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儿垂钓古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古诗

2,小儿垂钓 古诗全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 [编辑本段]全诗赏析 唐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真纯、无限童趣.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

小儿垂钓 古诗全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3,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文解释】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词语解释】稚子:年龄小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一种小草。苔:苔藓植物。借问:向人打听。应:理睬。【诗文赏析】这是一首抒写儿童题材的诗歌。全诗描写朴实、自然,一个真实可爱的垂钓小儿的形象跃然纸上,可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小儿垂钓

4,小儿垂钓古诗诗配画

原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赏析:《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创作背景:《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

5,古诗小儿垂钓的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A1%B6%F9%B4%B9%B5%F6&in=2&cl=2&cm=1&sc=0&lm=-1&pn=1&rn=1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A1%B6%F9%B4%B9%B5%F6&in=18&cl=2&cm=1&sc=0&lm=-1&pn=17&rn=1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A1%B6%F9%B4%B9%B5%F6&in=15&cl=2&cm=1&sc=0&lm=-1&pn=14&rn=1

6,有垂钓的诗意画和诗麽

1。五代和凝的《渔父》词:“白芷汀寒立鹭鸶,草风轻剪浪花时。烟幕幕,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 2。唐代诗人鱼玄机在《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中曾描述过夏季垂钓的情景:“无限荷香染署衣,阮郎何处弄船归。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3。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春事事幽。自来自去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可求。” 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函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纪晓岚《钓鱼绝句》:“一篙一橹一渔翁,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6。 写冬钓诗当然首推柳宗元的《江雪》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8。陆游的《闲中偶题》一诗中云;“花底消歌春载酒,江边明月夜投竿”。 9。罨画池边小钓矶,垂竿几度到斜晖。 ----<<秋日怀东湖>> -----陆游 10。以风流为逸其情,乾坤纵其志, 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 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 -----海上钓鳌客李白 11。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7,小儿垂钓古诗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注释: 1、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2、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3、莓:一种小草; 4、苔:苔藓植物; 5、借问:向人打听; 6、应:理睬; 7、遥:远远地; 8 怕:害怕 9 鱼惊: 鱼儿受到惊吓而逃跑解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作者介绍:【胡令能】,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小儿垂钓》(选自《全唐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选自《全唐诗》 作者:【唐】 胡令能 小儿垂钓古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出自《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作。诗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章TAG:小儿垂钓古诗配画简笔画小儿  小儿垂钓  垂钓  
下一篇