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现象称为性逆转现象。 [编辑本段]【特征】  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左右鳃孔于腹面合而为一,呈“V”字形。鳃膜连于鳃峡。体表一般有润滑液体,方便逃逸,无鳞。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仅留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生活时体呈大多是黄褐色、微黄或橙黄,有深灰色斑点,也有少许鳝鱼是白色,俗称"白鳝" [编辑本段]【习性】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鳃不发达,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黄鳝生殖季节约在6-8月,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体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的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在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精巢。当年幼鱼只能长到20厘米,2冬龄的雌鱼才达成熟期,体长至少为34厘米。最大个体可达70厘米,重1.5公斤。黄鳝产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发育,雌雄鱼都有护巢的习性。   鳝鱼的身体是圆筒形,适合穴居生活,对进出洞穴,减少摩擦十分有利。它真有点儿“隐士”气度,没有特殊的攻击本领,也无强有力的防御武器,惟一的技能是“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它既无胸鳍,又无腹鳍,就是背鳍和臀鳍也退化得仅留下一点点皮褶,鳞片消失得肉眼都难看见。可是全身能分泌出非常油滑的粘液,不小心,它就能从你手中溜之大吉。鳝鱼身上的粘液,主要功能是:预防细菌、病菌侵染身体,减少疾病;阻止寄生动物植物的纪缠,有利成长;油头滑面,有利于它在泥中通行无阻。   鳝鱼胚胎发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性,可是从第二次性成熟开始时它又变成雄性了。这就是说,黄鳝在一生中既当妈又当爹。这种阴阳转变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性逆转。   鱼类多用鳃呼吸的,可是鳝鱼却独具一格,它的鳃退化了,靠喉部的表面微细血管直接吸取空气,所以我们要使鳝鱼鲜活,必须使它保持潮湿,存放在阴凉地方。 [编辑本段]【分布】  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中国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产此鱼。国外达朝鲜西部、日本南部、菲律宾、爪哇及缅甸。   黄鳝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除西北高原地区外,各地区均有记录,特别是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更是盛产黄鳝的地区。黄鳝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印度、日本、朝鲜也产黄鳝 [编辑本段]【价值】  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根据美国试验研究资料,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鳝鱼含有的维生素A量高得惊人。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每1百克鳝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7.2-18.8克,脂肪0.9-1.2克,钙质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黄鳝不仅被当作名菜用来款待客人,近年来活运出口,畅销国外,更有冰冻鳝鱼远销美洲等地。黄鳝一年四季均产,但以小暑前后者最为肥美,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营养分析   1.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   2.鳝鱼特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文章TAG:哪些  鱼类  类似  类似于  哪些鱼类似于泥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